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志华
(兰州商学院 会计学院,甘肃 兰州 710000)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新技术企业在各省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趋重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城市经济发展活力,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世界各国政府都在不失时机地采取各种对策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高新技术领域投资风险大、企业规模较小等种种因素,往往导致企业发展受到资金不足的严重困扰。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5% 的所得税优惠。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中有一项定量要求: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3%~6%的要求。这一项要求,既是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定量标准,同时也是对科技型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有利激励措施。在高新技术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通过资本市场取得企业研发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则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甘肃省位于祖国的大西北,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因此推动西部特别是甘肃省高科技的发展,实现高科技企业产业化的进程,对西部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甘肃省科技创新园和高科技产业化发展迅速
截止到目前为止,甘肃省已有211家企业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同时,为推动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园和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建设,甘肃省政府近日向社会公布《关于支持兰州新区开发建设政策的意见》。《意见》规定,从2013年到2017年,省政府筹集50亿元的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开发建设及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奖励补助。符合《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的企业,参照特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意见》突出了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具体措施,对承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并在兰州新区内成功转化的企业,给予其技术合同交易额20%、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或贴息。引进的国家级高层次专家和“千人计划”人选,省政府给予100万元安家费。在新区设立的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认定的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给予3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意见》还对人才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做了优惠保障。①
近年来,甘肃省紧紧围绕着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和兰州新区建设,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外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
2.通过资金的投入以及人员研究能力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大提升
研发经费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衡量和反映科技投入力度、体现区域科技实力水平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指标。2006年到2011年,甘肃省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从2006年的23.86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48.5亿元,年增速是15.2%。
截止2009年底,107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34633人,比2006年增加8064人。其中,研发人员7094人,占20.5%,高级技术职称1818人,比2006年增加423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亿元,比2006年增加71.4%;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83亿元。从参与调查的107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99家拥有内设研发机构,占企业总数的92.5%,机构人数6445人,其中有11家是国家级研发机构,有34家是省级研发机构。
“十一五”以来,甘肃省科技进步水平从全国排名第25位跃升至第17位,位于全国中等省份行列,增幅一度居全国首位。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甘肃有9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较上年都大幅度提升。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甘肃省专利申请受理达8261件,同比增长56.3%,位列全国第25位;授权3664件,同比增长53.8%,分别高于同期全国27.1%和31.6%的增幅。截至2012年底,甘肃省有效发明专利2109件,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822件。
通过资金的投入以及人员研究能力的提升,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为高新技术上市资源的培育和开发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高新技术企业整体实力较弱
从甘肃省已经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211家企业的基本情况来分析,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为115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61%,但其产值仅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28%。同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除了具备一般高新技术企业高不确定性、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规模小,离散型投入和连续型产出以及技术、财务和市场风险大等特征。这使得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就更会受到限制,融资更为困难。而我国资本市场上市门槛较高,即使是创业板也对发行人规模有所限制。不少高新技术企业距离上市标准相差甚远。
2.上市融资担保体制不完善
国外经验表明,风险资本与证券市场在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资本市场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但是甘肃省资本市场却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种滞后造成了资本市场的功能缺陷,并由此造成其在推动企业研发活动方面作用乏力。截至2011年底,注册地在甘肃的上市公司仅有24家,不及全国上市公司总数的1%,民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更显不足,目前甘肃省的高新技术企业中仅有海默科技一家在中小板上市。从甘肃省上市公司进入的产业来看,绝大部分公司处于传统产业,高科技企业缺乏竞争优势。目前国内资本市场仍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尽管创业板已经建立,仍然保有较高的门槛。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产业而言,主要受资产规模、盈利水平和资信水平等条件限制,上市融资仍然困难很大。
3.R&D经费投入不足,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
