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C语言课程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2014-03-31 12:45:24顾思思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C语言习题课程

顾思思 杨 杰

(湖南科技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99)

提高C语言课程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索与实践

顾思思 杨 杰

(湖南科技学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系,湖南 永州 425199)

C语言程序设计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方式 “重语法、轻算法、课程按教材内容满堂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如何改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C语言的求知欲,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兴趣

1 C语言课程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许多高校开设的计算机编程入门课程,所面对的学习对象主要大一新生,其难免存在水平层次不齐,专业基础薄弱等客观问题。由于缺乏对课程的整体了解和把握,许多学生在课程开设之初,对于学习的目标和意义感到比较盲目。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根据教材的章节安排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因此前几节课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抽象的概念和规则,这无疑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 C语言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 C语言牵涉到的概念复杂,规则繁多,开设课时相对有限,致使许多教师在教学安排上每堂课的信息量很多,且采用“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因此常常出现课堂上教师讲的口干舌燥,而底下学生却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的情况。学生对于课堂内容不能及时地消化,也必然导致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到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 C语言的学习产生厌倦甚至恐惧,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教学实践表明,对于 C语言程序设计这类基础入门型语言的教学,往往教师付出了许多精力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在教学初期,许多教师没有通过结合 C语言实际应用的案例来引发学生的探索欲,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没有主动的求知欲;二是由于在教学中后期,教师缺乏使用问题导入法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而仅仅“填鸭式”地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就去系统完整地学习各个抽象的理论知识点,因而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解决的对策及改革方法探究

针对 C语言教学中因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而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本人认为,应当把兴趣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通过改善教学方法,不断地激发和延续学生对 C语言的兴趣,从而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本人也就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做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希望对从事本专业的教师有所启迪。

2.1 以趣味性案例作引导,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一门新课程时,由于缺乏对课程的总体了解,并不能立即对这门课程产生直接的兴趣,但其一旦能知道课程的重要性或者能结合自身的需要,了解到这门课程可能会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间接的兴趣[1]。如果引导得当,这种间接的兴趣又会再转换为直接的兴趣。因此,一开始,教师可以从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入手,使其明确学习目的,引发其间接兴趣。然后再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给予学生求知欲上更新鲜的刺激,将间接兴趣进一步转换为直接兴趣。对于课程的重要性方面,教师可以介绍:首先,C语言很经典,现在很多新型的语言如C++、Java,C#等都是由它而衍生。因此,掌握了 C语言,只需经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掌握其它多门语言;其次,C语言的学习很必要,它不仅与同学们后续的一些专业课程(例如电子工程专业的单片机等)有关联,而且是规定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科目之一。而等级证书对于同学们今后找工作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再次,C语言程序的开发应用十分广泛。

明确了 C语言课程的学习意义之后,学生对课程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间接兴趣,此时,便可通过演示趣味性案例来将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这些案例就是基于 C语言的广泛应用而展开,例如:通过演示基于 C语言的“推箱子游戏”、“俄罗斯方块游戏”等,来让学生体会 C语言在游戏开发中的应用;通过演示“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或“工资管理系统”等来展示 C语言在文件操作方面的应用;通过演示“万年历”、“简易计算器”等实例,来展示 C语言在仿Windows应用程序方面的应用。这些案例的选择应当基于日常生活,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体会,从而吸引到学生的眼球。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也无需注重代码的讲解,只需要演示运行的效果,就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C语言都能做些什么?”,了解C语言实用性。让其感受能通过C语言的学习能够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掌握许多实用的技巧和本领。这样,相比于从第一节课就开始枯燥地讲解语法、关键词等理论,效果就会好很多,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其求知欲,调动学习热情。

2.2 融合问题导入和情境设置的趣味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 C语言教学方式是遵循教材的安排,先逐章逐节地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点,然后再举出相应实例。这种方法不能使学生事先对所学内容获得感性的认识,学习的目标性不强,因此效果不佳。若能以实际问题作为导入式发问,引发学生思考,同时结合情境设置,一步一步进行启发,便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本人在讲解“程序控制结构”这一章时,就先抛出一个“搬砖”问题,并鼓励学生给出结果。问题是这样的:“36块砖,36人搬,男搬4,女搬3,两个小孩抬1砖,要求一次全搬完,问男、女、小孩各若干?”[2]。对于如此新颖的问题,学生马上就来了兴趣,于是便用手工的方式进行求解。结果却发现,看似简单的问题,求解起来却并不容易。根据已知的条件,学生只能列出这个三元一次问题中的两个方程,并不能马上得到答案。这时本人再给出 “穷解法”的解题思路提示,学生发现,将所有可能满足条件的值一一进行尝试的方法,的确最终能够得到解答,但费时很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时,教师便可告诉学生,利用 C语言这样的工具,能够迅速地解决类似大运算量的问题。只需使用循环语句与选择语句的结合,通过三层嵌套循环进行值的穷举、通过选择语句实现解的判断,就能立刻解决这一搬砖问题。

通过问题的导入和情境设置,使学生明确了“程序流程控制”这一章的学习目的和意义,然后教师再去讲解选择和循环语句的具体用法,学生在课堂上就有了主动性。

2.3 创设由简到难的习题,使学生收获自信,体会到C语言学习的乐趣

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也就是说,如果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不能得到满足,仍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3]。例如,若一开始就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习题,就会使学生感觉找不到思路,从而完全提不起精神,最后干脆放弃;而如果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编程方法和技巧之后,仍安排过于简单的习题,也同样无法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乐趣。长久下去,学生势必会产生了畏惧或倦怠的心理。

由此可见,对于习题内容的创设,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在备课时就应充分挖掘教材以及教材之外贴近学生生活、充满趣味性的习题,进行从简到难地分类:既能通过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习题使学生收获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学好 C语言;也能通过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习题去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在水平”,驱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乐趣。例如,对于“循环语句”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先安排较为简单的习题如求解n!、1~n的累加和及九九乘法表的打印等,让学生先通过问题的求解建立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这些简单问题的类型及求解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能够举一反三。接着,教师就可以布置给学生一些稍难的习题,如求解某一范围内的完全数(该数等于它所有的真因子之和)、双胞胎数(差值为 2的两个素数)、回文数(该数正向读和逆向读一致)、S形矩阵和居中的菱形图案的打印等,进一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感受到挑战和刺激,体会到C语言的学习乐趣。

2.4 注重提高教师个人魅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关系是否相容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实践也证明,如果学生喜欢某位老师,就会愿意相信其讲授的道理。出于“爱屋及乌”的心理,自然就会对其课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反之,若学生不喜欢、甚至害怕反感某位老师,也必然会对其所授课程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当注重不断修炼自我,提升个人魅力。这就要求就教师应多注重培养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最好能将自己所授课程与多学科相互结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另外,教师还应注重多和学生交流互动,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心换心;能够正确地评价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能够适当地鼓励和表扬学生,对学生在取得的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给予充分地肯定。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情感,使学生愿意学、爱学自己的课程,从而持久地保持学习的兴趣。

3 结束语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始终把引发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激发兴趣的手段和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康海燕.教育行动的结构及动力因素分析[J].教育评论, 2007,(6).

[4]张秋香.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人教期刊, 2002,(11).

G642

A

1673-2219(2014)05-0135-02

2014-03-02

校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XKYJ2013001)。

顾思思(1982-),女,湖南永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多值逻辑、图像处理与智能计算。杨杰(1976-),男,湖南永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数据挖掘。

(责任编校:何俊华)

猜你喜欢
C语言习题课程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2:56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电子制作(2018年16期)2018-09-26 03:27:08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