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享机制的构建*

2014-04-03 08:35梅,琪,李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共用国有资产资产

李 梅, 付 琪,李 欣

(1,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后勤处,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工商管理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

【管理科学】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享机制的构建*

李 梅1, 付 琪2,李 欣3

(1,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后勤处,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工商管理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享共用存在问题及现状,对构建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的意义、可能性以及实施原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框架进行了探索。

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

一、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建共享共用机制构建的意义

1.提高资金和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最大限度实现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根本的是以人为本,有效整合高职院校办学资源,打破各校之间资产的共享壁垒,学校内部教学用资产与非教学用资产屏障,实现高职院校协调可持续发展。资产共享共用机制的构建,在资产配置环节,可避免不同院校,不同部门重复配置和构建;在资产处置环节,可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节约资金。高职院校资产共用共享机制的建立,对建立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有效整合学校资源,满足办学的基础需求。

充分认识资源价值, 有效整合办学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举措。各院校重点专业建设的不同,国家投入的不同造成各院校教学资源明显的差异性。管理高等学校要有资源和效益意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理念, 优化资源结构和资源布局,通过资产共用共享实现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资源。

3.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创新和突破。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存量的增加,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领域在逐步延伸和拓宽,管理难度逐渐增大。从单纯的登记、验收,发展到国有资产的绩效考核及保值增值。观念变化、理念变革的同时,必须顺应当今院校发展与社会状态的变革,必须应对国有资产管理本身的复杂性、长期性的挑战,在管理机制方面实现制度的变革,流程的再造,方式的多元,推动高职院校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在深层次上的创新和突破。

二、问题及现状分析

1.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意识淡薄。

各高职院校习惯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由于资产管理部门分散,各部门重购置轻管理,对资产共享态度不积极,没有把支持共用共享作为职责和义务,只关注局部利益,难以打破部门、院校、内外的界限,导致各高职院校分散配置、分散建设,难以形成一家建、多家享的局面。

2.专业建设资产需求差异化。

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同,主攻方向不同,资产共建共用共享的匹配难度较大。目前的高职教育的考核体系中,硬件资产配置仍是重要指标,造成了各高职院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资产配置,大量资产平行配置。有限的资金投入与专业建设实际需求的矛盾始终困扰着高职院校的发展。

3.资产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现行的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尚在初级阶段,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实时化,院校之间、院校内部的资源信息沟通不畅,各高职院校已建、在建拟建的实训基地信息并不完整、精准,资源共享管理平台尚未建立。

4.资产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尚未建立。

各院校的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统一管理,缺少资产共享共用相应的运行、保障、监督、及激励机制。资源配置、使用、处置各环节的宏观调控环节薄弱,制约着高职院校资产的共享共用。体制、机制、制度的缺失与滞后,客观上限制了各高职院校资产的共享共用。

三、建立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建共享机制的可行性分析

1.理论依据。

绩效管理理论为资产的运作和管理水平提供一个量化的、可操作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价教育资源的使用状况和收益状况,为教育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提供量化的决策依据,以实现教育准公共产品按效益模式进行运作,以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或满意的教育目标。

2.法律依据。

2006年6月,财政部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必须“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用机制”。资产共享共用,是资产使用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即通过共同使用、重复利用、高效使用等科学化、精细化、集约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对各类闲置、在用、处置、稀缺、新增等存量和增量资产,加以充分利用,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防止浪费、节约资源。

四、高职院校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的构建原则

1.有偿使用原则。

校际校内共享有偿服务,实行学校统一领导,校院两级管理,收支两条线,集中核算的方法。不以营利为目的,内部共享收费标准制定以保证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需要为原则,对外服务根据相关规定制定相应标准。

2.绩效最大化原则。

这是资产管理最基本的原则。高职院校实现资产共享共用, 就是要使办学的资产运营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即以最少的资产资源投入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 在办学过程中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充分发挥资产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

3.统筹、协调原则。

在当前高职院校办学资金多元化, 资产的数量和规模不断上升的背景下, 采取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预算管理模式,充分发挥预算在资产管理活动中的杠杆作用。利用资产增量预算来调整资产存量结构,调整各高职院校雷同建设的比例, 引导闲置资产有序流动, 实现资产共享和共用。

五、高职院校共享共用机制的构建

高职院校资产共享的类型根据不同标准有多种类型,如按范围可分为内部共享、外部共享,按共享资产形成的方式可分为整合型、新建型、互助型、混合型等。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管理体制。

教育主管部门在高职院校之间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共用监管体制,协调各方面权利、义务及利益关系;各院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作为学校国有资产的职能部门,对共享的资产负责,对学校负责,体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特点。

2.基础保障机制。

(1)机构人员保障。

教育主管部门或委托资产管理学等机构安排专人对各院校之间共用共享情况进行管理。主要负责整合共享资源,规范共享模式,搭建共享平台等。各院校由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资产共享共用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资源共享共用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

(2)资产共享共用信息平台建设。

高校资产监管平台的建立及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为资产共用共享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可考虑在系统内增加共用共享模块,拓宽共用共享范围,将房屋、建筑物等基础设施也作为共享内容。资产共建共享数据库的建立对应于资产管理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过程。涵盖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院校信息、房屋及建筑物信息、土地信息、车辆信息、资产出租、出借信息、资产调配、调剂信息、国有资产收益信息、国有资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等信息。建立高职院校内部共享网络平台,满足资产管理所需要的内部办公和互联审批的需要。

3.制度体系建设。

推进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在制度中进一步明确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在资产共用共享中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资产管理部门着力从共用共享方面制定具体的、可行性强的操作实施办法。针对每一类资产并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具体实施的监督管理办法和操作运行规程,对共享共用的每一个环节的工作职责加以精细化的规定。为增加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应规范以下管理制度,如统筹协调制度、评价反馈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与资产共享目标的有效实现。

4.评价反馈机制。

绩效评价是对资产共用共享目标实现程度及共享结果的经济性、效益性进行评价的机制。按照“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的原则,如实反馈。针对共享共用的资产采用定量性指标等评价体系。对共享结果进行科学考量,对效果进行监督,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运用,并形成动态、良性评价反馈制度的循环系统,是资源共享可持续发展,防范风险的动力和源头。对资产共享效果进行收益考核,以实现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统计资产共享中节约的资金及创造的价值,明确共享共用效果。

[1] 财政部第36号令,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2] 秦 鑫. 事业单位资产共享共用机制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1,(22):116-117.

[3] 罗 柱.高职院校资产管理新模式探析[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7):93-95.

[责任编辑 王爱萍]

2013-11-25

1.李梅(1980— ),女,辽宁省开原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校产设备科负责人,讲师。2.付琪(1973— ),西安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工商管理部副主任,副教授。3.李欣(1981— ),女,陕西省咸阳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校产设备科科员,研究实习员。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2013年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课题,课题编号:第(3-20)。

G718.5

A

1008-4649(2014)01-0079-03

猜你喜欢
共用国有资产资产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GSM-R网络新设共用设备入网实施方案研究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