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3天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14年年会在完成各项议题后于今日圆满闭幕。环境保护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周生贤出席闭幕式并作总结讲话。
今年《中国绿色转型进程评估与展望》研究报告,深入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了如何利用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来推动绿色转型、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强调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在调整经济结构上求突破,在转变生产方式上下功夫,在改进消费模式上促变革。《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创新》研究报告,立足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一目标,回答了解决一些重要热点问题的思路,如环境保护的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和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等,对加强环境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与制度》研究报告,针对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倡导绿色交通、土地集约利用、文化遗产保护、人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创新》研究报告,强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并加强红线区域管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强调尽快划定保护区域,把良好生态系统保护起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绩效评估与区域协调机制》研究报告,从建立《大气十条》绩效评估指标与方法体系、“十三五”与2030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强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调机制等三方面,对加强信息共享、监测预警、执法监督、重污染天气应对等方面联动,提出了十分有益的政策建议。《政府环境审计制度》研究报告,呼吁建立完善的政府和领导环境审计制度,推动中国环境审计的规范化、法制化。
会议期间,各方形成了一系列共识:一是要紧紧围绕早日实现“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三个常在,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抓紧编制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是抓住战略机遇,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提出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清晰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实施。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环保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互利共赢。三是加快提升环境治理能力,不断丰富完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再生产全过程入手,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施为龙头,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建立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体系。四是积极应对新常态,深化生态环保体制改革。提出必须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法制保障的生态环保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加强生态保护的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和严格考核,切实解决职责分散交叉、权责不一致的问题;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切实解决环境监管权威性和独立性不够的问题;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切实解决政府环保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