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敏
(山西财经大学 学生处,山西 太原 03000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入学人数逐年增长,高校中贫困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据2009年的统计,全国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特别困难学生人有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1]笔者对所在高校的初步调查显示,特困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0%左右。由此可见,家庭贫困学生在高校大学生中数量相当可观。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近年来,国家积极探寻各种途径筹措资金资助困难学生。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16号文件),对高等学校的资助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2]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这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3]
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刘晶等人对全国11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获得过资助和未获得过资助的贫困生在学业发展、心理健康等方面有显著差异。获得过资助的贫困学生学习兴趣更高、更能积极地参加讲座且学习时间更充裕,同时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更多的知心朋友。但同时,高校资助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
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有了指导性意见。自此之后,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助学贷款等各项资助办法逐步推进,形成了高校“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
这项新资助政策对于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政策实施后,中央及地方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逐年加大。其中,高校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 000元,新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为每生每年5 000元,此两项奖学金覆盖面为在校生的3%;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 000元,覆盖面为在校生的20%;同时完善了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和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制度,为贫困生提供更为便捷的贷款政策。
尽管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逐渐加大,但相对来说资助门槛依然较高。无论是何种奖学金,主要资助对象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对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所承受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使得他们在学业上比其他学生更难获得突出成绩。因此这部分学生,虽然家庭经济确实困难,但他们却没有接受资助的资格。
目前我国贫困生的认定制度主要还是参照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申请、家庭所在地街道或社区出具证明以及学院或辅导员对学生的了解,在认定程序上有很大的主观人为性。高校学生很多都离家很远,校源地和生源地经济条件、贫困认定制度等方面都有可能存在地域差异,容易出现家庭经济信息的不完全对称了解。这种地方政府和高校主导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制度,随着近年来国家资助力度不断加强,已不能满足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的要求。
在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审条件只在政治素养、思想道德、成绩等方面做了较为宽泛的要求,并未细化。具体到每所院校、每个班级,评审程序和细则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尽相同。这样给了院校和班级较多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增加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很多院校采用学生自己申请、上台演讲、全班投票的方式来评定国家奖助学金,理论上公平、公正、公开,但实际操作上却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所在高校学生中走访发现,这种评审方式需要贫困生上台对自己班上的同学阐述自己的家庭状况,自揭伤疤,让很多自尊心强的贫困生难以接受而主动放弃申请,也放弃了得到资助的机会。
我国高校的贫困生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投入和学生学费,以及少部分的社会捐助。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缺少学校科研收入、社会服务和校企合作等资金来源。曾有人提出通过“高学费,高资助”的方法解决我国目前贫困生资助资金不足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的查学友等人就此进行研究认为,[5]如果教育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信息有完全对称的了解,那么就可以通过准确的家庭分类和差别化收费政策来解决贫困生的学费问题。但鉴于我国当前的国情,我们对学生家庭经济信息并没有完全对称的了解,因此盲目提高学费并不能带来高资助。
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或偏远地区学生由于上大学前教育资源缺失,在很多方面素质不如城市学生,有些学生上大学前甚至没有用过电脑。入学后,这部分学生在与他人比较下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不敢与人沟通,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出现问题。在异地生活缺少朋友就意味着在心情低落时缺少社会支持,容易出现所谓的“心理贫困”。而我们现行的资助政策对贫困生心理问题方面关注较少,很少涉及相应的心理辅导或教育。
另一方面,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往往重资助而轻教育。部分学生缺少诚信意识,为争夺资助名额弄虚作假;而另一部分学生没有感恩意识,认为得到资助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得到资助便怨天尤人,甚至会迁怒于社会。由于经济资助大部分都是无偿的,而且主要强调高校和政府的责任,没有提及受资助的学生应履行的义务,容易让学生产生“等、靠、要”的思想,诚信和感恩意识淡薄。
贫困生认定是资助体系的基础,是进行学生资助第一件要落实的工作。在贫困生认定方面,有很多学者做了专门的研究。白华的研究认为,[6]现有的地方政府和高校这种二元组合认定模式存在弊端,应引入第三元素——国家法规和制度保障。首先,国家作为资助工作的主体,在认定方面也应承担主体的责任。其次,国家制定有关法律,可以有效约束资助工作中的人为因素。姜旭萍等人的研究指出。[7]最重要的是建立国家学生信息网络,由生源地政府整合统计、财政、学校、银行等相关部门,对学生家庭的“显性”收入(如工资等劳动所得收入)及“隐形”收入(如股息、利息、资产出售等非劳动所得收入)进行详细统计,形成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相衔接的数据链条,并“结合当地的贫困线标准及预估高校的教育支出费用等相关因素,对学生进行贫困认定”,如果被高校录取,贫困生信息就会随之进入高校信息库,从而高校不必经过繁琐的认定程序,就能通过绿色通道让贫困生迅速入校。而建立如此庞大的信息数据库,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还有些学者从贫困理论的变迁方面对贫困生认定做出研究。
