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研究

2014-04-01 11:08黄明理
关键词: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黄明理,冯 茜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2013年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出现“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最终难免导致政治变质、经济贪婪、道德堕落、生活腐化,也就是说,缺乏崇高的理想信仰是人的一切灾难与不幸之源。因此,“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教育还应当在全社会展开。邓小平曾总结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优势。”[1]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精神灵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思想保证。在我国,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具体地表现为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当代大学生是未来实现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人说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迷茫,这种判断有无事实根据,是主观臆断,还是客观判断?这需要以实证调研来检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魅力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0BKS065)课题组按照社会学的抽样调查方法选取了包括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吉首大学、聊城大学、南通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泰州学院(原泰州师专)等10余所不同类别的高校的本、专科学生,发放问卷1 092份,回收有效问卷1080份,问卷有效率98.9%。本课题研究对收集的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数据软件包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对信仰的态度和信仰的选择

信仰是对最高价值关系、价值目标的敬畏与践行,信仰是人所独有的需要,特别是在价值观念多元化、价值相对主义较为泛滥的今天,科学合理的信仰确立便成为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必需。有了崇高的信仰,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正确的行为选择,行为才有准绳,生活才能安宁;否则,内心就不会有敬畏,行为就难守底线。集科学真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于一体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意识形态的灵魂,她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信仰意义。

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有31.8%的大学生认为信仰“非常重要”,37.5%的大学生认为信仰“比较重要”。当代大学生毕竟是受到高等教育熏陶的高素质群体,对于信仰对人生的意义大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信仰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有4.7%的大学生认为信仰不重要,甚至有1.9%的大学生认为信仰非常不重要。24.1%的大学生在回答信仰是否重要的问题时选择“说不清”,这反映出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里,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迷茫与困惑,这恰恰表明科学的理想信仰教育引导之必要性与紧迫性。

信仰认识与信仰持有是两个含义不同但又相互作用并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概念,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大学生已拥有信仰,更不表明他们已经确立了健康的信仰。当代大学生信仰持有的情况如何呢?调查表明,4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信仰”,23.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亦有35.4%的大学生选择了“说不清楚”。“说不清楚”意味着大学生的信仰对象模糊不清,这和“没有信仰”的比例加起来高达59%。1/4左右的大学生既认识不到信仰的意义,也没有明确的信仰目标,这表明了大学生信仰危机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也更说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缺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专题教育。

大学生持有信仰的具体情况怎样呢?调查显示,大学生表示信仰宗教的占12.9%,信仰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占16.7%,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占41.7%,信仰其他的占28.6%。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显然远高于其他的信仰,这说明当前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同时也显现出大学生信仰状态显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调查发现,90.1%的人选择“应当信仰它,但不能盲目信仰”,3.9%的人选择“应当不加怀疑地信仰”,6.0%的选择“已经失去了信仰的价值”。这一数据说明,九成以上的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能够确立正确的态度。这一数据远高于前面调研中所反映出来的只有四成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其实,二者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应当信仰它,但不能盲目信仰”并不表达被调研者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事实状态,而是应然状态。当今时代,思想观念多样、价值多元,信仰的绝对主义和排他主义正在失去市场,在信仰的世界里,大学生们更加理性与宽容,既能够对与自己的信仰完全不同的其他信仰持理解的态度,也能够对自己的信仰对象持辩证的观点,信仰但不盲信,并在信与疑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这就确保了信仰不走向原教育旨主义甚至是反人性的误区。

大学生对大学生群体中其他同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是怎样估价的?调查显示,59%的人认为只有少数人信仰马克思主义,36%的人认为大多数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前面的调研数据显示,41.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这表明,大学生对其他同学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评价略低于自我评价,但总体上保持一致性。这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评价比较理性和客观,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进步。因为,笔者在七年前关于公民道德信仰状况的调研中发现,社会大众对自己的道德素质评价高于对别人评价两到三倍[2]。

大学生信仰的多样性是社会利益和价值观念多元时代的折射,它对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一种压力和挑战,同时也是一种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机遇。虽然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一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但健康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将在多元信仰的现实得到真正有生命力的生长。现实信仰状况的多元与指导性信仰的一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多元为一元提供了基础,一元为多元提供了引导,使多元避免了对立与冲突。同时,多元的存在也是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魅力的重要机遇,因为只有比较才能鉴别,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是在与其他信仰的相互对话、交流与斗争中完善自己并彰显自己的生命力的。

