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治疗向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2014-04-01 01:36:28刘福东岳宗金周松林刘如银孙永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孔镜穿刺针椎间

刘福东 岳宗金周松林 刘 彪 刘如银 孙永强

河南省中医院 郑州 450002

近年来,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诸多技术中,椎间孔镜技术发展相对较快,它是通过椎间孔内窥镜设备,逐步扩大椎间孔,使工作套管进入椎管内硬膜囊前方间隙,进而直接摘除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神经的压迫。因其创伤小、疗效较好而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欢迎[1-2];尤其是对于向下脱出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更佳。2011 -09 —2013 -03,我院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该类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23~72 岁,平均48 岁。其中向左侧脱出型35例,向右侧脱出型18例[3]。

1.2 术前准备 采用局部麻醉,术前应加强与患者沟通,并取得理解与支持。采用可透视手术床,备C 型臂X 线机、1 瓶10 ml 欧莱派克造影剂及1 支2 ml 无菌亚甲蓝染料,把9 ml 欧莱派克造影剂与1 ml 亚甲蓝混合。并准备生理盐水3 000 ml+庆大霉素16 万U+肾上腺素0.5 ml,用于术中持续灌洗。

1.3 手术方法 (1)体位:患者侧卧于手术床上,腰部稍后凸;(2)定位:在前后位C 臂机透视下用克氏针沿腰椎棘突的中点标1 条纵线,然后沿椎间隙中央划1 条横线,这两线交点是正位像椎间盘中心。在上、下椎弓根之间划上纤维环安全穿刺三角区[4]。在侧位C 臂透视下沿椎间盘的倾斜方向标定出相应椎间盘的侧位线,该侧位线与经椎间的横线之间的交点为穿刺点。其位于棘突中线外侧6~11 cm。然后调整穿刺点的最佳位置,一般应偏向内侧;(3)穿刺与造影:用18 号穿刺针沿标定好的标点方向穿刺到相应椎体的上关节突前外侧下缘,接着在关节突周围注射0.5%的利多卡因2~3 ml。将备好的22 号穿刺针插入椎间隙或脱出的椎间盘内(穿刺针尾端根据实际需要稍向头侧倾斜),注射美蓝5~15 ml 行椎间盘造影[5];(4)安放工作套管:先插入导丝,再以穿刺针为中点切6~7 mm 长的切口,深达筋膜,拔出穿刺针。再沿导丝逐级扩张导棒,在C 型臂 机透视下将导棒紧贴上关节突前下缘,并沿导棒逐级插入扩张导管扩大手术通道,经椎间孔注入椎管内。放置扩张器,扩大神经孔,并置入工作套管[6];(5)椎间盘减压:经工作套管置入椎间孔镜。在椎间孔镜监视下取出突出、脱出或游离的椎间盘组织,探查和松解神经根,并利用双极射频行椎间盘消融减压和纤维环撕裂口的皱缩与成形术,一般髓核摘除、减压时间8~15 min。

2 结果

本组6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获得随访56例,随访时间平均(9±3)个月。疗效按照术前和术后疼痛及麻木的感觉类比,VAS 评分术前为(5.83±0.46)分,术后1周为(0.9 ±0.65)分,术后6个月(0.6±0.53)分,术后不同时间节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照MacNab 标准:优48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其中疗效差的病例于术后3个月行开窗手术。

3 讨论

单纯向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压迫来源较单一,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该病具有显著疗效,其不仅摘除了突出的髓核组织,调整了纤维环的张力失衡,减轻了椎间盘内的压力,缩小或消除了挤压病灶,并能调整纤维环,解除了神经及硬模的压迫。同时具有以下优点:(1)安全性高。局部麻醉,能在术中与患者互动,避免伤及神经和血管。出血少,大大降低误操作风险。(2)破坏性小。不破坏腰部后方肌肉及腰椎重要的关节韧带结构,保护了腰椎的稳定性;不需切开周围的神经组织,而且术中无需分离和牵拉神经根与硬脊膜囊,因此不干扰椎管内神经组织,不会导致椎管内明显的出血和粘连,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3)术后并发症少,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几率低。(4)时间短。手术时间30~60 min,术后卧床时间5~8 h,3~5 d出院。(5)术后护理方便。

[1]许兵,丁岚,吴波,等. 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5):42 -43.

[2]赵学军,左玲,傅志俭,等.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8 -11.

[3]伍冠臣,宋西正,石承瓒,等.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1(7):136-137.

[4]周跃,李长青,王建,等. 椎间孔镜YESS 与TESSYS 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华骨科杂志,2010,30(3):225-231.

[5]Zhou Y,Li CQ,Wang J,et al. Technique skill and clinical choices ofthe YESS and TESSYS in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discectomy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J]. Zhonghua Gu Ke Za Zhi,2010,30(3):225 -231.

[6]LüGH,Wang B,Liu WD,et al. Primary study of full -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approach for lumbar disc herniation[J].Zhongguo Ji Zhu JiSui Za Zhi,2010,20(6):448 -452.

猜你喜欢
孔镜穿刺针椎间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医学概论(2021年18期)2021-01-21 22:46:45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经皮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6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与传统椎板开窗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经皮对侧椎间孔入路全脊柱内镜椎间盘切除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36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
护理研究(2012年26期)2012-07-26 0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