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语文审美化教育

2014-04-01 03:31祁文峰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导语初中语文

祁文峰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除了语言文字教学,还有思想情感教育、审美教育。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使语文课既有情又有趣,充满着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化教育;导语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克莱德·E·柯伦所说:“当教师更多地懂得了美的素质怎样进入人的生活,当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来完善、扩展这种美的体验方法时,他们也就踏上了教学艺术之路。”因此在追求教学最优化的教学实践中,人们开始用审美的眼光透视教学活动,用审美的理想来考虑教学过程。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纵观语文教材,它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亮的珍珠。所以初中语文教学除了语言文字教学外,还有思想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而以往的应试教育往往把作品分解为孤立的文字、语言,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索然无味,完全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使语文课既有情又有趣,充满着艺术的魅力,这样就能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和良好的审美体验,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从而兴趣盎然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语文教学内容审美化

语文教材本身是一个美的海洋,它给人以美感。其中的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文学作品,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人格美、生活美、景物美、语言美、形式美、艺术美等,特别是文学作品内容的美,是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审美意识的一种表现,具有审美的本质属性。

语文教材编选的文章多属文质兼美,历代传诵的佳作。例如,同是写“莲”,语文教材中的“莲”是对莲的形态和实质的生动形象的描摹、联想和抒情;或描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摹写“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神韵;或联想“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乡情;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操……同时,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既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悲壮美;“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气势美;也不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坚贞不二的柔情美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园美以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哲理意蕴……如此种种,足见语文教材中反映美的领域无限宽广。这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功能奠定了客观基础。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像导游一样,既引导学生领略课文结构精巧缜密之美,又有意识地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段,“披文入情”,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细细咀嚼词语在一定语境中意义、范围、程度、色彩、情味等方面的细微差别,体会作者推敲斟酌的艺术匠心,深入到作品描绘的美好境界中去领会教材所蕴涵的思想美、形象美、情感美。比如,学习陶渊明的《饮酒》一诗,可引导学生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与其同义词“望”进行比较品味:“见”是不经意而见,表现诗人田园生活的悠闲自在;而“望”则是有意而望;着一“见”字,境界全出;置一“望”字,则神气索然。

二、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1.精心设计导语

一个好的导语的设计,能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文化氛围,情绪情感被打动,从而产生一种审美冲动,这同样影响并决定整堂课的效果。如,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课文时,为使学生对祥子一生的悲惨命运有一个整体把握,在上课之前我介绍了原著《骆驼祥子》的故事梗概,当讲到“失去劳动能力的祥子扛着灵旗把别人送进坟墓的同时也把自己送进了坟墓”时,全班学生都沉浸在一种“哀其不幸”的情绪中,从而对祥子产生极大的同情心,带着这种同情心去理解课文,学生就会感到轻松,就能从中得到快感,达到审美效果。

2.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不能长期保持集中,所以素质教育提出要采用适应学生的教法,而不是如应试教育般培养适应考试的学生。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也曾说过,方法制约效果,只有科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代有进取精神的、有效率感和责任感的新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注意给学生营造一种自己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自去品味审美对象。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让全班学生推选一名学生当老师,师生角色易位,结果学生比以往更认真地预习课文,翻阅资料,整节课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体会童话这种文体独特的魅力,寓教育于审美的愉快享受之中。

3.联系实际设计练习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心不乐学。根据中学生“记忆力强但不能持久”这一特点,平时除了巩固练习外,我们应该结合课文设计中学生较感兴趣的练习,让学生走出课堂,接受美的熏陶,并从中汲取知识。在上完《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之后,我设计了一道作文题——“孔乙己巧遇范进”,学生兴味盎然。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在孔乙己与范进这两个人物的对比中去审视现代社会及教育制度。可见,联系社会生活设计练习,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美,这也可以说是审美教育在课外的延伸。“愉快的记忆永不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就容易多了。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理解语文美育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特征充分发挥其作用。这样,不仅能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而且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美的修养。

参考文献:

何永洪.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19).

(作者单位 甘肃省渭源县路园镇东锹学校)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

猜你喜欢
导语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本期专栏导语
谈新闻导语的创新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