从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数据来看,甘肃R&D经费的投入无论从数量上来看还是从增长速度上来看都落后与全国水平(见表1),可以看出自2000年之后,甘肃R&D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甘肃R&D活动的发展,甘肃省研发基础投入情况较好,研发活动原创性程度较高,但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较低。通过各省比较可以看出甘肃省在全国的位次和存在的差距。按照R&D经费与GDP之比排序得到,甘肃省的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全国排位较为靠后,在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21位。不论是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和甘肃省提出的目标任务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
表1 全国和甘肃省R&D经费的情况比较
4.部分企业上市意愿不强
由于部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属于家族式经营,所有权相对集中,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并不彻底,企业内部缺乏治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没有建立健全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由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不明晰,上述人员在经营行为上出于私利,容易擅权专断,不顾企业的整体利益。情节严重的更会引发家族内部纷争,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家族式企业的内部壁垒,外部资金不愿进入,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也很难被吸纳。久而久之,企业的管理模式也会随之僵化,这就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了潜在的风险。一旦企业股票发行上市,股东付出的代价是股权的稀释,很难接受公司上市后控制权削弱这一事实。同时,上市公司必须履行公开财务报表等强制性信息披露义务,随时接受所有股东、投资者及全社会的监督,企业面临较高的规范成本。
1.建立上市后备资源库
在对甘肃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建立后备上市资源数据库,据此建立上市后备企业动态管理制度。 围绕十二五发展目标, 筛选一批顺应当代经济发展趋势,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要求,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公司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掌握上市培育重点企业资料并及时更新,跟踪其工作进展情况,对于那些符合条件但未列为上市培育重点企业的应及时递补。按照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一批口碑好、能力强的证券中介机构向全省拟上市企业推荐,并加强与证券中介机构的沟通与协调,对于那些在甘肃省范围内开展业务的证券中介机构要办理业绩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评估其服务质量,在证券中介机构中实行优胜劣汰、相互竞争机制,为甘肃省拟上市企业成功上市提供技术保障。增进企业与有关中介机构的交流,搭建企业与中介机构的对话平台,为中小企业寻求中介机构进行咨询和开展上市工作提供便利。多渠道大力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做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管理和上市推动工作。对于后备资源库中重点培育的拟上市中小企业,在资金上可以对其在支撑计划项目和重大创新项目上予以优先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以符合创业板上市的创新性要求;同时,对于一些重点培育的中小企业,在信用记录良好的前提下,给予更多的税收优惠和政策倾斜。
2.营造良好的环境
广泛宣传、引导和开展培训,在舆论上创造一个有利于推动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良好氛围。通过组织考察、现场培训、邀请证券专家辅导等形式,进行企业上市有关知识的宣传和传播,使企业了解企业上市的基本知识、途径方法和影响效果,使企业转变观念,形成自觉争取上市、合力推进企业上市的良好局面。通过各种途径推广优质上市公司的优秀经验,同时介绍有关企业上市的政策法规和相关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上市的积极性。针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创业板上市。创业板企业的发行条件与中小企业板相比要更低,主要针对的是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型创新事业企业。我们要借助国家刚推出创业板市场的大好机遇加速上市。政府要积极开展资本市场宣传调研工作。利用各种途径宣传资本市场,帮助企业等有关各方了解资本市场发展新动向,熟悉IPO和再融资政策,增强改制上市的信心。全力配合上市公司后备资源培育。
3.引入风险投资机制,拓宽风险投资市场
风险投资的实质是“通过投资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权益的变现,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以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成思危,2000年)。风险投资机构资金量大,投资稳健,风险控制能力强,是构建区域股票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尤其是专门针对科技投入的风险投资机制更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良好支撑。遗憾的是,目前,甘肃省风险投资公司起步较晚且很少,规模较小。并且甘肃省只有唯一的一家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甘肃省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风险投资机制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力度。
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也就是说甘肃省融资中介服务没有很好地发挥融资渠道润滑剂的作用,甘肃省加快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可以通过建立高新技术转让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产权交易平台、高新技术企业中介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企业评估平台来实现。还应该建立多元资金来源的风险投资机制,既包括财政资金、机构投资者和大企业的资金,还应该包括机构投资者和大公司。
4.完善自主创新战略体系,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创业板上市资源培育的前提条件是要求企业拥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战略体系。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将科技创新与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引导科技资源向科技型企业、新兴行业聚集,促进高成长性的自主创新企业迅速发展壮大。通过政府引导,完善从企业到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结合,完善产学研结合的信息沟通运行机制,提升科研成果的市场化比率。最后,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要依赖高科技产业、知识和人才的聚集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类园区要积极创办好各类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创业中心,为科技成果“孵化”提供地域载体和实验基地,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承载区和示范区。
注释:
①杜 英.兰州新区“黄金47条”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落地[N].科技日报, 2012-12-07.
作者文献:
[1]谢海东,吉朝晖,邹舒明.创业板上市资源培育——以江西为例[J].金融与经济,2011,(2):28-30.
[2]张 弓.甘肃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
[3]林 伟.甘肃省上市资源选择与培育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
[4]杜 英.兰州新区“黄金47条”强力推进科技成果落地[N].科技日报,2012-12-07.
[5]黄 祺.甘肃省高科技企业融资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
[6]纪尽善.关于利用风险投资推进西部跨越发展的建议[J].中国金融家,2003,(4):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