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观测与研究

2014-04-02 01:57卢凯李金锋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11期

卢凯 李金锋

摘 要:文章分析和探讨了葛店煤矿的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情况,了解矿压强度、应力集中系数、巷道的变形及显现程度等特点,并掌握影响工作面回采程度的因素,变化范围以及峰值。通过优化目前的支护参数及效果,在改善参数条件及效果以后,为制定后续工作面等方面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炮采工作面;支撑压力;支护设计

1 描述工作面情况

22031是一个长度为100m,440m倾向长,煤层为6.5-1.6m厚度,平均厚度为4.2m的工作面。煤层倾角的平均值为15°。该矿的直接顶主要由细粒砂岩和中粒砂岩构成,伴有小部分的泥岩,整个层面碳质和云母岩丰富。老顶主要是中粒砂岩。顶板为稳定型,有很好的地质条件。由泥岩和碳质泥岩所构成的直接地板,呈灰黑色,可见到斑点状的云母和黄铁。底板的岩性松软,地质条件较差。

2 观测矿压的方案

设置三个位于工作面斜方向上的观测站。在采煤工作面的正上方设置第一个测站,这个测站应和回风顺槽保持15米的距离;在采煤工作面的中部设立第二个测站;在采煤工作面的下部设置第三个测站,与回风顺槽保持15米的距离。放置3条测线于每个观测站,用于实际测量支柱载荷量和顶底板的移动距离。利用进风顺槽和回风顺槽测量巷道表面移动距离。以工作面为中心向外平均5米设置一个压力测量点。每个巷道应该包括8个测量点。

3 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3.1 对观测数据的分析

顶板来压包括基本顶周期来压、初次来压、直接板初次垮落几个内容,来压需要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确定:

第一,选择同一条件观测值,将工作面推进距离作为横坐标,将观测值作为纵坐标,以此为基础绘制出两者之间的曲线关系,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规律性峰值,若存在规律性峰值,则可以初步判定有基本顶周期来压或者初次来压的情况。

第二,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则需要根据矿压观测值计算出其方差与平均值,根据数值的变化情况确定出来压的步距以及基本顶来压峰值。

第三,最后一步则是判断来压的实际强度,这需要使用动压系数来判断相关的数值与指标,计算出基本顶周期来压工作阻力和非周期来压工作阻力的比值。

本组工作面观测结果显示,矿压异常数据情况详见表1。

3.2 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以距煤矿3.4m与1.25m顶底板移近量作为纵坐标,将推进距离作为横坐标,以此为基础制作测站曲线,结果显示,工作面中,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初次来压出现也较大的波动,其布距为9.2-31.4m,平均初次来压步距为20.7m,下部测站较大,为31.4m,中部测站居中,为20.8m,上部测站较小,为10.2m,采场周期的来压步距为6-11m,平均来压步距为8.8m。

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的煤层厚度不均匀,在煤层较厚的位置,来压步距较小,煤层较薄的位置,来压步距较大,三个测站平均支柱载荷为6.7MPa,初次来压动载系数是1.6,来压平均值是11.3MPa,在不同的工作面位置,来压动载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动载系数有着较大的波动,老顶周期来压支柱载荷的平均测量值是5.4MPa,平均动载系数是1.64,动载系数波动情况严重。

测量结果显示,工作面支柱平均荷载数值是47.28kN,最大载荷是172.6kN,工作阻力与初撑力大致相同,但是,本工作面支柱上方为媒体,质地较软,在压力的影响下会出现压裂松软的情况,支撑力传递情况不理想,支柱载荷较小。

3.3 超前压力规律分析

超前压力规律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第一,在回采工作面前方的0-2m内,属于支承压力降压位置,这是由于煤壁受压导致,在这一范围中,煤壁出现了塑料性变形的情况,支护十分的困难。

第二,在回采工作面前方2-8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升高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较大,巷道顶底板移动速度也较快。

第三,在回采工作面前方8-10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峰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迅速的升高,在最高时会达到正常标准的2.2倍,与此同时,双侧巷道顶底板移近速度也越来越快。

第四,在回采工作面前方的10-47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下降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在急剧下降之后变为缓慢下降,其移近速度也呈现出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在处理数据时,结果显示支承压力呈现出波浪状的变化趋势,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上覆岩层锻炼所导致。

4 结束语

通过优化工作面目前的支护参数及效果,在改善参数条件及效果以后,能够为制定后续工作面等方面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超杰,梁文立,鲁晓杰,陈学海,王志浩.悬移液压支架在“三软”煤层工作面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9).

[2]于海军,梁冰,李刚.“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3]索永录.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behavior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s in hard thick seams[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3(02).

