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华
摘要:基于对当前民办高校学生质量保障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梳理、归纳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方面存在的“人手不足、经费缺乏;机构不健全、党务人员流动大、发展程序不规范;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基础群体狭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不完善;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模糊;党务干部素质不高”等一系列在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党员质量保障 问题 对策
1 概述
中国民办高校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自产生开始就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而今,民办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人才质量。相比公办学校,民办高校更加注重自身的办学特色,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专业型人才。
民办高校的学生同公办学校的学生一样,都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青年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提高民办院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保持党员先进性,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关键。建立健全我国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监督机制,切实提高学生党员的制度建设,对培养合格人才,推动市场化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受办学体制和资金模式的差异,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保障问题相比公办院校更加突出,并呈现其不同特征。
2 民办高校质量保障的现状问题
2.1 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经费缺乏等问题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不靠政府财政投入,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个人投资、社会捐赠、学生学费等,使得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无法像公办高校那样得到充分的保障,其有限的资源往往集中使用在聘用人员支出、教育教学投入及学校软硬件的建设与发展上,因此导致了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缺少足够的资金支持,最终体现出党建工作的机构不完整、从事党建工作的人手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民办高校质量保障的水平。
2.2 机构不健全、党务人员流动大,导致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不规范 根据调查,大部分民办高校的党的组织机构与《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民办高校的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的要求有明显差距,个别学校只是设立了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没有独立完整的机构。在党建的组织机构不健全的同时,民办高校党务人员的流动过大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有效、规范开展。以上两个因素给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例如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规划不明确、发展程序不清、党员发展标准不严格、学生党员的档案不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党员质量的保障水平。
2.3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造成了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群体狭小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在人才培养方面贡献突出。但受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一是专业设置相近,缺乏特色;二是师资来源缺乏保障;三是即使是一些热门专业也存在着就业难题。
以上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我国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进而影响到学生党员的质量。党员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重任。因此高校必须严格对学生党员的质量要求,不仅要求思想觉悟还要考查整体素质。然而在民办高校中,由于在校生的整体素质不高,就使得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群体狭小,发展人员有限。另外,随着就业形势的越加严峻,很多入党条件成熟的优秀学生把选择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缺乏入党热情,就更加重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难度。
2.4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制度不完善 在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制度不完善,发展程序不规范,因此“重发展结果、轻发展过程”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民办高校而是简单地按照上级给出的指导性的指标要求来开展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不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和自己的党建工作规划来开展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最终导致了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管理等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出现了为达标而盲目发展的现象,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违背党员发展程序,忽视党员发展标准,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几个月集中发展、突击发展学生党员。
2.5 学生党员发展标准模糊,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功利化现象 什么样的学生达到党员标准,可以发展入党,这是保障学生党员质量水平的首要环节。通过调研结果显示,多数民办高校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衡量党员发展的标准过于单一,往往只是重视学业成绩,或者走上另外一个极端,只是重视在学校中工作表现,更有甚者只要和老师关系好就可以入党的现象。总的来说,民办高校在学生党员发展的过程中,衡量党员的标准出现了偏差、入党动机更多呈现出多元化和功利化的现象。
2.6 党务干部素质不高,影响了学生党员质量保障水平的提高 根据调查显示,民办高校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比较少,而且从事党务工作时间比较长的干部比较少,由于对党建工作不熟悉,实际积累的党建工作经验相对比较匮乏,因此表现出来,民办高校的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不高。一些年轻的党务干部对党建工作不熟悉,又缺少业务培训,在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工作上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办法不多;另外,一些来自公办学校的同志虽然从事过多年的党建工作,但多数只是简单把把公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做法复制过来,结果出现了“水土不服”、缺乏针对性的现象;除了专职党务干部显现出以上问题以外,兼职的党务干部在实际从事党建工作过程中,由于学校行政、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在党务工作方面投入的精力严重不足。
3 民办高校质量保障的对策
3.1 规范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程序和关键环节 首先,严格学生党员质量标准。它不仅是学生党员发展阶段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党员评议、考核和转正等阶段的依据。质量标准的严格与否直接关系到今后学生党员的质量水平。发展学生党员必须把好质量标准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在发展过程中,要对拟发展入党的学生进行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理想信念,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学习成绩;既要考察其平时表现、群众基础,也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在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另外,还要严格学生党员发展的程序和关键环节。保障学生党员质量要在政治引导环节、培养考察环节、预备党员吸收环节和预备党员转正环节这几个关键环节进行规范。
3.2 健全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工作制度 质量是党员发展的生命,而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是质量的保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党员发展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杜绝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失职渎职事件,提高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要健全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工作制度,可以从培养衔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计划总结制度、正常退出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这几个方面入手来落实。
3.3 构建组织体系,为学生党员质量提供组织保证 要切实保障学生党员质量,除了有具体的措施以外,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建立健全一个四级互动学生党建工作制体系——组织部牵头,宣传部、学工部、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院系党组织贯彻落实,学生党支部具体实施的四级学生党建工作领导组织体系。此外,还要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党建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学生党支部的活力,夯实学生质量工程的基础,为发展学生党员质量提供组织保证。
3.4 建立健全监督激励体系 为了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必须要从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建立组织监督机制、完善制度监督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来提高学生党员的质量。通过群众参与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来让学生党员在群众监督中保持先进,通过开展党支部党建责任制目标管理为载体,把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融入到党建责任制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中去,通过公示、互评、举报、警示教育等制度,监督和反馈各基层学生党支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荷平.提高发展大学生党员质量的思考[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张建和.建立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的长效机制[J].当代经济,2006(5).
[3]景占伏,闫国君,姚旭光.民办高校党员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2).
[4]叶剑敏.民办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与主要学生社团组织架构融合的对策——提高民办高校学生党员思想觉悟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8).
[5]余生,李春霞.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新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08).
[6]丁松林,成迎富.积极创新民办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J].河南教育(中旬),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