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认知情况

马克思主义有理论态和实践态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理论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实践态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理想。

大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非常了解”仅占4.8%,“基本了解”的占46.4%,两项相加是51.2%;“了解较少”的占41.1%,“不了解”的占7.7%。应该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非常了解”的微乎其微,而“了解较少”的比例高达41.1%,后者是前者的近10倍,近半数的大学生居然对自己花了近200学时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了解,这充分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目前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入教材和进课堂阶段,入心入脑的任务任重道远。入心入脑的信仰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强烈情感,如果对马克思主义缺少正向认知,就谈不上对她的信仰。值得反思的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着被肢解化的倾向,当她被分解为一个个琐碎的知识点,大学生往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缺少总体性的概念,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里,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本质这根红线贯穿到具体的知识点中去,使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知识点处于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链中的最高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他内容起统摄作用,进而让大学生意识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最常识性的知识点。另外,在上述对马克思主义的“不了解”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其实大学生已经熟知甚至真知和真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某一部分,但他却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自己其实已经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某些思想观点,但却误以为它属于非马克思主义的,因此,可能会出现对马克思主义是真信而假疑的情况。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高达九成的学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的正确选择可以得到印证。

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到底有哪些了解呢?我们设计了“您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的问题,有88.6%的大学生选择“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仅有1.7%的大学生选择“宗教迷信”,3.1%的大学生选择“虚假的意识形态控制”。关于“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一问题,大学生认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占90.5%;认为是“教条主义”、“怀疑主义”和“个人崇拜”分别占2.4%、1.0%和0.3%,选择“不知道”的占5.8%。在“马克思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什么”的问题调查中,91.5%选择“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选择“为剥削阶级利益辩护”和“实现共产党的特殊利益”的分别为2.3%和6.2%。这么高的比例并不能说明他们真正坚定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为这是概念化和具有倾向性的选题,就在他们所学的教材上。不过,这一组数据至少表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熟知马克思主义本质的。

熟知未必真知,知之未必信之,马克思主义决不仅仅是某种概念或理论态的观念存在,它是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行动指南,它本质上是人民的理论存在,人民是其主体承载。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承认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如何具体地看待人民的历史作用即大学生是否信奉群众史观是衡量其是否信奉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尺度。有76.5%的大学生信奉“群众史观”,这一数据和前面的数据(即有91.5%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远远高于前面只有四成的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比例,由此可以推论的是,大学生们也许会对被泛化和滥用化的马克思主义心存逆反,然而,但对马克思主义内在的政治立场却是高度认同,但有14.8%的人选择“权利史观”,还有8.7%选择“无所谓”。七成“相信”的比例低于前面近九成“熟知”的比例,因为由知到信是质的升华,“相信”低于“熟知”是必然的。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相信“权利史观”的比例较高,可见,他们价值观中的权力崇拜现象较为严重,这既与我国官本位文化传统有关,同时也与文艺宣传中的帝王史观有关,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政府尤其是各级领导权力过于集中和过于强势,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彰显不够,群众的主人翁精神发挥不足,人民群众这一历史创造者只是隐藏于历史的幕后,少数人民权力的代行者却成为历史舞台前的主角。

马克思主义是方法,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实现其有效指导。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是否真正被信仰,可以从考察大学生看问题的方法论中得到验证,在调研中发现,他们看问题的方法论中,选择“从实际出发,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的占76.1%,“根据自己的经验与知识”占19.7%,“根据领导或师长的意见”的占4.2%。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信仰的魅力在于能够转化为指导行动的方法,调研表明,七成以上的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来指导实践。

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政治立场、共产主义、群众史观、方法论等方面由知到行、由低到高设计问题,将答对的数据相加求平均数,正确率达到66.6%的。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通过课堂、书籍及网络等途径能够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和核心,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的力量,这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绝大多数大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能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指导自己的实践,这表明信仰马克思主义(当然,信仰的程度会存在着差异)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而且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大学生队伍中即使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也只是在少数人身上存在着,所谓大学生普遍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这一过于悲观的论断值得商榷。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归宿和实践目标,科学地推论所有以剥削为特征的阶级社会终将发展成为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对共产主义的态度不仅能够反映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取向,而且能够在实践维度中透视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实际信仰程度。

