以“整建制”模式推进有机农业加快发展
——关于淄博市博山区有机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4-04-04 07:46王友军孔庆江
关键词:博山区博山有机

王友军,孔庆江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科研处,山东淄博255033)

党的十八大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淄博市博山区首创的有机农业“整建制”发展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有机农业散、小、乱等问题,把整个南部山区六百余平方公里的区域打造成一个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益的区域性有机农业生产、加工基地,创造了我国有机农业的“整建制”发展模式,[1]使博山成为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第一区。

一、博山区“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博山区把发展有机农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来抓,创造性地发展有机农业,不仅加速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更走出了一条纯山区县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共赢之路。

(一)立足优势、寻求突破

作为我省24个纯山区县之一,博山区耕地大多散布于山区,总量少、地块小,人均不到4分地,仅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很难做优做强,保证农民持续增收。由于地处淄博市饮用水源保护地,周边没有污染企业,环境没有遭到破坏,植被覆盖面积大,土壤富含有机质,水质优良,因此博山区具备发展有机农业的自然优势。良好的自然条件,催生了博山的有机农业,博山区多年前就已形成了以杂粮、果品、中药材为主的小规模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博山区委区政府经过周密调查、反复论证,形成了“整建制村—整建制镇—整建制区”的有机农业发展思路,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探索出了有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二)顶层设计、高端定位

一是高端规划,确定“整建制”发展之路。博山区邀请中国农业大学、环保部等在全国有机农业方面有影响的专家,指导编写《博山区整建制有机农产品生产区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3、4、5”工程和“1+6”工程。“3、4、5”工程即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实现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整建制有机产品乡镇达到4个,形成5大有机产品支柱产业。“1+6”工程即建立1个中国(博山)有机农业发展中心和组织管理、产业政策、人才培养、技术集成、信息交流、产品营销6大配套组织管理体系。该规划是我国北方首个整建制有机农产品生产区产业发展规划,对于博山区有机农业大规模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二是高端定位,打造全国有机农业第一区。为跟进有机农业发展的世界潮流,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经验,研究解决有机农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博山区于2011年8月成功举办了中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与有机农业研讨会,于2012年4月成功举办了中国·丹麦无农药病虫害系统控制方法研讨会。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学到了世界先进的有机农业发展经验和技术,更重要的是扩大了影响,增强了自信,使“整建制”发展的新模式得到全国认可。[2]随后,博山区35家有机农产品企业共同注册的“颜山”牌集体商标获得核准,成为淄博市及山东省首枚有机农产品集体商标,意味着博山有机农产品企业正进入一个抱团竞争的新时代,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而且对全区有机农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助推博山无论从规模还是从知名度上真正成为全国有机农业第一区。

(三)横抓基地、区域推进

一是多途径宣传推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进行宣传,组织农民到比较成熟的有机农业基地参观学习,让农民充分认识有机农业;在大城市举办博山有机农产品推介会,并通过各大媒体介绍博山有机农业发展情况,让全国了解博山有机农业;与山东电视台合作,制作反映博山区有机农业发展的电影《山喜鹊》,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播出,全面提升了博山有机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多渠道解决土地流转。为保障土地流转的规范有序,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流转调解中心,完善了流转信息发布和组织交易的综合平台,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在确保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不动摇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用土地联合出租型流转、土地入股型流转、租赁经营型流转等多种形式,把分散的、小片的土地集中起来,较好地解决了规模化发展有机农业的最大难题。三是大力培育示范大户和示范基地。首先,选择有一定种植规模、有较高经济效益、有一定帮扶效应的农户进行重点扶持,发挥对周边农户的示范作用;其次,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参与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加快有机金银花、猕猴桃、绿茶、桔梗、黑色食品、越夏菜等十余个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使企业成为有机农业的推广基地和有效载体;再次,选择发展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群众积极性高的上瓦泉等30个村和池上、源泉、博山、石马等4个镇先行试点,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镇一业、多镇一业”的思路,实现以点带面、连片发展。

