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批阅符号

2014-04-01 22:36底倩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

底倩

摘 要:传统的批阅符号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为此,提出两种批阅符号,“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一:书面批阅;“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二:卡式批阅。

关键词:批阅符号;说话;书面批阅

学生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效果,是学生巩固、消化知识的一种反馈方式,也可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但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的作业,作业量大,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几乎每天都有一次,个个写批语,写简评,甚至有些字他们不认识也看不懂!而且对教师来说也太麻烦,太辛苦!从事教育事业踏上三尺讲台二十七年的我,多年来一直寻找批改作业的简易而又有实效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经过我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终于总结出一系列“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简单易懂,有时孩子们看到作业批改后高兴得不亦乐乎!哎呀,我今天又得了一个棒!我又得了一个优!我今天有点粗心啦。老师表扬我啦……

一、“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一:书面批阅

查阅学生的作业,很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习惯上只使用“√”(对号)与“×”(错号)两种符号。“√”多的学生无比自豪,“×”多的学生则无地自容。这样不但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民主化的发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健康也发生着很大变化,这种批阅符号已不能适应改革形势和学生的心理需要了,长期下去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作业批改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遏制了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为了学生的面子,为了学生的自尊,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老师应给他们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经过探索、实践,我巧妙地运用了以下这些“会说话”的批阅符号。

学生迫不及待地取回作业本,看到“■ ”时,他们知道这是老师在赞扬他们写得好,他们能不激动吗?这种心情自然会换来下次写作业的灵感和信心。有了错题,但整本作业没有看到难看的“×”,而是令人深思、引人思考的“?”,时刻提醒学生做题写字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马马虎虎,就会自觉提醒自己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自然而然就会稳步提高。

二、“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二:卡式批阅

我精心巧妙地设计了语文作业批改反馈卡。反馈卡由自评、师评组成。正反两面,正面为A,反面为B(A面表示作业优秀,无可挑剔,B面表示作业有些小毛病)。作业完成后,我和学生当面翻卡,若我翻为A面,学生也翻为A面,说明他的作业已经过关,无错误之处。若我翻为B面,学生翻为A面,教师要讲清为什么是B面,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阐述自己的理由,让学生心服口服。若教师翻为A面,学生自翻为B面,要让学生讲清其中原因。有时教师一眼看不出错误之处,而学生自写作业,他心里非常明白自己写得怎么样,要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之处。若教师与学生同翻到B面,没有商量,找出不足,重新返工。这种游戏似的批改作业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业和改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性,使学生都有竞争意识和比赛意识,增强了评判能力,使学生写作业更加清楚、工整、认真,修改作业更加及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觉得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都非常热情、主动地学习。当面批改作业时,学生的一双双眼睛紧紧盯住我手中的卡,当我把A面出示在他们面前时,学生激动地双手伸开,大喊一声“耶”!A、B面反馈卡操作起来灵活方便,实用性很强,在作业批改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工作效率。

这些“会说话”的批阅符号融洽了师生关系,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实际上,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时时刻刻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关心与爱护,视学生为子女,把一片爱心毫不保留地献给可爱的孩子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善待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灵重负,才能让每位教师称得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光荣的称号!

(作者单位 商丘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小学)

编辑 张珍珍

摘 要:传统的批阅符号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为此,提出两种批阅符号,“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一:书面批阅;“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二:卡式批阅。

关键词:批阅符号;说话;书面批阅

学生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效果,是学生巩固、消化知识的一种反馈方式,也可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但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的作业,作业量大,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几乎每天都有一次,个个写批语,写简评,甚至有些字他们不认识也看不懂!而且对教师来说也太麻烦,太辛苦!从事教育事业踏上三尺讲台二十七年的我,多年来一直寻找批改作业的简易而又有实效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经过我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终于总结出一系列“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简单易懂,有时孩子们看到作业批改后高兴得不亦乐乎!哎呀,我今天又得了一个棒!我又得了一个优!我今天有点粗心啦。老师表扬我啦……

一、“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一:书面批阅

查阅学生的作业,很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习惯上只使用“√”(对号)与“×”(错号)两种符号。“√”多的学生无比自豪,“×”多的学生则无地自容。这样不但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民主化的发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健康也发生着很大变化,这种批阅符号已不能适应改革形势和学生的心理需要了,长期下去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作业批改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遏制了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为了学生的面子,为了学生的自尊,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老师应给他们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经过探索、实践,我巧妙地运用了以下这些“会说话”的批阅符号。

学生迫不及待地取回作业本,看到“■ ”时,他们知道这是老师在赞扬他们写得好,他们能不激动吗?这种心情自然会换来下次写作业的灵感和信心。有了错题,但整本作业没有看到难看的“×”,而是令人深思、引人思考的“?”,时刻提醒学生做题写字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马马虎虎,就会自觉提醒自己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自然而然就会稳步提高。

