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学军 燕英伟 全东平 刘永鑫 王叶夫 阮易强
(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产学研模式下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岳学军 燕英伟 全东平 刘永鑫 王叶夫 阮易强
(华南农业大学 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却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低下的现实问题。寻找出引入产学研模式的方法,加强了跨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贯彻了灵活教学方式,落实了科研实践与训练;实践表明,专业硕士科研条件得到改善,使专业硕士紧密结合学科前沿技术,积极投身企业技术工作,提高了其创新能力,也增加了其就业机会。产学研的模式符合研究生培养目标,效果显著,应整合到专业硕士培养与管理体制中。
专业学位;产学研;创新能力;策略
专业硕士又称应用型硕士,是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的一种硕士类型。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总体不足。在2012年召开的全国硕士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年会上,参会者一致认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培养对于专业硕士的培养来说尤为重要。在当前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专业硕士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强,但创新能力薄弱、理论与实践脱离等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开展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为必要。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如何借鉴本科生特别是高职技校等学校引入产学模式来进行专业硕士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成为当前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益探索。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高等教育的任务,科学技术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理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与社会功能。《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创新型人才培养,特别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已成为各高等学校的重要办学目标。
2013年9月17日,在江苏召开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会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下一阶段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重和产学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显而易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对于大多数硕士研究生来说,虽然他们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比如认识到学生本身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希望在研究生阶段培养中能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性,希望更多地参与科研实践等,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虽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但创新能力薄弱,理论与实践脱离[3]。
基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薄弱,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实行建设产学研创新实验室或研究生创新基地的模式。产学研创新实验室就是通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优势与企业生产制造优势进行有机地结合并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所形成的模式和机制,是创新能力建设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措施。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是我国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激发创新思想和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由高校与政府组织或企业合作建立的科研与实践地点[4]。产学研创新实验室的建立能促进研究生学习过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科研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是高等学校的优势学科与地方的支柱产业、优势企业的资源整合,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良性、有序运行,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高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研究生产学研创新实验室可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平台。在教育培养模式方面,采取“双导师制”即学校导师和企业工程师导师共同指导学习,分工明确,有系统的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校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齐全的学科门类、灵敏的科技信息;企业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专业硕士的导师指导力量、较充沛的经费支持。校企优势的互补互惠,既是共同做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也是校企合作的基本条件[5]。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利用多年与农业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围绕国家与广东省重大专项,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具有行业优势和特色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校外实践基地。截至2012年,工程学院共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百余个,其中院级基地18个。如,广东半导体材料研究所每年选拔优秀研究生带薪实习;利尔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年接收电子大类的所有专业学生进公司实习,并为其配备指定研究项目和指导教师;广东安泰信公司每年接纳工程学院通信领域学生进所带薪实习,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到企业的科研和生产任务中提升了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产学研与研究生培养相合,这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6]。产学研结合是一种发展硕士生教育的有用途径,实行产学研教育合作培养模式是切实提高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创新实践能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解决研究生创新性高质量论文数目少,参与科学研究少,参与社会实践少的问题,将拥有丰厚教学资源和环境的高等院校、以生产实践为主的企业以及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科研单位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专业型研究生的创新应用能力[7]。采用产学研基地模式、研究生创新基地模式等的产学研合作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促进创新能力大幅提高。
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研究生要面向生产、科研一线,在具有现场丰富工程经验和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强的导师指导下,在必须出创新成果的目标指引下,主动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技巧、创新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创新实践[8];并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撰写学位论文,其研究成果必须要具有市场价值。因此,经产学研机制培养的研究生,其创新能力得到系统培养与锻炼,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最现实方法。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参与科研实践活动极为重要。“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也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华南农业大学地处广州,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位于此。早在2009年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就与深圳市无线龙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物联网科技创新实验室”,自实验室成立以来,秉承科技创新联合培养的理念相继培养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研究生16名,教学研究与生产需求相结合,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激发创新思想和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不仅开阔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同时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获得很好锻炼[9]。
华农大“物联网创新实验室”的建立促进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注重养成学习过程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科研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农业学科一直是华农大的优势学科,把它与物联网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农业物联网系统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脚步,同时也为现代化农业培养出新一代的技术研发人员,这是物联网创新实验室目前正在努力的方向。把这种高校的优势学科与地方的支柱产业、优势企业的资源整合,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良性、有序运行,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和高级创新型人才培养[10]。
2010年9月华南农业大学与广州灌龙节水科技有限公司协议联合培养一批具有专业应用创新能力的硕士研究生,经研究决定将农业信息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作为此次项目主要培养的对象[11]。华农大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一般学制为2年或3年,前2年按学校教学计划,完成学校老师指定的学习任务。此期间主要是以学校导师为主,企业工程导师为辅助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和研究的方法,企业导师逐步地将与企业结合相关的研究方向逐步的渗透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并且部分课程由企业工程导师主讲。在这两年时间里,既要完成学校老师指导的教学任务,又要在工程师地指导下熟悉企业的各个环节,包括研发、工艺、生产、装配等,同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还随广州市灌龙节水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项目出差到海南和广西,培养了研究生独立生活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12]。
第3年抽部分时间到合作企业实习上班,经过前2年在学校对基础研究的学习和实践的培训,此期间主要是以企业导师为主,学校导师为辅助。主要从事新产品开发、科研实验、项目申报、专利申报、投标书撰写及专题研究等工作,有较多的参与技术方案讨论、商务谈判、实验方案论证、实际的现场试验及各种材料撰写、修改的实践机会,有时可根据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选取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工作、学习过程中会有公司的主管作指导;即使遇到较深的理论研究问题,还可向指导老师请教。
经过多种形式的产学研与专业硕士培养过程的结合,经过3年多的实践,实践表明,经过融入产学研模式的培养,有2名硕士生,已经能够独立出差,并能根据出差地的情况,自己修改试验方案,调试试验设备,完成试验过程并记录相关试验数据[13]。有 5名硕士生在今年找工作过程中,展示自己做的企业项目研究后得到用人单位录用。有1名硕士生直接到合作企业中进行工作。
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积极融入企业,结合产学研模式进行改革,实践证明,产学研环节的引入,加深了专业硕士的创新思维,加强了其的动手能力,不仅提高了硕士论文质量,还提升了专业硕士的就业机会与就业能力,值得在专业硕士的管理与培养环节中引入产学研环节,加强产学研的深度与广度。
[1]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N].教研[2005]1号, 2005-01-21.
[2]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2):71-75.
[3]朱永东,张振刚,张茂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基于珠三角地区 3所不同类型高校的问卷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 (11):36-40.
[4]芦峰,郝娟.研究性教学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教育科学,2011,27(5):50-53.
[5]RUNCO M A. Creativity[J].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4,55(1):657-687.
[6]袁广林.应用研究性: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教育的本质属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1,(9):43.
[7]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 (6):46-47.
[8]杜建军.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办学实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迪[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3):16-19.
[9]杨春梅,王艳霞.论硕士研究生创造力培养:教师教学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 24-29.
[10]余勇.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以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 (12):41-45.
[11]WHITELOCK D, FAULKNER D, MIELl D. Promoting creativity in PhD supervision:tensions and dilemmas [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008, 3(1):143-153.
[12]冯斌,王怡,郑小林等.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复合平台的构建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 (1):22-26.
[13]DEWETTT,GRUYS M L.Advancing the case for creativity through graduate business education [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2007, 2(1): 85-95.
G642
A
1673-2219(2014)05-0179-03
2014-01-03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产学研模式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的成果。
岳学军(1971-),女,重庆人,博士,副教授,从事农业工程、通信和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责任编校:刘志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