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群,谢晚清,许一鸣,贺先礼,陈彩虹
(1.湖南省娄底市畜牧水产局,湖南娄底417000;2.湖南省娄底市畜牧科学研究所,湖南娄底417000;3.湖南省涟源市畜牧水产局,湖南涟源417000;4.湖南省新化县畜牧水产局,湖南 新化417000)
新化县是湖南省肉牛养殖大县,现年存栏能繁母牛9万余头。上世纪70年代末,新化县便开始推广肉牛冷配技术,特别是经过近10余年的努力,肉牛冷配技术为提高肉牛养殖效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挖掘新化县肉牛品改工作的典型经验,剖析肉牛品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娄底市肉牛品改工作的新路子,娄底市畜牧水产局组织相关人员,分别于2014年8月3日~5日、9月2日~4日对新化县肉牛冷配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专题调研,现简要总结如下。
截至2014年8月,新化县从事肉牛冷配工作的技术人员有16人,其中,2008年前入职冷配工作的有7人,2012年后入职的有9人。从年龄结构来看,平均年龄42.68岁,最大60岁,最小23岁。从技术来源来看,1人毕业于娄底农校,4人参加了省生物机电学院为期2个月的技术培训,1人是新化农职毕业。1人是娄底市畜牧水产局派遣专家上门专门培训外,其他是通过老冷配员以老带新,培训出的冷配技术员。
新化县畜牧水产局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培育了一支专业化冷配员队伍,这些冷配员对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充满了高度的工作热情推动了新化县肉牛品种改良进程。现冷配业务呈几何级上升发展趋势:一是冷配业务基本上覆盖到了每一个行政村;二是每个冷配员的业务范围辐射3个以上乡镇,范围广的甚至辐射到3个县的8个以上乡镇;三是到2013年年配种量超过1000头、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达7人。
近几年来,冷配量逐年增加,据统计,2011年全县完成1.2477万胎次,2012年1.4197万胎次,2013年1.8745万胎次,2014年估计完成2万胎次,据不完全统计,到9月15日,到目前已完成1.3072万胎次。
为了加强全县肉牛品改工作的组织与领导,新化县畜牧水产局以局畜牧站为基础,抽调张建山等同志组建牛羊品种改良中心,专门负责全县肉牛冷配工作的管理和技术指导。品种改良中心通过“冷配技术—冷链配供—饲养管理”一体化技术服务,保证了冷配业务的正常运行,有效地促进了全县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品种改良中心的同志们不分节假日,及时向冷配员提供冻精和液氮,他们的工作理念是“冷配员的需求,就是他们的职责”。
当前,有些养牛户存在“如果没有配上,白花了钱”的顾虑。因此,为了调动群众参与肉牛品种改良的积极性,消除其怀疑思想,冷配员便坚持“在一个空怀期,三次输精不成功,便全额退款”的职业承诺。2014年,冷配员戴立福对4头三次配种未成功的牛,全额退回了的冷配费,获得了广大养牛户的高度信任,业务量骤增。
冷配员彭华清自行设计的冷配信息记录表涵盖了母牛品种、初配或复配时间、父本及冻精细管信息,特别是配种后的状态注释等详细内容。通过这些信息,完全实现了父本可溯源,规避因管理失误而人为造成的近亲繁殖。其信息的完整程度,在全省冷配信息建档方面都具有先进性。2012年以来,彭华清通过运用“肉牛繁殖信息管理系统”,着重于母牛的管理,达到了已控管母牛4年产3胎的高繁殖率和90%以上的品种改良率。
“脏、累、苦、险”是冷配工作的鲜明写照。当前我地对母牛管理粗放,母牛的发情配种工作处于被动,冷配员完全听从于养牛农户的召唤,无论晨昏昼夜、晴雨雪霜、山高路远,只要一接电话,放下饭碗,掀开被子,立马就出发。繁重的工作量,如果没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是不可能长年累月在体况透支与收益不相当的情况下达到这一工作状态。
新化县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在省、市畜牧水产局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冷配业务得到了稳步发展。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存在着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冷配员通过刻苦钻研和多年的业务摸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大部分冷配员还能开展助产、简单的疾病诊疗等业务。我们在与冷配员交谈中发现,由于绝大部分冷配员“半路出家”,没有经过系统化培训,专业基础知识贫乏,个别冷配员连“后备母牛”、“F1代”等基本术语都茫然无知,因而无法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妨碍了冷配员的综合技能提升,更重要的是对多元杂交、级进杂交等繁育体系建设产生理论障碍,对产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局限。
总体来看,全县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在地域上实现了全面覆盖,每个冷配员的业务都辐射3~4个乡镇,多的达7~8个乡镇,最远的达50公里以上。但可想而知,这么宽的地域范围,东奔西跑,每天在路上奔波的时间应占去90%,对于发情适时输配,可能只是一个巧合。因此,虽输精量大,授而不受,品改率不高,并且造成母牛空怀期拉长,反而增加养殖户的饲养成本,长此下去,势必将严重挫伤养牛户参与品种改良的主观能动性。
虽然油溪河专业合作社的配种信息数据规范整洁,但由于冷配员各行其事,缺乏横向联系、经验交流,有的冷配员的配种信息记录过于简单,用一个小帐本按流水帐记录方法记载配种信息,信息上仅有姓名、配种时间,地址或联系电话,无法对父、母本等信息查询及开展有效的后续服务。一段时间后,将会导致牛种亲缘混乱,良种不良,更谈不上为我市黑牛产业建设培育优质社会育种母牛群体。
根据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标准GB10000-88,选定老年人对应的l1为369 mm,l2为457 mm.
