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丽萍
(三明市水利局,福建三明365000)
三明市境内河谷盆地与溪流错落相间。集雨面积10 km2以上河流250余条,主要流域有沙溪、金溪、尤溪及几条另属闽江、九龙江、汀江、赣江、晋江等水系的小河流。“十二五”期间,三明市将进一步加快实施列入《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规划》的58段中小河流治理项目。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接收项目法人的质量监督申请及相关资料,开工前对项目划分进行确认[1]。在业主提出质量监督申请时,认真审查合同及招投标成果,复核参建单位的资质,综合评价其开展项目能力。充分了解熟悉相关工程资料包括位置、防洪标准、堤型、治理范围等,掌握工程的重点、难点,为下阶段开展监督工作有所侧重做好准备。
三明市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一般采取的工程措施是新建防洪堤、护岸,旧堤加固加高及河道清淤。堤防防洪标准一般为10 a一遇设防,新建防洪堤按5级堤防设计。
在监督过程中采取有所侧重,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抓住重点和薄弱环节,推行质量分类监管和差别化监管。具体为:①突出对经常出现洪涝灾害堤段和周边村民、农田集中堤段的监管;②突出对质量管理薄弱项目的监管,注意技术风险高的坡降大急流段、转弯段、河床基础差等局部位置的设计、施工组织、及现场的监督;③根据不同施工企业及主要施工人员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等,不同时期(汛期、施工期)不同地点,动态确定和区分监督对象,突出对质量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项目法人应委托具有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按规范要求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竣工验收前,质量监督站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把好工程交付使用的最后一道关,在评价中尽量涵盖工程质量的全过程和所有影响因素。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经常是乡镇作为项目法人,技术力量薄弱,水利工程经验少。经常存在质量监督申请不及时、项目划分未确认,对质量监督不够重视,委托质量检测不积极的现象。
设计方面,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设计难度不大,但是由于长度长,前期地勘精度有限,部分河道断面基础出现与设计不符,设计断面改变;局部排水涵管布设不适用实际情况等,需要及时到现场沟通,重新补充完善,并及时进行技术变更。但往往由于工程跟踪不及时,出现变更滞后,要么拖延工程进度,要么施工单位自行施工,造成不良后果。
监理单位在中小河流治理现场常出现监理人员不足,有些现场监理人员缺少水利业务经验,监理的跟踪检测与平行检测组数不够,有些平行检测委托的检测单位与施工企业一致现象。
施工单位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中常出现施工自检不及时、甚至弄虚作假;现场施工班组技术水平较差,有些甚至未经过简单培训就上岗;施工内业资料与工程进度不一致的现象。在工程质量上,表现出混凝土堤面蜂窝麻面、堤线不够顺直、排水孔布置随意、局部堤段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等现象。
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前期设计要加强实地考察,并与当地老百姓做好沟通,做好便民设施的设计。施工中设计单位要经常和业主沟通联系跟踪工程建设情况,出现设计不合理情况经业主反馈后,应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及时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监理单位应该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对缺少经验的监理人员需经培训,并需在有经验的监理人员指导和带领;按合同要求,配齐监理人员;检测组数、标准应符合相关要求。施工单位施工中应严格落实“三检制”;施工主要技术负责人对现场施工班组要加强技术指导;及时做好相应内业资料。质量监督站将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工作,检查各工程参建方质量管理体系与抽查工程实体质量相结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责令整改。
在质量监督中,积极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中主管中小河流治理科室的沟通。将影响较大、老百姓关注等重要堤段列为监督重点,在监督过程中将掌握的一些参建单位行为及工程动态反馈给水行政主管部门相应科室,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的质量。应积极指导相关业主单位,督促参建各方做好相关技术资料,解答相关技术问题,提供电子文档及规范名录以供参建方参考。
质量监督采取随机抽查,对工程关键部位,配合使用回弹仪等便携式设备,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抽查,用客观事实和科学数据说话,复核检测报告成果,避免仅靠监理、施工单位内业资料提供的信息。
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特点,要求在施工现场设有“五牌一图”,内含监督举报电话。三明市一些工程所在乡镇、村相继成立了农民质量监督小组。在工程所在村选定1~2名责任心强的农民担任村级监督员,印发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技术指南,并对其进行简单技术指导,为三明市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多线索。
参考交通、建筑等部门,依照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建立一个标准统一覆盖全市(最好是全省)的质量监督综合管理平台,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与各参建方的行业行为融为一体的动态平台。实现质量监督与行业监管一体化,监督工作规范化,质量监督工作全过程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的工程项目和行业管理数据库,提供多方面质量抽检数据汇总分析功能,实现政务信息实时公开。
对于在三明地区执业的各个企业进行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工程质量行为记录,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比如将对于工程不履行手续、不验收或验收后整改不到位,也列入工程不良业绩状况。将质量与诚信联系起来,将质量与市场联系起来。依据企业质量记录数据库,根据其质量业绩,实施差别化管理,特别是在质量上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受到行政处罚等违法违纪不良记录的,作为质量监督重点,加大抽查频率。
建议挑选技术素质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能坚持原则、公正客观的熟悉质量监督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专家库,参与质量督查、质量事故应急处理、质量分析与研究等相关工作,作为质量监督站开展质监工作的智囊团,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1]袁运河.政府质量监督在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中的作用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1(18):117.
[2]陈之勇.浅析优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J].农业与技术,2013(11):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