(四)纵抓龙头、产业延伸

一是鼓励支持企业进军有机农业。为拉长产业链,提高有机农业整体效益,博山区采取多种措施鼓励非农企业进入有机农业生产、加工领域。例如,原来主要经营药品的淄博福乐堂医药公司,以每年每亩800斤小麦的价格在博山几个地方租赁了3万余亩山间薄地,建成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和旅游观光一条龙的有机金银花生产、加工基地,打造了一条有机金银花产供销全产业链。二是精心培植龙头企业。按照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做法,不断加大有机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纳各类资本进山,发展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培植了一批规模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目前,全区已有聚乐村食品公司、颜春饮料食品公司、山珍园食品公司等69家龙头企业。三是因地制宜选择产业化经营模式。与其他地方一样,博山有机农业发展中也涌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例如,“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公司+协会+农户”模式等。选择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搞一刀切,关键看能否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如山东颜春饮料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农户”模式,针对农产品收购过程中出现的品质差等问题,与种植户签订了订单收购协议,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种植指导,顺利通过了有机认证,认证后的农产品收购价增加50%以上,农户收益全面提升。而淄博百岁源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博山镇租赁土地建立有机蓝莓种植基地,吸引农户参与,规模很快发展到3000亩,经济效益增长十几倍。

(五)科技引导、政策推动

一是建立有机农业发展中心。博山区委区政府投资5000万元建立的有机农业发展中心,占地9.5亩,建筑面积达6500平方米,容纳九中心一商会一站,集有机农业科技研发、科学实验、成果展示、检测执法于一体。该中心还建立了中国有机农产品营销网(www.chinaopm.com),设置了有机政策、企业展台、知名品牌、供应求购等栏目,采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在博山区10个有机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内安装摄像头,在线点击即可直接观看有机农产品现场生产情况。据了解,该中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有机农业发展中心。二是抓实农民科技培训。根据全区发展有机农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阳光工程等各类农业技术培训,2010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2场次,培训2100余人次;农民创业培训2期,培训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200人。累计发放有机农业科技明白纸6000余份,技术手册1800余份。建立了优秀农村人才推荐选拔制度,制定了博山区“乡村之星”选拔管理办法,2010年, 10人被评为首批博山区“乡村之星”, 4人被评为淄博市“乡村之星”。三是建设科技示范服务体系。博山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由中国农业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共同建立了10处农业科技示范园,集中打造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和研发基地。组建了有机农业专家顾问团,加强对基地农户生产技术的培训,形成了“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运行机制,加速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在专家指导下,建成了5处有机肥生产厂,对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利用,促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四是建设标准化生产体系。出台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完善了生产技术有规程、农产品有编号、最终产品有检测的产销对接机制,在基地生产资料专供、生产户登记备案、农业管理记录、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制定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五是建立全过程监控体系。设立有机农产品安全监测站,严禁污染企业进入有机农业规划生产区,禁用化肥、农药,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实行重点跟踪监测,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做到生产全程监控、产品质量可追溯。

二、博山区“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的主要成效

博山区“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通过有效的宣传发动,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建设有机农业发展中心,建立科技示范服务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全过程监控体系,博山有机农业发展水平迅速提升。目前,博山区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组织152个,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近70家,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户5000余户。博山区有机农业种植规模达到30万亩,在全国的区县中独领风骚。其中,达到5万亩规模的有中药材和林果等,达到2万亩的有蔬菜、杂粮等,猕猴桃、茶叶等种植规模分别达到5000亩和3000亩, 88种农产品得到了国家权威机构的有机认证或转化认证。池上、源泉、博山、石马4个镇和上瓦泉等30个村整建制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镇、生产村,有机桔梗、金银花、猕猴桃、茶叶及“黑五类”等10个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桔梗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有机中药材、有机猕猴桃生产基地。[3]

(二)加快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步伐

一是实现了农业工业化发展。博山区把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当成一个个工业项目来抓,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发展龙头企业,把传统农业变成现代产业,把大批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彻底改变了原来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二是实现了农业服务化运作。有机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扩大了对服务业的需求,形成了农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的局面,为博山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如依托池上镇、博山镇等地形成的观光农业带,集吃、住、游、采摘、体验等元素为一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反过来又促进了有机农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一些项目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可以实时看到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全过程,大大提升了有机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人们对有机农业的信任度,也为有机农业的大发展赢得了空间。

