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考试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

2014-04-01 11:25石裹莹刘远海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评价

石裹莹,刘远海

(湖北科技学院,湖北咸宁437100)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要求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考核评价方面做出巨大调整。传统考试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积极开展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新一轮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改革高校的考试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考试对教与学起着促进作用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它与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有人认为,考试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也有人认为,考试是指挥棒,老师怎样考,学生就怎样学;还有人认为,考试既是花环,也是枷锁。这些说明考试很重要,科学合理的考试有效的检验了教学效果,促进了教与学。相反,考试也能禁锢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使得老师不敢超出教材和考纲半步,使得学生的学习唯分数是图。因此,要充分发挥考试对教与学的积极促进作用,将考试改革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不要让考试成为教学的枷锁。

2.考试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大纲下的不同课程来落实,每一门课程承担着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的特定任务,学生在校园期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进行各门课程的学习。一门课程的开设质量是由四个要素决定的,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目标是灵魂,教学大纲是基础,教学过程是核心,考试方式是导向。因此,高校决策层和管理层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课程考试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而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也要重视考试改革工作,建立与符合人才培养大纲,与课程目标一致的,科学合理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作为学生,要端正学风考风,诚信考试,考出真实水平。

二、考试现状分析

1.考试目的功利化

传统观念认为,考试是老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考试本应对教与学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尺度,无形中加大了教师作为主考方的压力,因此,在编制试卷时依据平时教什么,考试就考什么,生怕难倒了学生。而学生更是把考试当成获取学分、升级、赢得荣誉、奖励和取得学位的手段,为了及格而学习,使得学生不注重学习过程,而转向投机取巧,死记硬背老师划取的重点,甚至在考场舞弊。这种错误的考试目的无法使得教与学生动的开展起来。

2.考试改革动力不足

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高校应该主动的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实施考试改革。考试改革的拨动点应是学校领导和教务管理部门,正如学者王晋堂指出:“教育问题的全部症结,就在于教育体制,更正确地说,在于教育管理体制。”而真正的实施主体应该是院部,尤其是教师。但是,很多高校因决策层的教育思想观念、改革魄力、经费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考试管理改革动力不足。而教师的考试改革实施动力不足原因更复杂,考试不是教学环节的终点,而是一个无形的起点。教师选择怎样的考试方式就意味着教学方式的不同。如考试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知识和原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就无法满足这种要求,考试改革给教师业务能力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胜任的。如果教学管理部门无视这种压力,不计算考试改革增加的巨大的工作量,大部分教师只有选择原地踏步。

3.考试管理落后

由于连续的扩招,使得大部分高校资源非常紧张。因此,几乎所有高校都将期终考试集中在1周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有利于统一安排和调度人力、物力,但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不利于学生的回顾总结。而且对于教师监考不力、学生舞弊、送人情及格等问题处理不及时,甚至有制度不落实,助长了考试中的不良风气;考试后阅卷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些课程不是流水作业,集中阅卷,导致学生成绩的不够客观公正。而且考试分析借助软件完成看似科学,实际简单机械,如公共课程考试往往按班级汇总成绩,但一份试卷难度等质量数据应该是所有参考班级的总量,一个班的数据只能显示这个班级的学习效果,用这一个班的成绩得来的试卷难度系就不足以评价整体。另外,考试分析是为了反馈给教学,改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这个反馈作用微乎其微,因为同一门课程的考试只有在下一届学生的教学中得以体现,周期大约为一年,时间太长。所谓的试卷检查和问题整改无疑如马后炮,这些教学和考试过程中的失误对于已经考过的学生来说是无法挽回和弥补的损失。

4.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

当前高校考试存在的种种弊端主要表现在“四多四少”,“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考试多,口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这些弊端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注重具体知识点的记忆,综合驾御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使学生更加重视掌握理论框架,忽视理论建立的背景、思想、发展和革新;使学生重视书本知识,缺乏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学得很枯燥,记得很辛苦,考得很紧张,用得很勉强,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也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三、考试改革对策研究

1.转变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

创新是引领社会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因此,高校要自上而下的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屏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机制,形成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完善和落实考试改革制度,加强考试管理

一是要建立考试改革激励制度。各高校关于考试改革的制度有一些,但激励制度很少,这直接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激励制度应考虑考试改革工作量,可以是直接统计学时,也可以以项目的形式划拨专项经费,将是否开展考试改革、成效好坏与教师业务能力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挂钩。二是要自上而下的加强考风考纪建设。有观点认为,一个高校的教风、学风就是领导者的作风。领导者、管理层在考试管理中铁面无私才能树起正气,促进优良考风的形成。三是充分发挥考试分析的作用,完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考试分析能直接反映出试题编制效果和学生知识水平掌握程度。四是教务等管理部门要为考试改革在试卷印刷、教室安排、人员调配上做好服务,提供一切方便。

3.建立多样化课程成绩评价体系

多样化课程评价体系应遵循教育规律、课程特点、学习习得过程、学生个性状况等,建立丰富多样、甚至是生动有趣的评价形式,将考试不再作为课程结束的终点,而是一个思维总结提升的起点,推进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题型等方面的改革,彻底改变以期末考试、闭卷形式、知识识记为主的单一的考试模式。

多样化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根据课程特点,加强课前预习,要求做章节的预习报告,让学生做到难易心中有数,提高自学能力,使老师讲课有针对性,更加突出重难点;增加章节性考试(实验),化整为零,注重学习过程,缓解学生学习和考试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这种短周期的反馈更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实验成绩比率,要求学生多辨认模型、多解剖标本、掌握解剖结构。将平时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也纳入评价体系中,减低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对参加学科竞赛、发表论文、探究性学习等进行加分。

其它专业主干课程也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增加课程小论文、调查报告、口语测试、综合答辩考试、文献查阅能力、作品展示等形式,增加开卷或者半开卷形式,多出分析综合题,不限标准答案,鼓励思辩,主考多样化,适合的科目可以参加教考分离,兄弟院校交叉考,甚至请各对口专业领域的企业、单位参与课程成绩评价,增加学习的应用性和学生就业机会。

4.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考试改革同步

考试改革要求教学改革与之同步进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创新教学方法也势在必行。在高校的实际工作中,几乎每个高校教师都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但改革的力度不大,以项目申报教师为主,真正参加人员不广泛,一旦得不到学生认可就容易夭折,即使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不易推广。创新教学方法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特点,以学生为主,真正让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获,学有所用,被社会悦纳和认可。宽口径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压缩教学课时,把书本和要学习的内容交给学生。例如在“系统解剖学”课程中,一共有20章,其中50%的知识是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查阅资料掌握的,那么教师对这一部分知识略讲就行,对其他有难度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实验探索、课堂精讲等形式完成。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是组织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改革之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你考试焦虑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准备考试
瞧,那些改革推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