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焱
(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研究述评*
杜 焱
(中南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调整是转变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体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对该领域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和研究。通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现状及演变、需求动力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需求动力结构合理性评估、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向、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理论与经验依据、需求动力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及失衡原因、需求动力结构调整对策等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和归纳,并进行简要评述,为后续开展系统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经济增长;需求动力结构;结构调整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常被人们喻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额、投资额和净出口额与GDP之比或消费额、投资额和净出口额相互之比即构成一国特定时期的需求动力结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就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期实现我国经济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协调拉动增长。本文现就国内关于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研究的脉络进行梳理,以期为开展系统而深入的后期研究奠定基础。
国内学者对需求动力结构的研究,按研究内容和取得进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关注问题阶段(1978—1995)。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外部封闭且物质商品极度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实践中对需求问题基本不关注,因而理论界对该问题研究较少。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人们的收入极大提高,对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需求日趋旺盛,但受原有生产体系和结构的影响,产品供不应求,结果导致在此时期发生了两次(1985、1988-1989)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并且引发了1988年较为严重的商品抢购风潮。现实问题的出现,开始引发理论界学者对消费需求动力问题的关注。这一时期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宏观背景下,如何根据消费需求动力内部结构的变化调整现有产业结构,以期保持供求结构平衡,促进经济平稳增长。这一时期代表性学者有魏杰、刘迎秋、彭焕杰、卢鹏等。二是探索研究阶段(1996—2006)。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商品供求基本格局开始发生翻转性改变,由之前的“供给约束”开始进入“需求约束”时代,消费需求动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受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舞及中央政府放权让利影响,民间投资主体和地方政府投资热情高涨,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的比例开始迅速上升,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趋势明显,产能出现过剩。在商品贸易方面,由于受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及人口红利因素影响,我国商品外贸一直处于出超状态,外需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我国经济实践层面的变化,理论界学者对需求动力结构的研究视域进一步拓展,其研究主要集中在:1)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投资及净出口需求贡献及其结构演变分析;2)消费、投资及出口需求动力内部结构变化及其效应分析;3)消费需求动力内部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转换关系研究。这一时期代表性学者有董辅礽、刘伟、范剑平、程建林、汪同三、蔡跃洲等。三是形成热点阶段(2007-2012)。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商品出口极剧下滑,外需极度萎缩,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与此同时,依靠物质资源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已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中央多次强调必须以改善需求动力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为响应现实需要,理论界学者围绕需求动力结构调整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研究。研究除了对第二阶段的主要内容继续深化之外,还主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1)需求动力结构的失衡度量及其调整的理论与经验依据;2)需求动力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影响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因素;3)需求动力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影响关系;4)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策略与对策。这一时期代表性学者有贺铿、江小涓、韩永文、柳欣、吴忠群、吕冰洋、晃钢令等。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研究,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研究大体经历了由零星零散研究到较为全面系统研究,由肤浅初步探讨到深入仔细研究,由经验事实研究到理论规律研究的过程。从总体上看,研究的线索主要是基于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一)关于需求动力结构的现状及其演变分析
