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燕赵 惠民千秋——访河北省南水北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袁福

2014-04-03 13:15
河北水利 2014年10期
关键词:通水干渠中线

□本刊记者

南水北调工程是造福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途经我省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全线通水,届时我省中南部地区将用上期盼已久的长江水。在通水即将到来之际,就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意义、作用,我省境内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以及如何保护利用好这一江清水等方面,本刊记者专访了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袁福。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袁福:黄淮海流域占全国1/7的国土面积和2/5的耕地面积,生产了全国2/5的粮食、1/3的国民生产总值,抚育着全国1/3的人口,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该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7.2%,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的地区。近20年来,黄淮海流域地下水超采严重,超采面积达9万 km2,占平原面积的70%,已经产生了地质环境灾害。就河北而言,我省地处我国最缺水的海河流域,属水资源极度匮乏省份,年均水资源总量205亿m3,可利用量不足170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07m3,为全国平均值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m3“极度缺水”标准,在各省(区)中仅高于宁夏,名列倒数第二。水资源严重短缺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的重要因素,实施跨流域调水、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尤为迫切。而我国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9600亿m3,消耗水量不到6%,具备向北方调水的水资源条件。从地势上看,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大半个中国,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兴建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战略举措,也是北方人民的热切期盼。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视察黄河时提出了“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伟大战略构想。5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国家有关部门和沿线省(市)政府通力合作,组织完成了大量前期工作。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总体规划》,确定了分别从长江下、中、上游调水的南水北调东、中、西3条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河系相互联通,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03年12月30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东线工程已于去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我省受益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长1432km,主体工程静态投资1365亿元。从长江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经河南、河北,自流到北京、天津。总干渠采用明渠全立交型式输水。天津干线采用混凝土暗涵输水,长155km。中线一期工程多年平均调水 95亿 m3。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我省境内南水北调工程基本情况。

袁福: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中线干线工程和配套工程两部分。干线工程静态投资407亿元,总长596km,其中京石段工程长227km,起点为石家庄市西郊的古运河枢纽,终点为涿州市冀京交界处的北拒马河,途经石家庄、保定12个县(市、区);邯石段工程长238km,起点为豫冀交界处漳河北岸,终点为京石段工程起点古运河南岸,途经邯郸、邢台、石家庄17个县(市、区);天津干线河北段工程长131km,自保定市徐水县西黑山村西分水口,由西向东途经保定、廊坊8个县(市、区),进入天津。到去年12月9日,我省境内干线工程全线贯通,具备通水条件。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计,分配我省水量34.7亿m3,入我省境内水量30.4亿m3,受水区涵盖了京津以南整个河北平原区,涉及7个设区市、92个县(市、区)、26个工业园区。

为了将水送到千家万户,充分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需要我省建设相应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2008年11月,省政府批复了《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确定了构建以输水干渠为骨架、以供水管道为脉络的供水网络体系;确定了“政府主导、准市场运作、分级负责、责权统一”的建设思路。

我省配套工程分为两大部分,其中水厂以上输水工程以省级为主筹资建设,调蓄工程、水厂以及配水管网由市、县负责筹资建设。水厂以上输水工程分4条大型输水干渠和7个设区市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共11个单项工程、25个设计单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改造石津、廊涿、保沧、邢清4条大型输水干渠,输水型式除石津干渠利用部分现有渠道外全部为管道、暗涵,总长746km;新建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衡水7个设区市境内从干渠到各供水目标的输水管道总长1324km,泵站49处,估算总投资约300亿元。调蓄工程、水厂以及配水管网工程估算总投资约300亿元。

记者:在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攻克了哪些困难和难题?