[4]Song Xuanming,Qian Minggao ctc.Study on increasing coal-drawing rate by fissure''s coupling technique in fully mechanized and sublevel caving.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mining tech.97 symposium,1997.endprint

摘 要:文章分析和探讨了葛店煤矿的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情况,了解矿压强度、应力集中系数、巷道的变形及显现程度等特点,并掌握影响工作面回采程度的因素,变化范围以及峰值。通过优化目前的支护参数及效果,在改善参数条件及效果以后,为制定后续工作面等方面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炮采工作面;支撑压力;支护设计

1 描述工作面情况

22031是一个长度为100m,440m倾向长,煤层为6.5-1.6m厚度,平均厚度为4.2m的工作面。煤层倾角的平均值为15°。该矿的直接顶主要由细粒砂岩和中粒砂岩构成,伴有小部分的泥岩,整个层面碳质和云母岩丰富。老顶主要是中粒砂岩。顶板为稳定型,有很好的地质条件。由泥岩和碳质泥岩所构成的直接地板,呈灰黑色,可见到斑点状的云母和黄铁。底板的岩性松软,地质条件较差。

2 观测矿压的方案

设置三个位于工作面斜方向上的观测站。在采煤工作面的正上方设置第一个测站,这个测站应和回风顺槽保持15米的距离;在采煤工作面的中部设立第二个测站;在采煤工作面的下部设置第三个测站,与回风顺槽保持15米的距离。放置3条测线于每个观测站,用于实际测量支柱载荷量和顶底板的移动距离。利用进风顺槽和回风顺槽测量巷道表面移动距离。以工作面为中心向外平均5米设置一个压力测量点。每个巷道应该包括8个测量点。

3 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3.1 对观测数据的分析

顶板来压包括基本顶周期来压、初次来压、直接板初次垮落几个内容,来压需要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确定:

第一,选择同一条件观测值,将工作面推进距离作为横坐标,将观测值作为纵坐标,以此为基础绘制出两者之间的曲线关系,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规律性峰值,若存在规律性峰值,则可以初步判定有基本顶周期来压或者初次来压的情况。

第二,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则需要根据矿压观测值计算出其方差与平均值,根据数值的变化情况确定出来压的步距以及基本顶来压峰值。

第三,最后一步则是判断来压的实际强度,这需要使用动压系数来判断相关的数值与指标,计算出基本顶周期来压工作阻力和非周期来压工作阻力的比值。

本组工作面观测结果显示,矿压异常数据情况详见表1。

3.2 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以距煤矿3.4m与1.25m顶底板移近量作为纵坐标,将推进距离作为横坐标,以此为基础制作测站曲线,结果显示,工作面中,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初次来压出现也较大的波动,其布距为9.2-31.4m,平均初次来压步距为20.7m,下部测站较大,为31.4m,中部测站居中,为20.8m,上部测站较小,为10.2m,采场周期的来压步距为6-11m,平均来压步距为8.8m。

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的煤层厚度不均匀,在煤层较厚的位置,来压步距较小,煤层较薄的位置,来压步距较大,三个测站平均支柱载荷为6.7MPa,初次来压动载系数是1.6,来压平均值是11.3MPa,在不同的工作面位置,来压动载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动载系数有着较大的波动,老顶周期来压支柱载荷的平均测量值是5.4MPa,平均动载系数是1.64,动载系数波动情况严重。

测量结果显示,工作面支柱平均荷载数值是47.28kN,最大载荷是172.6kN,工作阻力与初撑力大致相同,但是,本工作面支柱上方为媒体,质地较软,在压力的影响下会出现压裂松软的情况,支撑力传递情况不理想,支柱载荷较小。

3.3 超前压力规律分析

超前压力规律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第一,在回采工作面前方的0-2m内,属于支承压力降压位置,这是由于煤壁受压导致,在这一范围中,煤壁出现了塑料性变形的情况,支护十分的困难。

第二,在回采工作面前方2-8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升高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较大,巷道顶底板移动速度也较快。

第三,在回采工作面前方8-10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峰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迅速的升高,在最高时会达到正常标准的2.2倍,与此同时,双侧巷道顶底板移近速度也越来越快。

第四,在回采工作面前方的10-47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下降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在急剧下降之后变为缓慢下降,其移近速度也呈现出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在处理数据时,结果显示支承压力呈现出波浪状的变化趋势,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上覆岩层锻炼所导致。

4 结束语

通过优化工作面目前的支护参数及效果,在改善参数条件及效果以后,能够为制定后续工作面等方面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超杰,梁文立,鲁晓杰,陈学海,王志浩.悬移液压支架在“三软”煤层工作面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9).

[2]于海军,梁冰,李刚.“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3]索永录.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behavior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s in hard thick seams[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3(02).

