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2014-04-03 21:53:16杨汉其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美育书写美的

杨汉其

挖掘语文学科美的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使学生在探索和享受美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训练技能,从而获得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语文教学美育渗透享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我们的生活需要美,我们的心灵需要美,我们的语文教学也需要美。我们应该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的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的美育因素,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陶冶美好心灵中的重要作用,因势利导,扎实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探索和享受美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情感、锻炼意志、培训技能,最终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读出美好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写景抒情的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用他们独到的眼光观察自然,再用准确传神的语言将自己的感受呈现给读者。我们必须积极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把学生带入到作者创设的情景中,真切感受作者的描绘,体会文章所蕴含的美,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譬如,巴金的《短文两篇》,作者在那特殊的年代里,对着日和月这两个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深深的感叹,通过飞蛾扑火的描绘表现作者对光明的追求,以致作者最后发出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的呼喊,其实,这两篇文章就是作者的人生理想的具体表现。我们要读出这种壮烈牺牲的美。

读出文章的音韵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对于我们的学生是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就是单从语言音韵的角度来看,都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典范之作。特别是我国古代的诗词和文章,它们都非常讲究押韵、对仗、节奏和气势,加强朗读训练,将文章所蕴含的音韵美展示出来,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对课文的解读,也能使我们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养成文从字顺的良好习惯。譬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的最后一句为什么不是简简单单地照应题目而要写成“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似不经意的两个词的顺序的变化,其实蕴含着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和对语言文字精雕细刻的功夫。

读出文章的内在美。文章的内在美其实是一种情感美。在语文教材中不仅有描绘美丽大自然的精彩段落,还有描写人生、情感和社会的许多美好场景的文字,而且,作者总是把自己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入到这些文字当中。我们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一定不能忘记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加以观照,从而唤起强烈的对美的追求。譬如,朱自清笔下的《春》,春天是全新的、美丽的、充满活力和充满生机的;只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等几幅美丽图画在头脑中具体地呈现出来之时,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白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春光的珍惜。

二、写出美好

学生的写作虽然是按照教学的要求进行的系列化的训练,有时甚至是为应对考试进行的专门训练,但说到底,写作其实应该是学生对于他们生活的反映,是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结果,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不应该脱离生活这本大书来单纯地进行写作技巧的训练。

说真话是写作的根本,过去那种为了得高分而胡编乱造的写作可以休矣。离开了真,再好的写作方法也只能添加笑柄。离开了真,就不会有美。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讲真话,我们也要讲真话,对于学生在写作中假大空现象要如实地给学生指出,并帮助他们找准问题的症结,让他们树立实事求是的求真态度。在讲真话的同时,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向善。无论是谁,再有个性特点,我们都应该有这种向善的内心需求,写作,就是要大力宣扬善,只有真善美是完美的统一,才是美的。

三、表现美好

与传统的坐而论道的语文教学相比,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活动。现行的语文教材,就将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活动的载体在每一个单元进行了系统的安排。我们在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重视这些活动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有效的活动,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考试会有所涉及,就让学生只是看看活动的具体内容安排就了事。

扎实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表现美、展示美、创造美,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因此而变得更美好。譬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就是一次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让学生编辑“自然日志”,就是要学生走上田野、走近自然,去选择几种植物或动物,通过仔细的观察,逐日记下它们生长变化的过程,记录下春天的足迹;而通过交流评比“自然日志”,又是让大家展示对自然美的加工的工夫。至于为春天的画题诗或者为春天的诗配画,都是让学生选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进行美的表现和创造,將自己对春天理解用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学生在投入这些活动的开展中表现出来的热情和闪光点,是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无尽的动力源泉,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因此变得美好和容易。

四、书写美好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更要在临摹名家书法的基础上,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不能死记硬背,而要结合汉字的结构特点,从汉字的造字法和各种书体源流演变的角度去探寻,从美学的角度去分析,使学生感受汉字的美。

初中阶段,我们要在小学阶段楷体书写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练习书写行楷,鼓励学生书写行书,让学生感悟汉字书写流畅灵动的美。我们的教材特别在附录里收录了硬笔楷体和行楷的两幅作品供学生学习临摹。我们还要结合书法课,让学生练习毛笔字,要通过教材附录里的历史上的典范的书法作品的讲解和临摹,认识汉字书写的不同风格的美。

同时,我们要对学生的作业从书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导,在认真、工整书写的基础上,讲究谋篇布局,讲究卷面的美观性,要让自己的每一次作业成为一次美的创造过程,要让别人在看自己的作业的时候得到美的享受。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书写是和他的性格、习惯、脾气和志趣紧密联系的,因此,进行书写训练,其实是在训练他的性格和习惯。我们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书写训练,促进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情趣。

总之,语文中蕴含太多太多的美。用美引导我们前行,我们永远不会疲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深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最终促进他们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行书入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7.

\[3\]朱作仁.语文教学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8.

猜你喜欢
美育书写美的
Unwritten 尚未书写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用什么书写呢?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