(三)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一是农业增效显著。目前,博山区有近百种农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证书或有机转化证书, 100多个产品取得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二是农民增收明显。土地流转后,部分农民进入龙头企业成为工人或企业主,部分农民外出打工,非农收入大幅增加。同时由于土地流转价格较高,原来的农业收入没有减少,所以农民总收入提高幅度较大。据统计,全区25万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三是农村发展势头良好。在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民得到了比较系统的培训,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树立了全新的观念,实现了从农民到工人甚至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转变,给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由于有机农业强调积极利用有机肥等农业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农村面源污染,各类农业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生态得以修复,农村环境更加优美。

三、博山经验的启示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适合发展有机农业的地区很多,特别是有许多远离工业、极少污染的广大丘陵山区,迫切要求高起点、大规模发展有机农业,博山模式极具示范意义。认真剖析博山经验,主要有以下启示。

(一)思想解放是先导

博山区作为纯山区县,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自然资源禀赋差,生产力水平一般,能够创造性地走出一条整建制发展新路,成为全国有机农业第一区,经验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解放思想。用博山人自己的话说,就是:“思想僵化山长草,思想解放山长宝。”博山的实践探索启示我们,思想僵化了,困难和问题是发展的拦路虎;思想解放了,困难和问题则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大规模发展有机农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着眼于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想方设法冲破传统生产方式的束缚,各种困难和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二)政府推动是关键

博山的成功,政府居功至伟。实践证明,博山区整建制发展有机农业之所以能够成功,是政府的总体部署和政策引导的结果。有机农业的宣传发动、规划编制、高层次论坛的举办,以及服务体系、监管体系、营销体系建设等,政府部门都是主要推手。有机农业投入高,但见效慢,产量低,收回成本及获利的期限相对较长,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发展会很困难。同时,由于市场的不规范和盲目性等原因,市场主体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投资者的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博山的探索告诉我们,在现有体制和条件下,仅仅依靠市场来发展有机农业是不够的,政府不仅不能像某些经济理论上讲的那样退出市场,反而要主动介入,承担起市场组织者、市场建设者、市场开拓者、市场监督者等极为关键的任务,以积极有效的政府政策,维护好农民、龙头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等市场主体的利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有机农业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三产融合是路径

有机农业是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知识密集为一体的复合型产业。目前从全省各地发展的状况看,有机农业集高效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现代农业形态为一体,其二、三产业的产业特征日益突出,与工业化、信息化的结合日趋紧密,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因此,积极转变有机农业经营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管理模式和现代管理方法发展有机农业已是大势所趋。博山的实践告诉我们,要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有机农业,实行规模生产、精细管理,实现农业工业化;又要像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样来抓有机农业,注入高端科技、信息技术、优秀人才等先进要素,推进农业现代化。

(四)群众路线是根本

从全省乃至全国看,与博山条件相似或者比博山条件更好的地方很多,为什么博山能够实现有机农业整建制发展?为什么各地来博山考察者众多,整建制模式却难以复制和推广?博山经验启示我们,除了思想解放、科学规划、政府推动等因素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得好。总体看,有机农业整建制发展至少需要破解五个难题:一是有效组织农民问题,二是土地规模经营问题,三是龙头企业培育问题,四是生产服务体系问题,五是全过程监管问题。这些问题难度高、影响大,有些是数十年来都难以破解的死结。博山区之所以能够逐一破解,对我们的启示就是,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一切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真心实意地帮民富、惠民生、解民忧,就会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就能够破除前进路上的种种障碍,实现全省有机农业的大发展。

[1]丁长琴.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模式及理论探讨[J].农业技术经济,2012,(2).

[2]魏东,等. 博山有机农业引领发展方向[N].科技日报,2011-09-06.

[3]孙凯旋,等.淄博:“博山模式”引领,推进有机农业国际化战略[EB/OL].http://sd.people.com.cn/GB/172941/15517149. html,2011-08-26.

猜你喜欢
博山区博山有机
博山琉璃研究综述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金博山冠饰探析
城乡融合背景下农村闲置住房盘活问题研究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淄博博山区举办教育系统人工智能交流会
原乡(外二首)
开箱取宝之博山豆腐箱
淄博市博山区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