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与信息技术传播背景下的大学法语教学

2014-04-04 05:11:26
关键词:法语跨文化交际

李 敏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西语学院,绍兴312000)

法语是除英语之外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使用国家最多的语言。除法国之外,它还是其他三十多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以及另外十多个国家的通用语言,因而被视为世界第二大语言。同时,法语也是包括联合国、欧盟、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国内高校中的外国语学院或外语系基本上都开设了法语专业。同时,高校中选修法语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长。这给传统的法语教学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如何利用现有的科技、文化方面的成果,提高法语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三方面:一是从跨文化交际的层面关注法语教学,二是有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播手段—— “活书”进行教学,三是整合优秀的人力资源。

一、跨文化交际与法语教学

(一)概念提出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它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从第二语言学习的角度可以这样界定: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 (母语或目的语)进行的口语交际[1]。语言的最基本功能是其交际功能。进行大学法语教学,在国内通常是作为一种第二外语的教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法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语言与文化

萨皮尔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2]王国维说:“夫言语者,代表国民之思想者也,思想之精粗广狭,视言语之精粗广狭以为准,观其言语,而其国民之思想可知矣。”[3]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关系之密切,前贤所述,已十分深刻。

基于此,目前有许多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都在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的甚至是以文化教学为主,这也强化了语言的跨文化交际功能。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其实就是全球化的隐喻或者缩影,互联网所体现出来的景象正是目前全球化的景象。这一现象说明任何国家和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当中。如何使语言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如何正确的进行跨文化交际与传播,成为法语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案例分析

语言只是一个工具,而跨文化交际则是一种能力。跨文化交际可以使人们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进而认知整个世界。法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就是要从法语文化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提升学生的法语人文素养。例如,在大学法语本科教学中,设置了《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的文化对比》两门课程,里面有一些传统文化的知识讲解,比如:“四书五经”在中国历史上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Les Quatre livres sont composés des Entretiens de Confucius,de Mencius,de la Grande Etude et de la Doctrice du juste milieu.)“五经”是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五部典籍。(Les Cinq classiques sont le Livre des mutations,le Livre de l’histoire,le Livre des odes,le Livre des rites et les Annales des Printemps et Automnes.)

所谓的跨文化交不但要保持文化的民族性,同时也要具有文化的时代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例如在东西方文化差异比较中,中国文化强调统一,法国文化强调对立;中国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而法国文化则突出得体准则;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是仁爱慈悲,中庸恭俭,法国人的性格是崇尚变化、差异,崇尚平等,民主,自由,倡导人道主义,注重生活格调;中国人是以依附的集体的观念为主,而法国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个性的观念。以上这些尤其体现在生活方式方面。笔者在法国留学七年,了解到法国人的生活方式更多的是以家庭为重,他们的晚餐很重要,中午基本在办公室用快餐,晚上是和家人孩子一起相聚的美好时光,所以法国的晚间娱乐生活几乎是留给单身贵族的。而中国确是恰恰相反,同事、朋友间以及工作上的聚会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中国的假期是有限的,所以出现假期的高峰出游现象,结果度假比平时还辛苦,而法国的假期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在此期间他们可以尽情享受惬意的假日时光。

如何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容易被外国人理解和接受,翻译的方法以及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在翻译教学的文化对比课程中,更加强调了传统文化的直译或者意译。比如对于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的翻译,在对于直译和意译的诠释中分别借用了“百货店”,“药店”和“粮食店”来解释唐宋以后儒、释、道三家的地位和影响[4]。

例1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不去看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译文Le bouddhisme est comparable à un grand magasin dans lequel on trouve tout:on y entre ou pas,pour faire des achats ou ne pas en faire.En tout état de cause, la présence du magasin est indispensable.

例2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就必须要去,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战乱时期,要想拨乱扶正,就必须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说,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生病,就必须去这个药店。

译文Le taoïsme est une pharmacie dans laquelle on se rend lorsqu’on est malade.Il est fait appel au taoïsme en cas de conflit,pour trouver une issue favorable et sortir de la crise,lorsque les déséquilibres sont par trop dommageables.Et c’est bien la situation dans laquelle nous sommes.Si le monde est malade,la solution taoïste est celle du développement durable:elle consiste à retrouver l’harmonie naturelle, à accomplir le bon geste qui préserve la nature,qui nous donne une vie saine et qui est un gage de confiance dans l’avenir.

