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锦
(安徽广播电视台 新闻中心,合肥 230066)
电视新闻节目担负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重社会功能,是电视媒体播出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新闻节目中,因重大选题、重要事件、重点关注等因素而制作的“新闻特别节目”应运而生。这类节目因其题材重大、事件关注度高、新闻体量大、成系列集合推出,成为常态新闻节目的有效补充。
“中国梦”是当下社会的热词。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平凡人正通过点滴努力和行动,追寻着自己的“中国梦”。他们的故事富有感染力,不断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也正是他们的点滴梦想构筑成一个大的“中国梦”。如何将普通人的追梦融进国家民族的“大我”之中,从普通人身上发掘民族共有的美好,从而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共鸣呢?作为主流媒体的安徽卫视通过《平凡人·中国梦》新闻特别行动,在《安徽新闻联播》节目中开辟专栏,以独特的视角解读和阐发“平凡人的中国梦”[1]。本文拟以该节目为例,从新闻特别节目解说创作角度出发,探讨文本基础之上用语言展现出人物的个性色彩、性格魅力的表达途径,阐述解说中各要素的运用及创新。
为《平凡人·中国梦》特别节目进行解说时,正是节目组的编导们完成前期采访拍摄、文稿初步形成阶段,加之推出的是系列人物报道,时间跨度大,人物性格、命运各异,创作的态势会人移情异。解说的创作过程,通俗地说就是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又把有声语言传播于听众和观众中去的过程。要做到这一点,除打好语言基础外,必须把握好基调,做到感情、语气、声音和气息的和谐统一。
基调是创作者体现和表达全篇作品时的基本情感和基本声调,它在创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基调把握得好,不仅解说起来舒畅、自如,易于发挥,也使受众感到情真意切、语调和谐,是作品成功的标志之一[2]。《平凡人·中国梦》特别报道在策划伊始就提出要努力做到“四个回归”:即回归平凡小事,人物故事取材于基层;回归人的本性,人物言行符合情理和人性,非功利化、非概念化;回归新闻理想,人物的追求一定程度上突破常规,具有理想色彩;回归自然本真,人物真实而低调,言行举动不作秀、不夸张。实现这样的定位和传播理念构想,给解说基调的确定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透过节目中系列人物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出,每个或艰辛或曲折的故事都传达、映射出积极、温暖、力量的光芒。因而,最后我们将基调定位于“平凡人”,同时又是“追逐梦想的群体”,那么,“平实、向上”就成为创作的应有之义。于是基调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凸显出来。
然而,此次新闻行动采取的是系列人物报道的方式,不同的主人公有不同的追梦故事。这就要求创作者在深刻领悟人物性格特征、时代背景、情感色彩等的前提下,依据节目的整体风格、表现手法、传播理念来选择更为贴切的基调。同为80后,《仰时威:一位“80后”的爱与梦想》与《曹狄峰:一个“80后”的航天梦想》中两位主人公既拥有共同的青春、激情,又有不同的追梦历程。“仰时威”一片的开头是这样的:“‘尽我们微博的力量,或许只是少喝一杯可乐,或许只是少买一只发卡,或许只是少搭一次计程车,涓涓细流,汇成希望的海洋。’这是不久前歙县论坛上的一篇帖子,发帖的就是眼前这位小伙子,他叫仰时威——”。创作者用平实、内敛、朴素的表达基调向观众讲述主人公仰时威的故事:他用自己的微薄之力默默地感染他人,让偏远乡村的孩子有了电脑、有了冬天洗衣服的洗衣机、夏天放置咸菜的冰箱和冰柜——他的梦想具体而真实,他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位朋友。
“曹狄峰”的故事这样开篇:一段“神九升天+天地通话”的实况后,解说词写道:“将遨游太空的飞行员的声音清晰地传输回地面,实现天地通话,这依赖于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滤波器,虽然只有指甲盖大小,但它能过滤信号,让飞船与地面的交流不会受到太空中各种射线的干扰。您可能不会想到,这个举足轻重的‘小玩意’居然出自合肥一位80后小伙之手。”在宏大的航天梦中,一个小小的滤波器是再微小不过的了,但有感于它的神奇作用,创作者选择了以“好奇、探寻、向上”的基调开始了人物的故事铺陈。这个把握就是在“平实、向上”基础之上的新突破,它契合节目创作理念的体现:“人物选择非概念化,人物的追求一定程度上突破常规,具有理想色彩。”
《平凡人·中国梦》系列人物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反响,安徽卫视还利用网络专区、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载体,开展了“逐梦人”征集令等活动,10多万网友参与了各种形式的互动,拓展了节目的传播度和影响力。
