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湖南 娄底417000)
曾国藩文化思想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有人称曾氏为“道德、文章、事功三并不朽”。曾国藩文化思想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个人修为的结果。曾国藩生活的晚清,封建统治的腐朽溃败与外敌的强势入侵使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并不断激发,中国社会不仅处于一种社会急剧转型时期,而且处在一个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处在历史潮头的曾国藩以其不同寻常的丰富经历和文化修养,引领文化转型潮流。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脉络,是晚清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折射。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有一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脉络。
曾国藩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日益走向腐朽没落,而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并入侵中国,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晚清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动,不仅使它处于一种社会急剧转型期,也使它处于一个文化的重要转型期。此时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一方面,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日益走向衰微;另一方面,“西学东渐”又使西方文化开始浸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曾国藩文化思想,既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其独特的文化实践的产物,其形成有其当然的哲学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实践基础。
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封建社会,在历经2 000多年的改朝换代之后,至清乾隆后期开始全面衰落。到曾国藩出生的嘉庆十六年(1811 年),情况愈加糟糕。道光时期,朝政已腐败不堪,国库空虚,社会动荡,民怨四起,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特别是1840 年鸦片战争的爆发,更使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变故”,严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使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了历史的尽头,终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腐朽没落,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日益走向衰微。众所周知,儒学本是孔、孟等先秦思想家创立的“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但自汉代开始,经董仲舒的阐发,汉武帝的扶植,儒学开始定于一尊,成为封建统治的官方意识形态。历经千年,至南宋以程、朱为首的理学家在儒学的基础上将佛、道中的一些思想元素揉合其中,并以“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思想内核和哲学基础,对世界和人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自认为是深刻完善和创造性的阐释,建立起一个博大精深、堪称缜密完备的理学体系。从此,儒学由汉学走向理学,并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700 多年之久。与儒学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前1 000 多年相比,理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更加明显。至清代,考据学盛行,儒学的迂腐颓废之气已显露无遗,文化开新势所必然。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微与衰落相对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相适应的资本主义文化欣欣向荣地发展起来,并随着殖民主义的推广,向世界各地强势渗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于是出现了明末以来的“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碰撞与冲突由此产生。
1583 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率先进入广东,开始在中国大陆传教。他采用“学术传教”的策略,表面上迎合中国的文化习俗,实际上却利用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争取中国士大夫的理解和认同,以便于他在中国的传教与文化渗透。此后200年,在当时的中国兴起了“西学东渐”与拒斥西学的浪潮,中西文化首度发生冲突与碰撞,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这种碰撞与交锋,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愈演愈烈,并一直延续到“五四”前后,引发了中国文化向何处走的“古、今、中、外”文化之争。值得深思的是时至今日,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完结,“文化全球化”与“网络文化”的流行,使西方对中国的文化渗透仍在继续。
正是在上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背景下,曾国藩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深刻的文化思考,并在自己的文化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态度、文化品性与文化思想。
首先,曾国藩文化思想形成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曾国藩从小就受到理学的影响和熏陶,其所崇拜的祖父星冈公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却常以属于理学的思想和言行信条教导子孙后代,开创了严谨务实的家风,深刻地影响了曾国藩的一生。正如曾国藩后来在给后辈的家书中所言:“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农、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者以来相传之家风。”[1]以后曾国藩又在湘乡涟滨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和京城系统地研习宋明理学。因此,曾国藩一生受熏染最深并在人生实践中矢志不渝的是宋明理学。理学铸造了曾国藩的文化灵魂,形成了他的人生价值观,因而成为其文化思想形成的深厚的哲学基础。
