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鹏伟
(湖南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湖南 永州 425199)
土木工程地质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探讨
靳鹏伟
(湖南科技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设管理系,湖南 永州 425199)
文章结合《土木工程地质》课程的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与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
土木工程地质;创新;实践
自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社会领域制度、社会治理体制实践、金融、科技、文化等的创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共计出现“创新” 一词44次,可见党和政府对“创新”的可望与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我国的教育情况: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似乎是成功的,在各类大型的国际比赛活动中,我们的选手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在大学的教育,似乎又被远远甩在了后方,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这特别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我国的教育以知识传播为主,但知识实际应用与联系较少,而知识的实际应用与联系就属于二次创新;最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也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校”。教学中知识传播相对容易[1],但教会学生知识实际应用与联系是比较困难的,成效也比较慢!作为一名地方普通院校教师,也深感自己的责任,积极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认真领会《决定》的精神,以便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所授的《土木工程地质》课程的特点,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目标。而要实现该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爱好与兴趣。只有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广泛培养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所以,教师要多用科学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与实践的意识,合理恰当的提问启迪学生的应用思维,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地质才能[2],养成自我超越、勇于创新实践的品格,是摆在工程地质老师面前一个重要解决的问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好奇心的具体表现,是引导人们不断萌发创新意识和进行创新实践的最原始、最直接的原动力。在这种原动力的促使下,人们的自发性和积极性、主动学习和创新实践的兴趣能被充分地、持续不断地调动起来。
大学同一个班的学生往往来自全国多个省份或不同的城市。我国幅员辽阔,工程地质种类很多也较复杂,因此,第一堂课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家乡的工程地质特点自我演讲一下,以引起学生对工程地质学这门科学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感到这门科学就是自己身边的各种环境与工程建设的相结合的一门学问,把科学具体化,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亲近感,让学生能感受得到将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就在身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思考自己以前所看到的,没有引起自己注意的那些事物,然后串联起来,进行深刻体会后,使之与专业融合在一起,有了熟悉的感觉,就容易提高学习的兴趣,有了最初的入门基础意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集中,思维活跃,思想的源泉才会不断冒出,创新意识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出来。
在课堂教学中,最好能多引入经典的工程地质案例进行分组讨论,这些案例最好也是大家孰知的,这样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经过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们的思考与讨论,容易取得共识;很多新奇的点子往往在与别人相互争论时,很容易闪现出来,学生从中即增长了见识,也学到了如何进行思考,在不知不觉中有了自己的见解,不再是人云亦云的学习。这样的工程地质案例有很多,例如:大家孰知的道路塌陷,突然出现一个大土洞,还可能有汽车掉进去,这个大家都在新闻网站上或电视上看到过,这个不良的地质现象容易引起学生探索具体原因的兴趣,促使大家去解决问题,如何在以后的建设中防治类似的现象发生,如在可能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路段或重要路段建立定期的地质雷达扫描制度;再比如,南方有些省份有很多农田在一场大暴雨过后,会突然下陷,并冒出大量的水来,这个问题不仅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地质现象,还有思考如何加以利用,从而把不利的现象变成有利于人们的事物;有很多人把这样的有水出现的农田塌陷改造成鱼塘,据说这样的鱼塘养出来的鱼比较鲜美。此类地质塌陷问题还可以更深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我国南北方地质塌陷的不同特点与共同点,进一步思考不同的防治重点与特点。这样的工程地质案例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关注;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学生们很喜欢讨论这样的工程地质案例,并都能经过班级的集体讨论后,得出令人感到新颖的点子或结论,还鼓励大家在课后,自己动手研制可以做此类实验的装置,并做实验进行对比,找出更好的防治此类工程地质现象的方法与措施。这个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与动手实践能力。
学问从发现问题开始,同样创新实践也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学生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创新与实践。让学生摒弃如“就该是这样的”或“似乎就是如此”之类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判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对于土木工程地质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内容,可以通过应用地质科教影视片再现地质现象,让学生尽量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工程地质现象,但是观看地质视频不能仅仅只是欣赏,老师要引导学生带着发现问题的眼光去看,要能发现问题,或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就是让学生在质疑和解释质疑过程中发展属于自己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
湖南科技学院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历史名城,具有丰富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景点。特别有利于土木工程地质的野外教学,结合我校近几年土木工程地质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经验,具有永州特色的工程实践实习路线可选择:朝阳岩洞→愚溪→小石潭记遗址→小石城山记遗址→古零陵楼→萍洲岛→大陂岩→月岩洞,这条路线不仅离学校近,节省开支,而且这条路线及其附近的地质内容比较丰富,包括课堂上所讲的主要内容[3]。参观这些工程地质景点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陶冶工科学生的文化情操。野外地质实习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着学生们探索知识的好奇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深刻理解;学生看到野外的地质现象往往会用课堂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当发现有些现象不好解释或不理解时,就会提出问题,仔细研究,相互讨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湖南科技学院作为地方普通院校,学校定为于应用型和区域性大学,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湖南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已有四届学生接受过《土木工程地质》创新改革课程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培养了一批喜欢该门课程的学生,学生们也很喜欢问与工程地质相关的问题。相信随着我们学校不断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质量会不断得到提高,有力地推动我们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1]何永红.关于对土木工程测量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145-146 .
[2]白云峰.工程地质[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3]靳鹏伟,何永红.土木工程地质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4):98-99.
[4]张松青,游振华.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7-108.
H191
A
1673-2219(2014)05-0155-02
2014-03-20
靳鹏伟(1981-),男,山西长治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研究与教学。
(责任编校:何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