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课程范围?培养创新人才

2014-04-03 20:49胡卫
民主 2014年2期
关键词:设置数字化教材

胡卫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和考试压力过重、所学课程狭窄、非学科性教育缺乏实效性、脱离社会发展需求,仍是大众的普遍感受。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相比,我国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明显优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课程设置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值得思考:

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相对比较狭窄,各地学校普遍存在“大三门、小三门”之说。升学考试要考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受到高度重视,成为“大三门”,而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音乐、艺术、体育学科则为点缀,称作“小三门”。“大小三门”在教学时数、资源保障、执教教师待遇和学生评价权重方面均有较大差异。课程设置的窄化,使得只有在少数学科领域具有学习优势的学生才能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难以激发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另一方面,课程的窄化和高度学科化,也使得学生的在校体验单调,不了解自身的兴趣特长,同时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脱节,使基础教育无法完成“公民预备”和“职业预备”的任务。

二、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够,学生欠缺实践和体验,以坐在课堂听老师讲授为主。目前虽然各地的课程设置中每学年都有两周左右的“社会实践”,但内容比较单一,水平参差不齐。以上海为例,100多家各类高品质博物馆都制定了向在校生免费进行开放和介绍的计划,但是在国外司空见惯的中小学生在博物馆席地而坐、现场学习的场景并不多见,以至于上海电视台曾经把某所中学在上海美术馆进行现场教学拍进了当天的城市新闻。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机制僵化,国家层面除了制定所有科目的课程标准以外,还每年公布选择余地有限的教材目录。各地对于教材选用和课程设计均制定了严格的限制。省一级教育厅更是每年替学校选定各年级教材,设定月度教学进度,制定统一的测试评价体系。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的网络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国际化教育资源通常因为“可能的风险”而受到重重审批限制。和许多国家相比,学校层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社区资源进行课程设计的空间很少,积极性也很弱。事实上,多年的教育改革,使得基于资源的教学理念逐步获得认同,教师采用上级选定的一本教材和一本教参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差异化的教学需要,尤其是跨学科探究和项目学习,教学内容和进度实际上是无法“必须经过审定”的。此外,数字化的潮流无可阻挡,数字化教学材料、网络课程的应用,实际上也已经无法用传统的教材审批程序或规定来限制。

对于如何拓宽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范围,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提出几项建议:

一、进行课程管理体制改革,逐步下放课程管理权,由点到面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探索。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标准制订;由有资质的出版社进行教材、教辅和在线学习材料的编写和发布;学校则有权选择教学用书和安排一日活动。下放课程设置的权限,意味着在课程标准统一的前提下,鼓励地方和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和社会资源,实施或开设更广泛和灵活的课程,让社会资源、国际资源、在线资源进入中小学教学。

二、要确立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做准备的观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中,强调增加体验性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爱好和潜能,缩小学生和社会的差距。

1.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各地在课程设置上进一步减少必修课或“基础型课程” 的比例,增加选修课或“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比例,让孩子通过体验和选择,了解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在选修课或拓展课中建议尤其重视体育、音乐、艺术、动手制作、实验能力等“非考试科目”,减少因标准化评估带来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束缚。

2.利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鼓励各地进行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尝试,对不涉及国家主权或意识形态的数字化教材,如科学、艺术、探究等领域的教学材料,简化引进程序,促进国际间合作交流。

3.利用社会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基础教育阶段的多元人生体验对孩子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要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训练,定期去博物馆、音乐会、美术馆进行现场学习或主题探究,或去现场观摩体育赛事,或通过经常性的异地旅行和文化体验,来缩小和社会的差距。对以上这些活动,建议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课程设置的标准和要求上进行倡导和引领,通过学校、社会组织、家庭的三方共同努力达成,对做得好的地区经验进行推广。

4.重视非知识性教育和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建议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各类学科性、知识性的教育,应当特别重视社区服务、职业体验、环境保护等内容,鼓励在活动和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接受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明确这些体验性和实践性课程的地位和标准,确保德育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有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设置数字化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