例3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人们天天都要光顾的, “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洋面包,我们是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要怎么办,这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它[4]。

译文Le confucianisme est un magasin d’alimentation qu’on fréquente tous les jours pour sa subsistance quotidienne.Nous pouvons considérer que le Mouvement du 4 Mai avait pour ambition de détruire les《pharmacies》,les《grands magasins》et les《magasins d’alimentation》,autrement dit de se suicider, physiquement et culturellement. Nous ressentons encore aujourd’hui les problèmes engendrés par ce mouvement historique même si les gens ont pris conscience de la nécessité de réagir rapidement,car il est toujours préférable de s’attaquer à la 《maladie》dès le début des symptômes.

从上述三例可以看出,在翻译和交际过程中除掌握必要的语言因素,如语音、词汇和语法外,还要学会根据特定语境如何有效运用这些语言材料来准确表达,以及直译意译的相互转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来进行传播以取得最佳沟通效果,为什么形容为“药店”,“粮店”和“百货店”?对于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国人,何以知晓?总而言之,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异同的根源主要是交际双方没有取得文化认同。所以法语教学重在培养大学生在实际中的法语应用能力以及应用法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只有了解了文化的背景和语境,才可以更好的翻译表达文化的内涵,也才可以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以及吸收国外文化。

二、信息技术传播与法语教学

将信息化进程与法语人才培养结合,目前已成为高校法语教学与研究的热点话题。信息化进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第二,信息理论和技术的立体化教材 (即所谓的“活书”)的有效利用;第三,法语学习网络平台的构建。随着高校法语教学改革的进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的应用也日趋普遍,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一)存在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技巧、应用途径、应用优势和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等话题已被许多学者所探讨。何建乐认为运用多媒体开展外语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许多外语教师在实际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还存在着一些缺失,具体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缺失现象和它们产生的原因,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探讨如何使大学外语多媒体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5];沈彩芬从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等角度分析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学的主要特征,并依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理查德.梅耶关于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和生成模式,探讨了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6];唐桂馨试图探讨如何高校法语专业独特性这一特点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多媒体技术的优点得到最大化体现,也使得法语专业高年级教学模式有新的突破,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7];王学华等围绕着“如何看待多媒体外语教学”和“如何设计和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外语教学”这两个问题,从多媒体外语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的教学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8];杨咏梅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法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旨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学质量[9];杨莉在《多媒体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利弊及应对策略》中从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优势分析、多媒体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弊端分析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多媒体与大学法语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妥善、科学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顺利完成大学法语教学任务乃至进一步提升法语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0];张华认为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打破了以单一方式进行单向传播的传统模式,而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与研究式的知识传授,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11]。但是,目前大学法语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依赖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成为了高校教学的一大模式,同时也有不少法语教师对于现代信息技术认识不够到位,对信息技术辅助工具的使用不够科学、合理,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而忽略了优秀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小语种 (以法语为例)教学模式,甚至忽略了语言学习中最基本的互动要求。不管什么课程、什么教学内容都实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出现了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的现象。有些教师认为,现代化的外语教学就是要建立和依附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对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辅助”概念认识不足,过高地估计了信息技术的成效性。加上缺乏先进的法语语言理论知识,过多依赖于信息技术,有时在课堂上出现因PPT准备不够充分而导致无法正常授课的尴尬场面。

2.机械操作

过度依赖,再加上备课不充分,从而导致机械操作的现象产生。例如,个别老师所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从课堂讲授到巩固练习再到课后作业,每一步都有相匹配的解说与分析。课堂上老师只需要简单地移动鼠标,附加适当的串联词,就如报幕员似得将一堂课的内容串起来,显得机械呆板,毫无生气。语言教学是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以及语言文字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水平。而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忽略了学生对语言兴趣的培养和感悟,特别强调了所谓的立体化教材,实际上就是融入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方式而已,相对于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来说其实是事倍功半的。

3.哗众取宠

许多教师认为,课堂形式的丰富多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以为立体化教材中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堂设计和运用时,则片面追求花哨的视听与动画效果,把课件当作了“装饰品”,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最终落点不在教学内容而在媒体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一堂好课就必须有信息技术的参与,忽略了法语学习的关键性和必要的传统型模式。诚然,视听说为主的授课是需要注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平台来传播法国的风俗文化,语音语调等。但如果所有的课堂都只注重形式,单纯以信息技术为主,视觉的眼花缭乱,听觉的稀里糊涂,思维的混乱不清,最终导致学生的收获和过多的信息并不成比例。

