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丽平,黄志强
(1.隆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南 隆回 422200;2.隆回县种子管理站,湖南 隆回 422200)
近年来,隆回县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全县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超级稻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先进技术,建立了水稻、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优质高产栽培等较有特色的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养了不少学科技、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确保全县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特别是2012年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后,困扰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较好地解决,为进一步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在隆回县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全县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按照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要求[1],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法,提升农业新技术推广能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益,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农业科技推广无论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还是在现代农业发展阶段,都是一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措施[2]。近年来,全县重点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超级稻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累计推广新品种320个,推广新技术60项以上,直接为农民累计创收4.8亿元。在袁隆平院士团队的指导下,从2004年起,隆回县开始实施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2008年,在羊古坳乡牛形嘴村建立百亩超级稻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超过800 kg/667m2;2011年,在羊古坳乡雷峰村建立百亩超级稻核心示范区,重点推广了Y两优2号等超级稻品种,加权平均产量达到926.6 kg/667m2,突破900 kg/667m2;2013年,在羊古坳乡牛形嘴村建立百亩超级稻核心示范区,平均产量达到988.1 kg/667m2。从2009年起,隆回县在26个乡镇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覆盖农作物3.242万hm2,产量1 000 kg/667m2水平,累计增收节支7 282.32万元。
目前全县有超过160个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化推广机构,每个乡镇都建立了推广服务机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达到29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8人,农艺师86人,初级职称101人,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并广泛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近年来隆回县有15万农民免费接受了农业技术培训,每个农民至少掌握了1门农业专业技术和实用技能。
隆回县于2012年4月完成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改革后的26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均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实行乡镇和县农业局双重管理体制。人员职务的任免、年终考核、工资、福利等待遇的发放由乡镇管理,职称评定、业务工作归县农业局管理。这种体制导致相当一部分乡镇单位政事不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被挤占。其主要原因是乡镇工作十分繁杂,每年各项中心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如维稳、综治、计划生育、烤烟生产等。工作方式以乡镇干部定点驻村包片为主,农业技术推广站都是主要抽人单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成了行政工作人员,农业技术推广站没有事权。全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主要从事搞行政工作和中心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农业局及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难以干预。此外,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的落实情况缺乏硬性考核指标,这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制约了全县农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隆回县原有的四级农科网已处于停滞状态,村、组两级的农科组织也停摆不前,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落脚点已是千家万户,其条件千差万别,各项推广工作要从“户”入手,工作难度极大;一项农业新技术要从少量农户做起,再到大面积推广,往往需时2~3 a,效率难以提高;由于资金缺口大,村、组两级没有相应的农科组织和农业技术服务的人员设施;对科技示范户的支持乏力,示范带动能力弱,农民合作组织的覆盖面也很小,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推广效率不高,直接影响到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长期以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农村的繁荣和稳定、农民的文明小康做出了巨大贡献[3]。作为纯技术服务部门既无任何收费项目,又无行政罚没收入,经费严重不足。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监测、预报、防控防治,对相关事件进行应急处置与技术指导等,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来维持。据初步测算,隆回县每年约需技术推广经费1 500万元,但是由于县级财政困难,无法给与支持,只能维持基本办公费用,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业务由于经费严重缺乏,推广工作受到极大影响。
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编制人员全部纳入财供编制,岗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纳入县统筹发放,但津补贴、奖金等仍每年要单位自筹30万元左右。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行政编制人员相比,奖金福利待遇解决难,改革后公益性与经营性人员分开,公益性人员不再从事经营活动,但部分乡镇仍需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自行解决福利、奖金等待遇等,其福利待遇低,且不稳定。
农业技术推广,必须遵循试验示范、培训、推广的线路原则,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有固定且具相应规模的试验示范基地。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必须在试验示范基地经过试验证明其先进性与适用性,通过示范展示其实际效果,才能进行推广。隆回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过去有农业科技示范场,乡镇有农科队,试验示范开展得如火如荼,先后开展了“双两大”再生稻、稻田木耳、板田油菜、椪柑计划密植、杂交桑苗繁育、椪柑无病毒良种繁育、金银花良种繁育等几十项试验示范,推动了全县农业的发展。但是,近年来乡镇农业站工作弱化,原有布局在农村的试验示范基地已荡然无存,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场已进入县城发展规划区,试验示范功能也已丧失。全县农业试验示范只能挂靠在羊古坳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区和南岳庙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等少数几个农村基地进行,试验示范自主能力与活力明显削弱,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整体水平明显下降。
