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玮
(1.集美大学政法学院;2.海西社会建设与社会服务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361021)
作为一种拥有“政治与道德实践”双重使命的方法与职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已过百年,其理论模式与实务取向也发生了若干次重大的转向。在这些转向中,受马克思主义影响而导致社会工作由“个体范式”向“结构范式”的转向影响尤为深远,也因此而产生了当代西方各种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但在国内目前的社会工作理论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还缺乏系统深入的介绍、阐释与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观点、实务取向及对当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启示,是构建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工程。
虽然社会工作是一种极其强调科学性与操作性的学科与职业,但其实务取向不仅受限于历史传统的发展脉络,而且深受所谓“科学”背后的社会文化、福利制度、价值观乃至意识形态的影响。依此回顾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中无论是在基本假设、理论形态,还是服务对象和操作取向上,展现出“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和“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两种截然不同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传统西方社会工作体现出“个体主义”或“案主—个体治疗”为中心(changing people oriented)的社会工作传统,而马克思主义的出现则实现了从个体到“案主—结构改变”(changing structure oriented)的社会工作模式转向,并形成各种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流派,也进而推动了结构主义社会工作或基变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
根源于宗教传统,带有强烈的自发慈善色彩,特别是受到早期工业化个人主义思想及福利制度影响的西方传统社会工作一开始就体现出典型的个体主义实务取向。社会工作最初是以慈善事业特别是宗教慈善的形式出现的,主要表现为教徒或社会民众出于宗教信仰、个人同情心而自发进行的济贫助弱活动。虽然这种自发的助人活动还谈不上专业取向,但却是社会工作个人主义的最早萌芽,是一种以个人对个人、以解决个人生活问题为目标而并不触及社会结构及改变社会秩序的私人行为。如果说西方16、17世纪的宗教个人主义改革把只能由教会提供的救助活动转变成信众的个人救赎行为而成为社会工作个人取向的宗教根源,那么西方的个人主义文化就是社会工作个人取向理论的基础和逻辑出发点。个体主义的社会价值观对于西方社会工作实务取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逐步建立,“个体主义”逐步确立成为西方社会的整体文化价值目标,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努力及自主决择的价值观念,并进而深深地影响到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最典型例子就是西方社会工作所强调的“案主自决”,其背后就体现了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支撑。影响社会工作个人主义取向的还有工业化社会的早期福利制度。由于工业化对于大量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当时的西方福利制度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在尽量减少对于穷人的救助的同时“谴责穷人”(blaming victim),认为资本主义给穷人提供了大量工厂工作的机会,因而贫困的主要成因是个人懒惰,而非结构性成因。例如英国济贫法规定,地方政府承担照顾穷人的责任,将流浪乞讨的穷人遣返出生地并予以救济,那些不值得同情,而身体健康的流浪乞讨者应工作,济贫所是为穷人提供帮助的地方。①刘继同:《英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核心争议》,《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60-66页。在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传统西方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的本质认识、社会工作价值观倾向、社会工作方法模式上形成了“案主—个体”的实务取向。
在对于社会工作的本质认识上,传统西方社会工作个体主义实务取向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有困难的个体(或称案主)提供资源与服务,解决案主困惑和实际问题,满足个人成长的需要。因此,这种实务取向的社会工作者常常会相信既有制度的可行性,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我解决问题的潜能,认为社会问题只源于案主的不幸或有问题的性格,只要给予案主必要的服务及资源解救,就可以尽量减少受助人因失控而影响现行制度。②文军:《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69页。“案主—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强调“助人自助”,指出人人皆有自我照顾的责任,而不应该依赖于他人或者社会制度。如果有人遇上个人问题必须得到协助,亦即协助他们发挥自我照顾能力,不应该让他们长期依赖。③甘炳光:《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在社会工作价值观上,个人主义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倾向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本位,个人是一切价值和意义的主体和尺度,个人的尊严、价值、幸福、利益高于一切;二是自我决定,个人有决定自己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自由和权利;三是个人负责,个人的行为和选择既然是自由的,个人就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起完全的责任。④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中所倡导的“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案主自决”、“个别化”等原则都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体现。①黄晓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改进:一种中国文化的视角》,《社会工作》2010年第4期,第51页。