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文
乌龙县矿产丰富,商贾云集,故全县上下,富得流油。乌龙县三位大人,刘县令、赵县丞、主簿张勋,都是脑满肠肥的大胖子。
这天,张勋刚到府衙,就见刘县令和赵县丞正焦急地来回踱步。
原来,乌龙县归南平府管辖,南平府最近新换了一位府台大人,这位大人名叫侯吉,据说是当朝左相司徒郎的门生。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侯吉的第一把火,就是查处各县官员的贪腐情况。侯吉评定各县官员廉贪的办法非常新奇,他在府堂上支起了一杆大秤,凡被侯吉点名到府衙述职的官员,必须用这杆大秤称一下体重,一旦体重超过了一百六十斤,那么这个官员,就将面临着被侯吉查抄家产的危险。
乌龙县的刘县令、赵县丞以及主簿张勋,体重都超过两百斤,看样子这次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想在几天之内减掉几十斤的体重,张勋哪有这本事?他正着急,突然,眼角瞥到了身边的李捕头。
李捕头身高七尺,可是体重却只有一百斤,他之所以这么瘦,是因为年轻时偷吃了龙鳖。
李捕头年轻时曾当过渔民,污水河中,有一种龙鳖,据说生吃龙鳖,就会很快变瘦。
刘县令听了,忙将李捕头唤到书房中,命他去污水河抓些龙鳖回来。很快,李捕头抓了七八只龙鳖回来。县衙内的厨子将龙鳖切片后,端进了刘县令的书房中。
三人蘸着酱料吃过之后,连呼味道鲜美。五六天后,三人竟都减去了几十斤的体重。侯吉让他们到府衙述职时,三人自然都轻易地过关了。
刘县令不仅赏了李捕头一笔银子,还拍着张勋的肩膀说 :“张主簿,你真是本县的智多星呀!”
邻县的十几位官员得到消息,纷纷拿着厚礼,找到了刘县令,询问快速减肥的秘方,刘县令倒不保密,将龙鳖神奇的减肥效果一一讲了出来。
不久后的一天,刘县令又将张勋叫到了自己的书房,不无担心地问:“张主簿,我最近总感觉身上有些麻痒,莫不是吃龙鳖肉吃出了什么问题?”
张勋听了,说自己也有这种感觉。刘县令便让他去找李捕头问个清楚。张勋一问外面的衙役,衙役告诉他,李捕头今天没来。
张勋闻言,急忙赶到李捕头的家中。李捕头的家就住在污水河畔,他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老渔王,今年九十多岁了。
张勋把心中疑惑说了,李捕头听后,说:“我的身体里也有一阵阵麻痒的感觉,不碍事的!”
李老爷子却在一旁骂道:“吃龙鳖肉减肥,亏你小子想得出这样的馊主意!”
原来,这龙鳖肉本身根本没有减肥的效果,之所以生吃后能够减肥,其实是龙鳖肉中寄生的血虱作怪。血虱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寄生虫,它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后,便寄生到人的血液中,吸食人体的营养,所以才会让人快速瘦下来。体内的血虱能让人减寿至少二十年!
张勋听了顿时冷汗直冒,他回到县衙一说,刘县令顿时吓得瘫倒在地,可他们也不敢除去血虱,怕胖回来,只得继续忍受血虱之苦。
侯吉当了半年的南平府府台后,便被上调京城当京官去了,这次主政南平府的府台姓汪,汪府台本身就是一个大胖子,他根本就不在乎手下的官员们身材如何。
刘县令这才急忙找到李老爷子,问有没有治疗之法。
李老爷子说,治疗之法确实有,那就是将龙鳖的皮剥下来,然后敷到人的身上,血虱嗅到龙鳖鱼皮的腥气,就会从人的血液中爬出来,拿龙鳖鱼皮当寄主。
经过十几个渔民的捕捞,二十多只龙鳖被抓到了县衙。张勋、刘县令和赵县丞脱光了衣服,全都趴在木床上。李老爷子宰杀了龙鳖后,取它们散发着血腥味的鱼皮,一一贴敷到了他们的身上。
果然三个人血液中的血虱嗅到龙鳖鱼皮的腥气后,纷纷从他们背部的皮肤钻了出来,爬到了鱼皮上。
得知李老爷子清除了张勋等人身体内的血虱,又有十多个官吏到污水河畔找李老爷子治病去了。
经过几天的忙碌,李老爷子竟用龙鳖的鱼皮收了半升的血虱。
李老爷子兴奋地对儿子李捕头说:“儿子,你将这些血虱给侯大人送过去吧!”
李捕头立刻骑快马直奔京城。侯吉现在已经上调京城,当了礼部侍郎。
侯吉看到血虱,当即便赏了李捕头三千两银票,然后他找到京城一个非常有名的药工。药工将血虱放在烧红的铁板上炙烤,烤出了黏黏的虱油,经过再次提炼,做成了三颗丰腴丹。药工做好丰腴丹后,便交给了侯吉。
原来,当朝左相司徒郎虽然阿谀奉承很有一套,但因为身体瘦弱,不讨当今天子喜欢,这才屈尊为左相,他为了能迅速增肥,夺过权力更大的右相宝座,这才让心腹侯吉来到了贪官众多的南平府。
侯吉府衙设秤、论斤辨贪,拉开了闹剧的序幕。接着,李捕头按照侯吉定好的计策,献出了用血虱减肥的办法。侯吉回京后,李老爷子再用龙鳖皮从那帮贪官体内取出血虱,都是为了准备丰腴丹所需的原料。
司徒郎从侯吉那里得到丰腴丹后,急忙服了下去,很快,他的身体便发福了。当今天子看着面如满月、一脸福相的司徒郎,心中大喜,当即任命他为右相。
谁料,司徒郎的身体竟无节制地增肥下去,即使他不吃东西,一天也要长上几斤肉,最后,肥胖不堪的司徒郎那圆鼓鼓的肚子竟一下胀开了,肚里的肥油“哗”的一声,全都流了出来。
侯吉要找李捕头算账时,发现李捕头已经连夜逃走了。
李捕头逃回家中,说了此行的经过。李老爷子坐在儿子搬家的马车上,兴奋地说:“那个祸害天下的司徒郎,一口气吞下了十多个贪官身上的民脂民膏,他要不撑死,那可就没有天理了!”
[本刊责任编辑 吴 俊]
[原载 《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3年第7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