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平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四川 成都 610072)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特点为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红斑,上有簇集水泡,且伴有明显神经痛。中医称其为缠腰火丹、蛇丹、蜘蛛疮等。如明·王肯堂在《证治准绳·疡医》中云:“或问绕腰生疮,累累如贯珠,何如?曰:是名火带疮,亦名缠腰火丹。”又如清·祁坤在《外科大成》中曰:“缠腰火丹,一名火带疮,俗名蛇串疮。初生于腰,紫赤如疹,或起水泡,痛如火燎,由心肾不交,肝火内炽,流入膀胱而缠带作也。”
本病虽为皮肤常见病,但因疼痛明显,且老年患者易致后遗神经痛,笔者曾见少许患者疼痛终身,影响其工作、生活。中医针、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笔者从事中医皮肤病临床10余年,现将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1 病在五脏,非独肝也 带状疱疹其发病多由情志内伤,郁久化热化火,热毒内郁,循经外发,相搏于肌肤,或外感热毒之邪,阻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困脾,外阻肌肤而发。公认的其发病部位在肝,正如清代《外科证治全书》:“生腰肋间……属肝胆风热。”但肝通过相生相克的关系与其余四脏发生联系。肝脏体阴而用阳,体柔而性刚,全赖肾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土气以培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
笔者认为此病发病虽以肝为主,但病联五脏。此理论可从文献求其解答,如《素问》所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此病属痛、疮范畴。还如《医宗金鉴》“缠腰火丹,此证俗称蛇串疮,有干湿不同……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证明此病发生除与肝为主外还与心有关,为临床用清心重镇止痛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医宗金鉴》又云“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从文中得知此病又与脾、肺二脏有关,为临床固护脾胃、健脾除湿、辛温散邪等治疗又提供理论支持,如治疗处方中加细辛、白芷、防风等正寓此意。与肾有关多见于老年之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老年之体多此类,复因调摄失宜,劳心过度,再伐肝、肾之阴,肝肾阴虚是老年带状疱疹发病的根本,因肾水不能涵木,而致刚劲之质不柔,故病程长而痛久,年老之体多兼滋肾阴以柔肝止痛。
1.2 湿热火毒,络瘀为患 此病的病因病机可用湿、毒、瘀来概括,毒致本病见于《疡科心得集》:“蜘蛛疮,或衣沾蜘蛛遗尿,或虫蚁游走,染毒而生。”湿邪之来或从外而感,或从内而生,湿可化热,蕴积肌肤;邪瘀阻经络,不通则痛,初多因邪致瘀,后多因病久血虚或阴虚或精血虚而致瘀,所以临证时络瘀之证当辨虚、实,实则致瘀当活血逐瘀通络,病程后期多为因虚致瘀,予养血滋阴活血之品以化瘀通络。
2.1临证辨证首辨部位,次辨脏腑,再辨虚实 蛇串疮临证时辨证方法众多,但多从肝论治,因此病可发于头面、胁肋、上肢、下肢、外阴等处,临床辨证时可应用中医外科三焦辨证,此辨证思想源于《素问·太阴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清代高秉钧归纳发病部位与致病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外科部位辨证的思想,在其代表作《疡科心得集》例言中云:“盖疡科之证,在上部者,俱属风温、风热,风性上行故也;在中部者,多属气郁、火郁,以气火之俱发于中也;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水性下趋故也。”蛇串疮发于头面、上肢者多属风湿热毒所致,治宜疏风清热,除湿解毒,通络止痛。方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或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可加牛蒡子、菊花、金银花、黄芩,眼部红肿者加木贼;发于胸、背及胁肋者当辨肝火或是肝经湿热,区别在于夹湿症状,正如口腻、纳差、排便不爽等症状,如无症状主要以舌苔区分,夹湿者苔多厚腻而黄,治宜或清肝泻火,通络止痛,方用柴胡清肝汤;或清肝利湿,通络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发于外阴及下肢者多湿热下注,瘀阻经络,治宜清热除湿,通络止痛,方用萆薢渗湿汤加减。
临证时为增强治疗效果,可通过伴有症状,辨邪结之脏腑,加用药物以增强疗效,如见纳差、腹胀、大便时溏,为病在脾,多见脾虚湿蕴证,治宜健脾除湿,解毒止痛,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如见皮损红、灼痛明显或疮面不甚红肿,或疼痛严重者,多为心经郁火不得外泄而反内攻的表现,加用清火解毒之法可增效;如现烦躁易怒、多梦、口苦、咽干等症,多为肝经郁热,当用清肝泻火之法,可加用柴胡清肝汤或艾氏龙牡柴芍汤;如见年老体弱、腰痠腿软、耳鸣、耳聋等,当滋补肝肾,药可加用黄精、熟地黄等。
在确定治法或加减药物时也应辨病之虚、实,蛇串疮为急性皮肤病,多见于实证,但治疗期间因用药苦寒或因患者素体虚弱,而见虚证,如脾虚湿蕴证、阴虚郁热证等,当据患者症状明辨证型。其次应辨明痛之虚、实,或用活血逐瘀之药(如三棱、水蛭、虻虫等品),或用养血活血之品(如当归、丹参、鸡血藤等),痛之虚、实当以喜按和拒按区分,实者拒按,虚者喜按。
