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杰,王润稼,郑建锋,朱桃花
(1.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系,河北 廊坊 065201;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是指辅导员在职业生涯中,参与由政府、学校举办的有关增进个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自我改善活动,并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和自我发展,进而在知识、认知、信念和行为上持续改变,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过程。研究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策略目的在于加强和改进辅导员的教育态度、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促进辅导员个人的自我实现,以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并提升教育质量。本文主要从组织策略、个体策略、群体策略三个方面深入研究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对策。
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组织策略主要侧重从客观方面来探求辅导员专业成长的途径方法,这要求政府、教育部门以及高校从大局上认识到加强辅导员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为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发展平台。
(一)制定政策与标准 首先,严格辅导员的选聘,建立规范的准入制度。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成才。因此,选什么样的人是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水平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把好入口关,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把政治立场坚定、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具备学生工作专业技能的人员选拔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其次,制定鼓励辅导员专业成长的激励政策。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考核与评价体系,对辅导员进行严格管理、科学考核。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将考核结果与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各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建立辅导员评优表彰制度,给考核优秀的辅导员以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从而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光荣感与成就感。同时,要在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他们,改善辅导员的待遇和工作条件,使他们在职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专业自主,充分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加强专业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素养。辅导员专业成长需要辅导员教育培训的专门化,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必须制定相关的政策,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日常培训、研修培训等,加强对辅导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和指导。高校也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学习培训体系。
(二)营造成长氛围 第一,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辅导员队伍非专业化的现状,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辅导员专业成长重要性的认识。所以,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以及辅导员自身要统一思想认识,真正树立起“辅导员专业成长”的理念,认识到辅导员专业成长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有利于辅导员专业成长的舆论环境,这需要全社会,包括学校、教师、专业团体以及辅导员自身的共同努力。高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地位,相关部门要为辅导员的工作创造条件,教师也要帮助辅导员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辅导员专业团体也要发挥中介作用,加大对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宣传力度,同时为辅导员参与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提供平台,提高社会各界对辅导员重要性的认识,关注辅导员的专业成长。第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形成与学校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学校里文化环境所形成的学术研究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和熏陶辅导员自身的专业成长。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具有专业素养的辅导员赖以成长的基础。高校要加大对辅导员工作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励辅导员加强理论研究,设立辅导员学术研究奖励基金,支持辅导员创新工作方法。
(三)搭建发展平台 第一,确定专业方向,搭建专业研究平台。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对于大学生的指导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还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所以有必要在高校设置“辅导员专业”,并在专业下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咨询与指导、学生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这样可以彻底改变辅导员“杂牌军”的局面,为高校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的专门人才。
第二,开展学术研究,搭建科研发展平台。教学与科研是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的主要措施。高校要鼓励辅导员开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要鼓励辅导员树立科研意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这就需要高校集中资源,拨出专项研究经费,设立专项课题,组织辅导员参与课题的调研和工作研究,使辅导员工作走上学术化的发展道路。
第三,设立专业团体,搭建业务交流平台。高校可以为辅导员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提供相应的阵地,如成立辅导员协会、辅导员论坛等,由此来引导辅导员行业的发展方向,并使它成为辅导员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阵地。也可以设立专业团体交流中心,如“高校学生事务研究中心”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搭建辅导员工作的创新研究平台。同时,成立诸如“辅导员之家”等专门的辅导员网站以及创办有关辅导员的专业性刊物等。这些平台都可以帮助辅导员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引发团体成员的探索讨论,也可以共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交流,从而为辅导员的专业化成长创造优越的条件。
(四)加强督导与指导 高校要建立辅导员督导制度,从思想上、专业学习上和作风上对辅导员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思想方面,高校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辅导员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来教育和指导辅导员的工作,真正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在专业学习方面,要加强专业监督与指导,具有督导资格的人必须是有经验的、成功的并具备有关督导知识的学者和专家。由这些学者和专家来催化辅导员个人专业上的成长,负责辅导员的培训,帮助辅导员解决工作中的疑惑,组织学术讨论,促进其能力的提升,解决辅导员自身发展的问题,促使其工作更有成效。此外,还要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对辅导员实行监督管理,完善辅导员的监督机制,建立领导、同事、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按照工作条例加强督促检查与考核。通过合理的监督以及公开透明的制度来约束一些自制力较差的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要做到主动学习、乐于工作,自觉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这就要求完善辅导员专业成长的个体策略。辅导员要真正实现专业成长,最关键的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勤奋和努力,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对待和解决专业成长方面的各种问题。
