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充分运用已学知识、技能进行发散性思维,鼓励他们的创新意识,始终以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一般要遵循如下的规律:一是主题较大,带有一定的综合性;二是主题要落脚在教学的重点上,能有效指向教学目标;三是主题应有足够的研究价值,能有效地激发研究兴趣;四是主题难度和综合程度应视教材难易、学生能力强弱而定,必要时可以将主题分解,必须具有可行性;五是应注意主题内部小问题之间内在逻辑关系,能有效地循循善诱。
二、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生一旦被置于主人地位,学习也就变成了自己的事,就有可能成为自觉自愿的事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自我尝试,养成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经过多次的模仿朗读,激发了学生朗读兴趣。如诗歌、散文、戏剧等。在教陆游《卜算子咏梅》要充分注人高度赞美“化作春泥”的牺牲精神。而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则要注入高度赞美“不畏严寒”的精神。
三、实施情景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又如在教《死海不死》这一课时,在讲台上放了一只盛满水的杯子,一杯食盐,一个鸡蛋。把鸡蛋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鸡蛋下沉至底。老师给学生问题:谁能让杯子中的鸡蛋浮起来?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最后学生发现把盐溶解到水里,鸡蛋终于浮了起来。
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
一、民主选举班干部,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在选举之前,我先把班干部的符合条件明确,然后让大家投票,以票数多者为先。如卫生委员,要符合以下条件,首先自己要讲究卫生,干净大方;其次,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工作细致,认真耐心,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第三,要勤快,不怕吃苦挨累,能早来晚归,不斤斤计较。条件明确后,大家投票时就会有了参考,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才会适合,让人心服口服。
二、制订班规。全班同学监督执行
班规是一个班级的法规,有了法规的约束,就会使那些“淘气包”们收敛一些。在班干部确定后,我组织全班同学讨论制订班规。第一条,要服从班干部的领导,不服从者换位,换位后工作做不好的,自己想办法得到全班同学的谅解;第二条,犯错误、扣分者要为班级做一件好事,不许花钱,只允许自己动手;第三条,有进步,学习成绩优异的给予奖励。
三、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积极参加活动
我鼓励全班同学积极参加,他们不会写演讲稿,我给他们找相关材料,并组织他们观相关的视频,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个草稿,我再帮助修改,这样减轻他们的负担。最后在班级举行一次小型演讲比赛,由全班同学做裁判员,从五个报名者中选拔一名参加学校活动。
四、定期调换座位。取长补短,互帮互助
我的原则是内向与外向搭配,动静结合,学习优秀与潜能生互帮互助,男女生合作。这样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班级的气氛和谐融洽。
青年教师要虚心听课
“听”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如教学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通过课堂提问使学生有意识地从认知结构中提取相关的旧知识,并激活旧知识;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的教学;怎样通过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系统呈现新内容;采用何种方式完成对新内容的巩固;如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加强知识的应用与迁移。
“听”教学细节:细节往往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有经验的教师举手投足间能体现出良好的教育意图,一个肯定的眼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细节一:对学习有困难的部分学生,有经验的老师经常用“试试看”“还没准备好吗”“还有没有要补充的”“还能不能再完善些”等语言,让这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心关爱,体现了面向全体,以人为本的真谛。细节二:有的教师在教学生时用“请”,同时掌心向上,像托起太阳一样手势;从这一举动中,透着老师对学生尊重和期待。
“听”闪光之点:一节课听完了,哪怕从整体上来看是失败的,只要我们认真去捕捉,至少都会有一两个闪光点。因此,我们在听课时,一定要首先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要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善于去发现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然后慢慢品味,细细揣摩,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
“听”课后反思:听课后要认真思考。一节课的好坏,不同时期、不同学科有不尽相同的标准。此外一堂好课还要做到:要有科学性。这里的科学性一指呈现的材料、知识、观点必须是正确的;二指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是否体现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就是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其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三法
一、仔细阅读,抓关键词法
数学学习中概念、公式及规律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规律和概念,就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例如:判断题,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对比梯形的概念,学生就会发现少了“只有”一词,而“只有”是梯形概念中最容易被忽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词。少了这个词,“一组对边平行”就包括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和“两组对边平行中其中的一组对边平行”两种情况,与梯形的概念相悖,因此是错的。
二、看清要求,查数量法
在阅读数学信息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信息中隐藏着多个数学问题,这种一题多问的情形并不少见,学生常常会因为题目要求多而考虑不周,造成只解决一部分问题的情况。如下面的题目:写出下面各数,再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教师引领学生读题——分析题中有两个要求——两个要求分别是“写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学生独立解答。
三、过滤信息,简化内容法
这种题要对生活场景进行一些语言描述,但这些描述中并不蕴涵有效的数学信息,有时还会干扰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时就须要对数学问题中的信息进行过滤、简化,抽象出纯数学问题,再利用已有知识进行解决。如爱心小学的160名少先队员在“重阳节”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做好事。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在解这道题时,像:“爱心小学”“在‘重阳节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做好事”这些都属于创设情境的信息,可以忽略,题目最终简化成:“160名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4组活动,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