关于“您对共产主义如何看待”,选择“共产主义是一定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占29.8%,认为“共产主义是有可能实现的社会”的占19.9%,两者相加达到49.7%。认为“共产主义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乌托邦”的占42.2%,“共产主义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占8%。后两者基本是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实现的。不相信共产主义的大学生超过了相信共产主义会实现的大学生比例,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深度要远低于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认识深度。他们之所以不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主要不是因为共产主义不好,而是太好了,以致于好得不可能实现。他们所怀疑的共产主义主要还是制度意义上的,而不是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共产主义,同时对制度目标意义上的共产主义又存在着绝对主义和理想主义解读的倾向。

为共产主义奋斗首先是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他们的政治信仰与社会上的党员干部群体的共产主义信念紧密相关,如果全社会的党员干部都缺乏共产主义信念,那么,大学生中坚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的人也不会普遍。换言之,大学生对共产主义信念状况可以从他们对社会上的党员干部群体的共产主义信仰状况的评价中得到间接印证。调查显示,37.3%的学生党员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党员干部”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高于非党员25.6%的比例。学生党员比非党员更倾向认为党员干部为共产主义奋斗。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成绩不同的大学生认为党员干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程度从成绩好到差逐渐递减。成绩在前1/3、中等和后1/3的认为“绝大多数”比例分别为11.7%、8.8%和7.7%。学习好的学生比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多数党员干部为共产主义奋斗。这说明,政治素质高和学习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对党的队伍政治评价更理性和乐观,他们对社会和未来发展更有信心,这与他们的自我认同度、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心足以及社会认同度高密切相关。

经济情况对回答上述问题有显著相关性。家庭不富裕和家庭富裕的调查对象选择“只有少数党员干部”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分别为26.8%和16.7%,而选择“多数党员干部”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的分别为13.3%和46.3%。这表明了家庭富裕者更倾向于相信党员干部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这一调研结果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对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的评价主要依据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日子过得不好的人更倾向于将责任归结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出了问题。

大学生对实现共产主义的态度可以通过大学生是否愿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态度来了解。在“您愿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吗”的问题中,表示“非常愿意”的占11.5%,“愿意”的占37.2%,“没有想过”的占41.4%,“不愿意”的占6.8%,“非常不愿意”的占3.2%。由此表明,近半数的大学生愿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与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的比例相当。但是有一成的大学生明确表态不愿意,从中可以看出,一些大学生根本不理解共产主义的真谛,没有真正理解个人幸福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事实上,从来不存在离开社会文明进步的独立的个体性幸福。需要关注的是,有四成的大学生“没有想过”社会的未来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前途缺乏责任担当。

大学生的政治面貌对共产主义的态度有一定的影响,调查发现,71.3%的中共党员“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而非共产党员只有45.5%的人“愿意”,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高于非党员大学生群体,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是高的。

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呈现正相关性,成绩优秀的,其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的要高于成绩靠后的学生,而“不愿意”的比例低于成绩靠后的同学。这说明专业学习与思想政治素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内在关联性,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推动学习的重要精神动力;同时,有了优异的成绩,对个人前途和社会未来的发展便会有着更高的期待和更强的信心。学生成绩优异主要表现为个人事业追求和个体利益奋斗精神即个人理想,但个人理想并非是孤立的,它的实现依赖于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当大学生深信社会在蒸蒸日上时,刻苦学习精神也将随之激发。

从以上若干数据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发现,对信仰意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与对其信仰程度呈现正向关系,不仅认为信仰重要的大学生们更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而且越是了解马克思主义,越是更愿意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调查结果综合比较发现,对马克思主义“非常了解”的大学生,39.2%选择“非常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只有13.7%的学生选择“没有想过”;对马克思主义“不了解”的大学生,“愿意”和“非常愿意”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分别只有7.2%和16.9%,43.4%的表示“没有想过”。说明信仰以掌握科学理论为前提,同时也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其他理论所不具备的理论魅力和信仰魅力,要培养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重要路径。

