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2014-04-01 01:43宁婕妤
关键词:泰罗人本主义科学管理

宁婕妤

(中央财经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81)

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的诞生,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泰勒也因此获得了“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名。泰勒提倡“低成本”“高效能”的管理理念,强调对效率的追求。[1]这种“效率至上”原则被人们批评“忽略了人的因素”,但是却是泰勒第一个把人性引入了管理研究中。[2]为此,有必要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本文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包含着朴素的人本管理思想,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人本主义。

一 泰勒科学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是劳动分工,泰勒通过一系列对工人作业时间、动作的研究,发现组织中的工作可以被细分为许多可重复任务,而管理是通过让员工各司其职以提高组织效率,这种理念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到科学。

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3][4](1)提高生产效率。泰勒选择了技术熟练的“一流”工人,把他们的每项动作、每道工序所用时间记录下来,加上必要休息及延误时间,从而确定出“合理日工作量”;(2)劳动方法标准化。泰勒记录并分析了工人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同时结合实验研究结果,建立起一套标准化操作方法;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使用标准的工具、机器、材料,使作业环境尽可能标准化;(3)能力与工作相匹配。泰勒认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首先必须挑选出“第一流的工人”,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使这些挑选出的工人按照最佳方法工作,同时通过物质与精神激励使他们尽可能努力地工作;(4)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了改变工人“磨洋工”的状况,泰勒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完成定额及超额完成工作量的工人采用较高的工资率;对不能达标的工人,则支付较低的工资。(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一方面,泰勒提出应明确划分计划与执行职能,计划职能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执行职能的主体是部分工长以及所有工人。此外,泰勒还主张将管理工作细分,使每一个管理者只承担某种专门职能。

二 人本主义的主要内容

20世纪30年代,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发现,生产效率与员工积极性正相关,员工积极性又与员工社会生活和谐程度相关。由此,他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明确提出“社会人”概念,认为人们除了物质需求以外,还有大部分的需要是情感慰藉、安全感和归属感,提倡管理者应当以人为中心。这是管理理论中第一次出现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有其进步科学的一面,但其基本出发点仍是把员工视为被管理对象,忽略了员工的主动性,存在一定缺陷。[5]

20世纪下半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观点,施恩克的“复杂人”假设,以及学习型组织、情感智商理论,都提倡在管理中实施“人文主义关怀”,由此形成了“人本管理”。[6]人本主义认为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并不是土地、资本等要素,而是人,主张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7]人本主义重视两个方面:(1)人是管理过程的主体。这里的“人”除了企业的所有者及管理者,还包括全部员工;(2)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其成果应推广至整个组织,使管理者及员工普遍受益。[5]

三 泰勒科学管理思想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是否包含人本主义的理念?虽然大众普遍认为二者是对立的,但是在学术界争论很大。[7][8]笔者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包含朴素的人本思想,但是并非人本主义。

1.对人性的假设。

管理的对象是人,因此对人性的理解是管理学研究的逻辑基础与起点。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并且好逸恶劳的,要想调动其积极性,只要满足其物质需求即可。[9]泰勒处在那个时代,必然会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福特的自动化流水线和斯隆的事业部制,都充分体现了科学管理的效率原则,通过 “人适应机器”的方式提高企业效率。[6]

泰勒并没有把员工视为纯粹的“经济人”,而是具有复杂人性的“社会的经济人”。他指出,金钱刺激只有结合着管理人员对工人真诚的关心,包括对工人的尊重、亲切友好的态度、照顾与沟通等,才能有效提升工人的积极性。因此,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既具有科学性,也体现了人本思想。[9]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泰勒提升效率的目的是给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而非实现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不能与现代的人本主义混为一谈。

2.劳方和资方的地位。

泰勒倡导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认为科学管理的精髓是使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紧密亲切的协作。他坚信雇主和工人的真正利益应该是一致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雇主和工人的共同富裕,即确保每一个雇主获得最大限度财富的同时,也确保每一个工人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10]他的良好愿望反映出一定的人本思想。

但是,泰勒在科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对工人和管理者实行区别对待,决定了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主义是相背离的。首先,他试图使劳资双方把注意力从剩余分配转移到剩余增加上来,一方面强制工人参与合作,[2]另一方面却没有对管理者的行为实施监控。此外,盈余分配上也反映了二者之间的矛盾。以搬运生铁为例,当工人的日生产量从12.5吨提高至47.5吨时,其日工资仅从1.15美元增加到1.85美元。即生产率提高了280%,工资却只增长了60%。[5]

3.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

科学管理理论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导,主要在这些方面:(1)工作分析与职能分工。泰勒主张明确划分计划和执行职能,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拟定计划、发布指令与分配工作,工人和部分工长主要负责执行职能;(2)员工的甄选和培训。泰勒认为,管理者应当挑选出“第一流工人”,并对他们加以培训,以使工人的能力和工作相配合;(3)薪酬设计与激励。泰勒提出差别计件工资制以鼓励员工努力工作,对效率不同的工人实行不同的工资率。[1]

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对于工人还是管理者,科学管理都没有体现出人本主义的理念。对工人来说,泰勒要求所有工人只需机械地执行安排好的工作步骤,甚至要求班组长、工段长都只干纯属执行性质的工作,这在某种程度上歧视了工人与基层管理者。对管理者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虽然能带来高利润,但是却存在一些弊端:科学管理受到工人抵制;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增加了企业开支;取代了管理者的个人意志和经验,会影响资本家的权威。[5]

四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人性假设、劳资关系、人力资源实践上与人本主义的背离,决定了它只是包含朴素的人本思想,并非人本主义精神。但不可否认的是,泰勒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能够提出包含人本思想的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本身已经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一种行为。现代的人本管理理论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相信在学者们的不断修正与管理者的实践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1]李亚朋.科学管理理论对现代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6):68.

[2]李晋,刘洪.管理学百年发展回顾与未来研究展望——暨纪念泰罗制诞生100周年[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4): 1-9.

[3]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马风才,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1-90.

[4]郭咸刚.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三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86-95.

[5]王德中.泰罗科学管理中隐含人本管理思想吗——与刘译阳同志商榷[J].财经科学,2006(1):66-71.

[6]祁亚辉.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兼论人本主义在管理理论发展中的地位[J].社会科学论坛,2005(2):23-27.

[7]郭英,袁冬华.泰罗主义与人本主义管理范式的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9(9):19-22.

[8]郭英,高良谋.泰罗主义、泰罗文本与心理革命辨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8):19-22.

[9]莫勇波.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人”——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关于“人”的观点的评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9-23.

[10]王忻.论科学管理理论中的人本主义管理思想[J].商品与质量,2012(2):39.

猜你喜欢
泰罗人本主义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幼兔
种植苦瓜 如何科学管理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科学管理创奇迹 流翔高钙显神威
蚂蚁与诺瓦泰罗树
蚂蚁与诺瓦泰罗树
蚂蚁与诺瓦泰罗树
蚂蚁与诺瓦泰罗树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