二、“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二:卡式批阅

我精心巧妙地设计了语文作业批改反馈卡。反馈卡由自评、师评组成。正反两面,正面为A,反面为B(A面表示作业优秀,无可挑剔,B面表示作业有些小毛病)。作业完成后,我和学生当面翻卡,若我翻为A面,学生也翻为A面,说明他的作业已经过关,无错误之处。若我翻为B面,学生翻为A面,教师要讲清为什么是B面,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阐述自己的理由,让学生心服口服。若教师翻为A面,学生自翻为B面,要让学生讲清其中原因。有时教师一眼看不出错误之处,而学生自写作业,他心里非常明白自己写得怎么样,要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之处。若教师与学生同翻到B面,没有商量,找出不足,重新返工。这种游戏似的批改作业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业和改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性,使学生都有竞争意识和比赛意识,增强了评判能力,使学生写作业更加清楚、工整、认真,修改作业更加及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觉得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都非常热情、主动地学习。当面批改作业时,学生的一双双眼睛紧紧盯住我手中的卡,当我把A面出示在他们面前时,学生激动地双手伸开,大喊一声“耶”!A、B面反馈卡操作起来灵活方便,实用性很强,在作业批改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工作效率。

这些“会说话”的批阅符号融洽了师生关系,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实际上,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时时刻刻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关心与爱护,视学生为子女,把一片爱心毫不保留地献给可爱的孩子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善待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灵重负,才能让每位教师称得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光荣的称号!

(作者单位 商丘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小学)

编辑 张珍珍

摘 要:传统的批阅符号已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为此,提出两种批阅符号,“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一:书面批阅;“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二:卡式批阅。

关键词:批阅符号;说话;书面批阅

学生的语文作业可以检测学生课堂听讲效果,是学生巩固、消化知识的一种反馈方式,也可以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但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的作业,作业量大,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几乎每天都有一次,个个写批语,写简评,甚至有些字他们不认识也看不懂!而且对教师来说也太麻烦,太辛苦!从事教育事业踏上三尺讲台二十七年的我,多年来一直寻找批改作业的简易而又有实效的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经过我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终于总结出一系列“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简单易懂,有时孩子们看到作业批改后高兴得不亦乐乎!哎呀,我今天又得了一个棒!我又得了一个优!我今天有点粗心啦。老师表扬我啦……

一、“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一:书面批阅

查阅学生的作业,很多老师在批改作业时,习惯上只使用“√”(对号)与“×”(错号)两种符号。“√”多的学生无比自豪,“×”多的学生则无地自容。这样不但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民主化的发展,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健康也发生着很大变化,这种批阅符号已不能适应改革形势和学生的心理需要了,长期下去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作业批改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遏制了学生的进步与提高。

为了学生的面子,为了学生的自尊,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老师应给他们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经过探索、实践,我巧妙地运用了以下这些“会说话”的批阅符号。

学生迫不及待地取回作业本,看到“■ ”时,他们知道这是老师在赞扬他们写得好,他们能不激动吗?这种心情自然会换来下次写作业的灵感和信心。有了错题,但整本作业没有看到难看的“×”,而是令人深思、引人思考的“?”,时刻提醒学生做题写字时一定要仔细、认真,不要马马虎虎,就会自觉提醒自己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成绩自然而然就会稳步提高。

二、“会说话”的批阅符号之二:卡式批阅

我精心巧妙地设计了语文作业批改反馈卡。反馈卡由自评、师评组成。正反两面,正面为A,反面为B(A面表示作业优秀,无可挑剔,B面表示作业有些小毛病)。作业完成后,我和学生当面翻卡,若我翻为A面,学生也翻为A面,说明他的作业已经过关,无错误之处。若我翻为B面,学生翻为A面,教师要讲清为什么是B面,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阐述自己的理由,让学生心服口服。若教师翻为A面,学生自翻为B面,要让学生讲清其中原因。有时教师一眼看不出错误之处,而学生自写作业,他心里非常明白自己写得怎么样,要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之处。若教师与学生同翻到B面,没有商量,找出不足,重新返工。这种游戏似的批改作业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业和改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性,使学生都有竞争意识和比赛意识,增强了评判能力,使学生写作业更加清楚、工整、认真,修改作业更加及时。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我觉得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学生都非常热情、主动地学习。当面批改作业时,学生的一双双眼睛紧紧盯住我手中的卡,当我把A面出示在他们面前时,学生激动地双手伸开,大喊一声“耶”!A、B面反馈卡操作起来灵活方便,实用性很强,在作业批改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工作效率。

这些“会说话”的批阅符号融洽了师生关系,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实际上,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时时刻刻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关心与爱护,视学生为子女,把一片爱心毫不保留地献给可爱的孩子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善待学生,减轻学生的心灵重负,才能让每位教师称得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个光荣的称号!

(作者单位 商丘中等专业学校附属小学)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