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罗伟标(1981-),惠州工程技术学校讲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数学专业。
摘 要:中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其特殊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函数单调性教学,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做出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合作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64-02
一、引言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而在中职数学知识点中,函数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重点,还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所谓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熟练把握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以后,针对不同课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知识内容,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所要学习的新课程,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点并熟练应用的目的。笔者经过多年中职数学教学,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将以函数单调性为例,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做出简要探讨。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学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而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此外,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教学方法。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函数单调性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函数单调性是中职教学的重点,其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并会利用相关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的要点是让学生理解“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发生变化”这一描述的真正含义,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与函数单调性相关的逻辑描述,如某一区间上的任意x1、x2,总会有f(x1)
(二)合理组建小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相对较差,多数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基础不是很好,对数学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组,将会导致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和不切入主题的现象,使得探究性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为此,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将学生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匀的分布在不同的小组之中,同时还要考虑到每个小组学生的喜好、性格及性别等问题,保证将学生分成具有凝聚力的小组。此外,在讲新的课程之前,教师应将要讲的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让每个小组提前做好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函数单调性教学之前,教师应引导每个小组预习函数单调性的性质、意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而且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每个小组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进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始对知识点的学习,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开展探究的基础,也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设定好的教学情境中展开讨论,进而开始探究性的学习。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针对电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图一中交流电的图像开展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这样通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数学知识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紧抓学生兴奋状态,让学生探究在函数图像中区间(0,0.1)和区间(0.1,0.2)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学生通过自身思考和小组讨论,很容易理解在区间(0,0.1)中,电压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的,而在区间(0.1,0.2)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的,教师再引入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为学生讲授函数单调性的相关性质,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见下图)。
(四)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学习
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中,为达到该方法的教学目的,所选用的例题不仅要有典型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这样才能满足探究教学的需要。此外,教师在结合例题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每个小组的反应做出合理的回应,如果学生没有探究性的突破,教师应做出有意识的引导。为此,教师应探索传统教学问题与合作探究式教学问题的结合点,采用合体的例题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拓展应用训练过程中,为加强学生的理解,可以引用如下例题:已知函数y=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问f(1)和f(2)的大小。这样的例题可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函数单调性,但是无法应用到探究教学过程中。而将题目适当更改后,可以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如函数y=f(x)在区间(0,+∞)上,满足f(1)=2和f(2)=3,能否说在该区间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呢?这样就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展开自主讨论和思考,然后教师在结合例题与各个小组展开讨论,很快就会理解函数单调性中表述严谨的重要性,才会真正明白在判断函数单调性时忽略了“任意”两个字将会发生重要错误,进而掌握了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关键点。
·教学教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五)选择“挑战性”的课后探究习题
学生在刚刚学习好新的课堂知识以后,往往会眼高手低,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知识点还不熟练,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应给学生留一些巩固性的练习题。但在选择课后练习题的过程中,不能随便的选择书本或者习题册上的习题,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相对就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探究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课下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完函数的单调性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函数f(x)=x2在(0,+∞)为增函数。这样的题型对中职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体会
中职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做出进一步的探究,优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杰.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2(14):176.
[2]冉宏吉.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31):59-60.
[3]潘亚萍.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高考数学版),2012(12):41-42.
责任编辑 赖俊辰
作者简介:罗伟标(1981-),惠州工程技术学校讲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数学专业。
摘 要:中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其特殊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函数单调性教学,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做出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合作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64-02
一、引言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而在中职数学知识点中,函数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重点,还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所谓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熟练把握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以后,针对不同课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知识内容,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所要学习的新课程,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点并熟练应用的目的。笔者经过多年中职数学教学,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将以函数单调性为例,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做出简要探讨。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学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而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此外,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教学方法。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函数单调性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函数单调性是中职教学的重点,其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并会利用相关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的要点是让学生理解“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发生变化”这一描述的真正含义,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与函数单调性相关的逻辑描述,如某一区间上的任意x1、x2,总会有f(x1)
(二)合理组建小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相对较差,多数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基础不是很好,对数学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组,将会导致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和不切入主题的现象,使得探究性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为此,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将学生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匀的分布在不同的小组之中,同时还要考虑到每个小组学生的喜好、性格及性别等问题,保证将学生分成具有凝聚力的小组。此外,在讲新的课程之前,教师应将要讲的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让每个小组提前做好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函数单调性教学之前,教师应引导每个小组预习函数单调性的性质、意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而且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每个小组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进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始对知识点的学习,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开展探究的基础,也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设定好的教学情境中展开讨论,进而开始探究性的学习。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针对电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图一中交流电的图像开展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这样通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数学知识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紧抓学生兴奋状态,让学生探究在函数图像中区间(0,0.1)和区间(0.1,0.2)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学生通过自身思考和小组讨论,很容易理解在区间(0,0.1)中,电压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的,而在区间(0.1,0.2)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的,教师再引入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为学生讲授函数单调性的相关性质,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见下图)。
(四)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学习
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中,为达到该方法的教学目的,所选用的例题不仅要有典型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这样才能满足探究教学的需要。此外,教师在结合例题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每个小组的反应做出合理的回应,如果学生没有探究性的突破,教师应做出有意识的引导。为此,教师应探索传统教学问题与合作探究式教学问题的结合点,采用合体的例题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拓展应用训练过程中,为加强学生的理解,可以引用如下例题:已知函数y=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问f(1)和f(2)的大小。这样的例题可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函数单调性,但是无法应用到探究教学过程中。而将题目适当更改后,可以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如函数y=f(x)在区间(0,+∞)上,满足f(1)=2和f(2)=3,能否说在该区间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呢?这样就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展开自主讨论和思考,然后教师在结合例题与各个小组展开讨论,很快就会理解函数单调性中表述严谨的重要性,才会真正明白在判断函数单调性时忽略了“任意”两个字将会发生重要错误,进而掌握了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关键点。
·教学教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五)选择“挑战性”的课后探究习题
学生在刚刚学习好新的课堂知识以后,往往会眼高手低,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知识点还不熟练,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应给学生留一些巩固性的练习题。但在选择课后练习题的过程中,不能随便的选择书本或者习题册上的习题,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相对就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探究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课下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完函数的单调性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函数f(x)=x2在(0,+∞)为增函数。这样的题型对中职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体会
中职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做出进一步的探究,优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杰.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2(14):176.