虽然不同学者对资助认定制度有不同见解,但他们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认定制度规范化的要求。只有制度规范,才能有效地进行甄别和认定。给予地方政府更为科学明确、全面细致的认定制度,并且在国家总体统一的操作规范下允许地方个别实施的灵活性,才能保证资助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发展型资助是指,对现有的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进行完善和创新,在保障现有资助金额能够公平公正有效地进行分配的基础上,加强学校、政府、社会及学生的互动,使受资助学生不仅获得物质资助,同时实现能力、素养、心理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7]
现有的资助体系把重心放在经济资助上,很少考虑到贫困生心理问题咨询、生存技能培养、就业帮扶等方面的需求。而发展型资助体系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更多有机会学习、与人沟通。发展型资助体系提出“项目式”资助,变“结果资助”为“过程资助”。在全面统筹贫困大学生四年的学习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制定学习帮扶、技能拓展、科研实践等各类计划,贫困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申请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助学生会得到经济、心理、技能等多方面帮助,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实现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的提高。
盲助,又称隐形资助,即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认定贫困生后,用隐形方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盲助具有隐匿性、科学性和制度性三大特质。[9]
盲助对贫困生认定有很高的要求,必须保证信息准确有效,并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上直接筛选甄别出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避免学生在班级进行“公开述职”式地申请程序。此后运用现代化的手段,通过邮件、网络等对贫困生直接进行资助。受助学生不用经过学校公示等程序,保护了受助学生的隐私,也体现了资助工作的人文关怀。
现有的资助体系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班级,按比例分配资助名额,想要达到绝对的公平。但事实上有些专业或者班级并没有那么多贫困生,按比例分配浪费了名额,并不能达到真正的公平。而盲助直接从全国贫困生信息系统进行筛选,评定等级,直接资助,更为科学公平。
盲助体系要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一定要有规范的全国贫困生信息系统和严格的贫困生信用系统的护航,在这两个系统的更新维护、信息辨伪、违规处罚、信用立法等方面要有严格的指导措施,构建经济资助和感恩教育明暗两条线,给予贫困生真正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抚慰。
在对贫困生资助的资金投入方面,除了政府投入和学费支出,应大力开拓社会资助渠道。高校要加强与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建立互赢互助体系。高校不应固步自封,把学生和学校都封闭在象牙塔内。应注重社会应用,拓宽社会资助渠道,借助社会资源,缓解贫困生资助工作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资金的使用方面,要确保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资助机会。这就需要在奖学金、困难补助等项目的评审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贫困生认定程序,权衡每一位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此项工作的落实,主要依靠学院和学生辅导员。
充分发挥高校在资助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效率、学术型的资助管理队伍。首先要对资助管理工作有充分地系统性认识,将其作为一项专业化的工作来进行,取代过去经验化和模式化的工作方式。其次保证资助管理工作队伍定期接受培训,学习最新的资助政策和先进经验,了解在资助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用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来完善队伍建设。同时,吸收有经验的教师进入资助管理队伍,形成职业化的工作模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工作效率。
针对经济贫困而引发的“心理贫困”问题,要开展相对应的心理援助工程。首先,在对每年入校的新生进行心理测查时,为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建立心理档案,筛查出有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学院和辅导员沟通。同时,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和辅导的作用,通过开办讲座、个别咨询等方式,对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进行深入辅导。对贫困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困难,比如学习困难、沟通困难等,及时发现及时帮助,让每一位贫困学生在享受经济资助的同时,能够感觉到心理温暖,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学习生活中。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有重要意义的工作。此项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实际问题,包括资金来源渠道不足、贫困生认定制度凾待完善、高校在资助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强、贫困生易衍生“心理贫困”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拓宽思路,可以尝试通过盲助、发展型资助等方式,开拓高校资助工作的多维联动体系,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完善细节,将资助工作的每一个步骤科学合理化,最大限度地使用资金,使每一位贫困学生都能得到公平的资助机会。
参 考 文 献
[1]杨晨光.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资助经费支出总额近370亿[N].中国教育报,2010-8-13(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发[2004]16号.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6-22(1).
[4]刘晶,曲绍卫.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效果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3):74-77.
[5]查学友,丁守海.高等教育公平与学费政策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1):103-108.
[6]白华.从二元组合到三维一体——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新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2(7):115-118.
[7]姜旭萍,郑俊.构建点线面三位一体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178.
[8]马彦周,高复阳.高校构建发展型资助的必要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81-182.
[9]张冰,白华.盲助:破解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范式的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家,2013(3):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