[4]Song Xuanming,Qian Minggao ctc.Study on increasing coal-drawing rate by fissure''s coupling technique in fully mechanized and sublevel caving.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mining tech.97 symposium,1997.endprint

摘 要:文章分析和探讨了葛店煤矿的炮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情况,了解矿压强度、应力集中系数、巷道的变形及显现程度等特点,并掌握影响工作面回采程度的因素,变化范围以及峰值。通过优化目前的支护参数及效果,在改善参数条件及效果以后,为制定后续工作面等方面打下夯实的基础。

关键词:炮采工作面;支撑压力;支护设计

1 描述工作面情况

22031是一个长度为100m,440m倾向长,煤层为6.5-1.6m厚度,平均厚度为4.2m的工作面。煤层倾角的平均值为15°。该矿的直接顶主要由细粒砂岩和中粒砂岩构成,伴有小部分的泥岩,整个层面碳质和云母岩丰富。老顶主要是中粒砂岩。顶板为稳定型,有很好的地质条件。由泥岩和碳质泥岩所构成的直接地板,呈灰黑色,可见到斑点状的云母和黄铁。底板的岩性松软,地质条件较差。

2 观测矿压的方案

设置三个位于工作面斜方向上的观测站。在采煤工作面的正上方设置第一个测站,这个测站应和回风顺槽保持15米的距离;在采煤工作面的中部设立第二个测站;在采煤工作面的下部设置第三个测站,与回风顺槽保持15米的距离。放置3条测线于每个观测站,用于实际测量支柱载荷量和顶底板的移动距离。利用进风顺槽和回风顺槽测量巷道表面移动距离。以工作面为中心向外平均5米设置一个压力测量点。每个巷道应该包括8个测量点。

3 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3.1 对观测数据的分析

顶板来压包括基本顶周期来压、初次来压、直接板初次垮落几个内容,来压需要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确定:

第一,选择同一条件观测值,将工作面推进距离作为横坐标,将观测值作为纵坐标,以此为基础绘制出两者之间的曲线关系,进行观察,看是否存在规律性峰值,若存在规律性峰值,则可以初步判定有基本顶周期来压或者初次来压的情况。

第二,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则需要根据矿压观测值计算出其方差与平均值,根据数值的变化情况确定出来压的步距以及基本顶来压峰值。

第三,最后一步则是判断来压的实际强度,这需要使用动压系数来判断相关的数值与指标,计算出基本顶周期来压工作阻力和非周期来压工作阻力的比值。

本组工作面观测结果显示,矿压异常数据情况详见表1。

3.2 矿压显现特征分析

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以距煤矿3.4m与1.25m顶底板移近量作为纵坐标,将推进距离作为横坐标,以此为基础制作测站曲线,结果显示,工作面中,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初次来压出现也较大的波动,其布距为9.2-31.4m,平均初次来压步距为20.7m,下部测站较大,为31.4m,中部测站居中,为20.8m,上部测站较小,为10.2m,采场周期的来压步距为6-11m,平均来压步距为8.8m。

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的煤层厚度不均匀,在煤层较厚的位置,来压步距较小,煤层较薄的位置,来压步距较大,三个测站平均支柱载荷为6.7MPa,初次来压动载系数是1.6,来压平均值是11.3MPa,在不同的工作面位置,来压动载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上部测站、中部测站与下部测站动载系数有着较大的波动,老顶周期来压支柱载荷的平均测量值是5.4MPa,平均动载系数是1.64,动载系数波动情况严重。

测量结果显示,工作面支柱平均荷载数值是47.28kN,最大载荷是172.6kN,工作阻力与初撑力大致相同,但是,本工作面支柱上方为媒体,质地较软,在压力的影响下会出现压裂松软的情况,支撑力传递情况不理想,支柱载荷较小。

3.3 超前压力规律分析

超前压力规律表现出如下的特征:

第一,在回采工作面前方的0-2m内,属于支承压力降压位置,这是由于煤壁受压导致,在这一范围中,煤壁出现了塑料性变形的情况,支护十分的困难。

第二,在回采工作面前方2-8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升高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较大,巷道顶底板移动速度也较快。

第三,在回采工作面前方8-10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峰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迅速的升高,在最高时会达到正常标准的2.2倍,与此同时,双侧巷道顶底板移近速度也越来越快。

第四,在回采工作面前方的10-47m位置,属于支承压力下降位置,在这一范围中,支承压力在急剧下降之后变为缓慢下降,其移近速度也呈现出一种趋势性的变化,在处理数据时,结果显示支承压力呈现出波浪状的变化趋势,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上覆岩层锻炼所导致。

4 结束语

通过优化工作面目前的支护参数及效果,在改善参数条件及效果以后,能够为制定后续工作面等方面打下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超杰,梁文立,鲁晓杰,陈学海,王志浩.悬移液压支架在“三软”煤层工作面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29).

[2]于海军,梁冰,李刚.“三软”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矿压规律及支架适应性分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3]索永录.Characteristics of ground behavior of fully mechanized caving faces in hard thick seams[J].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China),2003(02).

[4]Song Xuanming,Qian Minggao ctc.Study on increasing coal-drawing rate by fissure''s coupling technique in fully mechanized and sublevel caving.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mining tech.97 symposium,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