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优势

2014-03-31 07:48刘明宇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优势语文教学

刘明宇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具书、网络、图书馆……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整合;优势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46-01

一、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使得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重要作用。在同样的时间内,大地提高了语文教与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二、新的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彰显生机。

学生的学习质量,是衡量教师工作优劣的一把尺子。教师为了显示自身的价值,都在不遗余力的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各显神通。他们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他们将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单一感官刺激为多重感官刺机,变单方面进步为多方面进步,变单一媒体为多媒体,变孤立研究为合作研究,变信息传递为信息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变基于事实和知识的学习为批评性思考并根据信息决策。这种教学环境的转变使课堂变得多彩生动,使学生的学习富于激情。这样的学习情境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而又乐于学习呢?

三、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传统的教学,教师是一切的主宰,学生只能无奈而被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维护。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个局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发展目标,在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里创造自主的学习天地。

扬振宁指出:“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一个美国心理学家提出导致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的便是不善于与人团结合作。因此,合作的重要性在当今以致于今后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了平台。使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显示出多向性、丰富性、快捷性和交互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初步的良好的基础。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欢迎,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意味着语文教学的一种革命,一次挑战,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例如:我在讲《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一课时,做了如下设计以培养学生在inetrnet上阅读资源和创作能力。

如果没有网络环境,没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结合,没有教师的信息引领资源助教助学,就不能高效轻松的完成本课的教学。尤其重要的是: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师更钟情于网络媒体对教学所产生的强大的推动作用;原因其实很简单,据心理学家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网络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得的信息量,大大高于单一的感官刺激所获得的信息,这也就不足为奇了。获取大量信息与掌握更多的知识成正比,加快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猜你喜欢
优势语文教学
矮的优势
画与话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