在社会工作实务方法上,个体实务取向的社会工作形成了多种以案主个体为中心的工作模式,主要围绕个案工作的实务方法开展服务。个体为中心强调案主自身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认为个体是其行为的决定者与主宰者,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只是帮助其认识与发现自己、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了解自己的本质与潜能。而为了帮助案主认识自我,就必须借助心理分析理论、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诊断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等诸多学科的专业方法。因此,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创造出了心理治疗模式、认知治疗模式、叙事治疗模式、行为治疗模式、社会诊断模式、人本中心模式、问题解决模式、危机干预模式等个体主义价值取向的社会工作模式,并以这些颇具操作性与技术性的模式获得了社会的认可与专业地位。
传统西方社会工作的个体主义取向在不断取得实务效果并获得专业地位的同时,由于个体主义的内在理论缺陷也使得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遇到危机与困难。麦金泰尔(McIntyre)将传统社会工作的内在不足归结为“传统社会工作理论的解释将复杂的社会问题化约为个人的心理问题。他们‘谴责受害者’,让案主为那些具有社会根源的问题承担责任。由此,他们将注意力从社会结构那里偏离。将社会问题‘私人化’的结果是切断了人们跟那些具有同样体验且可能共同应对的人之间联系。最重要的是它强化且遵循资本主义的压制性社会秩序”②McIntyre,D.O n the Possi b ility of Radical Socia Work:a R adical Dissent, Contemporary Social Work E ducation, V ol.5,N o.3,1982,PP.191-208.。派恩(Payne)也指出,传统社会工作在个人问题归因及干预策略的选择上都过于个别化取向(over-individualized),失去所谓社会脉络层面的考虑,和一般的心理咨询已经混为一谈了。③Payne, M.Modern Social Work:A Critical Introduction.MacMillan E ducation Ltd,1991.P.326.在这样的实务取向下,当案主的问题不再是私人问题而成为公众问题并关涉到宏观社会结构层面时,个体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就常常面临着专业无能为力的困惑,结构主义的转向就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必然,而马克思主义的结构性思想成为结构主义社会工作的重要思想源泉。
1.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进程
从历史维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工作理论的影响包括传统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经典马克思主义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观点,而在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比较有影响的包括莫利斯·莫罗(Maurice Moreau)、迈克·布雷克(Mike Brake)、保罗·科里根(Paul Corrigan)、波特·伦纳德(Poter Leonard)、马拉利(Mullaly)等。这些人物在不同的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产生了不同的推动作用。
马恩经典理论对社会工作的结构性转向起到了奠基性基础作用。随着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迅速发展,社会各阶级之间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矛盾日益突出。工业化资本化的结果导致无产阶级生活贫困苦不堪言,甚至是无论“处于财富日益增长状态”还是“最富裕状态”,“对工人来说却是持续不变的贫困”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4页。。结果是导致社会分裂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与无产者阶级。而此时少数人身体力行的社会工作在社会上最大多数苦难之人面前犹如杯水车薪,因此社会工作者自然从个体原因转向怀疑制度与结构性原因。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早期批判主义社会工作敏锐地指出了问题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以及源于社会结构性的异化。贫困的原因在于现代性的资本与劳动结构本身,“贫困是从现代劳动本身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并导致“经济的异化”、“现实生活的异化”以及意识心理的异化,即“工人的非现实化”等异化现象。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7页。人际关系的异化与疏离、剥削与压制、犯罪与失范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竞争性及私有化的本质。由于统治阶级透过延长工时与创新生产工具在自由市场上主宰资源的生产与分配,否认个人的公民资格并制造制度上的不均机制,异化现象问题“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4页。。马克思认为,由于“权利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③同上,第435页。。因此要解决异化、贫困等问题,就需要从社会整体的视角寻求社会秩序和整合,“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④同①,第164页。,即只有在对社会整体性地加以改造后才能为个体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下,社会工作者开始抛弃传统主流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模式,普遍意识到社会结构与社会环境状况是贫困和疾病的成因,谴责受害者和单纯帮助弱势人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干预与社会变革主义日趋流行。社会工作实务取向也由“案主—个体原因”转向“案主—结构分析”,理念也由改变个体以适应社会建构的规则到改变体系以满足个人的需求,并形成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思潮。