(二)解决途径

1.重视传统,遵循规律

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能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和多彩的画面,很容易使部分学生只专注于背景介绍而忽略了篇章理解,专注于多彩画面而忽略了语言学习。所谓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外语教学,是为了达到语言教学的多样性和特色化,教学的中心还是以语言交流为主。例如在较初级的口语和听力课堂上,需要的不仅仅是优美动听的视觉听觉享受,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对于基础知识的沟通和交流。举个发音的例子:cadeau(礼物)和gâteau(蛋糕),这两个单词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是比较难以分辨其发音的,那么发音的异同性就需要老师反复示范、学生多次练习。所以说,语言的教学不仅需要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配合,同时也不可忽视传统方法的使用。相对而言,传统的法语教学方式更能以人为本,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辩论、陈述、问答等,及时启发学生的灵感,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法语教学而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语交际能力是其最终目的。法语教学的过程不单单是为了传递语言知识点,师生间的交流则更为重要。法语教学中,教师不只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者,更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在准备课件的同时也要做好说课的准备,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法语教师,既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使课堂更高效、更丰富、更形象,也要不断地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提高自己的专业涵养,增强有效组织课堂及传道授业解惑方式技巧的探寻和更新。

2.合理运用,适可而止

在课堂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具有激发学生兴趣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异国异域的文化风情,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学优质化,但前提是要合理运用。有些教师生搬硬套地使用一些纯粹只起装饰作用的、与内容并无关联的插图,这些材料除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理解课堂知识毫无帮助。“画蛇添足”的结果是弄巧成拙,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更谈不上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要做到材料匹配,适可而止。另外,有些教师为配合教学内容运用太多的多媒体资料,容易产生同质化的问题,备课的时间与精力花费甚多,学生却是觉得多有赘述,单调乏味。

三、相关教师团队的打造

一个素质优秀的教师团队,对于法语教学至关重要。这一团队的创建,需要教师具备以下条件。

(一)优势互补

法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语言优势,在实际教学中学习和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原则,真正做到文化传播与信息技术传播相结合。只有在扎实的语言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科学的设计,课件的运用才会恰到好处,具有多媒体教学的能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法语教师除了应当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教学能力外,还应努力学习计算机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多种课件制作软件,从而制作出符合法语教学需求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法语教师应该把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备课系统,完善素材库和课件库。

(二)全球视野

互联网使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所见所听所感不再局限于眼前。全球化的开放模式使学生可以尝试了解不同语种不同国家的不同学习方式,他们随时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疑问:为什么英国的发音和法语的发音如此不同?法国人的法语为何不同于加拿大魁北克的发音?书上描写的法国人真的如此热爱奶酪吗?法国真的是浪漫的国度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激起学生内心的求知欲,一种对知识对文化的渴望,除了专业的法语语言知识和语言理解方面的问题外,还会涉及到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和信息。这些语言学习的新特点,决定了现代法语教师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在授课过程中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而应该用一种跨文化的视角去阐述并引导理解异域文化,并使学生逐渐具备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四、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法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是对于传统授课方式的挑战,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形式。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法语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视听说能力,如何完美地融合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各自优势,这些都值得我们为之探索和研究。只有教师和学生更多更好地沟通交流,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某些优点水乳交融,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爱德华·萨皮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M]∥静庵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南怀瑾.论语别裁[M]∥南怀瑾选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何建乐.从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缺失现象看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J].外语电化教学,2010(4):42-45.

[6]沈彩芬,程东元.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J].外语电化教学,2008(3):23-27.

[7]唐桂馨.多媒体技术在法语专业高年级教学中的运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1):309-312.

[8]王学华,郑玉琪.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外语电化教学,2005(3):76-78.

[9]杨咏梅.探讨多媒体技术在法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外语研究,2013(7):411-418.

[10]杨莉.多媒体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利弊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11(14):129-130.

[11]张华.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03(2):37-40.

猜你喜欢
法语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22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英语知识(2016年1期)2016-11-11 07:08:01
论法语的体系统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人生十六七(2014年7期)2014-07-31 12:19:38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外语学刊(2012年6期)2012-01-19 13: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