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化学课堂之灵动美

2014-04-03 10:04周厚彬
化学教与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案例课堂

周厚彬

摘要:文章从情境、实验、生活、语言、和谐、生成、真善等七个方面谈了化学课堂的灵动美。

关键词:课堂;灵动美;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3-0031-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灵动、美丽的化学课堂是化学教学的最高境界,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个化学教育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化学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富有生动活泼、美的学习情境,把灵动的氛围,美的情感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使教师和学生能有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投入,让化学学习的过程成为互动、美的享受过程。那么,如何追求化学课堂之灵动美?有几个关键点引发了我的深思,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怎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什么?笔者将近年来听公开课、观看视频一些教师的成功做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分享。

一、美在情境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显然需要一定的情境,“触境生智”。

案例一 一位女教师在进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相关内容教学时,以“美”为主线,从《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导入,设计了四个活动:“选美中国”、“美在何处”、“美从何来”、“美的实质”。第一个活动是“选美中国”,教师给学生提供12幅含硅元素景观图片:秦砖汉瓦、古代瓷器、计算机芯片、太阳能光伏电池、浩瀚的沙漠、晶莹剔透的水晶、瑰丽的玛瑙、银色的沙滩、红色的土壤、笔直的建筑物、赤壁丹霞山、巍峨的高山,然后让各小组从以上景观图片中选出该小组认为最美的一幅。第二个活动是“美在何处”,要求小组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选择该图片的理由,并由组长向全班展示说明理由,诗词歌赋各种形式都可以(各小组不重复)。有学生说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教师在肯定学生选择的图片都有其独特之美过度:“通过大家的介绍,老师发现这些图片实在是太美了。不过这些物质的外在美固然让人怦然心动,但是不了解美的内涵始终有些美中不足。那么,以上美丽的物质中主要都含有哪种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接着水到渠成地进入了第三个活动——“美从何来”。教师以课文中一句原话“古老而具有青春活力的硅元素”作为课题,用三个小标题分述如下。1. 古老:“秦砖汉瓦”、“景泰蓝”、“唐三彩”等古代物品都与硅元素有关,想了解吗?说明硅的“古老”。2. 青春:建造楼房不能缺少的水泥、玻璃等现代建材与硅元素有什么样的瓜葛,想知道吗?阐述硅元素现在的应用。3. 活力:分子筛、光导纤维、“硅谷”等词语熟悉吗?论述硅元素在信息尖端技术应用方面的“活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完成这三个问题。完成了这三个问题后,教师以“这些含硅元素的物质之间能相互转化吗?可以。自然而然地过度到第四个活动“美的实质”,学习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整节课设计非常巧妙。“用古老、青春、活力三个词惟妙惟肖地概括了硅元素化合物及其特点,令我耳目一新,记忆犹新。”以“美”为主线贯穿始终,层层深入。优美的教学情境,教师诗意般的语言,学生精彩纷呈的回答无不给人美的享受、美的启迪、美的希望。

二、 美在实验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中最综合、最丰富的内容。既存在化学实验仪器及其装备的直观美,又有实验操作的动态美;即有实验装置设计美,又有实验中化学反应现象的变化美。

案例二 学习“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一节Fe3+的性质时,课一开始我就向一张白纸喷KSCN溶液,纸上立即出现一朵“玫瑰花”和“Fe3+”符号,学生一下子惊呆了,好漂亮呀!然后我接着说:“要知道原理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就能明白。

案例三 笔者曾观摩一位男教师做“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该教师对实验进行了创新,获得了很好地效果。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废钥匙代替细铁丝进行实验。当银白色的的钥匙变成醒目的红色从硫酸铜溶液中取出时,学生倍感神奇,发出好美的感叹,参与实验的学生更是把自己的“铜钥匙”四处炫耀,珍惜保存。

三、美在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在现代化生活中,化学与社会生产及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可以说,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化学。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是化学带来的实用美。

案例四 有两位教师在讲“铝的性质”时,分别从生活的不同角度引入,可谓精彩纷呈。遵义市一中的陈老师用视频播放房子的定向爆破,从而引出铝热反应这一情景,然后过度到铝锅的使用注意事项,把学生的思维紧密联系到生活问题的解决当中。而遵义航中的李老师用相机把学生熟知铝制品,靠近饮水机锈迹斑斑的铁窗拍下来,做到多媒体课件中。通过对比展示,一方面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物品,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道铝比铁活泼,但从多媒体的展示当中发现铁生锈,铝不生锈,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发现了新问题,从而激发了求知欲。接下来学生分组做对比实验,然后又回归生活。无不让我感到佩服。