调查发现,冷配员的冷链设施普遍不全,除冷配员伍芬和由省、市、县三级畜牧部门扶持,配备了30升、10升、3升等多个规格的液氮罐,新化县油溪河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费采购了10升、3升等规格的三个罐以外,大部分冷配员仅自购了一个10升的液氮罐,并且有些因使用年限较久,保温性能降低,液氮消耗严重。
冷配业务范围互相交替,具有积极因素和促进作用,但由于冷配员素质原因,恶性竞争,收费混乱现象时有发生,影响冷配业务的正常收益,严重打击了冷配员的积极性。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竞争可以促进产业发展,但必须是有序的公平竞争,不然,赖以为生的正常收益都不能保证,将直接影响冷配员的工作积极性,给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有冷配员说,长此下去,只好放弃这一个工作,另谋出路。
加强母牛管理及对母牛发情期的掌握,是提高繁殖率和品种改良密度的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本村、本镇及相邻乡镇的存栏母牛状态,及时了解、掌握其发情时间,才能确保适时配种,控制乱交乱配,达到100%的品种改良。按每人每年输配1000头计算,16个品改员也只能配1.6万头,不及存栏量的20%,还有7万多头需要人去管理、进行品种改良。
当前,冷配员满天飞,而忽略了自已身边的母牛群体。为了提高繁殖率和品种改良率,在加强母牛管理的前提下,引导冷配员以冷配站所在地为中心,对周围3~5平方公里的母牛实行强化管理,做到管理上不遗漏一头母牛,就能及时掌握每一头母牛的发情时间,做到百分之百的适配,这样把自已的“一亩三分地”管好了,一个示范点就建立起来了。在前期,需要行政部门出台激励机制,对示范点建设予以引导和奖励。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会经历杂乱无章的初始起步阶段,再提升到规范化运行的良性发展过程。肉牛品种改良业务也是如此。可以引导冷配员树立团队意识,成立肉牛品种改良行业协会,建立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平台。如:指导冷配员加强母牛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基础母牛基本档案,在业务上实行分块负责,自我调节,这样就规避了恶性竞争行为的发生。
3.4.1 加强基础理论培训。
由于冷配员草班出身占多数,肉牛品种改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较低,因此,要想提高冷配员的业务素质,达到精益求精的境界,必须通过理论知识来支撑。为此,各级畜牧部门需要加强对冷配员的理论培训。
3.4.2 加强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
当前,冷配员业务繁忙,无暇自觉顾及业务素质上的提高。因此,积极开展针对性的现场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如:指导冷配员了解、掌握犊牛早期断奶技术;现场指导技术员对重配不孕、发情现象不显著的母牛的技术处理;加强冷链服务,确保技术员所需冷配物质的及时供需等。
3.4.3 远程教学与定时教学相结合。
针对当前冷配员的业务为被动应召的特定性,不可能脱产学习来提高理论素质。可以采取定时远程教学方式,如利用QQ群建立教学网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各级畜牧部门可利用政府门户网站,对接技术指导与经验交流,并利用这一桥梁积极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3.4.4 编印基础教材与辅导资料。
当前冷配员的理论教材来源良莠不一,并且不太切实于我地生产实际需求,需要相关部门组织力量编写针对我地实际生产需求的基础性教材,以破解在冷配工作量出现的技术难题。
县牛羊品种改良中心的冷链设备不足,亟需上级财政加大对品种改良中心建设的扶持力度,对冷链设施予以专项扶持,解决现有设备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困境。
同时,大多数冷配员仅一个液氮罐。一般携带外出,一旦罐子被碰倒,罐内所有冻精立马就会报废,因此,每一个冷配员至少必备一个3升和10升的罐子,10升的放在冷配站做为储存冻精和液氮补给罐,3升的携带外出。
对一些业务量大的技术员,希望政府能用以奖代投的方式,对自购设备齐全的冷配员给予一定的设备奖励。
3.6.1 统一印制登记台帐表格。
为了确保我市肉牛品种改良工作的稳步发展,加大基础母牛群体的建设,更为了便于对杂交母牛的储留、繁殖管理,建议由娄底市畜牧水产局印制统一的冷配信息登记台帐表格,在全市冷配员中推广使用。
3.6.2 加大肉牛繁殖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力度。
经实际应用证明,《肉牛繁殖信息管理系统》对母牛管理,冷配信息查询与溯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推广使用范围的覆盖率不足全市品改(包括种公牛本交和人工冷配)业务的50%。因此,市、县畜牧水产局要以着力于冷配信息管理为契机,加强肉牛繁殖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与推广,使全市冷配工作逐步迈入信息化管理的轨道。
总之,肉牛品种改良是肉牛产业稳步发展的基石,影响着肉牛养殖效益和优质架子牛源的供应,决定着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省、市畜牧水产局的扶持发展,新化县的冷配业务以社会化运作形式,通过冷配员的积极努力,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在全省可名列前位。把这支规模较大、积极性高、技术操作熟练的队伍,从历经初始的粗放、探索,向规范、有序化管理方面引导迫在眉睫,也是对我们如何培养冷配员队伍的一个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