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面瘫预后预测的临床研究概况

2014-04-02 03:48孙佰君刘立安孙绍峰
黑龙江中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瞬目肌电图面瘫

孙佰君 刘立安 孙绍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250355)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证,又称口眼㖞斜。面神经麻痹的预后判断,不仅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医生在确定治疗方案上所要了解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评估周围性面瘫预后的方法很多,笔者查阅近20年来的相关文献,现就各种评估本病预后方法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1 电针预测

张培东等[1]观察4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用电针治疗结果示:电流小跳动明显者病情较轻,反之病情较重。陈祥芳等[2]根据电流输出大小与表情肌收缩幅度将肌力分为4级,面部表情肌肉收缩幅度与预后成正比。杨广印等[3]面部肌群对电针刺激的反应为指标把患者分为不良型、一般型、良好型,认为患侧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可以用来评估预后。王声强[4]指出由于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患侧侧和健侧会形成一个脉冲电差,比较两侧输出量差值愈大表明面神经损伤程度愈重,预后则越差。杨丽娟等[5]将患者连接电针后分为A组:面瘫肌肉广泛收缩。B组:口角、耳前肌肉收缩。C组:耳前肌肉收缩。结果三组的疗程依次增加,治愈率依次降低。结论面瘫的疗程和预后可以用电针的反映来推测。牛文民等[6]将80例患者分为佳效型40例,见效型24例,欠效型16例。结果三型的痊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预测结果与疗效相符合。

2 电生理检查

冯永等[7]用动态观察法对面瘫患者进行面神经电图检查,并且将面肌功能的恢复情况与面神经电图的结果做了比较。结果示第1、3、14天面瘫预后结果的判断正确率分别为:61.5﹪、61.5﹪、57.7﹪。第7和28天推断的正确率为78.8﹪和 100﹪。蒋立新等[8]通过刺激并记录面肌的复合电位,比较患侧与健侧复合电位的差值,来判断面神经的损伤程度,从而预测愈后情况。

3 肌电图检查(EMG)

李凤英等[9]将神经电图和肌电图作为判断周围性面神经损伤的指标并认为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传导的潜伏期比较灵敏,变化越早,病情越重,且患侧较健侧延长更加明显。于志静等[10]采用TM2 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记录患侧额肌、上唇方肌、口轮匝肌的自发电位,结果示自发电位少量出现或未出现,患者恢复较快,反之若出现较多自发电位,患者恢复较慢。姚朝亚等[11]对44例面瘫患者采取健侧与患侧的肌电图检测,推断面肌恢复较差时出现纤颤电位。

4 其他

4.1 神经兴奋性试验

苑秀华等[12]用神经兴奋性试验(NET)来判断面瘫预后,将其分为2.0mA以上,3.5mA以上和2.0mA以下三个档。两侧差值 3.5mA的预后较差,两侧差值2.0mA以下的预后较好。

4.2 瞬目反射(BR)

卢祖能等[13]对23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与50例健康人进行了瞬目反射测定,发现面瘫患者的BR表现为典型的传出性异常,所以BR可以为临床上评价瘫提供一种客观无创的检查手段。罗伟等[14]对29例面神经炎患者进行BR检测,结果1/4的患侧R1、R2 、R2'波缺少,3/4患者健侧较患侧R1、R2、R2'波的潜伏期缩短,得出结论BR测定可客观评价面神经的损伤程度及病变部位。石晓花等[15]对面瘫患者病后3-5d、1m 和3m 的BR检测结果比较,提示R1和R2潜伏期的差异在3组之间有明显意义。她认为BR不仅是早期诊断贝尔氏面瘫的敏感和客观指标,并且能早期评估面神经损伤的预后。杨建中等[16]对25例面瘫患者行BR检测,结果3天内检测出异常,若不出现R1者,则预后较差,说明BR检测能反映面瘫病人的预后情况。

4.3 镫骨肌反射测试

张淑香等[17]通过对24例贝尔氏面瘫患者作镫骨肌反射测试并将其于面肌运动恢复进行动态观察,发现发病初期镫骨肌反射存在的患者预后较好,而反射缺失者判断预后较差。陈艳玲等[18]认为镫骨肌反射阳性与贝尔氏面瘫恢复速度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初期保留镫骨肌反射者预后较镫骨肌反射缺失者预后好。

4.4 I/t曲线方波

肖红雨等[19]根据面神经炎患者面部健侧与完全性失神经患者的额枕肌额腹、口轮匝肌0.05ms强度值,制定了轻、中、重三种程度面神经炎的标准。并随访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预后情况与之前的轻、中、重度区分标准相符。所以本方法能为面神经炎的程度进行分级,并为其预后提供了客观依据。