案例五 笔者曾听一位女教师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公开课,该课以“生活”为主线,上课就像聊天。教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几个皮蛋,说:“今天中午我吃了皮蛋,自己做的哟,味道还不错,同学们想尝尝老师做的皮蛋吗?请问你们吃过皮蛋吗?……课最后教师教学生如何制作皮蛋。就连板书蛋白质性质的思维导图也像一只小鸡。还幽默的说:“小鸡全身都是蛋白质。”就这样为学生创设了鲜活的生活场景,做到课堂从生活中开始,在生活中进行,还在生活中继续。让生活充满课堂,使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整堂课设计思路清晰,让人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四、美在语言

化学教师不仅要有一口标准、流利、吐字清晰的普通话,表达时更要有科学、规范、凝练而且力争语言优美、风趣,这会给听课者带来“美”的意境,“美”的享受,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课堂导语、结出语,恰如其分的“美”的语言能把人悄然无声地带到意境之中,三生回味。endprint

案例六 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的缪老师,在“绪言”的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这样的导语:“都市的夜幕下,霓虹闪烁;欢乐的节日里,焰火缤纷;宽阔的国道上,车辆奔驰;绿色的田野中,化肥润苗……这一切都和我们即将要学到的一门重要学科——化学密切相关。”

案例七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这样安排导语:“中秋节的晚上,夜空美极了。那蓝湛湛的天空布满了繁星万颗,好似一块天鹅绒上镶满了珍珠、宝石。还有那皎洁的明月悬在碧空,浮浮飘动,仿佛是嫦娥要走出月宫。在浮云上翩翩起舞……,原来,这中秋夜空的美景,却能在魔术师的试管中诞生。同学们,想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夜景吗?那就利用你那巧夺天工的匠手,开动你那饱藏化学知识的大脑,精心设计一个‘液体星光的实验。这一切都和我们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紧密联系。”

五、 美在和谐

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美、享受美到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例如:居里夫人经过无数个日夜,从数吨油渣中提炼出不足1g铀,显示了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诺贝尔不顾个人安危研究炸药,冒着千百次危险终获成功;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体现了统一和谐的美……学生可以在无形之中,从敬佩到追求,产生新的精神境界,塑造美的心灵。

案例八 在演示“Na2CO3溶液与稀HCl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我让一名学生做向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加稀HCl溶液,同时我做向稀HCl溶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在完成“Fe2+向Fe3+转化”时,我让一名学生向一份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滴管不插入FeCl2溶液中),同时我也向一份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滴管插入FeCl2溶液中);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同台演示“水能灭火”、“水能生火”、“吹气生火”的实验。

通过师生同台实验呈现的方式,首先,很好地构建了一个非常和谐的课堂画面;其次,还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实现课堂的“和谐美”。

六、 美在生成

布卢姆指出:“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构建的过程。课堂教学即需要“精心预设”,也需要“动态生成”,还需“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因预设而完美,因生成才精彩,生成性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两位同学都很有创意,原来是NaOH的量不足,只与HCl发生中和反应,而HClO是弱酸,还没有反应。“中学化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吗?”同学们也都会意过来,纷纷举手回答: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生成碳酸钙也可以生成碳酸氢钙,Na2CO3溶液中滴入HCl可以生成NaCl和NaHCO3也可以生成NaCl、CO2和H2O,还有AlCl3与NaOH反应可以生成Al(OH)3也可以生成NaAlO2……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了,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反应后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如何证明?Cl2通入NaOH溶液中是先与水反应还是先与NaOH反应?……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整堂课学生不仅学得深入,思考认真,想得全面,而且讨论也特别激烈,课堂气氛活跃。

之后,教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刚才,我们对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同学们例举了很多例子,相信我们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找到一定的规律。现在,请大家把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然后将研究的体会和收获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

