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永生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抽样调查徐州部分中学武术教学现状。结果表明:徐州部分中学武术教学的开展现状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是:重视程度不高,师资力量匮乏,教材系统性较差,教学内容缺乏层次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武术运动及武术教学的认识也有失偏颇。针对问题所存在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促使武术在徐州中学体育教育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普及。
关键词: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对策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徐州市三所中学高中年级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1.2.2问卷调查法
1.2.3访谈法
1.2.4数理统计法
2.徐州市中学武术教学现状
2.1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2.2师资力量不强
2.3教材内容枯燥
2.4教法手段单一
3.徐州市中学武术教学发展对策
3.1扩大武术在校影响力
端正学校领导对武术的认识是关键。笔者呼吁市教育部门把武术从体育课中脱离出来作为一门国学的必修课,通过传统教育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并将武术增加为一项毕业生体育达标内容,从而提高武术在中学体育教育当中的地位,扩大其影响力。
3.2加强武术师资的培养
一般本科院校的体育系(除武术专业外),大都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才开设一个学期的武术课,这在时间上讲是很不合理的,在内容上也不够充实,学生难以学到真正的功夫,应在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打好基本武术训练基础,练好基本功。同时掌握好国家规定的一系列基本套路,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大纲外的教学内容和实战技能,这样既能把武术与专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使学生普遍接受武术类各方面知识和技能。
3.3丰富与完善教材内容
在教材上,应打破传统模式格局,建立新的武术体系。要确立“淡化套路形式,提倡攻防技能”12字,编写突出武术的攻防趣味,提高攻防技能的锻炼方法,强调武术的实用价值,力求符合中学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武术教学规律的教材,切合中学生实际,同时有利于中学生的武术兴趣、意识培养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武术素养。
3.4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
3.4.1动作与音乐相结合
笔者通过教育实习体验,将音乐用于武术课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积极性,优化课堂情境。一堂武术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起,把音乐贯穿于武术教学中,可通过悦耳优美的乐曲使大脑皮质产生兴奋;被音乐揉化了的动作变得刚健有力且富有艺术的魅力,学生就能以愉快的心情和美的享受去学习、接受新的动作。用这种心情去学习新动作,势必使形成运动条件反射的时间大大缩短。
3.4.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进行武术教学中,常规的“教师教、学生模仿”的教法让学生觉得乏味。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把一些武术比赛及武术表演的内容放给学生看,提高学生对武术的鉴赏能力。把学生集体练习的动作或者单人练习动作拍摄下来让学生自我观摩,自行讨论分析,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对自身的武术动作有直观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
3.4.3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来培养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也是重要方面。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励并结合有针对性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练习。
3.4.4充分利用武术图解
武术图解是反映动作的位置、方向以及运动路线的起止点,给人直观的感觉。正确地掌握图解知识,对培养自学、自练的能力及提高技术水平都有帮助。
3.4.5善用师生合作式教学
师生合作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要用训斥、羞辱等强制手段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学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导致学生不满、反感,甚至恐惧。如学练旋子,教师可以先进行完整示范,通过自己潇洒飘逸的动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再让学生进行两脚的后踢练习,防止动作中常出现的右腿向右跨的错误动作的产生。教师还可进行一些保护与帮助,如教师的左手抓住学生的左手,右手扶住学生的腰部,待学生跳起时稍微助力来提高学生跳起的高度,让学生体验一种腾空的感觉,降低动作的难度,师生合作式教学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结论
学校教育部门领导对武术课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武术专长老师的师资力量不强,教材内容枯燥,大部分学生对武术课所上的内容感到单调,枯燥无味,再加上教材系统性差,内容难易程度缺乏衔接,不利于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过分强调“统一”,使学生缺乏主动性,个性和特长难以发挥,能力得不到体现。学生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会武术运动的乐趣,更难以体会武术运动的“精”“气”“神”的内涵,进而使得学生丧失了对武术运动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参考文献:
[1]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3(2):26-31.
[2]琳琳.浅谈中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部,2000,4(6):13-19.
(作者单位 江苏省丰县王沟中心学校)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