三、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用的评价

对马克思主义是否信仰,根本地取决于人们对其功能和作用的认知。37.1%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用很大”,51.9%的大学生认为它“作用不大”,认为“没有作用”和“有消极作用”的分别为9.5%和1.6%。这表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用总体上评价较低,虽然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理论,但是对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所谓“没有作用”,大学生们大多是从经济功利标准来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和个人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成为就业的困难户。那些认为马克思主义还有“消极作用”的,主要也不是由于政治上反动,主要是因为有些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宣传过于空泛而对现实无解释力,或者教育者言行不一,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反感。通过进一步数据比较看出,在学科方面,文科认为“作用不大”的占50.6%,而理科和工科选择比例分别为54.2%、51.2%;文科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作用”或“消极作用”的占7.8%,低于理科和工科13.9%、13.6%。总的来说,相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文科生更倾向于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发挥作用。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对理工科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指导作用更间接,而对文科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指导作用更直接。同时,理工科大学生更习惯于从工具理性来理解一个理论是否有作用或意义,对价值理性较为忽视,否定社会效益和精神价值,凡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用或实验效果的都会被视为无用的理论;凡不能用数字来表达的理论似乎都是伪科学。这说明,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理论素养培育更为迫切。

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的党员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用很大”的比例为53.3%,非共产党员认为“作用很大”的比例为34.7%;党员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作用”的比例只有4.4%,而非共产党员认为“没有作用”的比例为10.2%。学习成绩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用的认识从好到坏递减。认为“作用很大”的在成绩前1/3、中等和后1/3的比例分别为42.8%、36.9%和27.8%。也就是说,学习成绩越好的同学越是倾向于认为马克思主义能发挥作用。这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况类似,这也证明了信仰一个对象与信仰者对其功能的认知息息相关。同时,还呈现出这样一种相关性: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程度与对马克思主义功能的认同度呈现出正相关性。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遵循着由认知到功能认同至信仰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最主要的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持“非常赞成”和“比较赞成”观点的分别为6.2%和15.0%,持“说不清”观点的占44.0%,持“不赞成”和“非常不赞成”观点的分别占29.1%和5.7%。大学生的学科不同,看待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存在显著差异,文科和工科持“赞同”观点的分别为17.1%和30.2%,从中能够说明,以掌握技术为学习内容的工科大学生较为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把握程度远低于文科大学生。这也充分表明,更应当高度重视对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引导,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不然,他们走向社会后将更容易被错误意识形态所迷惑。

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分析

对于认为“少数信仰”或“全部不信仰”的调查者,我们设计了进一步的调查,以获得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根源的认知。关于“您认为造成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主要原因”,选择“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假大空’问题”占40.1%,“马克思主义自身缺少被信仰的魅力”占22.8%,选择“高校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不重视”的占19.3%,选择“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加剧”占11.9%,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信仰存在问题”的占4.4%,“政府腐败现象严重”占1.2%,“其他”占0.3%。

结果显示,制约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首要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竟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自身出了问题,而不是通常我们所以为的那样,即腐败或两极分化等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假大空”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可见,它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也正是它制约了马克思主义魅力的彰显。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假大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并不能等同,前者是大学生们所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教材,它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读,它是否真正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本质内容,并非没有任何存疑,这也正是学界有识之士坚持不懈呼吁要“回到马克思”的重要原因。虽然,大学生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假大空”有其评价标准上的偏颇性或可以理解的个人原因,如,他们中的一些人对那些抽象的道理较少兴趣,即使它是理性的科学真理,而对感性生动的故事总是兴趣盎然;还有一些人受工具理性和去意识形态化思潮或受西方错误思潮影响,或个体利益未能达到满足而对执政党和政府有怨言,于是,对作为党的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有抵触情绪。但是,我们同时更应当清醒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概念化、教条化现象较为严重,理论创新不够,缺乏深刻性;现实的问题意识不强,缺少实用性;在表达方式上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性。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如下情况,教师的讲课学生未必不想听,但教材却少有学生愿意读;如果教师授课内容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来进行,更是事倍功半。理论的与时俱进是确保理论生命力的前提,与时俱进更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纵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的强力推动下有了很大的改进,然而,体系上过于固化和老化、内容上过于政治化和宣传化、表述上过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尤其是对现实生活中难点问题和持续的热点问题的回避,严重地削弱了其魅力。这就是说,排在第二位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自身缺少被信仰的魅力”(22.8%)与第一位原因具有同质性,二者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可以归并为同一个原因,即62.9%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缺乏魅力。