揭示需求动力结构的现状及其历史变化是研究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逻辑起点。程建林研究了1990-1997年我国最终消费需求、资本形成、国外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贡献度,指出在经济启动和回升阶段,内需主导经济增长;在收缩调整阶段,外需缓降和稳定经济增长[1]。范剑平测算了我国1997~2001年投资、消费和国外净出口需求与总需求比例变化以及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指出该期间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明显由投资主导[2]。江小涓分析了1978~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外需结构现状,指出内需占总需求比重超过90%,对增长的贡献超过80%,外需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增加但仍然为辅[3]。史晋川和黄良浩对1978~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的总体特征进行了分阶段分析,发现投资率快速提高,缓慢回调,但阶段式循环;消费率稳步下降,偶有回升;净出口率稳步提升,鲜有下降[4]。
(二)关于需求动力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关系探讨
研究需求动力结构调整,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从多个角度探求了需求动力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其中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平稳性、与经济产出效率等关系问题的探讨成为热点。
1.需求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魏杰论述了消费需求动力内部结构背离供给结构的三种表现及危害,并提出适应供给结构的消费需求内部结构调整的政策[5]。张中华认为消费和投资需求动力内部结构不合理是我国产业结构和投资失衡的主要原因[6]。沈利生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推导了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动力与三次产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定量探讨了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动力结构的变动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7]。
2.需求动力结构与经济增长平稳性的关系
彭焕杰认为在生产结构不能立即改变的情况下,对消费和投资需求内部结构进行调节,可以解决短期内资源闲置和商品短缺并存的状态,调整经济趋向平衡发展[8]。卢鹏认为面对当前消费需求下降、供给相对过剩导致经济增长增速下降的困境,不应盲目扩大总需求,而应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适时调整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内部结构,实现经济供求平衡[9]。关浩杰研究了需求动力结构变动与经济波动之间关系,发现短期内需求动力结构变动不是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但在中长期需求动力结构变动却是经济波动的格兰杰原因[10]。
3.需求动力结构与经济产出效率的关系
刘迎秋认为我国改革前由于投资和消费需求结构形成了“逆霍夫曼比例”,因而导致消费品和投资品供给短缺,经济增长水平低下[11]。刘伟指出当前我国投资需求增长过快,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总需求结构性矛盾突出,致使经济增长的有效性下降、失业率攀升和产能过剩[12]。谭小芳等刻画了不同的投资消费结构在人均消费和人均资本的理论动态模型下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如果投资消费比例失衡,经济系统就很有可能处在动态无效率状态[13]。
此外,国内学者对需求动力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与通货膨胀、与服务业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关系问题也进行了专门研究。
(三)关于需求动力结构合理性评估分析
对需求动力结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判定,是科学调整国内需求动力结构的前提。目前,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判断标准,对国内需求动力结构的合理性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认识:一是认为目前的消费需求偏低,投资需求偏高,需求动力结构已经失衡。董辅礽认为近年来我国消费率低下,制约了经济的长期增长[14]。杨圣明通过国内纵向和国际横向比较认为,我国的投资与消费关系已经失衡,需要及时调整[15]。晃钢令和王丽娟将我国近年消费率与修正后的钱纳里模型所得出的消费率标准值比较,认为我国消费率确实偏低[16]。二是不认可对当前消费需求偏低投资需求偏高的判断。罗云毅分别就我国消费率偏低和固定资产规模偏高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仅以国际横向比较认定我国消费率偏低的论断不科学[17]。同时也认为如果从固定资本形成与储蓄平衡角度分析,我国的固定资产形成率也不算太高[18]。张军认为中国居民的消费支出在住房、教育、医疗等众多领域被低估、政府的财政支出难以精确统计、固定资产形成被政府高估等因素造成目前社会普遍认为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的判断[19]。三是认为目前的需求动力结构的合理性无法判断。杨春学和朱立认为,从纯理论角度是可以找到一个特定的积累(投资)率实现经济增长最大化,但是从现实角度力图寻找一种具体的最优积累率去指导实践,却是不切实际的[20]。贺铿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规模决定于经济剩余能力,并且与资源条件、财政收支和国际收支余缺有关,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投资率和消费率没有固定的最佳比率[21]。
(四)关于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向探讨
高天鹏根据当前经济形势,认为增加社会需求规模以及调整社会供给结构并不能改变市场疲软状态,压缩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增加农民消费需求才是启动市场关健[22]。刘方棫和李振明认为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通过投资和消费的良性互动和循环来实现扩大内需,一起发力拉动经济增长[23]。王秀芳从内需与外需、城乡需求、投资与消费等需求结构不均衡视角提出扩大国内需求、农村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调整目标[24]。韩永文指出我国当前要适当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25]。