从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的现状来看,总体表现为队伍大,人员多,素质低,高层次人员少,比例失调和断层严重等问题。2013年,全县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共有410人,其中,农业专业大专以上185人,中专80人,其他学历145人。大专以上专业学历人员比例仅占45%,中专专业学历占20%,其他非专业学历占35%。从年龄结构来看,骨干专业人员绝大多数已接近或超过50岁,30~45岁年龄段的骨干少,骨干专业人才断层明显。从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来看,多数人员难以承担试验设计、试验总结、论文撰写、技术培训等技术工作,部分人员基本上不能独力开展技术推广与技术指导工作。
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的这种状况,与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势要求是极不相适应的,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非专业人员的政策性进入。如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共有干部职工69人,其中从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只有29人,部队转业等安置的有40人,占总人数的58%。二是取消毕业生分配。国家取消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以后,从2002年起没有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进入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导致了中青年人才青黄不接。三是继续教育乏力。全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大都只有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本科、大专学历的人员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四是缺少实践磨砺。知识的增加,业务工作能力的增强,实践磨砺是必由之路。但是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务实减少,年轻人员难以深入实践,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能力难以提高。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是将农业的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农民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农业技术推广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新形势下的定位问题”。因此,县、乡镇两级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规范管理,完善体系建设,充实提高技术推广队伍,保证人员归岗履职,从人、财、物、事上落实农业技术推广公益性职能和定位目标的实现。
按照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要对县、乡镇两级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清理整顿,科学核定人员编制,规范岗位设置,调整充实人员力量,建立管理考核制度,保证公益性职能的履行。在人员编制上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80%。县人民政府及其农业主管部门要作出明确规定,责成县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各乡镇保证编制人员专业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得随意抽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从事其他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串岗混岗、随意抽调、不务正业等问题。
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按规定使该资金逐年增长”。隆回县虽然是一个贫困县,财力有限,但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必须依法保障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政府要通过财政资金整合,集中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一要在明确界定的公益性职能的基础上,保证全额预算人员的工资福利及时足额发放;二要根据农业技术推广特点来区别安排公务经费,其标准一般高于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有经济来源的部门,以确保技术推广的经费需求;三要增加专项经费支持,在各单位实施涉农项目时,要按部门的上级要求安排一定比例的农业技术推广经费,自主或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合作开展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
在各乡镇建立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农业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办成新成果的展示窗口,新技术引进的试验基地,培训职业农民的教育平台,致富信息的发布窗口。建立县级基地时,要根据农业区域和产业类型合理布局,适度规模,保持稳定,集中投入,把试验示范基地建成现代农业示范样板。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根据本乡镇的农业生产特点,创办试验示范基地。乡镇试验示范基地也可以科技示范户为基础创办,要加大投入,办出特色。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人才,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人员素质。一是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起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一线的推广业绩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主要依据,并与岗位动态管理、晋升晋级、创先评优、继续教育等挂钩,充分发挥考评结果的激励作用。二是要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员业务培训。要根据全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人员状况、知识结构、发展要求,统一规划人才培训,应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形式进行,要分期分批选送优秀人员去高校和科研院所培训进修,培训骨干队伍,同时根据产业特点和重点项目,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来县讲学,培养人才。此外,还要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其他形式的培训,如在岗培训、学历教育、短期培训、组织集体学习与自我学习等。三是要建立人才历炼机制。现在全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年轻的非专业学历人员较多,而且今后可能还会有类似人员和新招聘专业人员进入,要为其创造机会到生产一线历炼,提高其专业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骨干技术队伍。
[1]金京玉,李晓菲,王 娟,等.新时期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1):33.
[2]姚振明,李 宁.关于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农业,2009,(6):84-85.
[3]张 萍.关于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7,(2):4.
[4]黄保结.最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全书(第二卷)[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