大千世界里充满了各种节奏,正如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节奏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也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它是内心生活(思想和情趣)的传达媒介。”[3]解说创作的节奏类型主要是从语言内容的精神内涵出发,虽然各节奏类型的表现没有刻板划一的固定模式,但在任何电视作品中(包括一次现场报道或一档节目的主持),总是由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节奏类型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主导节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必定有非重点处的其他节奏类型的辅助节奏局部地渗入,即由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复合组成,才会使作品显得丰满生动,才富于生命的冲击力。《平凡人·中国梦》节目 “最美格桑花”的洪波、再造家乡的“平安哥”、热心公益的80后小伙仰时威、科学岛上追逐中国梦的哈佛七博士——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他们身上共同的追寻梦想的激情,他们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角落,他们无悔付出的原动力——这些方面共同集合而成为系列人物创作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的基础。
在“最美格桑花洪波”的故事中,洪波和志愿者们的努力让很多藏区孩子有了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当片中青藏高原的辽阔和孩子们快乐的笑脸呈现在屏幕上时,那份开心、活力、向上深深地感染了观众,解说选择了欣喜、快乐、流畅的节奏作为主导节奏,传递着志愿服爱心奉献的正能量;而讲述洪波多年付出背后的不易和坚持时,创作者则以画面的情绪、气氛为表达依据,选择了沉稳的、平缓的节奏作为辅助节奏,同时细腻地进行节奏的变化,自然真实地描绘出主人公笃定的信念,烘托、映衬、对比出主导节奏的感染力。
总体看,平实的讲述、贴切的节奏协调变化,伴随着人物追梦足迹的波折、内心深处的微妙变化——这些要素的运用最恰切地表达了《平凡人·中国梦》的主题。
《平凡人·中国梦》在人物的选取上主张简单、真实、有境界、有情怀,整体体现出清新质朴的气质。宣传片中,十个人物雕塑般亮相,既朴素,又包含着“时代标杆”的寓意。每个追寻梦想的故事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一抹精彩,充满了各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矛盾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化反应。报道以主人公的讲述结构全篇,一般开头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纪实性实况,自然地引出主人公出场并道出事情原由;中间是故事、细节、矛盾和冲突,最后以人物自诉心曲结篇。于是细节成为最为动人的部分。在策划之初,整个创作团队就达成了共识:采访场景、采访对象的语言(包括非主人公的采访对象)、现场声效等都原生态呈现,体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个性色彩;同时片中用足闲笔,充满意外,凸显出细节的力量。
近年来,在电视新闻人物报道中往往出现倚重实况同期的运用,解说叙事等与生活气息的融合不够,许多节目解说和采访素材甚至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平凡人·中国梦》尝试使二者兼顾,用解说统领起每个人物的梦想历程:既有故事生发的源头,又有内心波折的写照;既是勾连故事的画笔,又是解析梦想的水墨;与剪辑、包装相辅相成,从故事结构、镜头组接、情节选取、画面构图、片花设置、音乐选择、解说词等各个环节体现情感和力量;准确进行基调把握、贴切的节奏推进、加上有温度、有感动的细节捕捉,真正反映出语言的魅力所在。
例如《平凡人·中国梦》的解说创作在对每个人物产生个体梦想的探寻中尝试地用“追忆+联想”的语言形态去呈现。《平安哥:再造家乡》一集,开篇的小片解说词与人物的同期声交替使用。解说词写道:“他是个温饱不愁的打工者,为何离开繁华都市返回山村?”胡平安的同期声:“叶落归根啊;听不到蝉叫的声音啊!”解说词:“面对破败冷清的村庄,他倾其所有,发动村民,再造家乡。”村民的同期声:“没有钱,别人就不给你搞。”胡平安的同期声:“我就是有信心干!”这时解说词再次响起:“让纯净的山水美丽起来,让我们走进‘平安哥’的平凡梦想。”
