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军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课程是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的细胞,是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形成的主要载体。课程质量是体现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而课程评价则是提高课程质量的核心环节。因此,正确认识课程评价在地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当前地方高校课程评价的基本现状并探寻其未来发展趋势,是一个值得研究并很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课程评价是指在一定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的质量标准和程序,由校内外组织机构对与课程相关的问题或特点做出价值判断,从而为提高课程质量提供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课程评价在地方高校办学过程中主要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地方高校课程体系普遍存在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不够等问题,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脱节较为严重,与社会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通过课程评价,可以促使地方高校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建立突出岗位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从而不断推进“以理论为支撑,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教学是达成课程目标的手段,师生是以课程为中介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地方高校的教学过程具有地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更是地方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我国不少地方高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的理念滞后、经费不足、条件不完备、“应用型”教师缺乏等原因,导致实践教学内容开设不足或落实不到位,从而无法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约束和激励作用,有利于规范地方高校的教学行为,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际工作的一致性,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实验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促进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既是地方高校属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地方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地方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课程评价,可以了解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与本地市场需求、课程与职业标准、教学与生产实践是否真正实现了有效对接,从而促使地方高校密切跟踪就业市场、职业岗位等最新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和优化课程目标与内容,不断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我国对课程评价的关注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人们更加重视对高等教育课程评价的研究与实践,相关行业组织、企业单位也以参与者和评价者的身份加入到课程评价队伍当中。当前,我国地方高校课程评价在借鉴国外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构建起了适合基本国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评价格局。一是在课程评价模式上,已从初始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走向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复合评价模式;二是课程评价方法更为丰富,主要包括行动导向教学评价、演示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新时期地方高校课程评价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课程意识是人们对课程系统的基本认识,是对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反映。”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前苏联“大教学论”观念的影响,课程局限在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的狭窄范围内,仅是教学的一个下位概念,有人甚至仅仅理解为“某一具体学科”这一狭义的课程涵义,而忽略学科之外的诸多与课程有关的因素。很多教师只有教学观念没有课程意识,把课程评价等同于教学评价来操作,只开展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而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如课程标准、实施过程及配套条件等方面则很少涉及。由于这种狭窄的课程意识,导致地方高校课程评价非常零散,只注重总结性评价,而很少进行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新时期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未能凸显地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诉求。首先,有不少地方高校课程评价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直接采用一些普适意义的评价方式及体系,地方特色无从体现;其次,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某一部分体现出了地方特色,但整体性特色不够突出;再次,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观点及应用策略,但策略与课程教学评价的实施呈二元分离状态,观点未能落于实际课程,从而导致评价实践反馈欠缺,地方特色的立足点略显空洞。
目前,地方高校课程评价主体主要还是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主,而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事实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价活动带有一定的行政性和强制性,对不同学校、专业和课程采用的评价指标过于雷同,很难确保评价的针对性和公平性,这样得出的结论往往存在主观、片面或“一刀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实际效果。
同时,强调基于教学与本地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地方高校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在校学习方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将进入企业见习、实习等,而对于这些实践性课程,仅仅依靠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完全无法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因此,如何创新课程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参与课程评价的积极性,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目前,我国课程评价正处于借鉴国外经验逐步走向本土化建构的过度阶段,因引课程评价体系的规范性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拓展课等课程评价的权重划分不够清晰。地方高校课程评价体系权重模糊导致过程性评价定位偏失,进而使得评价在课程之间的动态性不能体现;二是现有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标准过于宽泛,评价体系的规范性、细致度不足,从而使得课程评价未能发力于实处,可操作性略显不足。
同时,现行的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方式仍然偏重总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仍有不少课程采用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期末成绩的评价在整个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课程评价模式较为单一,无法做到全面考核,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能很好地检测教学效果,降低了评价的信效度。
地方高校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区域内产业、行业和企业等各方面的联系更为紧密。因此,地方高校课程的培养目标、结构、内容及评价模式,要根据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职业岗位、技术标准变化的最新需求来进行动态调整和优化,而其调整优化的依据就是通过课程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因此,地方高校课程评价绝非课程系统中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进行的行为,而应该是课程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同发展、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新时期地方高校课程评价应主要从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手段现代化等方面深入推进。
为保证地方高校课程评价的公正、全面、准确和高效,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课程评价的主体必须是多元化、多角度的。当前,地方高校应着力改变过去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的现象,通过创新评价机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等单位深度参与课程评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构建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多方联动的课程评价体系,广泛采用为学生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和用人单位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同时,还要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建立第三方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方高校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体现高等教育各个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诉求,有利于促进课程与职业岗位标准的深度对接,有利于促进课程评价由封闭走向开放,始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充满活力。
地方高校应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和质量观,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课程评价的教育、激励、约束和导向功能,全面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经验,激发学习者各方面的潜能。因此,课程评价不仅要注重对知识、技能的评价,还应注重对态度、情感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多重考核,要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个人及团队项目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以此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进步。在制定专业课程评价标准时,应以相关专业学生初次就业岗位所对应的核心技能要求作为主要依据,在建立专业课程考试题库时,应以从行业、企业调研获取的技术文献、图片、案例、产品等资源作为主要载体,并参照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来组织开发设计。另外,课程评价应覆盖尽可能多的相关能力要素,包括对教师教学水平评价和对课程自身质量评价,并将课程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
新时期地方高校课程评价的方法应体现多样性,要摒弃传统的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积极推行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式;要认真做好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识水平和职业能力等单项评价,同时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的总体评价;要结合不同课程类型、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笔试、口试、访谈、观测、实操、调研等多种评价方法;要逐步建立以学生作品为导向的课程质量评价制度,学生作品呈现的载体可以是各种论文、方案、工件、调研报告或实训实习报告等,学生作品呈现的形式可以是纸质作品、电子作品或实物作品等,通过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努力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体意识,不断推进地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实现评价手段的现代化,是构建与现代高等教育相适应的评价机制的应有之义。为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的评价方式,广泛采用现代化、信息化的评价手段,不断提高课程评价的信度和效率。在考试过程中,不仅要看学生作答的结果,还要看考生作答的过程,要尽可能减少组考者的主观臆断,而是根据客观情况,广泛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多媒体技术,记录考试过程,分析考试结果,以此充分反映考生的实际能力水平。比如,以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评价为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能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灵活运用相应的销售方法与技巧,具备较强的亲和力,以及沟通交流、临场应变和独立工作能力,因此,这类课程的评价应设置在真实或仿真的职场情境当中,并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及时、灵活处理,才能对学生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尽管这样的评价环境和手段对组考单位与主考者的要求高,组考难度大,但却是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
深入推进课程评价工作是地方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不仅对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也必将推动学习与工作衔接、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必将推动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全面构建,是地方高院创新质量评价机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彰显自身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值得高教界广大同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争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取得更多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以期推动地方高校课程评价工作得到更好更快地发展。
[1]李雁冰.课程评价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家琼,朱德全.地方高校教学评价的知识论基础[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3]李琳.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的构建策略[J].临沂大学学报,2012,(2).
[4]朱佩芬.地方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5).
[5]韩凤英.C语言课程考核评价标准设计[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