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暖 周计春 冯 伟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医史文献研究
河北省中医药文化特色初探※
张 暖 周计春 冯 伟1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医学,中国传统;河北
燕赵大地,居太行以东,跨长城内外,越燕山南北,兼采华夏之传统,戎狄之骁勇,文化底蕴丰厚。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文化有鲜明的地域性,中医药文化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我们通过以下4个方面对河北省中医药文化特色进行初探。
在河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远古文明,留下了先民生活的许多足迹,中医药起源的传说也在这里古今相传:张家口的泥河湾文化已经有170多万年的历史;邯郸涉县的娲皇宫留下女娲炼石补天以阴补阳的传说;河北新乐有伏羲台,据说伏羲在此演绎八卦,推演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是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的肇基;5 000年前,炎帝、黄帝、蚩尤三大祖先“聚于涿鹿,战于阪泉”,之后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炎帝神农氏“辨百谷、尝众草、分气味之良毒”,轩辕黄帝“师岐伯、遵伯高、剖经络之本标”,中医药学奠基于此时;河北藁城的商代台西遗址,早于河南商丘的殷墟文化,出土了最早的医疗工具砭石,以及大量酒器、骨针、朱砂和最早的药用植物种子,表明医药已经进入了系统的时代。不管是民间传说还是相关资料的记载和出土文物的佐证都说明在河北这片热土上,中医药文化历史由来已久。
春秋末期扁鹊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而名闻天下,秦汉以来在河北保定一带出现调和药粉、隔水蒸药、打坨制药的工具。同期在今河北平山一带,已有利用温泉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病的记载。1972年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文物中,已有金银医针、灌药银壶、医工盆等医用器具。后魏、北齐、隋相继出现了养生、本草、针灸著作,如崔浩的《食经》、李密的《药录》、杨玄的《黄帝明堂经解》等。北魏太医李修,阳平馆陶(今馆陶县)人,“针灸授药,莫不有效”。宋代河间许希,精医善针,著《神应针经要诀》,曾治愈仁宗病患而不受赐,却请仁宗为扁鹊立庙,并建太医局于庙旁,许希执教于中,为针灸学和中医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成绩,彰显了高尚医德。到清代窦默著《针经指南》、《流注指要赋》、《窦太师流注》、《标幽赋》、《指迷赋》、《铜人针经密语》等针灸专著,为后来针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河北省是中医药大省,自古名医众多。据二十六史所记载的主要医家河北省有14位(秦汉1位,魏晋南北朝3位,隋唐五代1位,宋1位,金元8位,清1位)。总数居全国第4。据《古今医书集成》所载主要医家中河北医家14位(秦汉1位,魏晋南北朝5位,隋唐五代4位,金元4位)。据《中医人物词典》所载主要医家河北医家127位(秦汉1位,魏晋南北朝5位,隋唐五代9位,宋9位,金元16位,明17位,清70位)。后两者总人数均在全国省份排名前10之内。这些医家中不乏享有盛誉的名医,或对祖国医学影响显著,或闻名于当世,或自成学派,或有创新独见。
在医籍著述方面,河北历代医家留下了相当数量的中医药古籍。据《河北医籍考》所载,共收录医籍254部,涉及医家160多位。这些医籍分为医经(10)、脉法(12)、伤寒(23)、本草(18)、针灸(13)、方论(160)、医话医案(8)、养生(7)、兽医(2)、杂录(1)十类。“上始后魏,下至清末,资料来源,完全依据本省地方志”[1]。“共查阅地方志349种,引用了101种”[1],然而还有地方志中未录之医籍便舍之,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因《盐山县志》未收也就不见于《河北医籍考》。《河北医籍考》在1979年6月出版第1版,到1984年9月第1次出版郭霭春的《中国分省医籍考》,河北省的医籍数量和书目都有了新的变化,共收录259部医籍,分为医经(12)、诊法(13)、伤寒 附金匮温病(24)、本草(15)、针灸(14)、方论(161)、医话 医案(9)、养生(8)、法医(1)、兽医(2)十类。这种变化原因待考证。据《中国分省医籍考》统计河北医籍数量在全国各省当中居第10位。而金元时期尤为凸显,河北医学著作达50种左右,居当时全国第2。
河北文化和河北医家在祖国医学体系初步形成和后续发展过程中都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河北医家继承了燕赵文化之古风,《隋书·地理志》称这里“悲歌慷慨”、“俗重气侠”、“自古言勇敢者,皆出幽并”。历史上的河北不断经历着战争和民族融合,练就了燕赵之士兼容包并的胸襟和勇于开创的胆魄,这一特点影响渗透到医学发展中,河北医家在继承前人己有成就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发展。这也使得河北医家在祖国医学史上学术地位显著。
战国时期的神医扁鹊是河北(也是我国)历史上第1位有正式传记的医家,“历史之父”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评价“扁鹊言医,守数精明,为方者宗……”后世谓之“医学之宗”。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形成了“扁鹊文化”,影响穿越2 000年历史。
创新是指首创、更新和改变。扁鹊即是创新医家的第一人。扁鹊与黄帝并列医经派,是中医四诊的奠基人,经络脏象学的首创者,辨证论治和综合疗法的实践先驱,脉学、外科及麻醉术的鼻祖,此外扁鹊提出“六不治”的思想,批评了“信巫不信医”,是反对巫术提倡医术治疗疾病的先行者。扁鹊对祖国医学从理论、诊断到临床实践及医德医风各方面都有所创新,更重要的在于其创新精神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金元时期河北医家崛起,河间学派创始人刘完素、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补土派创始人李杲等都对当时祖国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而河北医家的理论创新更是将祖国医学的发展推上了一个高峰。3位医家在医学创新上各树一帜。
