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会宁
摘要:团队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也是大学生就业时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现状,指出了团队合作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高校教师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 教师 团队合作 有效途径
1 团队合作内涵
团队合作是指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团队合作能够有效的调动起所有成员的资源和才智,对于周围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都能够自动的回避,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还会获得一些合理的回报。俗话说,人多力量大,这就是团队合作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帮助个人实现了自身理想,个人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种集体荣誉感,会自愿地为这个集体作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使自身的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得到有机的统一。在团队内所有成员的价值观和理想都是一样的,这样他们就会发现出相同的心理状态和士气,而这种心理状态和士气是凝聚和推动整个团队发展的精神力量,也就是所谓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大学生团队合作的研究现状
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衡量用人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成为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90后这一代大学生中,团队合作精神出现了严重的缺失。
现阶段,很多的大学生都是90后,并且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家人的娇生惯养中长大,使得他们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自私冷漠、个性过强、公德意识差等,自然也就没什么集体意识,缺少互相帮助及协作精神,没有团队合作意识。处理事情时,只会想到个人利益,不会从大局出发;与人交往时,张扬个性,追求独立,有的甚至富则结交,穷则相离;参与活动时,参加人数少,积极性低。这些大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很难融入社会,缺乏社会竞争力。
3 团队合作精神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将团队合作能力列为了首要考核内容,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再就业和职场升迁所必备的能力。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在大学里开展团队合作教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飞速的发展和就业岗位需求的多样化。因此,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4 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4.1 营造合作氛围,转变教学模式
在教学活动中,高校教师应努力营造客观公正,公平竞争活动氛围,积极原有的教学观念,和学生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的创新高校的教育管理理念,让学生发挥好自身的主体作用,树立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如此一来学生在合作中就能得到学习。
4.2 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合作课程
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团队合作”课程,通过对“团队合作”理论的学习,让大学生系统地认识“团队合作”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学会合作互助,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对合作的价值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全面、更完善、更能适应社会环境变动的竞争、合作意识。
4.3 打造合作平台,注重实践培养
在实践活动中,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团体知识竞赛、合唱比赛、多人制球类比赛、拔河比赛、辩论赛等群体类项目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拓展训练的作用,拓展训练更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提高。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社会中的竞争与合作,提前适应社会的工作状态。
4.4 加强思想教育,利用思政课堂
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协同工作精神,它是建立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上的,所以利用思政课堂加强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思政课堂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应该注意培训学生的集体意识,不要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应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生活联系在一起,创新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如此一来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总之,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一个优秀的人才需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并且人格健全,能够进行高效的团队合作。高等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此高校教师应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毅宏.世界500强面试实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白非,钱国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团队合作精神[J].中国大学教学,2008(8).
[3]李晓云.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初探[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