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问题”研究综述

2014-04-02 18:30吴微微
卷宗 2014年12期
关键词:问题

吴微微

摘 要:李约瑟难题是困扰中国学界很多年的一个难题,也是对于中国的意义甚大的问题,甚至有人认为其意义不亚于“哥德巴赫猜想”。从李约瑟提出至今,学术界的专家试图从各个方面来解答它,主要从科学技术自然产生论角度、社会需求论角度、社会阻碍论角度三个维度来研究,取得了很多积极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只“搜集”负面因素,而“无视”正面作用;要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科学地评价;微观思考过于精细,而缺少宏观的体察。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产生论;需求论;阻碍论;问题

一提起中国,人们很自然的想到了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创造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成就。且不说中国厚重的文化底蕴,诸子百家,在古代,中国在科学上的成就也是非常辉煌的。最引以为豪的当属四大发明: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这四大发明不仅对中国的文明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进程。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里这样评论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除四大发明以外,中国在其他的一些科学领域也有相当的成就。。在天文上,战国的《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数学上,《周髀算经》可以说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根据书上的记载,中国应该是首先发现勾股定理的。东汉的《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南朝的祖冲之精确地计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要比欧洲早了有一千年之久。此外,在医学、地理学、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是同一时期西方国家难以相比的。“可以说,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斐然,并且处于当时世界领先水平。”然而,格局在最近几百年被打破,欧洲诞生了现代科学,把中国远远抛在身后。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英国著名近代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被国内学术界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关于“李约瑟难题”有几种不同的表述。其中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的表述被学界公认为是李约瑟难题的经典表述。他在该文中指出:“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为什么在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中国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要比西方文明有成效得多?”

关于李约瑟所提出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搜集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领域的学者就此问题的研究文章,总结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角度:

1.科学技术自然产生论角度。比如,乌尼日, 何华青在《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解读“李约瑟难题”》一文中认为,首先,“传统文化实用理性的思想导致经验科学发达而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他认为, 中国实用理性主要与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即兵、农、医、艺有密切联系。在面临较严峻自然环境的中国古代社会, 压倒一切的问题是如何维护氏族与国家的社会秩序以生存下去。围绕这个主题产生了诸子百家学说。后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经典, 主要是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用伦理学和政治学,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道出了它的实用性。其次,“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整体性思维方法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独立发展。”③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 对人的认识首先是从天人关系中加以把握的。从先秦时代至明清时期, 大多数思想家都推崇一个基本观点——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用“天人感应”的神秘主义把人与神, 社会与天联系为一体, 认为人及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天的副本或是天的意志的表现。在“天人合一”的认识论中, 认识的主体与认识的客体是相互包容的, 不可分割的, 甚至是一个无法区别的整体。认识并不需要向外探索, 而是先“求于内”, 然后“以己推人”, “以己推物”, 最后进入“知天”的境界。受这种有机宇宙观的影响, 整体性思维成为传统文化认识论中把握事物的又一方法。而科学从本质上是对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着的客观事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所以, 这种思维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再次,“传统文化的伦理化倾向对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排斥性。”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起并不是由于好奇心、探求世界的本源, 也不是个人的渴望解脱, 而是源于道德政治, 所提倡的是修身治国之道, 讲求内圣外王之道。从它产生之日起, 就与社会政治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呈现出伦理哲学的倾向, 而与之相对应的自然哲学却不很发达。立足于古代文化思想源头的儒、墨、道三家, 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围绕现实的社会政治和处于各种伦理关系的“人”而展开自己的思想体系的。最后,“传统文化没有孕育出有利于科学研究的逻辑方法, 重演绎, 轻归纳, 使古代科学缺乏总结。”⑤中国的古代思想家, 为讲论自己所研究的对象,常用文学家的方法。即喜欢用同义字而不予说明, 用譬喻和排比手法, 每篇文章自成一体, 不和前后文章互相连贯, 缺乏分析和系统研究方法。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论点:“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 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 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 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如果说辩证逻辑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起了十分巨大的指导作用的话, 那么形式逻辑的缺乏则影响了中国古代科学体系的建立。

2.社会需求伦角度。单淮在他的《破解李约瑟问题》一文中认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形态对科学技术的低内在需求和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对知识份子以及对知识劳动价值的社会价值认同的“缺失性”是造成中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落后的主要原因。缺失就是缺少需求,它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因素。科学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 科学的功能便是普遍性地造福于人类” , “ 它的实际活动构成了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础”⑥ 它是社会大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社会的平台。中国5000年的文明本质特征是农耕文明和封建制度,在这样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是不太需要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的。此外,科学技术具有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属性。任何科学技术就其内在属性来说乃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体现为社会对知识分子、教育、科学技术的需求与认同意识。“知识分子是这一要素中创造性劳动的主体, 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方式将极大地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⑦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是比较低下的, 虽然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具有“ 官身” 。中国知识分子在封建社会的价值实现方式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 在长期的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特色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天时地利和长期在农耕实践中形成的主观经验基本满足了农耕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 因而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社会内在需求动力, 这既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滞碍,又使知识分子及其劳动价值的社会认同感处于较低程度。另一方面, 知识价值实现的社会导向具有偏差性。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 官本位” 意识以及科举制度的推行, 使“ 人仕” 成为知识分子价值实现的独木桥, “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的观念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头脑里, 知识被当成了做官的敲门砖。

