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翠清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
(一)性别课程的概念 性别问题研究是在20世纪中期由美国的学者率先提出,并逐渐成为国外一些大学的主流课程。自2006年以来,我国教育部也确立了性别研究的学科地位,并积极鼓励将性别研究的相关内容加入国家教育体制。性别课程是指从人类自然的性别差异出发,通过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两性的性别特征、特性、权利及地位等,分析两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认识两性的性别状态及性别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高校开设性别课程正是对性别问题研究的积极配合,也是为实现两性真正平等而作出的努力。
(二)性别课程的内容 性别课程是一门研究性别地位及性别关系的新兴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教材和大纲,但针对性别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许多专著和论文集。因此高校开设性别课程时应针对性别课程的教学形式及教学目标,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和学习相关的性别理论知识及现实案例作为性别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包括:(1)性别的概念、特点、性质及方法;(2)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3)性别文化与人类文化;(4)性别与审美艺术;(5)性别与恋爱、婚姻和家庭的关系;(6)性别平等与性别健康;(7)性别权益保障与性别歧视;(8)性别意识与性别分析方法等。
(三)性别课程的特点
1、以实现性别平等为目标 性别课程的目的是传播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理念,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审视两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及现实社会发展中的性别地位、性别状态,进而提高大学生对性别问题的辨别、分析、批判、抵制及维权能力。正是因为性别课程是以实现男女两性平等为目标的,所以,它的开设促使人们思考并分析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及现象,为两性平等、自由的发展创造条件。
2、综合性及边缘性学科 性别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研究性别问题时需要借助其它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持,因此它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美术学、法学、经济学、伦理学、哲学、教育学及文学等领域,但性别课程并不是这些学科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对这些学科领域有关性别内容的综合性研究。性别课程的内容可能会同时跨越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性别课程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3、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性别课程不仅会涉及到性别历史、性别地位、性别观念及性别发展等理论知识,同时高校开设的性别课程必须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因为对性别课程的讲授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了解相关性别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性别偏见及性别歧视等现实问题,是因为人类没有认识到两性平等发展的重要性及可行性而造成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意识,用全新的社会性别视角审视自己的恋爱伙伴、就业问题、将来婚姻中的两性角色定位及转变问题,掌握如何从两性平等出发协调好与同居伙伴、配偶、家人及朋友的关系,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性别课程的作用
1、以性别关系理论为引导,帮助两性了解自身的性别历史及现状。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是以男权为基准的,女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和隐藏,造成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常常处于被动和失落的地位,对女性权利保护的不到位和女性能力的降低性评价。性别课程就是要以性别关系的相关理论为引导,帮助两性了解社会发展中的种种性别不平等问题和现象,并认识到社会性别产生和消灭的必然性。
2、为两性提供正确的性别观念和知识,改变传统刻板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偏见。性别课程通过对性别知识的讲解、分析和讨论,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性别知识,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提高他们对性别问题的敏感性,引导对性别问题的重视和审视,改变传统、落后的性别定位和评价,以正确的性别知识和观念审视现实中的性别问题。
3、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及性别分析能力,促进两性平等、自由的发展。性别课程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正确性别意识及性别分析能力,帮助大学生对现实中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性别偏见及歧视,为两性提供一个认识自我、审视自我的机会和视角,将自己的感性经验变为理性知识,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促进两性平等、自由的发展。
(一)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由于中国传统意识的深远影响:在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思想等各个领域,男女两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平等,给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个人的健康、和谐发展不仅需要健全制度的保障,更需要先进理念和观念的指引。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仍遵循“男主外,女主外”、“温柔善良是女性的天性”、“有担当、有责任心是男性的特质”等对男女两性的定位。有些女大学生甚至相信“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说法,不注重学习,片面注重外表。还有些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但她们却无法寻求维权的途径。
大学生将来必定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应针对大学生性别观念的现状,加强对大学生性别观念的引导,不仅要树立男女两性平等的性别意识,而且女大学生应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与男大学生平等的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高校是传播社会性别文化、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模式的重要基地,也是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应积极宣传并传授性别平等的理念和知识,为促进两性真正的平等创造条件。高校通过开设性别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以社会性别为视角,审视女性的现实经济和社会地位,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禁锢,使当代大学生逐渐树立性别平等、两性和谐的性别理念。