(一)参加专业活动 专业组织的活动是实现辅导员专业成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专业组织在保护和造就专业人员、保障客户和公众利益以及孕育和维持一个专业特定的知识和服务的意识形态等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1](P74)专业组织可以是辅导员协会、辅导员论坛等学习阵地,学生事务研究中心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等学术团体,可以是专业性刊物(如思想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导刊等),也可以是辅导员培训实验基地,这些专业组织的建立可以为辅导员提供一个广阔的专业成长平台。辅导员要积极参加这些专业组织的活动,特别是参加培训或研修等活动,提升自我学习的技巧,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灵活地运用实践活动的经验有效地解决问题。辅导员也要抓住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考察以及出国考察等活动来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但是,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十分复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专长,选择对自己专业成长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二)广泛阅读 读书是辅导员终身学习,提高专业质量的关键所在。辅导员需要具备的知识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还应掌握学生事务管理、职业发展理论、学生活动指导等职业知识。辅导员要夯实以上知识基础,广泛的阅读相关书籍,学会从书本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和智慧。书读多了,知识会更加丰富,视野会更加开阔,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底气就会更加深厚,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就会更加自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会更加有效。辅导员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在工作中就会不断创新自己的思想,总结出科学的工作技巧,从而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辅导员也要利用书籍、报纸、网络等多种手段及时了解时事信息以及专业信息的更新和变化,关注学生思想的发展动态,不断用新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及专业素质,为专业成长输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开展专题研究 根据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辅导员从事的专题研究工作主要涵盖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的研究。辅导员要善于总结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应用研究则主要侧重于辅导员开展学生工作方面,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发展状况和高校学生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性质和内容采取文献研究、问题研究、实践研究等各种方法。同时,辅导员要重视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要清楚开展专题研究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要密切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成果要应用于实践,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力争成为实践研究型人才。从实践层面看,辅导员通过专题研究可以促使自己的工作成绩向成果转化,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效果,提高自己的职业声望和地位,从而有效地促进辅导员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培养反思能力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成长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自主发展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由于辅导员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教育情境总是变化的,所以辅导员专业自主发展需要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辅导员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反思,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在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只有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明确规划自己的专业成长方向,这是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
辅导员自我反思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对自身素质特点的反思,对工作实践的反思以及对学生情况的反思。关于自身素质特点的反思,要求辅导员针对自己的知识状况、能力状况和个性特点进行反思。反思自身素质,可以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扬长避短。对工作实践的反思要求辅导员审视对学生的教育实践,发现、分析、解决在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行动中自我反思,促进自我成长。辅导员教育的重心不是管理,而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所以在反思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从而形成更优化的教育状态。协助辅导员培养反思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反思札记、自传法、案例法与成长档案,以及最新出现的写博客的方法。
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实现离不开专业组织等群体的帮助和引导,要求辅导员具有乐于合作的思想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各种专业团体。群体策略主要从建立学习共同体、建立交流协作体、专家引领团队三个主要方面来为辅导员提供学习研究与交流的良好平台。
(一)建立学习共同体 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角色的多样性要求这支队伍必须发挥团体的作用,所以要建立辅导员的学习共同体来扩散内部的知识。每个辅导员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也不同,这会在辅导员工作中积累不同的经验,辅导员之间要就某些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开展专业对话,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相互碰撞中学习,这有利于在工作中活跃思维、创新方法。各高校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建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学习型辅导员团队,这个团队共同体依据相同的任务组合而成。各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固定的,各团队之间的成员可以是交叉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同时从属于若干个学习共同体。
同时,辅导员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进行业务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老辅导员的“传、帮、带”作用,新辅导员向老辅导员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老辅导员要学习新的工作方法并总结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新老辅导员的共同成长,这样会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合作气氛,激发辅导员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导员可以借助学习共同体这个平台相互学习职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总结成长中的经验教训,促进整个队伍的成长与进步。
(二)建立交流协作体 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在本校建立学习共同体,而且需要加强校与校之间、省与省之间以及国际间的交流,建立一个更开放、更动态的大团体。学校要积极选派优秀的辅导员到校外进修或出国考察,为辅导员提供走出学校的机会,通过对其他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启发思维,拓展思路,增长见识。同时,学校也要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交流会、研讨会等,邀请外校的优秀辅导员、教育专家等来学校宣讲成功经验和开展学术研究,确立优秀辅导员的榜样示范作用。此外,高校也要加强与其他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专题研究、课题开发等工作。
(三)专家引领团队 在当今的学习型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辅导员专业成长的发展要求辅导员自身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改进工作方法,同时也需要有专家来带领整个团队。专家引领团队,也就是学校要聘请有关专家,帮助辅导员选择研究课题,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引导辅导员思考、探索和学习。各高校应以学院为单位,将辅导员组成若干学习团队,一般来说,团队的学习需要制定计划、实施监督规划,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课题研究、创新工作方法等,这就需要具有专家水准的领导人来引导团队的成员学习专业理论与先进经验。学校可以根据辅导员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即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来建立不同的辅导员专业发展学术团队,每个团队都由一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担任学术带头人,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对象,引领团队成员开展高水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辅导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专家引领团队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这对于指导和推进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辅导员专业成长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实现辅导员专业成长,对学校和辅导员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学校方面,加强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可以进一步落实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从而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在辅导员方面,加强辅导员的专业成长可以端正辅导员的职业态度,增进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而扩展辅导员个人的职业视野。
[1]刘 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张再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金一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内涵与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7(09):41-42.
[4]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7(04):3-7.
[5]唐文红.辅导员职业角色认知与专业成长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6):75-76.
[6]何昭红.试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角色与专业成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8):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