值得高度关注的是,制约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诸因素中排在第三位的竟然是“高校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教育不重视”(19.3%),其比例是处于第四位原因“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分化加剧”(11.9%)的两倍,而后者总是被想当然地视为制约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不重视主要不是表现在形式上或现象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学校的政策制度等实质性问题上,即形式重视实质不重视。一方面,工具理性已深入到当今中国高校办学理念的骨髓,经济标准成为任何高校领导都难以抗拒的办学好坏的主导标准,一些高校正在蜕变为经营公司,凡一切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专业都成为边缘性甚至是累赘性专业。但是,由于是中国共产党政体下的高校,于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表面上和形式上重视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表面文章必须做得实,形式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可是,思想政治课老师们工作条件之恶劣、劳动成果之被贬低等现状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在这种氛围下,其他专业的教师们自然会在课堂或其他场合直接或间接、自觉或不自觉地表达出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和学科的歧视与蔑视。总之,漠视性的评价机制和其他专业广大教师的藐视性态度构成了对广大学生强大的压力氛围,要是有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公开表达喜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便会遭到普遍的讥笑。然而,大学生关心政治的热情并未因此而被泯灭,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坚信马克思主义有重要作用,而且非常理解思想政治课老师们的艰难与苦衷,并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自己对这些老师们的支持,在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老师组织的关于思想政治类的校园文化论坛受到大学生们最热烈追捧的事实便是证明。

当下高校和世俗社会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存在的轻视态度与马克思主义自身客观存在的巨大指导作用所形成的张力在大学生的信仰世界中得到了鲜明的反映,在回答“您是否相信,大学生中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将越来越多”的提问中,持“相信”态度和“不相信”态度的分别占33.1%和26.6%,持“说不清”态度的为40.4%。一方面,报乐观态度的比例高于持悲观态度的,但都低于“说不清”这一模糊态度的比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健康的信仰世界正在构成过程中,而且信仰世界的困惑、冲突与矛盾非常激烈,加强对其引导迫在眉睫,它既是大学生自身安身立命的需要,也是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实现民族振兴的客观需要。

考察大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态度是考察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重要依据,调研表明,他们对前者的认同度极高。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持“赞同”、“反对”和“说不清”态度的分别为52.8%、2.3%和44.9%。这一数据,一方面,说明大学生们意识形态的鉴别能力相对较弱。在和平发展时代,他们更容易在全球化的趋势中,热衷于抽象性和人类性话语,而厌恶阶级性和国别性话语。同时,他们并不去深究抽象词汇背后不同阶级和不同社会制度所赋予它们的不同内涵。他们甚至赞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社会制度趋同论,模糊根本社会制度的分野与对立。另一方面,由于自由民主平等是资本主义社会超越于封建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核心标志,也是当代文明社会所应当努力实现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不能抛弃资本主义的政治文明成果,社会主义要做的是扬弃其形式化之不足,创造其对象化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因此,大学生赞同西方自由民主平等并非是政治立场性的错误。另外,即使在社会主义的中国,当仍然大量地存在着不民主、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现象时,自由民主平等自然是我们所要奋斗的政治理想。但自由民主平等并不是抽象的存在,它们在不同社会有其不同的内涵,它们的对象化更需要物质条件的保障,在以私有制为基础进而以剥削和两极分化为现实背景下,这些美丽的抽象词汇可能更多地流于美丽的抽象化和虚幻化。作为更高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自然不能满足自由民主平等的抽象存在,更应当创造条件使其成为现实。

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高达44.9%的大学生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理念持模糊态度,不知道自己是该赞成还是该反对,如此大比例的大学生认知与评价的模糊就意味着两种不同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和领导权空间场域之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之紧迫性。