七、美在真善

化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学理论从本质上体现了自然界的“真”——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是化学教学中的真。自然美是化学美的基础,化学知识来自自然,而自然本身就蕴藏着美,蕴含着善,在与真善美的统一下,更表现出化学的魅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就是言传身教,不仅指传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方法,更同时包含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化学教师要让学生感悟到化学的“真善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会学生“学会处事,学会做人。”这不仅关乎学生的终生发展,更关乎民族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化学教师应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感染学生,用良好品质和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教师还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以对话的态度和自生的行动去引导学生,实现心与心的碰撞,只有这样才能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求真、求善、求美的琴弦,将观念内化为他们真实的行动、美好的品质。

一堂真正的化学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台戏、一支歌,使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之内去尊重、体验、感悟生命,领悟真、善、美,使化学课堂凸现生命之灵动美。

参考文献

[1] 王国峥.初中化学教师科学与人文素养建构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6-8endprint

案例六 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的缪老师,在“绪言”的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这样的导语:“都市的夜幕下,霓虹闪烁;欢乐的节日里,焰火缤纷;宽阔的国道上,车辆奔驰;绿色的田野中,化肥润苗……这一切都和我们即将要学到的一门重要学科——化学密切相关。”

案例七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这样安排导语:“中秋节的晚上,夜空美极了。那蓝湛湛的天空布满了繁星万颗,好似一块天鹅绒上镶满了珍珠、宝石。还有那皎洁的明月悬在碧空,浮浮飘动,仿佛是嫦娥要走出月宫。在浮云上翩翩起舞……,原来,这中秋夜空的美景,却能在魔术师的试管中诞生。同学们,想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夜景吗?那就利用你那巧夺天工的匠手,开动你那饱藏化学知识的大脑,精心设计一个‘液体星光的实验。这一切都和我们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紧密联系。”

五、 美在和谐

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美、享受美到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例如:居里夫人经过无数个日夜,从数吨油渣中提炼出不足1g铀,显示了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诺贝尔不顾个人安危研究炸药,冒着千百次危险终获成功;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体现了统一和谐的美……学生可以在无形之中,从敬佩到追求,产生新的精神境界,塑造美的心灵。

案例八 在演示“Na2CO3溶液与稀HCl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我让一名学生做向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加稀HCl溶液,同时我做向稀HCl溶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在完成“Fe2+向Fe3+转化”时,我让一名学生向一份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滴管不插入FeCl2溶液中),同时我也向一份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滴管插入FeCl2溶液中);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同台演示“水能灭火”、“水能生火”、“吹气生火”的实验。

通过师生同台实验呈现的方式,首先,很好地构建了一个非常和谐的课堂画面;其次,还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实现课堂的“和谐美”。

六、 美在生成

布卢姆指出:“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构建的过程。课堂教学即需要“精心预设”,也需要“动态生成”,还需“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因预设而完美,因生成才精彩,生成性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两位同学都很有创意,原来是NaOH的量不足,只与HCl发生中和反应,而HClO是弱酸,还没有反应。“中学化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吗?”同学们也都会意过来,纷纷举手回答: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生成碳酸钙也可以生成碳酸氢钙,Na2CO3溶液中滴入HCl可以生成NaCl和NaHCO3也可以生成NaCl、CO2和H2O,还有AlCl3与NaOH反应可以生成Al(OH)3也可以生成NaAlO2……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了,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反应后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如何证明?Cl2通入NaOH溶液中是先与水反应还是先与NaOH反应?……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整堂课学生不仅学得深入,思考认真,想得全面,而且讨论也特别激烈,课堂气氛活跃。

之后,教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刚才,我们对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同学们例举了很多例子,相信我们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找到一定的规律。现在,请大家把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然后将研究的体会和收获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

七、美在真善

化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学理论从本质上体现了自然界的“真”——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是化学教学中的真。自然美是化学美的基础,化学知识来自自然,而自然本身就蕴藏着美,蕴含着善,在与真善美的统一下,更表现出化学的魅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就是言传身教,不仅指传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方法,更同时包含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化学教师要让学生感悟到化学的“真善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会学生“学会处事,学会做人。”这不仅关乎学生的终生发展,更关乎民族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化学教师应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感染学生,用良好品质和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教师还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以对话的态度和自生的行动去引导学生,实现心与心的碰撞,只有这样才能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求真、求善、求美的琴弦,将观念内化为他们真实的行动、美好的品质。

一堂真正的化学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台戏、一支歌,使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之内去尊重、体验、感悟生命,领悟真、善、美,使化学课堂凸现生命之灵动美。

参考文献

[1] 王国峥.初中化学教师科学与人文素养建构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6-8endprint

