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玲
(吕梁学院思政部,山西 离石 033000)
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高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实际生活,积极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一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合作、协助以及与社会的接触、适应、融合过程中蒙受启发、增长才干和社会责任感,促进自我综合素质提高,进而养成自我教育习惯的一系列活动,它是使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存在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差。
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因素很多,除了在思想上忽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经费短缺,以及实践基地不稳定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外,社会实践活动本身的诸多不利因素也严重影响着社会实践的实效性。
(一)组织管理薄弱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包含了组织、实施、总结三阶段在内的系统工程。组织系统是其中的首要组成部分,缺乏这个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就会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和统筹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运行。高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应该由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有关行政部门和各教学系共同组织,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但是目前各高校的社会实践工作多由院系学生会自发组织管理,缺乏学校统一的组织安排,甚至缺乏院系领导和教师的指导参与,这就使得学生实践处于一种不规范和不科学的状态。因此,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体系,健全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将其纳入规范的运作渠道,是社会实践活动稳定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二)实践内容空泛,形式单一 社会实践的内容既要与大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相结合,更要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脱离了大学生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求的社会实践是空泛的,缺乏针对性,当然也就没有实效性。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在内容上偏重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大学生的专业结合不甚紧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或者是社会实践的内容陈旧,缺乏深度,这都大大降低了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另外,社会实践形式也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很多高校还仅仅局限于社区宣传、参观访问等形式,仍然停留在社会实践的初级发展阶段。内容的空泛和形式的单一,致使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向纵深方向的发展突破。
(三)形式化倾向严重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流于形式。社会实践往往是宣传多,实践少,轰轰烈烈地开始,无声无息地结束。在集中式的社会实践中,有的学校为了降低安全风险,甚至直接命令学生到达实践地点后不得开展任何实践活动,只需等待活动结束时安全返校即可。在分散式的社会实践中,虽然有明确的要求,但实际上是“放任自流”,缺乏有效的指导和严密的管理。不仅如此,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也有形式化倾向,一些高校在考核实践活动时,仅凭借实践单位的意见和学生撰写的社会实践论文。由于缺乏可操作的硬性考核指标,学生弄虚作假、抄袭拼凑的现象很普遍。这些都使得社会实践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缺乏实效的活动。
(一)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校内外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组织体系。高校要设立对内发动与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对外联系与协调的专门机构。[1]校内应当建立由党委牵头,宣传部、团委、学生处、教务处联合组成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校外可以直接聘请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具体指导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可成立“实践指导委员会”,为校内外指导人员提供一个稳定交流的平台。其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使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人力和财力上得到保障,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科学化。再次,要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程序的规范化建设,从准备、实施到巩固活动成果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程序。在活动准备阶段,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充分的论证,从内容、形式、时间上做统筹安排;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和检查,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引导活动向好的方面发展;活动结束后,积极开展成绩评定、成果展览、总结交流、宣传表彰等工作,强化社会实践活动的功能。
(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联合机制 毋庸置疑,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的关键,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阵地。“广大学生在基地中通过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增长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P15)各地要积极配合高校,主动提供符合大学生发展需求的实践基地;高校则要主动与地方联系,抓住地方经济发展特点,有计划地建立一批稳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要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双向受益”的原则,让地方、学校、学生三方面都能受益。要巩固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实践,回来带着问题去研究,变短期活动为长效教育。
(三)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培养机制 高校应该积极组建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内外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在学校内部,要精心挑选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学校要给校内指导教师提供稳固的社会实践基地,便于他们钻研开发有价值的实践课题,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调研材料,从而能够更好地反哺理论教学和科研。学校要把指导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对其工作量的考评体系之中,把专业教师是否参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的成效如何与其年度考核、晋升职称等相挂钩。
(四)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考核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可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实行学校、实践单位的双向考核,建立起“全程督导、双向考核”的过程化评价机制。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学校要组织相关教师对实践小组进行项目论证,确立重点小组和一般小组,并对不同类别的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指导老师对所负责的实践小组进行跟踪指导,依托网络平台,与参加实践的学生及时交流、沟通;在社会实践结束之后,采取实践单位评价和学校评价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并对优秀实践小组进行宣传表彰。这种贯穿社会实践全过程的、校地双向的评价体系,有利于规范社会实践的组织,保障社会实践的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
总之,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运行机制、校地联合机制、指导教师队伍培养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真正做到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会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高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社会实践与专业优势结合,创新社会实践的方式。社会实践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大学生作为高层次专门人才,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能反映其专业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据此,实践活动形式主要应包括以下四种:社会调研、课题研究、科技服务、挂职锻炼。
(一)社会调研 社会调研是社会实践中较为常见和有效的活动形式。学生驻足在变化万千、丰富多彩的社会中以观察者的姿态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调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有关地区的政经、文教、生产生活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性或专题性的调查研究,在认识社会的过程中纠正自己的价值观,并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与社会实际的对照度。社会调研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它是学生提高素质、增强技能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社会调研的重点不是“调”,而是“研”。“没有调查不会产生报告,光有事实调查,没有认真分析研究,也写不出有价值的报告”。[3]只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理性的研究,才能最终达到调研的目的。学生不仅应该仔细观察调查对象,写出调研报告,更应该学会分析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也是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常用形式。课题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生自己向学校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二是学生协助参与教师的课题;三是企事业单位需要高校和大学生帮助解决的科技创新课题,这类课题针对性强,现实意义大。与社会调研相比,参与课题研究更能体现理论和实践反复结合的学习过程,社会调研往往会成为课题研究的第一步。课题研究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会同时结合其他相关资料的收集,接受专业理论的指导,最终指向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更进一步提升和充实理论认识。在课题研究中,大学生实现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教育过程。
(三)科技服务 学生科技服务主要包括科技咨询、科技培训和提供技术协助三种形式。通过科技服务,既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某些实际的生产、技术问题,也可以检验学生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科技服务通常由特定的服务小组来完成,服务小组的组成取决于实践问题所涉及的专业,即由实践问题的几个相关专业的学生组成。服务小组可以为企业带来先进的观念和信息,小组成员专业上的互补也有利于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注入活力。因此,这一形式可使得学生和服务单位双方受益,培养单位与企业看到了科技服务对于自身的有益性,建立了实验基地或服务基地,这既使学生有了稳定的研究场所,也使科技服务具有连续性。
(四)挂职锻炼 挂职锻炼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式,是指学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地在挂职单位的某一辅助岗位,综合应用学科知识开展工作。挂职锻炼在时间上的持续稳定性和岗位的固定性,保证了学生能以“准职工”的身份充分地深入到工作中,使学生和挂职单位都能更有效地受益。这种实践活动模式,使社会实践从根本上得到回归,有效激发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使得学校、社会、学生三方共赢,具有良好的实践效果。但另一方面,时间的持续性又与大学生在校的整体学习计划冲突。而且要在挂职单位长时段挂职,必须首先取得挂职单位人事部门的信任和支持,这都增加了这一实践形式的难度。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不仅仅是理论教育的有益延伸和必要补充,同时也是大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提高的重要一环,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在高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当将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的实效性作为自己的使命,不断探索社会实践的新路径,真正实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左 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进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1(01):31.
[2]杨 波,邱建国主编.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指南[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3.
[3]贾 江.社区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