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经典阅读的方法
刘思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前面老师们都已用自己的话给经典下了定义,在此就不再谈“什么是经典”了。我主要结合自己在校学习的经历来谈经典的阅读方法。
我本科学的是英语,我阅读经典的第一个方法是“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细细咀嚼”。在我们的翻译课(特别是口译课)上,老师常要求我们阅读中英双语读物,并仔细揣摩源语和译语进行转换的工巧之处。比如,在读曹雪芹的前六十回《红楼梦》时,老师要求我们同时阅读林语堂的译本。除林之外,老师最推崇的几位翻译家还有穆旦所译的浪漫诗(九叶派创作的诗似乎总比不上其译诗),王佐良所译的英国文学,以及许渊冲以英国随笔散文、法国韵文所译的中国古典文学等。
第二个方法是钱钟书的“亲炙古人,不由师授”。这体现在我们写论文上。我们老师不喜欢我们过多地转引所谓的“名家名言”,他(她)们更愿意我们通过反复阅读文本,结合时代背景,提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是背。经典的东西当然要能够脱口而出。在我们的文学课上,老师几乎要求我们将课堂所涉及的相关选段全都背下来了。其中诗歌是必背,散文和小说要求能够背熟经典段落。连古英语时代的贝奥武甫,也让我们背下了精彩段落。
以上就是我目前正在使用的、较为有效的经典阅读方法。我的阅读面或许不够广,但坚持几年这样的阅读方法,深度还是有一定的。走马观花地过一百本书不如鞭辟入里地读好一本书。慢慢来,阅读经典之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