(五)关于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理论与经验依据探讨
1.从现实描述主义视角提出的调整理论与经验依据
曾令华认为理论最优消费率的判断和调整标准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商品供求结构平衡和社会总供求平衡[26]。贺铿参照历史和国际比较以及投资效率分析,认为在当前条件下,我国投资率应控制在30%~35%之间、消费率控制60%~65%之间[21]。蔡跃洲和王玉霞根据我国所处发展阶段、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程度、经济外向度和消费文化习惯,初步匡算出我国合意投资率区间为40%~45%,合意消费率为55%~60%[27]。
2.从新古典经济学视角提出的调整理论与经验依据
孙烽和寿伟光基于固定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求解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解,从理论上推导了最优人均消费值和消费增长率[28]。吕冰洋利用代表性行为者的效用函数模型,构造汉密尔顿函数求解最优化,从而得到消费和资本的稳态增长方程。认为如果消费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不一致,那么经济增长会偏离稳定增长路径,也即意味着需要对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结构进行调整[29]。吴忠群根据生产和消费的目的,建立无限期产出最优化模型,求解出最优消费率的表达式,为判断和调整一国消费率提供了理论上的数量标准。同时,利用中国的数据,估测了中国的最优消费率为0.806[30][31]。
3.从结构主义国际比较视角提出的调整理论与经验依据
李建伟提出经济需求动力结构演变的共同规律,即在各国工业化过程中,消费率会相对下降,投资率会不断提高,但在工业化过程结束后,消费率和投资率将保持基本稳定[32]。金三林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和消费失衡日趋严重,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和我国所处发展阶段,投资率一般不应高于40%,消费率不应低于60%[33]。史晋川和黄良浩从世界各国平均水平、分经济发展阶段和分地区三个视角对世界各国1970-2008年的需求结构演变规律进行了考察,得出随着人均收入增长,投资率呈倒“勺子”形演变,消费率呈“勺子”形演变,净出口率最终趋向零的演化规律[4]。
4.从计量经济学视角提出的调整理论与经验依据
周泳宏和唐志军利用1995-2007年中国省区面板数据进行门限非线性回归,考察了在不同的投资率水平下,消费促进对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投资率存在44%和36%两个门限值,位于这两个门限值以下,消费率的提高会加速经济增长[34]。杨华和陈迅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对地方政府消费支出的最优规模进行了测算,指出地方政府消费最优支出的门限值为19.93%。当政府消费支出低于门限值时能显著的促进经济增长,高于门限值时能显著的阻碍经济增长[35]。
(六)关于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失衡原因探讨
1.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汪同三和蔡跃洲认为收入分配对投资需求结构具有重要影响[36]。蔡跃洲和王玉霞通过跨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经济外向型程度、地域及文化传统、经济体制等因素对投资消费结构有显著影响[27]。李永友通过跨国比较分析,在总结需求动力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时指出,需求动力结构变化受到收入、规模和经济结构的影响[37]。张黎娜和夏海勇认为中国人口结构变迁对投资消费需求结构具有动态冲击效应[38]。
2.需求动力结构失衡的原因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认为导致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机制失调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收入差距扩大和就业困难降低投资带动消费的乘数作用等原因造成的[39]。刘伟和蔡志洲通过对国民资金流量表进行核算,认为近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是当前投资与消费出现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原因[40]。柳欣等运用资产存量-收入流量分析法,从理论上论证了资产存量-流量比例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与需求结构失衡三者之间存在循环累积机制[41]。
(七)关于需求动力结构调整对策的思考
针对经济增长过程中需求动力结构的不合理,国内学者结合当时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从运用收入分配、货币金融、财政税收、价格和行政等政策手段提出优化需求动力结构的有效对策。[42]乔为国提出为改变我国投资高消费低的格局需要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并完善金融体系等三个方面入手[43]。梁媛和冯昊认为我国需求动力结构存在问题,应通过采取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改善居民支出结构、合理引导和发挥金融市场作用、推动服务业发展等政策手段来解决[44]。王春雷认为可以运用税收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扭转收入分配失衡和调节收入差距,进而改善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非均衡状态[45]。
综观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已在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研究的五个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一是对建国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有比较准确的了解。通过统计描述研究,普遍认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呈下降趋势,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呈上升趋势,净出口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二是对影响我国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原因和因素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理论分析,普遍认为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收入分配、技术进步、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地域文化等是引起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三是对需求动力结构失衡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健康运行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普遍认为需求动力结构失衡将引起供给和产业结构失衡,进而引发总供求失衡,其结果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加剧、国际收支失衡、通货膨胀和失业增加。