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芷芳,黄诗海
(泉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美国当代诗人加里·斯奈德,是全球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环保主义者,他创造了大量著名的散文、诗歌,其创作主题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思考,提倡维护生态平衡。斯奈德见识广泛,生态思想深邃,多年来致力于环境保护的研究,被生态学说的“深层生态学”推崇为“桂冠诗人”。斯奈德自然书写的代表作为《龟岛》,获得1975年普利策诗歌奖。在长期实践中,斯奈德形成了从生态关怀为核心的特色生态学。
通过研究斯奈德的生态诗学,可发现其诗歌的本质产生于荒野的“野”性,荒野具有丰富、完整、稳定、多样等特征,追求真善美之境界。“荒野”的根本原则是发展与繁荣。(1)它具有真实性与稳定性,具备强悍的自我保护能力,无法被随意改变。(2)“野”具有利益性与普遍性,意味着生态系统的繁荣昌盛,维护了大自然万物的协调发展[1]。(3)“野”具有“美感”与“可持续”特征,自然万物可根据自身的特征,自由地生长,其拥有丰富的食物,可维持正常的粮食供给关系。(4)“野”的世界是繁荣茂盛的,当地生态系统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自然万物具有可相互作用,自由生活,充满了美感的享受。(5)“野”是大自然珍贵的本质,人类在一切活动中应该综合考虑各种自然因素,遵循自然的法则,维持各种生物的协调发展。(6)保护“野”相当于保护地球生物的多样发展。斯奈德表明,对地球生物造成破坏的主要因素来源于人类中心主义毒素的人类文明。统治地位文明认为“野”无重要的社会价值,采取多种手段遏止其它生物的存在,但“野”是无法控驭的,具有各种争议性。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人类总是企图改变“荒野”。片面的“野”观念、不理智的行为,无法保持良好的生态平衡,而引发人类精神生态危机。斯奈德认为,“荒野”在人类的潜意识中出现物质性延伸,从根本上而言,是地理与心理的融合,原初丰富的“荒野”与人的“潜意识”具有整体性与双重性,体现了“山即是心”的观念。斯奈德的观点与利奥波德的思想一致,荒野作为一种人类长期实践处理的文明成品的原材料。荒野的原材料来源相当广泛,构造多样化,各种产品的不同最后被理解为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产生于多样性的荒野。“野”的世界包罗万象,对外表现为生物文化的“多样性”。世界的“多样性”后被破坏导致“荒野”和人类精神被文明统一划分,人类与地球出现相违背的现象,引发了各种世界生态危机,无法塑造人类文明。因此,只有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确保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同时,也应该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树立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因此,人类只有重归“荒野”,才能正确处理自然与精神的双重危机。
斯奈德在一首诗歌中描述了回归荒野的美好感觉,诗中的描述如下:文章的主人公在山中待一段时间后,重新再回到低地,爬到树上摘苹果,并不被黄蜂叮蜇。他认为,是因为人的身上保留着山的气息,荒野气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这意味着,人类需要重归荒野,享受山的气息,才能与大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诗意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斯奈德认为,在人承受过大社会压力的情况下,有毒文化入侵人类社会,在“荒野”与人的“潜意识”中便会体现出“野”,追求真善美的世界,使人类正确认识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浑然一体的,才能建立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3]。为了让人类重新回到“荒野”当中,需要利用诗歌的传达渠道,进行“野”的声音之传达,需要诗人通过诗篇重新创建生态文明。
斯奈德生态诗学中谈论到,诗是天籁之音与人的潜意识之音。斯奈德认为诗学“将宇宙当成基本是声音”,同时诗作为媒介,使人们与自己的无意识紧密结合。因此,神话与歌谣推动了人类的文学创造。在表现形式方面,诗是作为一种巧妙的口语艺术,通过呼吸吐纳,可真正倾听天籁之音与人的潜意识之音。诗表达了自我及地球大地的心声,变化多端的“和风”与各种各样的“意识”,体现出了生命的活力。所以,在现代化的经济时代,人们仍然喜欢口头朗诵诗歌,诗应该用声音与肢体语言表达出现,用原始的表演技巧与独特的潜意识表现出来。
诗的作用是解放全人类,维持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斯奈德的生态诗学认为,是文化、文明的错误引发了世界性生态危机,需要通过利用人类文化等重要因素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以全新的角度看待世界,重新改造生态文明[4]。人与万物之间属于平等的关系,人类不能利用破坏其它生物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价值。人类应该在保全他者多样性的同时,保证世界生态文化多样性,创建健康的人类文明。因此,生态诗应该确定非人类价值。斯奈德始终认为,诗具有传递非人类声音,万物生存价值的重要作用。万物各有价值,诗通过传达万物的声音,使人类可以真正认识与重视自然价值。诗通过传达万物声音,遏止不健康的人类非文明行为,这是斯奈德赋予诗最重大的历史责任,体现出诗是“生态的求生本领”。