当然,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地域文化影响及其它因素的作用,曾国藩在尊从理学的基础上,又注重经世实学,并兼取百家之长,由此形成其独特的具有地域文化烙印的文化品性与文化思想。“梅山文化和湖湘文化的影响,在曾国藩的文化品性及其湘军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曾国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各门各派,义理、考据、词章、经济及至诸子百家,都采取全盘继承的方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融会贯通,付诸应用。”[3]曾国藩文化思想以传统程朱理学为基础和根本,又“汉宋兼容”、“取道法佛”。正如朱东安先生所说:曾国藩“先治理学,再治汉学,对古文嗜好尤深,探索最苦,而于经济之学则花费功夫最多,所取得的成就亦最大”[3]。
其次,曾国藩文化思想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是“卫道”的文化思想,这是曾国藩文化思想形成的阶级基础。曾国藩出身于封建地主家庭,入仕后曾八年七迁、仕途畅通,后来又成为满清封建王朝的封疆大吏、一品大员。因而,曾国藩文化思想的主旨只能是“卫道”,必然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形成也必然打下深刻的阶级烙印。如他的政治伦理文化,就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出发,认为统治者的“一举一动,一语一默,人皆化之以成风气”[4]。强调要整顿道德,端正人心,转移风气,就靠统治者的倡导示范与化民。
再次,中国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是曾国藩文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曾国藩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封建统治摇摇欲坠,开始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发生了急剧变化。这种发生“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社会转型期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是曾国藩文化思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最后,生活在时代的风尖浪口、历经坎坷的人生阅历和丰富的治学、治家、治国经验,是曾国藩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处在封建末世、社会激烈动荡的曾国藩,一生经历过求学治学、入仕为官、带兵治军三大阶段。曾国藩一生历经坎坷,宦海沉浮,戎马倥偬,“屡败屡战”,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治学、治家、为政、治国经验,有着对文化的深刻体悟,这是曾国藩文化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曾国藩文化思想经历了由萌芽到初步形成、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有一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脉络。
从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到道光十年20 岁的曾国藩离开家乡去衡阳唐氏家塾读书,是曾国藩文化思想的萌芽期。这段时间,曾国藩一直生活在家乡双峰荷叶,主要随父在家半耕半读,接受的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家传耕读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开始初步确立自已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这是曾国藩文化思想的萌芽期。
从道光十年离开家乡去衡阳唐氏家塾读书,至道光十八年曾国藩进京考取进士入翰林院,是曾国藩文化思想初步形成的时期。曾国藩在这8年中,先后到衡阳唐氏家塾、湘乡涟滨书院、长沙岳麓书院及京城等地读书应试,治学修身,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接受儒家文化和理学思想,并深受湖湘学派和湘中文人的文化影响,逐渐形成其基本的文化态度、文化品性与文化思想。
从道光十八年在京入仕为官,至咸丰二年曾国藩回乡守制并旋至长沙督办团练,是曾国藩文化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这14 年,曾国藩在京城一边做官一边治学,是其阅历和学识俱增的重要时期。一方面,这14 年他世事通达,官运亨通,从翰林院庶吉士一直做到二品侍郎;另一方面,这段时间他又博览群书,先在湘籍理学大师唐鉴的指导下钻研理学,后治汉学,对古文嗜好尤深,而于经济之学花费工夫最多,并对诸子百家的思想都兼而取之,从而使自已的思想不断完善。其突出表现为:这一时期,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和政治行政思想日臻成熟。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是他对中国传统儒学的深刻体悟和学以致用的思想结晶,也是他对近世湖湘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明清以来湖湘文化经世致用思想传承和发展链上的一个重要关节点。
从咸丰二年曾国藩回乡守制并办团练到同治十年曾国藩去逝,是曾国藩文化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时期。这20 年又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52-1864),是曾国藩办团练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13 年,其文化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治军和军事思想及洋务思想的形成;第二阶段(1864-1871),是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一品大学士期间,其文化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吏治思想、外交思想、教育思想的发展完善上。其突出的特点是晚年的“向道”使其达到了圆通的处世境界;与此相适应,其文化思想也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圆融境界。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M].长沙:岳麓书社,1985:324.
[2]范大平,朱坤初,李传熹,等.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对曾国藩及湘军的影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1):94-98.
[3]朱东安.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J].近代史研究,1997(1):174-188.
[4]郭兆祥,等.曾国藩十三经[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