刘完素是寒凉派的代表人物,医学理论创新的开拓者。在阐发《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亢害承制”之说,创造性地以五运六气作为疾病的分类纲领,特别是将运气学说与病机十九条结合起来,发展了《黄帝内经》对火热病证的认识,提出了后人所说的“六气皆能化火说”及“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并认为阳气怫郁是产生多种火热病的关键。学术上以倡言“火热论”著称,又是发挥《黄帝内经》杂病证治的开山者。成为“金元四大家”之首。
张元素虽未入“金元四大家”之列,然以研究脏腑病机为中心,成为易水学派之开山。张元素突破前人,推陈出新,治学不主张拘泥古方。他认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使他在处方学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在遣药制方上,张元素应用《内经》关于药物的理论,结合临床,阐述了脏腑规律,并发明了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的理论,司古方之法而化裁新方,拟订了五行生克制方大法。明代李时珍盛称张元素“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为之亦有“金元五大家”之说[2]。 李杲学医于张元素,却不囿于师说,得其传而又独有发挥,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脾胃内伤学说。后世称其为“补土派”。由于其学说来源于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后世宗其说传其学者大有人在。
另外,清代玉田的王清任,被称为富有革新精神的医学家,他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人夜行”,率先革故鼎新。在《医林改错》中大胆提出对古籍中有关解剖方面记载的怀疑。并画出自己认为正确的以改正。梁启超称他“诚中国医界极大胆之革命者”。
19世纪晚期开始,中西汇通思想开始逐步发展起来。河北医家张锡纯在其“吾人生古人之后,贵发古人所未发,不可以古人之才智囿我,实贵以古人之才智启我,然后医学有进步也”思想影响下,提出了“衷中参西”的汇通观,迈出了在临床中实践中西医结合的第一步,开创了中西医药物结合应用的先河。
河北历代医家对祖国医学的贡献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学术成就,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的医学思想及创新精神开启了祖国医学理论创新研究之门。这些医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于实践中大胆地将医学理论进行融合、创新、发展。尽管各有创新独见,然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中表现了医学家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和不囿于一己之见、善于接纳的宽阔胸怀。他们的这种精神,正是河北文化的一种特色,值得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
医药并茂是河北中医药文化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河北安国古时称“祁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之一,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
安国是一片“药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到明初便开始有了“药不经祁州无药味”之说。在明清时期安国是我国北方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中药集散地,汇聚了全国乃至世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药商,他们不但交易地道药材,也使中药鉴别、种植、加工、使用的信息在这里集中交流。在清王朝统治的300多年中,安国药市繁荣兴盛,药文化到了这一时期已趋于成熟。安国有历史悠久的“药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庙建于1 101年宋朝徽宗之时。庙中祭祀的药王邳彤,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部下二十八宿将之一,邳彤酷爱医学,颇受军民拥戴,死后葬于祁州南门外。另据《祁州志》记载“药王本州土神,自宋至今以医显灵,有疾者祷之即愈”。这里有耐人寻味的药王轶事和屡见不鲜的神话传说。
现在,安国正努力加快向现代化新药都迈进的步伐,建立崭新的与时俱进的药文化,形成浓郁而多彩的文化氛围。以药兴业,是安国药文化的灵魂。学习与创新,自古以来就是安国药文化的活力与源泉。人本精神,是安国药文化的基本理念。恪守信誉是安国药文化的核心。医药并茂,共同发展,河北中医药文化前景璀璨。
[1] 郭霭春,李紫溪.河北医籍考[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2,87.
[2] 李成文.“金元五大家”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4):21-22.
(本文编辑:习 沙)
※ 项目来源: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303259)
1 河北医科大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张暖(1970—),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医学史与中医药文化。
R-05;R2
A
1002-2619(2014)06-0901-02
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