袁福:我省南水北调工程线长、点多,工程遍布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廊坊、沧州和衡水7市92个县 (市、区),涉及范围大、部门多,许多利益群体和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同时建设任务艰巨在全省工程建设史上前所未有。

主要困难和难题:一是征迁任务重。我省境内中线干线工程完成永久征地10.5万亩,临时征用占地11.9万亩,拆迁房屋44万m2,迁建工矿企事业单位101家,生产生活安置人口6.2万,电力、通信、管道等专项设施迁建1800处。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征迁安置涉及永久征地4000亩,临时占地18万亩,拆迁房屋 24.6万 m2,迁建工矿企事业单位120家,迁建恢复电力、通信、管道等专项设施10300处(条)。为此,沿线市县党委政府、南水北调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坚持以人为本,团结奉献,付出了巨大努力,保证了工程建设用地需要,保障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建设任务繁重,技术难度大。我省境内工程线路长,沿线地形变化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建筑物规模大、类型多。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遇到的难题前所未有。全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科技攻关,保证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创立的一些设计理念、科技手段、施工工法等成果为整个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起到了技术引领作用。

在工程设计中,针对倒虹吸、渡槽、涵洞、桥梁等多种类型的700余座交叉建筑物,在无前例可循的情况下,我省设计人员与全国近30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联合开展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和科技攻关,先后取得了60项科研成果,其中部分科研成果经验收和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在工程施工中,针对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地质问题复杂交织,倒虹吸、渡槽、暗渠等难点工程频现,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进度、节约建设资金,我省多次组织设计、科研、施工、材料供应等相关单位,对工程建设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上百次论证,组织专家进行会诊,解决了20余项技术难题,多项创新技术获省科技进步奖。

记者:长江水到来后,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袁福: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将从根本上改善我省的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将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水是生产之要,水权就是发展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为我省提供30亿m3的长江水,用于工业和城镇生活,可有效缓解我省水资源短缺状况,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产业结构、地区结构调整创造了机会和空间。同时,长江水到来后,通过置换城镇、工业长期挤占的农业用水,可有效改善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二是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是生命之源,充足的水源是民生的根本。南水北调工程为我省提供的优质水源,近期可解决66个县 (市)约45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的问题。到2020年我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人口将达到2570万人左右,届时全省将有近3000多万人喝上优质的丹江水,对保障我省受水区饮水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将起到显著作用。三是有利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水是生态之基,补水就是改善生态环境。多年来,由于我省地表水资源不足,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了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陷、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可逐步减少或避免地下水超采,使地下水得到补充和涵养,在我省构筑起一条465km长、数十米宽的绿色长廊、清水走廊,相当于增加了一条人工河,形成了一条绿色生态景观带。同时,通过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力争到2020年使超采比较严重的黑龙港地区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使地下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地表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有利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京津冀,为京津冀一体化构筑了水的命脉。工程通水后,将形成京津冀3地水系互联、互通新格局,对稳定供应长江水,实现水资源优化调度、统筹调配,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重要的水资源保证。

总之,南水北调工程建成通水,将对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绿色崛起产生积极影响,对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河北、山清水秀的河北、富裕殷实的河北将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目前,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成效如何,为通水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袁福:11年来,我省广大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辛勤努力、团结奉献,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京石段工程持续发挥效益。京石段工程作为中线工程建设的最大亮点,于2003年12月开工,2008年5月具备通水条件,自2008年9月起利用我省岗南、黄壁庄、王快、安各庄4座水库,先后4次向北京应急供水19亿m3(出库),供水高峰时占到北京市日用水量的60%,为保障首都用水安全、护航首都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二是我省境内的中线干线工程率先全线贯通,为全线通水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我省境内干线工程已经完成充水试验,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全部具备了通水条件,只等国家一声令下,将长江水输送京津。

三是我省配套工程正加紧建设,力争多用、用好长江水。按照国家明确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由各省(市)负责筹资、建设和管理,并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生效的要求,水厂以上输水工程由省主导筹资、建设和管理,水厂及配水管网工程由市、县负责筹资、建设和管理。

截至10月底,我省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工程12个可研已全部批复;26个初步设计单元总投资约300亿元已批复285亿元。4条大型干渠,廊涿干渠主体工程已完工,具备通水条件,保沧干渠管道铺设已完成97%,邢清干渠管道铺设已完成97%,石津干渠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52%;7个设区市输水管道工程,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市管道铺设已完成75%以上,廊坊、衡水、沧州市已进入建设高潮;全省配套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总工程量的85%,明年汛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记者: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千秋伟业,我省是如何保证南水北调工程质量的呢?