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价值总是在各种社会危机中得以体现,并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各种理论流派,如进步主义社会工作、基变社会工作、结构主义社会工作及批判社会工作等。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多次经济危机进而导致的社会危机,社会工作不断回到马克思主义结构社会工作去寻求理论支持与解决方案。最早可追溯到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中,一些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开始接触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观点,转向激进的社会改革运动。以马克思主义者蓝诺兹(Bertha Reynolds,1886-1978)为核心人物的社会工作者发动了众多的草根运动(Rank and File Movement),联合案主进行示威、积极支援工人的罢工斗争,针对罗斯福新政进行批判并要求进行结构性变革,以追求一个更加完善的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制度。威格呢(Wagner)指出,这一时期的社会工作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主要强调以阶级分析为方法批判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资本主义,指出其与人类的需要是根本对立的;批判主流社会工作担当了资本主义的不自觉的代理人,并呼吁一种解放的、激进的社会工作实践,认为这种实践有助于把资本主义转变为某种形式的社会主义。⑤Wagner,D.R adicalmovements in the social services:A theoretical frame w ork.Social Service R evie w,V ol.63,N o.2,1989,PP.264-284.在此理论批判立场下,团体工作与社会行政进入社会工作的视野并形成了早期的社会集体行动模式及社会目标模式等。
而在1973年由石油引发的经济危机中,英美等国为了应对危机而消减社会福利项目,受到危机影响的人群特别是广大工人阶层面临失业及缺乏社会保障的局面。此时的社会工作者的目标转变为对传统福利制度的批判并倡导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福利制度,表达有关对社会福利制度进行贫民社会控制的不满,并主张提升服务对象的意识使其实现“福利权利”的觉醒,主张社会工作要重新回到重视社会平等、人权、歧视和压迫等问题上来,去重新考虑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的关联。如科里根(Corrigan)和伦纳德(Leonard)在1978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史观来解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产方式如何决定社会关系,资本家借由生产工具的改革与社会物资的掌握,对弱势的劳工族群实行经济、文化及社会结构的压迫与管制,使得个人劳工受限于资源不足与机会不均而经历了物资缺乏与不安全经验,因此需要去除福利国家的“迷失”,并促成政府结构性的变革。①Corrigan&Leonard.Social Work Practice under Capitalism:A Mar x ist Approach,Macmillan,London,1978,P.161.在中美洲和拉丁美洲,著名教育家、社区工作活动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的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知识基础,深深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的许多社会工作者,并使他们认识到社会工作的范围不能仅限于针对个别的心理、社会个案,更要去探究受助者(client)问题的物质根源,应把社会工作当作是反对贫困、反抗独裁、争取社会正义的武器。这一时期的社会工作在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形成了基变社会工作及进步主义社会工作等理论流派,社会工作模式也以系统模式及发展模式为主要模式。
我们注意到,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马克思的理论在整个西方重新开始受到关注,社会工作理论以新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一方面针对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过度福利及福利依赖问题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也对兴起的新自由主义危机解决思路进行了批判,强调反对市场霸权,要求保卫国家福利和整体社会改革,认为除非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结构和社会结构,否则不可能真正建立一个有福利的社会。②Ian Ferguson,Michael Lavallette&Gerry Mooney.R ethinking Welfare:A Critical Perspective,Sage,2002,P.181.另外,随着资本主义向全球化和弹性化转变,新右派、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新管理主义的影响的逐渐加大,新结构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也慢慢形成,逐渐进入社会工作实务者的关注视野。如马拉利(Mullaly)在其《新结构主义社会工作》一书中,揭示了当代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如何受全球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指出新结构主义社会工作虽然不再持有那种20世纪旧式的普遍性解放计划,但仍然坚持一种振奋或更新的社会主义(revitalized socialism)。新结构主义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与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和反种族主义一道反对资本对社会的宰制;扩展基于种族、年龄、文化、能力等的排斥、抑制和歧视的分析。③B o b Mullaly.T he N e w Structural Social Work:Ideology,T heory,Practice,O x ford University Press,Incorporated,2007,P.376.总体而言,马拉利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及传统结构社会工作理论为基础,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为结构主义社会工作、进步社会工作适应现代社会结构的新变化重新建立框架。
2.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主张