案例六 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的缪老师,在“绪言”的课堂教学中安排了这样的导语:“都市的夜幕下,霓虹闪烁;欢乐的节日里,焰火缤纷;宽阔的国道上,车辆奔驰;绿色的田野中,化肥润苗……这一切都和我们即将要学到的一门重要学科——化学密切相关。”

案例七 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可以这样安排导语:“中秋节的晚上,夜空美极了。那蓝湛湛的天空布满了繁星万颗,好似一块天鹅绒上镶满了珍珠、宝石。还有那皎洁的明月悬在碧空,浮浮飘动,仿佛是嫦娥要走出月宫。在浮云上翩翩起舞……,原来,这中秋夜空的美景,却能在魔术师的试管中诞生。同学们,想欣赏一下这美丽的夜景吗?那就利用你那巧夺天工的匠手,开动你那饱藏化学知识的大脑,精心设计一个‘液体星光的实验。这一切都和我们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紧密联系。”

五、 美在和谐

在化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发现美、享受美到欣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例如:居里夫人经过无数个日夜,从数吨油渣中提炼出不足1g铀,显示了追求科学的顽强毅力;诺贝尔不顾个人安危研究炸药,冒着千百次危险终获成功;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体现了统一和谐的美……学生可以在无形之中,从敬佩到追求,产生新的精神境界,塑造美的心灵。

案例八 在演示“Na2CO3溶液与稀HCl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我让一名学生做向Na2CO3溶液中慢慢滴加稀HCl溶液,同时我做向稀HCl溶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在完成“Fe2+向Fe3+转化”时,我让一名学生向一份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滴管不插入FeCl2溶液中),同时我也向一份FeCl2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滴管插入FeCl2溶液中);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同台演示“水能灭火”、“水能生火”、“吹气生火”的实验。

通过师生同台实验呈现的方式,首先,很好地构建了一个非常和谐的课堂画面;其次,还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实现课堂的“和谐美”。

六、 美在生成

布卢姆指出:“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就不能成为一门艺术。”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构建的过程。课堂教学即需要“精心预设”,也需要“动态生成”,还需“有效调控”。课堂教学因预设而完美,因生成才精彩,生成性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两位同学都很有创意,原来是NaOH的量不足,只与HCl发生中和反应,而HClO是弱酸,还没有反应。“中学化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吗?”同学们也都会意过来,纷纷举手回答: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可以生成碳酸钙也可以生成碳酸氢钙,Na2CO3溶液中滴入HCl可以生成NaCl和NaHCO3也可以生成NaCl、CO2和H2O,还有AlCl3与NaOH反应可以生成Al(OH)3也可以生成NaAlO2……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了,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如:反应后溶液中有哪些微粒?如何证明?Cl2通入NaOH溶液中是先与水反应还是先与NaOH反应?……这时,下课铃声响起了,学生还意犹未尽。整堂课学生不仅学得深入,思考认真,想得全面,而且讨论也特别激烈,课堂气氛活跃。

之后,教师作了简单的小结:“刚才,我们对反应物相同时,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同学们例举了很多例子,相信我们随着探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找到一定的规律。现在,请大家把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然后将研究的体会和收获在下一节课上进行交流。

七、美在真善

化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化学理论从本质上体现了自然界的“真”——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是化学教学中的真。自然美是化学美的基础,化学知识来自自然,而自然本身就蕴藏着美,蕴含着善,在与真善美的统一下,更表现出化学的魅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谓“传道”,就是言传身教,不仅指传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事的方法,更同时包含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化学教师要让学生感悟到化学的“真善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和鼓舞,逐渐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会学生“学会处事,学会做人。”这不仅关乎学生的终生发展,更关乎民族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化学教师应该形成稳定的价值观,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真实情感去感染学生,用良好品质和精神气质去感化学生;教师还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以对话的态度和自生的行动去引导学生,实现心与心的碰撞,只有这样才能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求真、求善、求美的琴弦,将观念内化为他们真实的行动、美好的品质。

一堂真正的化学课,应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台戏、一支歌,使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之内去尊重、体验、感悟生命,领悟真、善、美,使化学课堂凸现生命之灵动美。

参考文献

[1] 王国峥.初中化学教师科学与人文素养建构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2):6-8endprint

猜你喜欢
案例课堂
欢乐的课堂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互联网+”的现实案例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不重实效,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