2.2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贯穿始终,通络药不嫌用早 蛇串疮临床治疗关键在于止痛,中医治疗除祛邪外,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一定要早用,并贯穿治疗始终,具有活血功效之药众多,如生地黄、赤芍药、牡丹皮、三棱、水蛭、当归、丹参、鸡血藤等,应习其药性,除如前所述实证以活血逐瘀,虚证以养血活血外,还应按照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选用活血化瘀之品,初期多为热、为毒,多予生地黄、赤芍药、紫草、虎杖等凉血活血之品;后期多虚,多予丹参、当归或桃红四物等养血活血温热之品。后期因中医除有“久病必虚”理论外,还有“久病入络”之理,所以可少佐一些虫类之品,如蜈蚣、全蝎等品深达病络,开结散瘀。
2.3 注重气血,固护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互相为用。胃为燥土,喜润而主司受纳;脾为湿土,喜温而主运化。脾胃乃为五脏六腑之根本,气机升降之枢纽,最忌困滞。故脾宜升清,胃宜降浊。脾胃调和,气机条达,则运化有力而生津液,化气血,以充养全身。古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观点,正是反映了脾胃的重要性,外科医家同样也重视脾胃,其代表当属《外科正宗》之陈实功,其指出:“盖脾胃盛则多食而易饥,其人多肥,气血亦壮;脾胃弱,则少食而难化,其人多瘦,气血亦衰。故外科尤以调理脾胃为要。”从析此病致脾胃虚弱者有四,其一,苦寒之药所伤;其二,湿邪困浊脾胃而致脾虚;其三,肝郁所克脾而致脾虚;其四,素体脾胃虚弱。
临证时固护脾胃,其一要防伤脾胃,苦寒忌大苦大寒,并要注意药之用量,佐以益气健脾之品以行治未病之意;其二要健脾益胃,脾胃当虚时,可辨证施治,或益气健脾,方用四君子汤化裁;或益胃养阴,方用益胃汤化裁。
脾胃也是气血生化之源,气血互根,气能行血,血能载气,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瘀多有气滞,故临证时用活血化瘀的同时,多加补气理气行气之品,如黄芪其味甘,性微温,可补气而不燥;陈皮、枳壳、香附、柴胡等理气、行气之品;临证时也可加延胡索、川芎等活血化瘀、行气之品。
2.4 发挥中医优势,针药并重 治疗蛇串疮应发挥中医优势,除中药辨证施治外还就发挥针灸的作用,针灸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方法也较多,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如刺络拔罐配合中药的综合运用相得益彰,既能直接扩张病患部血管,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又能使皮下神经末梢营养得以改善,减少疼痛;围刺具有阻止邪气扩散的作用,同时能沟通局部各经脉、络脉、浮络、孙络和皮部间的联系,促进局部气血旺盛,经气充盈,从而达到扶正祛邪、病除体安的目的;还有针刺、穴位注射、耳穴等。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其镇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增强机体防御免疫能力效果颇佳。
2.5 斟情使用止痛之法 针对本病,中医止痛之法众多,除针对病机“邪瘀经络,不通则痛”活血化瘀止痛外,尚有酸甘化阴止痛法,如芍药甘草汤,此方源于《伤寒论》,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之效,本方虽药少而力专,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解痉、止咳、平喘、抗变态反应等作用[1]。芍药甘草汤中白芍药主要成分为白芍总苷,甘草中的主要成分为甘草总苷,甘草总苷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优于白芍总苷;白芍总苷的镇痛作用明显强于甘草总苷[2],二药合用后,这些作用确能显著增强[3];还有源于《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理论提出的重镇潜阳安神止痛法,如龙骨、牡蛎、龙齿等药;此外还有源于病因邪郁肌肤,辛温散邪止痛法,如细辛、防风、白芷等,但临证时应辨证斟情使用止痛之法。
蛇串疮西医称为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蜘蛛疮。中医认为带状疱疹多因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停滞,久而化热;或肝胆湿热,郁而化火;或湿热毒邪侵及经脉,湿热内蕴,壅阻脉络,发于腠理,外达皮部。总结其病因病机可用湿、毒、瘀三字来概括。其公认的发病部位在肝,但肝通过相生相克与其它脏发生联系,从中医资料中获得其病位虽以肝为主,但病连五脏,并非独在肝。为临床上一些治法提供理论依据。
此病辨证首辨部位,次辨脏腑,再辨虚实,随证而选方,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要治则,贯穿治疗始终。治疗中尤其注重气血的关系及脾胃的重要性。发挥中医治疗优势,不要针、药分家,治疗中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针、药并重。针、药各从其道,各尽其职,内外疏导而发挥最大疗效。
(指导老师:艾儒棣)
[1] 曹艳,旺建伟,段淑香,等.芍药甘草汤临床及药理研究近况[J].中医药信息,2006,23(3):41-43.
[2] 高崇凯,吴雁,王勇,等.白芍总苷粉针剂的抗炎、镇痛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2,13(3):163-165.
[3] 刘陶世,赵新慧,段金廒,等.芍药甘草汤总苷抗炎镇痛作用的配伍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6):427-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