有学者指出,虽然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不是一个统一体,而是包括传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由各种多元化的分支流派或思想取向组成,但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也有某些基本一致的观点和立场,分享相同的概念假设。④宋丽玉:《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13页。总体而言,结构取向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问题的原因解释应朝向社会结构脉络的归因思考,而非寻求个人背景特质与能力不足的导因。因此,社会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帮助改变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尤其通过对有碍社会公正的社会制度的批判与摒弃来最终促成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需要通过社会变革和集体动员的力量去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⑤文军:《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第70页。在对社会工作进行理论研究时,压迫、阶级、国家、结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常见的分析概念,核心观点是在不否认个体本身原因的前提下,实施以“案主—结构分析”为中心,强调结构而非个体的、解放而非控制的、事实而非建构的、变革而非适应的实务取向。
(1)阶级结构导向的问题分析法。在导致案主问题的原因分析上,强调结构而非个体的原因,进而在解决方式上也应致力于结构上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根源应该从社会结构的方面来寻找原因,而不是指责个人的能力不足或是生理、心理缺陷。个人问题主要是产生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带来的异化、限制和压迫,而不是个人或弱势群体本身的缺陷,如贫困和阶级分化现象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积累和分配不平等造成的;人的生活行为是其所属的社会阶级状况的反映,要改变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其整个阶级的社会地位。基于此的实务模式的社工人员应秉持个人问题的结构分析取向,寻找影响案主个人情境的社会经济结构因素,并需要在增强服务对象权能的同时,倡导改革社会结构、政策和体制,反对歧视和压迫,而不是鼓励个人适应环境、巩固不合理的现状。①文军:《社会工作模式: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04页。传统的社会工作以疗救和个体为取向,并带有责备那些在社会和经济过程中受害者为无能的意思;试图对个体做病理学的解释和改变个体而不是责难产生不公正和苦难的社会体制。
(2)解放性与批判性的工作价值取向。在社会工作的功能分析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认为社会工作应致力于解放而非控制,应重视由传统的重视行为导向(behavior-oriented)的改变转为态度导向(attitude-oriented)的改变。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认为社会工作的价值在于满足人的各种需要,通过把人从各种制度、意识形态或结构压迫中解放出来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保罗·弗莱雷认为应把社会工作的焦点集中在个体生活经验的解放上,他指出“社会工作者有责任使人们理解自己受到压迫这一事实,并对他们进行赋权,这包括他们利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来理解社会关系是怎样使人们失去权力的,以揭示隐藏的权力动态”②保罗·弗莱雷:《受压迫者教育学:三十周年版》,方永泉译,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409页。。相反,传统社会工作的首要功能是控制而不是关怀,其忽视了社会工作的政治干预意义,过于强调助人的技术性质,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对弱势群体或个人的控制。“传统的社会工作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看成合理的,而资本主义制度通过意识形态等方式来对个人实施统治,社会将那些有悖意识形态的现象(如疯狂、性行为、社会暴乱等)、社会秩序中的失范现象(如失业、贫困、犯罪等)和失范的行为者视为异己,对这些异己严加监视和控制。以救济、治疗、扶助、沟通和管理方式开展工作的社会工作是控制的手段之一”③乐国林:《后现代的社会理论与后现代之下的社会工作》,《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4期,第44页。。通过把社会工作置于国家机器内及意识形态范畴,马克思主义者对传统社会工作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社会工作在角色上表现出代理与控制的角色,与其他社会机构或制度共同构成复制、控制弱势群体的社会机制,违背了社会工作的初始价值。
(3)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马克思主
义社会工作认为问题是事实而非建构的。传统社会工作从个体取向出发,认为导致个体问题的原因来自个人对社会的不适,并相信通过对个体的治疗及潜能唤醒能够改变他们的困境。这样的取向内在隐含着这样一种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取向,即认为问题来源于个体对自我认知、对社会知识的不当建构。“从这个角度看,服务对象的问题不再是某种特殊的、不公正的或不道德的客观状态,而是对被诠释为不公正和不道德的公认状态的主观界定或取向。换言之,服务对象的问题是一种界定的社会过程,是社会建构的结果”④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28页。。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则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问题是一种客观的事实存在,是由案主的经济分层及阶级地位所决定的。在不平等的制度体系下,由于对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占有不同,处于社会结构底层的个体由于缺乏资源而无法满足自我的需要,社会歧视、种族、性别、犯罪、贫困等社会问题的原因都根源于此。
