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静 邵雪晴
徐静:女,本科,护师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胸腔积液是肝癌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达32.01%[1],可影响术后综合治疗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因此,术后早期发现和预防积极处理胸腔积液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重要举措之一。我科对行肝癌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通过穿刺置管引流等对症处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我科肝癌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28 例,其中男16 例,女12 例。年龄31~73岁,平均(51.3 ±10.2)岁。肝脏右叶肿瘤切除24 例,肝中叶肿瘤切除2 例,肝脏左叶肿瘤切除者2 例。28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2~39.2 ℃),有咳嗽症状者6 例,有胸闷症状者8 例,有活动后气急症状者8 例。
1.2 方法 均采用穿刺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进行治疗。
2.1 术后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特殊临床表现 护士密切观察患者术后5~7 d 胸腔积液高发时间点的病情变化,除了做好术后患者常规的康复护理外更要加强患者不适主诉如胸闷、咳嗽及活动后气急等症状的观察,同时关注患者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及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经过积极的处理,加速患者康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2.2 引流液的观察及护理 置管引流期间,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因不同颜色的引流液其观察重点不同,如引流液为血性,应及时报告医师,同时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遵医嘱留取血标本送检并应用止血药。如引流液浑浊,应观察有无感染,遵医嘱留取标本做培养+药敏试验,合理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术后放置引流管会加重患者的经济及精神负担,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做好宣教,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工作。
2.3 中心静脉穿刺管改良为胸腔穿刺引流管的特殊护理用中心静脉穿刺管改良成的胸腔引流管的优点:(1)安全性高。本组28 例患者,均未出现因脱管导致的气胸。(2)放液速度缓并可以控制,引流彻底,避免了多次操作,减少逆行感染的发生。(3)创伤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且患者活动自如,接受性好。本组1 例患者拔管时发生出血,出血量在200 ml左右,经加压包扎止血效果好。(4)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负担,操作和护理方便。(5)引流匀速、安全、有效,减少了因短时间引流过多导致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尽管改良的胸腔穿刺置管有以上诸多优点,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不容忽视改良胸腔引流管特殊护理:(1)因管腔较细,材质较软,保持导管的引流通畅,防打折扭曲。本组有3 例患者引流至后期有条索状絮状物,护士查房过程中要经常挤压引流管,必要时通知医师做相应的对症处理,保持引流通畅,预防引流管堵塞。(2)首次放液不可太多,引流量以不超过1000 ml 为宜,避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功能障碍;留置导管期间,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开放引流并及时报告医师。(3)防止感染。胸腔穿刺置管并注入抗癌药物,胸腔药物浓度提高,对肿瘤杀伤作用明显加强,可抑制胸水的再生,但在注药治疗过程、间歇引流过程等环节以及患者体质差等原因,有潜在感染的危险[2]。在注药治疗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注药前后必须严格用安尔碘消毒剂消毒接口;观察穿刺口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穿刺口周围皮肤及导管必须严格消毒,每天常规消毒后盖上无菌敷贴,如有污染及时用安尔碘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更换无菌敷贴[3];引流袋要低于穿刺点20 cm 以上,防止引流液逆流感染;同时应注意观察放出胸液的颜色、性状和量。(4)保持中心静脉导管与无菌引流袋之间连接的完整性和紧密性,注药或换引流袋时要先夹闭导管,尽量选择螺旋口的连接方式,可在连接处用胶布再做固定,双重固定避免进入空气及连接口脱落导致气胸。(5)胸腔积液引流接近干净或已经干净时,引流导管可能接触胸膜,有的患者可能自我感到有胸部疼痛或不适,需调整引流导管放置的位置或拔管。
(1)术后白细胞变化情况。患者术后第1 天白细胞达到峰值,每天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在发生胸腔积液穿刺前有反跳现象,经过穿刺有效的引流又降至正常值。(2)引流液变化 情况。1 d内引流彻底14例,2 d内引流彻底8 例,3~5 d内引流彻底6 例,28 例患者胸闷气急症状均在穿刺引流1 d后消失,发热症状在引流后2~3 d 内消失。
肝癌术后并发胸腔积液较为常见,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各种治疗,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刘鹏飞.肝切除术后胸腔积液的原因及处理[J].腹部外科,2003,16(5):268-269.
[2]田 芳,张 静,李 荣,等.Seldinger 法心包穿刺置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护理38 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A):6-7.
[3]邓勒女.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胸腔积液引流中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B):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