四是对我国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方向有比较一致的看法。普遍主张通过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内需方面均主张以扩大消费需求,调整投资需求作为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重心。五是对我国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策略有比较系统的考虑。普遍提出以收入政策、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为核心,结合价格、外贸、对外投资、行政等政策手段,系统应对需求结构调整。
总之,现有的研究为以后继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但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需求动力结构的合理性评判缺乏严谨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评判一国需求动力结构是否合理,是决定需求动力结构是否需要进行调整的前提。实践中,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理论和经验评判依据,对我国需求动力结构的合理性判断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这充分说明学界对需求动力结构合理性的判断标准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定论。第二,对需求动力结构的调整策略效果缺乏模拟研究。现实中,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策略可能面临多种选择,每一种调整策略方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对现有的调整策略方案实施的可能结果进行模拟研究,可以取得最优化决策效果。但现有研究只是基于宏观调整方向的大体判断,如扩大消费,压缩投资等作出调整策略判断,很少根据经济系统的作用机制模拟研究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策略的实施效果。第三,对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还缺乏定量的经验研究。定量研究经济系统中各种因素对造成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影响(包括影响大小和作用方向),是采取有效政策和手段调整需求动力结构的基础。但现有的研究大多只从理论上分析了哪些因素对需求动力结构变动具有影响,没有深入研究影响因素对需求动力结构影响的大小和作用方向。
为克服上述不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研究:第一,进一步深入探讨需求动力结构合理性的评判依据。确立科学的评判依据是正确认识需求动力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也是正确开展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的前提。我们需要借鉴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相关理论和模型,进一步探讨广为学界所认同的需求动力结构合理性的研判标准,为开展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研究扫除前提认识障碍。第二,加强对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策略效果的模拟研究。在把握需求动力结构调整方向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弄清楚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策略各种具体方案的实施效果,通过比较和选择,实施最有利于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结构调整策略和方案。第三,全面系统开展对影响需求动力结构变动因素的定量研究。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是一种矢量,在全面认识影响需求动力结构变动因素的前提下,开展对各种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弄清楚各种因素对造成需求动力结构变动的影响大小和作用方向,为我们开展需求动力结构调整对策研究提供基础。
[1] 程建林.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度分析[J].中国软科学,1998,(5):56-61.
[2] 范剑平.论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J].经济学动态,2003,(2):11-14.
[3] 江小涓.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J].管理世界,2010,(6):1-7.
[4] 史晋川,黄良浩.总需求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33-49.
[5] 魏杰.供求结构平衡与需求结构政策[J].上海经济研究,1990,(1):18-22.
[6] 张中华.论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需求结构[J].财贸经济,2000,(1):13-19.
[7] 沈利生.最终需求结构变动怎样影响产业结构变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2):82-114.
[8] 彭焕杰.经济稳定增长的实现一我国需求结构调节政策[J].管理世界,1988,(3):30-41.
[9] 卢鹏.调整需求结构摆脱经济困境[J].宏观经济研究,1990,(6):16-22.
[10] 关浩杰.需求结构变动非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冲击源之验证[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1,(12):47-52.
[11] 刘迎秋.我国总需求结构变动及其产出效应剖析[J].中国工业经济,1991,(11):32-41.
[12] 刘伟.需求结构不对称经济运行失衡加剧[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05-08(03).
[13] 谭小芳,王迪明,邹存慧.我国投资和消费结构合理区间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6,(4):68-72.