调研还表明,在不同年级,“赞同”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比例不同,大一至大四选择“赞成”的比例分别为58.4%、52%、48.8%和45.6%。按年级由低到高呈递减趋势,年级越低的大学生,越倾向于赞同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年纪的增长,赞同率在下降,说明随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深入和大学生理性判断力的增强,意识形态的鉴别力也在随之提高。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依赖于以其为指导的实践状况,换言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信念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表征。当中国正在出现由大走强的良好发展势头时,西方敌对势力便叫嚣“中国崩溃论”。调研表明,仅有6%的人“相信”这一论调,57.4%的人“不相信”,36.6%的人“说不清”。说明虽然外国媒体中大肆宣传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但是,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人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他们并不相信这一论调,他们对中国的未来前途是有信心的。不过,不容忽视的是,也有1/3以上的大学生态度游移,表明其信心不足。当然,事实是最好的证据,唯有中国真正富强、人民确实富裕了,上述论调也就不攻自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人民生活条件改善最大的国家。按理,我们应当比任何国家都更有充分的理由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的,然而,一些大学生并未能将我们的巨大成就转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这其中除了敌对意识形态的话语强势影响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两极分化)等因素外,大学生看问题的方法特别是比较方法的不科学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他们或者习惯于用别国的优点比中国的缺点,或者仅有静态的非历史地比较,而缺乏动态、历史地比较,特别是缺乏发展的眼光。

调查还表明,在学生政治面貌的比较上,中共党员比非党员更倾向于不相信中国崩溃论;学习成绩越好,越是不相信中国崩溃论;对马克思主义了解程度越高,越是不相信中国崩溃论。

与“中国崩溃论”相联系的是,有人以为,过去与中国友善的国家很多,而现在却相反,一些传统友好国家中有的对中国不满意,一些西方强国甚至比过去更敌视中国,这岂不是证明中国发展得不好吗?在回答“当前一些国家‘敌视中国’的主要原因”时,选择“国力日益强大”的占67.6%,选择“腐败和忽视人权”的占16.6%,选择“国际竞争中不遵守国际规则”的占5.8%,选择“其他”占10.2%。2/3以上的人对中国在国际关系的处境能够作出正确的积极的判断,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正在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在新冷战时代里,一个国家是否快速发展并变得强大了,可以从国际关系的变化中得到验证,中国持续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既赢得了友好国家的尊重,也使那些奉行“强国必霸”逻辑的西方列强如坐针毡,因此,这些国家视中国的发展为对他们根本制度的挑战。另外,腐败和政府对人权的尊重不够也被认为是他国“敌视中国”的原因之一,排在第二位。这表明大学生对腐败现象的深切忧虑和对不令人满意的人权现状的高度关注。

如何培育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调研表明,在回答“您认为增强公民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根本的路径是什么”的问题时,35.2%选择“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比例为最高,其次是“彻底根治腐败,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27.4%),排第三位的是“发展生产力,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基础”(24.4%),“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占8.7%;“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仅占4.3%。这一排序与前面所显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有很大的差别。这与选择项发生了变化有关,但也并非相互矛盾,因为信仰的主体发生了变化,在分析信仰危机的原因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切身感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自身对自己影响最大,而当谈到如何培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时,则是侧重于更宏观的视野,是针对我国全体公民而言的。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和消除腐败等主要关涉到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些社会结构的最基本要素,它们是制约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观念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因素。增强信仰的最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如果没有了这些最基本的条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便是无根的空谈。

五、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调研的基本结论与对策

结论一:近七成的大学生认为信仰对人生重要,也有1/4的人没有意识到信仰的意义。只有四成的人认为自己有信仰,表示自己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也只有四成,近六成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信仰或说不清楚自己信仰什么。大学生的信仰呈多元化与信仰迷茫化共存的趋势。

对策一:在大学生的教育理论中,要克服只关注知识技能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高度重视人文知识特别是其中起灵魂作用的信仰教育,因为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里,只有科学而坚定的信仰才能增强大学生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减少其困惑,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为心灵的安宁寻找到精神居所。

结论二:八到九成的大学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清晰的认知,能够正确地判断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特征。但熟知未必真知,更不意味着真信。仅有五成的人“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马克思主义。不过,大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有七成以上的人能够用“从实际出发,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可见,事实上,不论大学生口头上对马克思主义持什么态度,但在行动上,大多数人是能够实际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这也就是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冷漠甚至反感可能只是表象上的,情绪上反感、理性上信奉。因为能够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必然意味着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大学生队伍中即使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也只是在少数人身上存在着,所谓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普遍化的过于悲观的论断值得商榷。

学习成绩、家庭经济状况和年级高低都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及其共产主义信念有重要影响。成绩越好、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年级越高的大学生,他们越是相信党员干部信仰马克思主义,同时,他们自己也越是具有共产主义信念。