斯奈德的生态诗学中谈论到,在“荒野”与人的“潜意识”,及其他领域中到处体现出“野”。在文明的现代化世界,那些受现代文明污染的原始文化都是以“亚文化”的形式存在,存在于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地方”与“社区”中,维持生态系统、文化历史的可持续发展。斯奈德谈论:虽然我们无法拥有完整美好的原始文化,但是我们可拥有邻居、社区,这些地方具备了“野”的文化与品质,应该不断继承与发扬。所以,斯奈德的生态诗学认为诗人应该重归“荒野”,深入人类潜意识,在“地方”和“社区”中挖掘健康的生存道路,保卫生态的平衡发展,重新塑造生态文明。诗人应该重归“荒野”,倾听与传达“野”的声音。斯奈德结合巫祝的功能,认为诗人应与自然的声音融为一体。诗人与古代巫师的工作同样,发挥相同的工作职责,都是用他的心灵探求各种生命,让梦想歌唱起来,肩负着为自然歌唱的使命。诗人应该抛开人类文明的谬见,谱写与歌唱荒野与人类文明的诗篇。为了落实倾听、传达工作,首先,诗人必须真实活在“地方”里,熟悉当地特色的居民,与自然万物保持情感上的联系。其次,诗人应该深入在社区里探索,在社区中工作,创造文化艺术。为了久居社区,诗人创造的诗应该紧密结合当地社区的日常生活[5]。同时,诗人应该探索“原始性”和“野”的亚文化,表现属于“社区”的所有生物的实际状况,表达自身的独特感受。最后,诗人应该谱写与大地相连的诗歌,具备良好的“行星意识”。具有“行星意识”的诗人必定也是生态主义者,开展各项拯救生态危机行动。诗人关怀自然万物,以别具一格的方式接触不属于人类范畴的其它物体,并将其划分为同类,表达它们独特的声音。“行星意识”的诗人保护生物多样性,懂得兼收并蓄,正确看待西方文明,与大自然万物融为一体。
诗人只有拥有足够的热情、勇气与决心,才能真正倾听自身内心发出的声音与“荒野”的呼唤。斯奈德说,作为一个当代诗人,应该要听到自己天性中最黑暗的一部分,把黑暗与光明都放在心里,寻求正面的力量。同时,诗人必须充分体验原始人所生存的环境,即活着的事实就是一无所有的环境。宗教无法解放人的思想与内心,无法引导人们。舞蹈则在模仿动物的基础上,应用各种乐器表演音乐。诗人单凭借自身的声音与母语,徘徊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状态边缘。
斯奈德的人生丰富多彩,在本土文化的熏陶以及时代风尚的改变下,他将生态关怀作为诗学的核心,以寻找正确的生态实践为方向,不断创建文化生态文明,彰显生态诗学的独特性。斯奈德认为对生物界的保护上,自身力量可保护多样化的生物界,守护地球上生态演变的完整性。斯奈德表明,生态诗学的关键在于保护生物界的多样性、维持地球上生态演变的完整性,不断启迪心灵材料人物的立足点。整个生态理念贯穿于斯奈德的生态诗学中[6]。
会通性体现在斯奈德生态诗学的另一个主题方面,其生态诗学体现了中西文化思想,以及现代科技文明的融合。他的生态诗学融入了多种文化观的产物。斯奈德毕生致力于人类学教育,积极参与各项生产劳动,重视科学和技术的力量,他的生态诗学体现了多种科学因素,以改善环境,陶冶人的情操。
斯奈德对助于治疗地球的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人们认识到土地耕种、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古老意义,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模式。斯奈德的诗歌体现了整体论的生态观,坚持天人合一的理念,提出指导人和世界的根本在于回归自然,维持着文学与保护生物圈之间的紧密关系。斯奈德创造了大量的生态诗歌,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如何居住,以及融入世界当中。当地居民以他的诗歌为榜样,以新的角度看待事物,不断改变新的居住方式。综上所述,斯奈德诗歌散发了生命的热情,扩大了人对存在的兴趣,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塑造人类精神文明。
[1]毛明.美国当代诗人斯奈德的生态诗学述略[J].当代文坛,2011,10(2):57 ~60.
[2]陈小红.加里·斯奈德的生态诗学[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2):39 ~44.
[3]李顺春.开创新的生态文明——论加里·斯奈德的深层生态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8(5):93~96.
[4]金虹.从加里·斯奈德诗歌中“足迹”的意象透视其生态思想[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6):208~211.
[5]李波阳,彭井,郭世红.斯奈德的无我论与寒山物我合一的思想共鸣[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52 ~56.
[6]徐放鸣,王光利.原生态诗学与艺术终结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中国会议,2010: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