(4)革命性与结构性的社会工作实务取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认为应采取变革而非适应的社会工作模式。传统的社会工作实务则认为社会工作是让个体适应社会,因而主要采取心理治疗模式、人本中心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社会诊断模式及危机干预模式等微观化的实务模式。而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与其对于社会工作的本质认识及价值取向相适应,认为社会工作的根本任务应是实现对既有社会结构的重组或转型,从根本上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而不是仅利用治疗过程和个人调适目标将案主的社会问题个别化。如富克(Fook)认为,社工人员应寻求造成个人问题的结构性因素,例如主流意识形态、社会经济阶级地位落差、社会权力不均、社会标签与控制等社会建构历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社会工作实施的改变目标设定就是去建立与发展个人对结构效应的控制力,带动个人与社会改革的变动。①Fook J.R adical Case w ork:A T heory of Practice,Saint Leonard’s,N SW,Allen&Un w in,1993,P.56.因此,在这种工作取向的指导下,宏观的变革主要通过社区发展、集体性行动、政治性参与及结构性改革等方法来实现,而微观上则可以通过诸如赋权模式、系统模式、社区工作模式、反压迫实践模式等具体实务模式来实现服务对象的个体自我改变。
在对待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态度上,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进行了彻底的揭示与批判。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认为,所谓西方福利国家的基本设置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利益的,是以“民生换权力”的方式来支持现有资本主义的体制,具有隐蔽的政治经济功能。首先,通过选择性地支付社会福利可以控制及管理所谓的“危险阶级”(dangerous class),有助于减轻社会解组。通过将无工作人口置于政府的合法化管理之下,能够确保私人企业中有工作人员的合格程度。其次,社会机构的服务规定与案主的福利权益要求经常存在落差与紧张关系,反而成为社会控制工具来规制服务使用者与社会工作人员的行为。②宋丽玉:《社会工作理论——处境模式与案例分析》,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49页。因为社会工作者把精神、政治和道德的问题化为“如何才有效”的技术问题,有关社会经济不平等的大环境问题则被刻意抹杀了。最后,通过政府的卫生、住房、教育、养老及其它福利计划支出以进行社会性的再生产,成为补助私人资本企业的变形形式,进而实现了资产阶级合法性的再生产。
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实务取向的结构转向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在理论上需要合理评价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实务取向。虽然有批评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过于重视案主的集体行动及意识觉醒,比较忽视个人的需求及个人的情绪;过于强调对社会结构的重视而对确实是因为个人因素造成的问题表现得缺乏操作性;过于宏观而无法用实证方法来检验其效果等等这样一些看似不够“社工专业性”的问题。但这样一些理论批评并不足以遮蔽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优势,即对于社会的结构性问题的处理上,对于反抗不公平的政策、制度以及社会歧视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具体表现是社会行动、社会运动及政策倡导等等,如20世纪的劳工运动、女权主义运动、反种族歧视运动、环保主义运动等等,背后支持这些社会行动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对于社会公义的价值追求。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理论我们必须既要看到其理论优势,又要看到其理论不足,进而采用全面、客观及本土化的态度与立场。
其次,一直以来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学者在不断地致力于建构社会工作的专业地位,这对于一种从零开始的学科与职业来说当然十分重要,但在这样一种过程中也出现了所谓的专业化的“迷思”。社会工作微观化、个体化与心理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石头摸着摸着就不想过河了”,全然忘记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政治与道德实践”的神圣专业使命。例如在移植与模仿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中,一方面是理论纷呈的热闹场面,另一方面却很少能发现倡导整体性、结构性变革的声音,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结构性宏观取向被有意忽视。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重新审视,在于倡导与呼吁研究者抛弃“马克思理论过于抽象,与日常社会工作实务并无关联”③丽娜·多米内丽:《社会工作社会学》,刘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的成见,重新发现马克思社会工作理论的价值与观点,并实现马克思社会工作的中国化与本土化,这对于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官方意识形态的社会中尤其重要。
实践上,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内部转型期的困境,金融危机、经济转型、两极分化、阶层冲突及道德沦丧带来的社会危机正迎面而来,而这种社会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危机。“以民生换时间、以福利换权力”等民生福利保障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降低危机的烈度并延缓危机的产生,但若要根本解决危机就必须进行结构性的变革,才能看到摆脱危机的希望。因此对于处于结构性危机中的个体,社会工作实务者不仅需要关注其现实的困境,更应具备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结构性、宏观性实务取向,采取倡导、赋权、意识唤醒及变革等社会行动模式,对具有公众影响的政策与议题进行介入。在角色取向上,社会工作者应秉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的价值立场,主动谋求社会与结构的变迁,不仅扮演教育者、控制者的角色,更要担当改革者、行动者的角色,通过协助案主提升权利与群体意识,实施积极的社会行动策略。这种宏观结构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并不意味着与政府对抗,不意味着把“一切行为看成是政治行为”,而是强调社会工作者作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有责任承担起革除社会不公正现象、传递弱势群体的声音、倡导弱势群体利益的重任,不回避、不怯弱,超越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保守与激进的主义之争,用专业力量去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与福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