4.5 表面肌电图

上述几种诊断方法有些给患者带来不适,有些专业性较强、操作较复杂,这样患者的依从性就较差,从而无法很好的应用于面瘫患者的检测。近几年来表面肌电图(sEMG)在面瘫检测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它既能客观的观察到面瘫患者面部各肌群的功能情况,又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且操作简便,易于医生掌握。

朱云红等[20]对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7d之内)患者,进行sEMG检测并与H-B量表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结束后再进行H-B量表评价,并将sEMG的检测结果与H-B量表得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观察两种评价方法的差异,并对评估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探讨。结果:sEMG与H-B量表对面瘫程度的评价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说明sEMG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方法;在评估预后方面,患侧与健侧的均方根(RMS)平均值的比值越高,预后则越好。结论:sEMG可以作为评价周围性面瘫程度的一种方法,并可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较为客观的预测。

孙湖等[21]为发病在7天之内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分别在针灸前后进行sEMG检测和H-B量表评分,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两种方法存在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结果示两者对面瘫程度评价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呈负相关。他认为sEMG可以用于评价周围性面瘫。

笔者认为sEMG检测易被患者接受,并且能客观地反映肌肉的功能情况。sEMG即可以评价静止状态的肌肉情况,而且当肌肉运动时可以同时观察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但是目前在电极的贴放、面肌动作等问题没有统一规范,笔者通过近两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参考电极置于面部两侧,即大迎穴(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方,当面动脉搏动处)和太阳穴(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左右共4个。两记录电极的连接尽量与肌纤维平行,两电极中心距离约2cm,具体定位:地仓穴(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上一寸、地仓穴下一寸、阳白穴(在前头部,当瞳孔直上,眉上1寸)、阳白穴上一寸,左右共8个。这种电极贴放方法能够减少患者表情肌在运动过程中使电极发生移位,且患者可以轻松的配合医生的操作。当然sEMG在面瘫检测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不得不承认sEMG能很好的反映面神经的程度,并预测患者预后,而且弥补了一些其他检测方法的不足,值得我们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1]张培东,汪培芳,李爱梅.面瘫预后的简单测定[J].中医外治杂志,2004,13(2):55

[2]陈祥芳,马玉侠,王德敬.面瘫预后的电针预测[J]. 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04, 24(6):374

[3]杨广印,张冬梅,徐维.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J].中国针灸,2004,24(1):31-33

[4]王声强.如何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转归[J].中医杂志,2006,47(11):872-873

[5]丽娟,刘亚丽,王晓宁.以面肌对电针的反应和神经定位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疗程[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8(6):130

[6]牛文民,李忠仁.周围性面瘫之电针疗法及预后测评[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7):11-12

[7]冯 永,李学正,方俭生.动态面神经电图检查在评估贝尔氏面瘫预后中的作用[J].当代医师杂志,l996,1(11):20-21

[8]蒋立新,白秀荣,李元.ENOG 对针灸治疗 Bell 氏面瘫的预后预测[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6,17(3):12

[9]李凤英,余昌明,林瑞声.神经肌电图对特发性面瘫临床及预后评估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14(5):299

[10]于志静,王竹梅.针灸治疗周围面瘫的神经电生理变化[J].山东生物医学工程,2002,21(1):38-39

[11]姚朝亚,沈呜九,刘源.肌电图对面神经麻痹判断预后价值的研究[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10):971-973

[12]苑秀华.神经兴奋性试验(NET)及面瘫程度判定在 Bell氏麻痹预后评估中作用的比较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1996,5(2):21

[13]卢祖能,汤晓芙,李本红.瞬目反射的正常值及其在周围性面瘫所见[J].卒中与神经疾病,1995,2(4):177-181.

[14]罗伟,郭述苏,樊红,等.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6):349-351.

[15]石晓花,冯雪玲,甘欢欢,储洪娟,蔡志毅.瞬目反射对贝尔氏面瘫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J]. Apop lexy and N ervous D iseases,2010,27(1)42-44

[16]杨建中,任映茜,路顺义.瞬目反射对周围性面瘫的诊断[J].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2004,13(8):584.

[17]张淑香,李永琳,许华.镫骨肌反射对贝氏麻痹预后的作用[J].天津医药,1993,21(5):307

[18]陈艳玲,焦粤龙.镫骨肌反射与贝尔氏面瘫预后的关系[J].广州医药,1997, 28(5):24-25

[19]肖红雨,王兴林,金小茵,高继停,张茜.I/t曲线0.05ms强度值对面神经炎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4):172-174

[20]刘立安,孙 湖,朱云红.表面肌电图检测在评价周围性面瘫预后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10):946-948

[21]孙 湖,刘立安.应用表面肌电图评价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2,4(4):24-25

猜你喜欢
瞬目肌电图面瘫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儿童异常瞬目的效果分析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瞬目反射在面神经炎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儿童频繁眨眼为何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