对策二: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更侧重于方法论的教育,方法论更能够显示马克思主义的实际指导力。现在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存在着严重弱化的倾向,有近四成多的大学生竟然认为共产主义是乌托邦,超过了坚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的比例。这说明我们对什么是共产主义的解读不全面、不深刻,对共产主义单一的目标化、制度化的解读使上述问题产生的主因。应当更偏重于共产主义的实践说和过程说的解读。正如有学者所概括的:“马克思所谓‘共产主义’明显具有双重内涵:作为形上诉求的理想社会形态、作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和给予持续的现实批判以根据的共产主义运动。”[3]

教育不是万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念的培育更是物质与精神合力的结果,要使更多的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坚信共产主义,还必须要改善大学生的生活境况,只有他们生存得有尊严,同时学业上有自信,才能对社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结论三: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指导作用的评价与大学生的学科背景和政治素质相关,文科的大学生比理工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肯定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作用,这说明理工科大学生受工具理性思维影响深刻,较为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精神价值。学习成绩越好、政治素质越高的大学生越是倾向于认同马克思主义,同时对错误思潮有更正确的研判力。

对策三:在大学教育理念中,要自觉地避免工具理性思维恶性膨胀,警惕工具主义、经济功利主义泛滥,要充分意识到人文学科对培养人才所不可替代的功能,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合理的价值观是成就学业、事业和指导个人幸福生活的最根本的思想武装。大学生的思想、理想与信仰是社会环境尤其学校环境塑造的结果,特别是高校的办学标准不能太经济化,决不能把高校办成企业,把学生培养成经济动物。一个缺乏健康高尚人文精神和正确的政治理想的高校,绝不可能培养出来真正能够为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和获得真正幸福的人才。

结论四:大学生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未能充分显示其理论的魅力,理论对现实的关注不足,理论的解题功能不强。同时,教材的表达欠生动活泼,缺乏吸引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领导不重视(形式上重视事实上不重视恰恰证明了对马克思主义从内心的不尊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政策导向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成果和教学劳动价值尊重与认可严重不到位现象。另外,大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持认同态度的超过五成,同时有四成以上的人态度模糊。但他们超过半数的人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不相信中国崩溃论,同时也有1/3以上的人持“说不清态度,表明对中国未来发展信心不足。

对策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在内容上既要真正展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又要与时俱进,增添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古今中外的有益思想,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狭隘化为凡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未论及和或当代领袖们未涉及的都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中要勇于与其他社会思潮进行对话与论辩。高校领导不仅在形式上重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政策和实际行动中重视马克思主义。

然而,如果就整个公民整体而言,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更主要的还是发展生产力和社会财富全民共享。邓小平一再强调:“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4]马克思主义是否能够被人信仰,人们对共产主义是否有坚定的信念,主要不是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是否科学、共产主义理想是否美好,更重要的是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是否成功,人民群众对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是否满意。我们不仅要有可持续的快速发展,还要能够使快速增加起来的社会财富让广大劳动者共享,在效率与公平两个维度上都能够赢得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奠定最坚定的物质基础。

总之,一方面,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需要信仰这种精神支柱。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认识到信仰对于人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大学生对于信仰重要性的高度认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已有的信仰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大学生的信仰总体上是健康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认知基础上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有较为准确地把握,同时不再盲目信仰她,而是能够坚持辩证态度。另一方面,近1/3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困惑、信仰模糊的情况。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的确存在着迷茫的状况,也部分地存在着信仰的空白和信仰危机。信仰危机不能理解为大学生拒绝信仰,远离信仰,而应理解为大学生渴望信仰支撑但却又缺乏令其信服和敬畏的信仰对象,不知道如何辨别选择信仰和建立信仰。因而,信仰教育并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展开的问题,针对我国国情,要通过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其充分彰显理论的科学真理性和实践指导力,使大学生在“事实”力量的折服中潜移默化地信奉马克思主义。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要能够以更开放的姿态吸纳时代精神和其他意识形态理论的有效成分,并在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对话与交锋中展现自己的魅力。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7.

[2]黄明理,张书.当代公民道德信仰状况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5):63-66.

[3]庄忠正.马克思幸福观的三重意蕴[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5(3):5-8.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

猜你喜欢
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产主义思想麒当代启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