通过这个小片我们能概略地了解事情的演进,并且抛出疑问,紧跟一个那么富有情感的答案——“叶落归根;听不到蝉叫的声音”。试想,在山水秀美的乡间,在平安哥熟悉的村口,看着眼前这亲近、自在的一草一木,平安哥追忆起自己当初的选择——“叶落归根;听不到蝉叫的声音”这句同期一下子抓住了观众的心。还有什么理由比它来得更朴素、更动人呢?这一霎那、这一个细节蕴含着无穷的动力。胡平安说:“我们这里有句古话‘叶落归根’,年纪大了,人都喜欢回来。”接着有这样一段解说:“2011年,胡平安生病回到家乡休养,面对着熟悉的山和水,这个在外闯荡了16年的游子突然就不愿意再离开了……”没有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没有华丽的词汇,还原遵从内心的一个理由就足够有说服力了。那么当解说创作者体察到了这触动人心的心理活动,怎样用语言来还原这深挚的情感呢?解说中创作者设身处地地“追忆”与“联想”并用,在此刻的条件下,支持了对细节的描绘,真实感得到了强化,真切地还原、揭示了平安哥朴素梦想的起源。
在解说创作当中,将编导的观点、立意直抒胸臆地表露出来,或者抒情造境、表现主人公内心的深挚情感,都需要创作者充分调动情感并投入作品作为支撑。如何准确地将主人公的情感外化、传达出来,以语言内容为依据的情景再现和感悟分享式的解说是有益的方法[4]。
《平凡人·中国梦》在人物选择上既要求简单、真实,又要体现出他们的个人情怀、家国情怀。他们的追求往往突破常规,既来源于生活,又充满理想色彩。每个人物都具有个体特质,他们实现梦想的历程或曲折、或艰难,解说的创作用“情景再现”的表达方式力求每个故事的跌宕起伏,回归人的本性、回归自然本真是创作者追求的境界。2013年年底播出的《哈佛七博士科学岛上追逐中国梦》一篇,就生动地诠释了将报效祖国的理想与个人追求完美结合的家国情怀。
片子开篇这样写道:“在合肥的科学岛上,有世界上第五个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这个因素的强力吸引下,七位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中国人先后放弃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来到这里,共同追逐自己科技强国的中国梦——4年前,他们还在美国哈佛大学工作和生活,如今却相继来到安徽合肥的一座僻静小岛上安家,究竟是什么力量牵引着他们一起来到这里呢?”
接着用了一段人物的同期声。张钠说 :“当时我记得最逗的一句话,我说‘俊峰你要去哪’,‘我要去岛上了’。我说‘安徽哪有岛,内陆啊’,他说‘科学岛’。”
从具备世界上最先进科研条件的环境转换到需艰苦创业的环境,这之间的差距和困难可想而知。如何用语言来还原其间的苦与乐、付出与收获?“情景再现”的运用给了解说很好的支撑。用有声语言传播出来的新闻世界,首先要有传播主体对新闻事件“身临其境”的体察;不在新闻现场,更要依据文稿通过文字展开想象,用情景再现的方式来激活文字背后的现实景象。《平凡人·中国梦》创作者结合文稿中人物群体采访同期的提要与七博士先后回国共赴科学岛创业的经历,努力联想出这略带传奇色彩的一幕幕,“感同身受”于简陋的小红楼、简朴的科研条件、一砖一瓦的积累、甚至潮湿环境中蜈蚣的叮咬——“亲手一点一点地组建理想中的实验平台”、“因为潮湿,老旧的实验室里还经常出现各种咬人的毒虫,博士后们干脆把蜈蚣抓起来做成了标本”。片中这样的一些细节通过情景再现,让场景具象而真实,七博士创业的梦想也有了真实的落点。
《平凡人·中国梦》故事的主人公们有梦想,有爱心,有情感,富创造,善行动,在文本报道形式上又努力从普通人身上发掘中华民族共有的美好特质,赋予了普通人追梦行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以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讲述这些人物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分享收获、净化心灵、汲取力量的过程。所以,创作者更应有意地使语言的表达体现出“感悟、分享”的内涵。
当看到“七博士”(《哈佛七博士科学岛上追逐中国梦》)利用强磁场中心实验装置研究出的最新成果,登上了世界权威杂志《自然》、洪波(《最美格桑花——洪波》)每年利用公休假到青藏高原奔波,寻访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甚至在病假期间也舍身奔走时,解说创作者被深深感染、打动了,因而也更多地用心去体察这情感并把创作的重点放在“以小我的努力实现大我的情怀”的基点上,用感性的、温暖的语言来释放主人公的信念和执着,用感佩、欢乐的声音去分享梦想之花的美丽和动人。
站在平凡人的坐标看梦想,以普通群像观照今天的中国,我们会发现生活当中美好、善良、坚持、无私、感动——和谐音符像一串串珍珠静静地发散光芒。分享他们的平凡梦想正是传播正能量的新闻特别节目的意义所在。本文探讨的有关解说创作基调的把握和突破、主导节奏和辅助节奏的自然变化以及用心去感知,用情去表达,以平实、真诚、感性、纯粹的语言讲述,让有温度的细节说话,应是当下电视新闻节目有效传播正能量的有益实践。
[1]安徽网络电视台.安徽新闻联播·寻找您身边的正能量[EB/OL].[2012-02-15].http://www.ahtv.cn/special/huod/zgm/.
[2]张 颂.语言和谐艺术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朱光潜.谈美[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6.
[4]吴 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