(二)高校学科建设的需要 高校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高校目前开设的各门专业课及选修课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对学生的培养,不应仅仅注重知识本身,思想观念的培养也十分重要。性别课程是一门集历史学、政治学、文学、美学及法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和课程。高校性别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培养大学生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可引导大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研究,一方面可提高大学生的理论及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对高校自身学科建设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促使高校开发一些集多种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和边缘性学科,实现高校教学及科研的重大突破,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对于性别课程的设置,高校可结合自身学科建设及科研现状、本土特色及大学生热切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开设一些既能宣传和解读男女两性平等,又能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的性别课程,如:《女性学》、《恋爱、婚姻、家庭》、《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妇女研究》、《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女性问题研究》、《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性别意识培养》等。性别课程内容的设计及讲授应密切联系学科前沿及社会现实,这样有益于学科的发展和科研成果的促成。
(三)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据调查,国内大部分高校仍恪守着两性二元化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高校开设的一些课程无形中强化了两性二元化的模式,如:有些女校开设的“贤妻良母课”、“家政课”、“形体课”等都意图将女性培养成温柔贤惠的贤妻良母;而某些高校针对男性开设的“领导艺术课”、“散打”等意图将男生培养成具有阳刚气质的顶天立地的男儿,这种对传统两性性别模式的刻板遵循及对二元化性别模式的强化,暴露出高校学科设计及教学理念的缺陷。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应倡导男女两性平等、自由、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两性的性别优势,共同建设和谐社会。高校必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尊重男女两性,充分开发男女两性的潜能,使两性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教学理念的改革中要充分吸收社会的多元化因素,使高校的教育能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培养出既有性别意识,又掌握了扎实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时代性新型人才。
(四)高校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开放,大学生的性别及性问题日益突出。尽管自2002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已针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制定了教学目标要求及教学大纲,但各高校在贯彻实施中出现了落实不到位、师资投入不足、相关配套投入少、功利性强等特点,因此即使有些高校开设了性别课程,但因这些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无法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无法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及观念的巨大变革,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大学生思想开放、善于接受新事物,但缺乏对性及性别问题的深刻认识,再加上从生理而言,大学生正处于情感需求和性需求的旺盛阶段,因而在我国的大学生中存在着因情自杀、非婚同居、性骚扰、性侵犯及未婚堕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影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高校开设性别课程,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性别意识。首先,通过对课堂讲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及课堂教学的参与,使学生能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下学习和讨论,将课堂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紧密联系。其次,学生通过学习将性别知识与自身成长经历相结合,领悟性别意识的真正涵义,并有意识地通过性别视角理解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理智分析并加以解决。最后,通过对性别理论的讲授和性别意识的培养,使大学生彻底摆脱传统两性的性别定位,对自身价值有一个公正、合理的认识和评价,培养自强、自信、自立的特质。
(五)高校文化氛围建设的需要 大学时代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性别定位,如男孩与女孩在名字、玩具、衣服、语言、游戏等方面都存在不同和对立。家长也将自己对孩子的性别期待渐渐地灌输给他们。学校课本及其他相关读物,广播、电视、网络等都将男女两性预先定位,因此对孩子的成长形成了性别禁锢,不利于他们人格的全面发展。进入大学后,学生对情感和性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开始脱离父母的禁锢,但他们仍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意识的影响,但大学生与其他阶段的孩子不同,他们常依照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和理解而做出一定的行为。因此高校对性别教育的重视与否、性别课程的设计及教学理念,对大学生日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应将贯彻男女两性平等作为自己的职责,开设适应学生发展及成长要求的性别课程,积极倡导大学生以社会性别视角去审视公共政策及社会现实问题,营造一个两性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性别发展氛围,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意识、正确看待异性及同性、正确处理恋爱问题、正确面对及解决就业等现实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高校开设性别课程的人力优势 性别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性别敏感性,高校开设性别课程有很大的人力优势。对性别意识的培养,教师的引导和感染力是非常关键的,高校作为学科建设和科研的阵地,在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已培养出一批有知识、有性别意识的专业学者和研究者,这些学者和研究者能用理性的目光去审视社会和两性发展问题,同时,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使他们积累了丰厚的性别知识、形成了敏感的性别观念,能对学生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反思社会发展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
性别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和边缘性学科,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需系统掌握妇女发展史、性别发展研究及性别分析法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需具备社会科学其他专业如历史学、文学、美学、经济学、法学以及自然科学如生理学、医学、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知识。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性别课程有一个深入而理性的理解,才能将社会现实与性别课程相结合,使课程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