3.社会阻碍论角度。张硕在《李约瑟难题之我见》有力地分析了中国封建制度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阻碍作用。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举贤的途径是通过选拔一些文学修养高的人来当官,他们崇尚的是儒家思想。他们受着传统的教育必然磨灭了他们对科学的追求。更主要的是在封建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萌芽得不到正常的发展,生产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没有早早的在中国确立?这和中国的封建统治有很大关系,儒家思想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宣扬的是“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对经商致富以鄙夷的态度。从中国古代封建的等级制度“士农工商”可知,读书人是排在首位的,而做工和经商的则排在末二位。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正是由后两者的迅速发展为前提的。中国的封建制度以及封建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中国没有率先产生工业革命,“现代科学无法在中国那样的政治土壤中萌芽、发展。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给中国人在思想上打上了很深的烙印,工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生产力上没有对科学有进一步的要求。”⑧封建统治者也不注重工商业的发展,最终导致中国领先的优势尽丧,而被西方国家超过并远远甩在身后。除了封建制度因素外,杨怀中在他的《中国科学文化的缺陷及当代建构》中指出,中国小农经济也遏制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从文化基础上看,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遏制了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众所周知,文化的基础是经济,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科学文化,也必然受制于经济的发展。”⑨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的确,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对科学技术没有也不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科学技术在中国也就没有强大的推动力。而且,根植于封建小农经济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封闭性、保守性遏制了自己的创新意识。显而易见,没有文化的创新,特别是没有科学文化的创新,当然也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姚全杰从传播学的角度在证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未传播”现象。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只占很小有时近乎没有的比例,被置于非常次要的位置。比如在唐宋时代, 曾有过与明经、进士等并列的“ 明算”科, 用以培养天文、数学人才。但学生极少, 地位也较低。“士族所趋, 惟明经、进士二科而已” 。至明清时, 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教育的中心便随之转向如何从儒家经典中发掘微言大义而作八股文了, 明算科即被废止。所以在官学中, 科学内容是很少能够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而且官学实际上是一种御用教育, 有可能培养出一些统治者所需的各类“ 才士”及少数科技精英, 但对扩散科学家所发现的个人知识, 并在社会中培育一种科学精神实则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 “由于社会的文化传播通道不能给科学知识的传播留下足够的空间, 致使科学知识传播受阻, 科学的发展也因而受到了致命的打击。”⑩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地理阻碍的观点。中国可谓“泱泱大国”,纵横几千里,在古代与国外的往来不能说一点没有,但少之又少。而西方就不同了,西方大多是小国,他们之间的贸易、交流就很多,彼此之间的先进东西互相学习,一个国家的一次科技进步必然导致另一国家的科技发展的需求,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应。整个西方世界在几百年前就爆发了工业革命,而且这种革命波及了几乎西方所有的国家,而遗憾的是,没有波及到中国。几次的工业革命,给西方带来了近代的科学。“而这时候,中国依然在沉睡中,依然自以为是“天国”,实际上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科学文化交流。”⑾

就学界诸多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发现,在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的结论都值得我们深思。不管是文化的特征性观点,社会的角度,还是跨传播学、人类学等等方面,都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都为我们今日的民族振兴和科技发展提供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但是,我们同时发现,在绝大多数的研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或值得商榷的地方。本人斗胆在这些思考几点:

1.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虽然没有产生工业革命,但是也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果,我们在反思问题的同时,也更应该肯定我们科技成绩的原因。只有发现两者同时对比,才能发现我们当代的社会建设中,那些需要剔除,那些更需要保留,这才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应该做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待历史事件或者任务,应当站在“当时”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应该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古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没有产生工业革命。

有些学者对于微观侧面的“过分”放大和阐释,是不利于我们站在相对比较宏观的方向来审视我们过去的“过失”。微观的很重要,他需要我们精细研究、不断探究,但是对于诸如文化一类的不太“实在”,比较“空洞”的现象时,往往过于精细的把握是不利于我们总体领悟的。

注释:

3.乌尼日, 何华青,《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解读“李约瑟难题”》,《自然辩证法》,2004年8月;

4.方明明,《重新审视中国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2月;

5.沈丽天,《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革命》,《南京大学学报》,2008年7月;

6.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第33页);

7.单淮,《破解李约瑟问题》,《理论学刊》,2009年11月;

8.张硕,《李约瑟难题之我见》,《文学艺术》,2011年第一期;

9.姚世杰,《传统文化—科学—现代化》,《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

10.周家洪,《论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第八期;

11.岳敏,《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相关系》,《文化研究》,2010年第三期;

参考文献

[1]高策、李志红,《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技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年8月;

[2]乌尼日, 何华青,《从中国传统文化特点解读“李约瑟难题”》,《自然辩证法》,2004年8月;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