袁福:南水北调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省委、省政府对南水北调工程质量非常重视。省南水北调办更是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具体来说,我们主要通过以下6条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一是选择好的施工队伍。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我们始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诚信的原则,严格招投标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真正把那些信誉好、实力强、水平高的设计、施工、监理队伍选拔到南水北调工程建设中来。在京石段工程施工结束后,我们对参与京石段工程建设的33家施工单位、13家监理单位进行了打分排序。对于信誉好、实力强、水平高的单位在邯石段工程、天津干线工程招投标中同等条件下进行了优先考虑。

二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了包括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设计单位的现场服务体系、建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督体系在内的 “五位一体”、各负其责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各参建单位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把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作业队、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人员。

三是严控原材料及产品质量。对于重要原材料和产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择优选择供应商。对于一般的原材料,明确规模、产量等资格要求,由施工、监理、设计、建管4方共同考察选定。严格进场原材料的检验检测,严禁未经检验检测或检验检测不合格的原材料用于工程。

四是强化质量监督检查。在检查的组织形式上,我们既有省南水北调办组织的检查、稽查,也有建管单位、现场项目部组织的检查,监理的旁站和巡查巡视,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巡查。在检查的方式方法上,我们有专项检查,关键工序和关键点的检查,以及工程实体检测等。通过检查,及时消除了工程质量隐患,有效杜绝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五是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每月对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考评,对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对质量管理落后单位进行处罚,并在网上进行公示,形成了各参建单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

六是严把质量评定验收关。在评定验收环节,依据工程设计文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工程质量验收的规程规范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允许后续工程施工,不允许投入使用。

记者: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省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优异成就?

袁福:几年来,我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肯定和表彰。这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沿线各级党委、政府的强力推动,得益于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团结协作,得益于沿线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得益于广大建设者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了以下3点:

以人为本、和谐征迁。我省各级南水北调办事机构,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大局,认真做好征迁工作。在实物核查阶段,准确核查实物量,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利益;在确定补偿标准阶段,沿线地方政府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工程建设,解决了南水北调征迁补偿标准与其他工程的差异问题;在补偿兑付阶段,严格资金管理程序,及时足额兑付资金。

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严格进度控制,制定了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工程工期;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严格安全生产管理,使安全生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严格资金管理,控制工程投资,确保投资效益。

协调服务、创优环境。南水北调工程线路长、穿越多、建设环境复杂,我省加大协调工作力度,努力创造无障碍施工环境。建立了省、市、县3级协调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定期督导,现场办公。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

记者:目前,水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保障人民群众喝到优质的长江水呢?

袁福:这点请大家放心。水质安全是南水北调工程能否更好地发挥效益的关键。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把永保“一库清水”、打造“清水廊道”放在了突出位置,要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输水水质必须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

首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汉江丹江口水库)天然水质优良,在水库工程建设初期就已采取一系列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水质监测和水质监管等措施,有效地保护和保证了丹江口水库的天然水质,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水质可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经受水区水厂常规处理即可满足供水要求。

其次,在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工程设计上,为避免沿线当地地表水对南水北调中线水质的影响,总干渠采用了立体交叉的型式穿越沿线众多河渠沟道,保证中线水与当地地表水实现有效隔离。在中线总干渠管理范围边界设立了隔离护栏,实行立交全封闭运行,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水质污染

再次,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和环境保护部等部委有关通知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各省(市)组织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在渠道两侧划定了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保护区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及《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进行监督与管理。一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在项目立项管理过程中严格审核,坚决叫停违规项目建设。

最后,我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按照中线总干渠的型式改造了石津干渠168公里明渠段,其余2000余公里输水工程全部采用了封闭式管道和暗涵,杜绝了外部污染源进入水体。建立了水质监测系统,在重点部位增设了在线自动检测,可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污染风险。

猜你喜欢
通水干渠中线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线通水工作正式启动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迎来全线通水7 周年等
四川省毗河供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投用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课本内外
课本内外
——书写要点(三)
课本内外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南水北调山东段工程全线试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