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远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
目前女大学生在地方师范类院校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以岭南师范学院为例,该校生源性别中男生占32.12%,女生占67.88%;生源地比例为:粤西49.74%、珠三角25.04%、粤北6.35%、粤东6.23%、省外12.65%;生源户口主要来自农村,占62.71%,城镇约占37.29%。可见该校生源主要以粤西地区农村户口为主,女生为主。作为在校生的主体,地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由于社会传统影响、专业优势不明显及自身就业观念等原因带来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1.教育系统招聘机制面临新改革。近年来,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代转公”、“农村小学撤点合并”等政策的实施使教师岗位逐渐趋向饱和;另一方面随着公办教育系统用人机制的改革,“逢进必考”已逐渐成为教育系统的进人选择,非“211”“985”省属重点师范院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此外,民办教育系统缺乏有效管理、人事制度不规范,毕业生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证。
2.社会性别角色偏见。社会文化因素所导致的性别角色刻板与错位印象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台湾学者李美枝关于中国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明确指出,社会性别定义中的两性形象是“男强女弱”。[1]用人单位在不同程度上认为女性的工作能力及创新开拓能力不如男性,导致女大学生在求职应聘中频频受挫。用人单位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考虑到女性在生育和生理方面的问题,在招聘时尽量避免录用女大学生。
1.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随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化,师范院校的办学开始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打破以往“大一统”垄断局面。新时期的地方师范院校在失去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的保护下被迫转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由于历史的原因及自身属性有限,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使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定位出现偏差,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不够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改革;教学基本条件投入不足,专业结构有待优化;教育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师资队伍总体数量不足,具有教授任职资格的教师在各专业的分布不均衡,由此培养出来的部分专业毕业生理论知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达不到社会需求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素质要求。
3.心理辅导、就业指导服务机制不完善。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指导服务起步较晚,普及程度很低,大部分高校没有专门开设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还不够广泛。
1.功利性择业,就业观有待转变。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往往比男大学生更强调工作地域和工作环境。根据对近年师范类就业市场的调研,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具有一定的择业空间,但主要是边远地区(包括整个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广大农村,但师范类女生专业意识顽固,择业时更看重工作的稳定性和保障性,首选市县区公办中小学,不愿意到乡镇中学、民办教育单位或企业单位就业。非师范生相对于师范生就业空间广、选择范围大。但非师范类女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味强调好福利、高工资,倾向政府机关、国企和外资企业。在就业地点上,女大学生更倾向于工作环境好的大城市和地理位置好、条件优厚的发达地区。这说明新时期女大学生就业时较多的考虑自身的现实利益。
2.眼高手低,“等、靠”依赖心理强,适应能力较弱。一些女大毕业生存在职业理想缺乏、专业思想不牢固、专业基础不扎实、从教技能、教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据该校女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29.7%女大学生认为所学专业对就业有较大帮助;45.6%女大学生表示帮助一般;24.7%女大学生对未来处于迷茫状态,就业信心不高。部分女大学生没有明确职业目标,人生定位模糊。她们对父母依赖性大,自主选择能力弱;易受外界影响,有一定的从众心理,种种因素造成了“等、靠”的依赖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解决地方师范院校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要从主客观因素着手。国家要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女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利,消除行业的性别歧视,营造男女平等的氛围。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女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综合技能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
性别歧视源于传统思想的影响,“重男轻女”这种顽固的思想正是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潜在因素,且女大学生由于结婚生育及生理问题带来的就业成本增加,具有不可克服的必然性。要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政府必须要出面干预、引导,并通过法律、经济等各种调节手段进行调控,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完善就业平等政策、生育保障机制,建立各种有关女性就业的基金,如建立生育补偿金和保险金,降低女大学生就业成本;以法律手段规定各行业接受女大学生就业的比例,保证两性就业平等。新加坡、瑞典、日本等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通过立法对招收女性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鼓励企业吸纳女大学生就业,[2]使女大学生在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有利于构建整个社会性别秩序的和谐,共同营造社会性别平等的人文环境。
地方师范院校的非师范化、综合化的转型其实质是地方师范院校功能的拓展与优化,它以更好地满足地方社会的多种需求为其最终旨归。所以要根据学校的总体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将招生计划、就业工作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结合起来,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大就业”系统[3],深化师范教育改革。
1.把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成为地方师范院校教育转型的内在动力。该校位于粤西城镇群中心的湛江,湛江现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钢铁、石化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由此带动下游产业的发展;另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新时代的变革要求学校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优化专业设置,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的需要。在专业设置上,从女性的角度作出一些具有特色的专业设计,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此外,要建立与地方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建构校地合作人才培养共同体,培养具有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本土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2.坚持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积极顺应和引导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基础教育师资素质的提升和中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均提出要普及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着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和教师准入标准的提高,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对师资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以师范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高等院校,要正确处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的关系,逐步淡化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界限,处理好普通师范教育专业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的关系。非师范专业的学生通过修读教师教育类课程模块,合格者可获得教师资格证;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转入非师范专业就读;具备条件的非师范专业尽量向职业技术师范方向靠拢和转化,逐步形成普通师范与职业技术师范专业共存、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兼容、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并举的“大师范”格局。
3.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师范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面向的对象是女大学生,应结合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本诉求,注重对女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时应帮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所学专业,同时,通过培养其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地提升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女大学生的就业理念得到完善,就业心理趋于成熟,适应社会能力得到提高,在走出校门的同时已经具备了社会需要的职业人的能力,顺利地完成高校校园学习与社会工作岗位的转换,从而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优秀女性人才。
1.树立无边界职业生涯观,实现多元化就业。1999年,Sullivan比较系统地描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的特征,他强调,无边界职业生涯模式下,工作的稳定不再是个人、组织追求的目标,员工个人对组织不再依赖,而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灵活变换工作岗位、部门甚至职业。组织重视的是个人对组织的价值,对于有价值的员工,组织愿意付出,而对价值较低的员工则不一定。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不再和年龄相联系,而是和学习相联系。[4]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必须要正确认识自我,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做好正确的自我定位,树立无边界职业生涯观,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选择和目标,并对自己充满自信,才能在就业过程中找到更多有女性优势及发展空间的职位。同时要调低就业期望值,正视现实,立足于基层,为自己的职业准入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女大学生要明确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目标,注重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自身整体知识素质使自己既有专长又博学多才;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勇敢地面对社会,充分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兼职,更多地熟悉和融入社会,培养独立创业能力;强化女性能力修养。
[1]莫税英.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J].广西社会科学,2010,(7):129-130.
[2]周华珍.关于当前我国女大学生就业弱势问题的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
[3]姚书志.划转院校毕业生“大就业”理念的构建[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9,(1).
[4]刘保平.无边界职业生涯与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