[14] 董辅礽.提高消费率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4,(5):3-6.
[15] 杨圣明.如何调整消费与投资的关系[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1):8-11.
[16] 晃钢令,王丽娟.我国消费率合理性的评判标准[J].财贸经济,2009,(4):99-104.
[17] 罗云毅.我国当前消费率水平是否“偏低”[J].宏观经济研究,2000,(5):38-40.
[18] 罗云毅.我国固定资产形成率并不算过高[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2006:73-79.
[19] 张军.消费不足是个伪命题[J].社会观察,2010,(11):55-57.
[20] 杨春学,朱立.关于积累与消费比例问题的主要理论框架[J] .经济学动态,2004,(8):25-29.
[21] 贺铿.中国投资、消费比例与经济发展政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4-10.
[22] 高天鹏.启动市场关键是调整最终消费需求结构[J].财贸研究,1990,(6):1-6.
[23] 刘方棫,李振明.论投资和消费双拉动[N].人民日报,2003-01-20(07).
[24] 王秀芳.从需求结构的调整看扩大国内需求[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6):58-61.
[25] 韩永文.经济增长要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7,(11):3-7.
[26] 曾令华.理论最优消费率之我见[J].求索,1997,(3):30-31.
[27] 蔡跃洲,王玉霞.投资消费结构影响因素及合意投资消费区间[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1):24-30.
[28] 孙烽,寿伟光.最优消费、经济增长与经常账户动态[J].财经研究,2001,(5):3-17.
[29] 吕冰洋.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 孰为果? [J].经济研究,2011,(3):18-31.
[30] 吴忠群.最优消费率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9(S1): 280-289.
[31] 吴忠群,张群群.中国的最优消费率及其政策含义[J].财经问题研究,2011,(3):9-13.
[32] 李建伟.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经济学动态,2003,(3):9-13.
[33] 金三林.投资与消费比例在多大范围内才算合理[N]. 中国税务报,2009-08-05(08).
[34] 周泳宏,唐志军.投资率门限特征、消费促进与经济增长:1995-2007[J].统计研究,2009,(12):48-55.
[35] 杨华,陈迅.地方政府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非线性门限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1,(8):20-23.
[36] 汪同三,蔡跃洲.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对资本积累及投资结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1):4-14.
[37] 李永友.我国需求结构失衡及其程度评估[J].经济学家,2012,(1):64-73.
[38] 张黎娜,夏海勇.人口结构变迁对中国需求结构的动态冲击效应[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2):65-70.
[39]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培育内需增长的基础促进投资与消费良性循环[J].宏观经济研究,2003,(1):14-17.
[40] 刘伟,蔡志洲.国内总需求结构矛盾与国民收入分配失衡[J].经济学动态,2010,(7):19-27.
[41] 柳欣,赵雷,吕元祥.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需求结构失衡探源[J].经济学动态,2012,(7):57-63.
[42] 李素文.收入分配规划对效率的影响——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5):101-104.
[43] 乔为国,潘必胜.我国经济增长中合理投资率的确定[J].中国软科学,2005,(7):22-28.
[44] 梁媛,冯昊.促进中国总需求结构优化的政策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12):1-4.
[45] 王春雷.促进总需求结构调整扩大居民消费的税收政策[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2,(6):99-105.
AReviewofResearchonAdjustmentofDemandDrivingForceStructureofEconomicGrowth
DU Yan
(Business Schoo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205,China)
Adjustment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of economic growth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representation of a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mode. Since 80'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scholars of China have made continuous atten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ield. In order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we review, sort and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volution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of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the effect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valuation of rationality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the orientation of adjustment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adjustment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changes and causes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unbalance, strateg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djustment of the demand deriving force structure, and at last comment these literature briefly.
economic growth; structure of demand driving force; structure adjustment
2013-06-26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JY020);湖南省社科基金基地项目(12JDZ19)
杜 焱(1975—),男,湖南常宁人,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南商学院科研处副教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F015
A
1008—1763(2014)01—007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