性别课程的综合性及边缘性决定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采用合作性教学方法、发现性教学方法及研究性教学方法。合作性教学方法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设计者和学习的合作者,教师用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积累和研究经验引导学生对性别课程的相关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和互动,使他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结合现实问题,创造新知识,形成新理念;发现性教学方法指由于性别课程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在讲解时,应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授和分析,同时应积极鼓励大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等方式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研究性教学方法指性别课程自身性质及大学生的专业各不相同,决定了性别课程应采用专题研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以上这些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研究能力,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及科研经验和成果的积累,为高校开设性别课程提供了良好的人力基础。
(二)高校开设性别课程的物质优势 性别课程的综合性及边缘性决定对其讲授过程不仅需要具备综合性知识的教师,同时也应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媒体、科学实验室、研究基地及图书馆等,科学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的相关设备和研究成果,能帮助大学生对性别课程的相关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验证,提高知识的说服力。图书馆为大学生查阅相关性别知识提供了物质条件,因为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他们对其他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通过对图书资料的查阅来获得。总之,高校的这些先进设备,为高校性别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三)高校开设性别课程的学科优势 性别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及性别分析能力。性别课程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历史学、文学、美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等,还有可能涉及到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性别课程不仅会对理论进行研究,还会研究社会性政策、针对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过度保护性政策、中性政策等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此外,性别课程还会对生育问题、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女职工权益问题、校园性骚扰问题等展开专题性研究。因此,高校既有的专业学科如心理学、历史学、医学、文学、美术学、法学等,为高校开设性别课程提供了学科优势。此外,高校对相关边缘学科的研究,如女性经济学、性别政策学等也为高校性别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学科基础。
(四)高校开设性别课程的环境优势 高校开设的性别课程,需要应用合作性教学方法、互动性教学方法及研究性教学方法,对性别的历史、地位、背景、权利、政策及方法等进行研究,并结合一些社会现行政策法律和社会现实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调查、查阅、研究和分析,对相关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思维处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探索研究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分析能力,因此性别课程的开设要求其对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研究和探索的可能性。可见,高校针对大学生开设性别课程是有环境优势的,因为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由于大学生处于将要步入社会就业的年龄阶段,他们对自身、家庭及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具备辨别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由于大学生正处于求学阶段,对周围的社会问题十分敏感,有兴趣对相关性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大学生学习、生活在高校,他们有条件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找到问题背后的实质性原因和结果。总之,高校针对大学生开设性别课程,环境优势是高校的重大优势之一。
(五)高校开设性别课程的实践优势 性别课程的实践性决定高校在开设性别课程时,必须针对现实问题进行讲解和探讨。大学生由于已经成年,对恋爱、婚姻和家庭等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对社会现实问题也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近年来,“大学生生育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生为情自杀问题”、“非婚同居问题”、“大学生堕胎”等问题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同时也困扰着大学生和高校,因此,高校开设性别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并正确面对、处理和预防该类问题,为营造良好、和谐校园生活和环境创造条件。此外,由于高校与政府相关部门、公检法、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天然联系,为大学生对此类及其他相关性别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物质支持,大学生可以去这些部门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对相关性别问题进行探讨、验证性别知识,树立自身的性别意识。最后,由于大学生即将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在校期间形成的正确性别意识及性别分析方法,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与家人、同事、朋友及其他人的关系,正确评价社会;他们还可能用自己正确的性别观念及性别意识感染身边的人,这样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及社会的有序发展。总之,高校开设性别课程具有先天的实践优势。
近年来,在高校中存在大学生“因情自杀”、“非婚同居”、“未婚先孕”、“就业性别歧视”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问题困扰着大学生,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影响了高校良性、有序的发展。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因为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观念,导致在实践中遇到这类问题时,不能理性分析和思考。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开设性别课程,提高大学生有关性及性别的知识水平,培养他们正确的性别意识及性别分析能力。高校多年的学科建设及科研成果等为高校开设性别课程提供了诸多优势。高校开设性别课程势在必行。
[1]黄会欣等.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观调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5):17-19.
[2]朱红亮.关于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调查[J].职业,2010(21):31-34.
[3]李明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妇女权益立法保障[J].人权,2010(02):43-47.
[4]刘伯红,张永英,李亚妮.从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看公共政策的改革与完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06):26-29.
[5]祝平燕,王 芳.风险社会学视角下离婚妇女贫困化问题探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05):10-12.
[6]张 国.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大学生中的传播[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