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平
当前,通过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以奠定创新思维的基础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教学目标,它应该是在不断地改进中完成的长久的培养人才的计划。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几条比较有效的途径,以供参考。
创新思维有效途径学生创造性个性,可以使人产生和维持强烈的创新动机,为思维的创新提供动力和精神支柱,有利于创新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表明,独立性和批判性是创造性个性中的重要特征,科学史上许多重大发现,总是基于对传统观点的质疑,而取得成功。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科学怀疑精神,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不迷信权威和课本。但要强调,怀疑的产生必须建立在坚实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勤于思考等基础上,切忌盲目怀疑和蛮干。
一、通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创新思维的活力
好奇心、求知欲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它可以推动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活动。爱因斯坦说:“思维世界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好奇心的不断摆脱”。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像爱迪生、达尔文等,他们从小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他们克服困难,攻克难关。
为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课堂上要通过教师提前创设好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额兴趣,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将学生的思维激活,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主动探索的过程。如谈到“空气的成分”这一课时,通过讲述空气成分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通过放映大气污染的影像资料,引起学生对环保问题的思考,进而提出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
又如,当谈到“燃烧与缓慢氧化”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森林大火、工厂夜间失火等影像的放映,引发学生对失火原因进行思考;当学生从白磷燃烧实验中得出燃烧条件后,进一步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当火灾突发其来时,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当学生初步建立起缓慢氧化概念时,再次引导学生去探索“缓慢氧化”对生产、生活存在哪些优缺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始终受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
二、通过培养思维的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思维的流畅性。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若要想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开展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对问题摆出尽可能多的设想,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中有正确的,也有是想当然的,但教师都要先肯定其独创性,然后再予以分析、甄别。
2.增强侧向思维、逆向思维训练,以激发思维的变通性和独创性。联想能够克服两个概论在意义上的差距而把它们联结起来,从而发现某些事物的相同因素或某种联系,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通过联想可以触类旁通,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活化所学知识。如讲到金属参加置换反应的条件时,可以用“以强制弱”“强者先行”的竞争原则,说明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泼性弱的金属;又如,初中生对“共同电子对”概念理解不清,教师可以用经贸洽谈中的“双赢”原则,加以联想、说明。
逆向思维是将思维方向倒过来,从对立的方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事物之间常常是互为因果,具有双向性和可逆性,因此,利用逆向思维有时对解决问题会起到突破性作用。
由此可见,逆向思维有助于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3.通过集中思维训练,实现思维的综合性。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发散的目的在于取得思维的成果,在发散思维之后,还需借助集中思维从发散思维所提供的各种设想或方法中选择一种最佳方案,以利于问题的最妥善解决。一个创新过程往往要经过从发散到集中,再从集中到发散,多次循环往复,才能完成。
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再组织大家对上述方案一一讨论,通过思维的集中,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实现思维的综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从而达到思维的综合性。
4.加强空间思维能力训练,强化思维的图像性。化学空间思维能力就是对化学图像的观察、分析、综合以及对图像的理解、记忆与知识迁移的能力。图表具有归纳、概括的功能,有些化学知识用语言文字表达显得拖泥带水,可以把这些知识绘成图表,人们通过阅读图表进行分析、类比,从中发现图表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如元素周期表所揭示的元素周期律,物质的结构式所蕴含的物质性质等。在化工生产中,图表的应用更为广泛,因此,要强化化学空间思维的培养,达到思維的图像性。
三、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创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发散思维,独立思考,支持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见解,正确的加以肯定,不正确的也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矫正不妥,避免挫伤自信心。
2.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明确思维训练目标,优化教学设计,正确把握掌握知识与培养创新思维之间的关系。
3.教师不但要有丰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孜孜不倦的求学态度,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手段,不断拓宽自身知识层面;必须具备参与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力,指导学生能力,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为促进学生创新作好铺垫。
总之,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成为教改主流的今天,我们周围的环境一完全被信息时代所取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问题。现代的学生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中已经不完全依赖学校,教师或者家长,网络时代的来临使他们变得强大起来。所以我们在向他们教授新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怀疑态度和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改革才显得更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适合未来发展的人才。这是未来教育的方向,也是学生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