[2]冉宏吉.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31):59-60.
[3]潘亚萍.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高考数学版),2012(12):41-42.
责任编辑 赖俊辰
作者简介:罗伟标(1981-),惠州工程技术学校讲师,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数学专业。
摘 要:中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其特殊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结合函数单调性教学,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做出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合作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64-02
一、引言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而在中职数学知识点中,函数内容不仅是教学的重点,还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所谓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熟练把握所要讲授的知识点以后,针对不同课程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先让学生自主思考知识内容,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合作交流探究所要学习的新课程,最终达到掌握知识点并熟练应用的目的。笔者经过多年中职数学教学,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下面将以函数单调性为例,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做出简要探讨。
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学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发生了重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而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此外,新的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可以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教学,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所以,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教学,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教学方法。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函数单调性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函数单调性是中职教学的重点,其教学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使得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相关概念及意义,并会利用相关定义证明函数单调性,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教学的要点是让学生理解“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发生变化”这一描述的真正含义,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与函数单调性相关的逻辑描述,如某一区间上的任意x1、x2,总会有f(x1)
(二)合理组建小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生源相对较差,多数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基础不是很好,对数学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组,将会导致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和不切入主题的现象,使得探究性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为此,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将学生划分出不同的层次,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匀的分布在不同的小组之中,同时还要考虑到每个小组学生的喜好、性格及性别等问题,保证将学生分成具有凝聚力的小组。此外,在讲新的课程之前,教师应将要讲的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让每个小组提前做好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函数单调性教学之前,教师应引导每个小组预习函数单调性的性质、意义、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而且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每个小组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测,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进而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创设与教学有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开始对知识点的学习,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是开展探究的基础,也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及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设定好的教学情境中展开讨论,进而开始探究性的学习。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针对电学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图一中交流电的图像开展函数单调性的教学,这样通过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数学知识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紧抓学生兴奋状态,让学生探究在函数图像中区间(0,0.1)和区间(0.1,0.2)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学生通过自身思考和小组讨论,很容易理解在区间(0,0.1)中,电压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的,而在区间(0.1,0.2)是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的,教师再引入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为学生讲授函数单调性的相关性质,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见下图)。
(四)结合例题引导学生交流学习
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同时,达到熟练应用的程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中,为达到该方法的教学目的,所选用的例题不仅要有典型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这样才能满足探究教学的需要。此外,教师在结合例题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每个小组的反应做出合理的回应,如果学生没有探究性的突破,教师应做出有意识的引导。为此,教师应探索传统教学问题与合作探究式教学问题的结合点,采用合体的例题引导学生交流学习。例如,在函数单调性的拓展应用训练过程中,为加强学生的理解,可以引用如下例题:已知函数y=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问f(1)和f(2)的大小。这样的例题可以考察学生是否理解函数单调性,但是无法应用到探究教学过程中。而将题目适当更改后,可以应用于探究式教学。如函数y=f(x)在区间(0,+∞)上,满足f(1)=2和f(2)=3,能否说在该区间上y随x的增大而增大呢?这样就会促进学生之间的展开自主讨论和思考,然后教师在结合例题与各个小组展开讨论,很快就会理解函数单调性中表述严谨的重要性,才会真正明白在判断函数单调性时忽略了“任意”两个字将会发生重要错误,进而掌握了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关键点。
·教学教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五)选择“挑战性”的课后探究习题
学生在刚刚学习好新的课堂知识以后,往往会眼高手低,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知识点还不熟练,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应给学生留一些巩固性的练习题。但在选择课后练习题的过程中,不能随便的选择书本或者习题册上的习题,而是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相对就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探究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课下开展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完函数的单调性后,可以尝试着让学生证明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函数f(x)=x2在(0,+∞)为增函数。这样的题型对中职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体会
中职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之中,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因此,中职数学教师应对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做出进一步的探究,优化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董杰.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2(14):176.
[2]冉宏吉.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3(31):59-60.
[3]潘亚萍.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高考数学版),2012(12):41-42.
责任编辑 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