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 *

2014-03-31 11:09陈文刚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障碍科技

陈文刚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收稿日期:2013-10-13

一、概念界定

J.D.贝尔纳(J.D. Bernard)是最早注意到科技传播的科学社会学家之一。在他于 20 世纪 30 年代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利用一章专门讨论了“科技传播”。孙宝寅主编的《科技传播导论》中认为“科技传播是科技信息运动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实现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北京大学哲学系以及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吴国盛教授和刘华杰副教授,二人是国内最早提出“科技传播”的科普新理念的学者。

科技传播(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指科技知识通过特定载体实现共享的过程。

二、影响科技传播的障碍因素

科技传播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科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制约传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传播过程中存在障碍因素都会对传播信息造成干扰,影响科技传播的障碍因素:

1.文化环境障碍

历史凝结着人类的智慧,科技传播必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56个民族、56种文化,体现着文化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地域性的特点,存在一定的相融性、普遍性。这些特点既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也对科技转移,科技转化,交流传播带来阻碍。中国五千年文化,有很强的历史传承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其自身在逐渐完善。在文化发展中借鉴、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到后来有鉴别的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应培育怎样的文化来促进科技传播正确、快速的发展,这是我们深思的问题。

2.社会环境障碍

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社会是信息传播的活动空间。科技传播在这个“空间”衍生、发展会收到各种错综的障碍。诸如,科技传播机制,社会利用信息的意向、良好的评价制度、社会安全因素等方面环境障碍。

3.经济环境障碍

21世纪,“知识爆炸”的时代,科技传播离不开经济的推动。科技传播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基础上,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科技传播不均衡分布,制约着信息的传播。如果没有经济的保障,国家、区域、社会缺乏资金的支持,就会影响到科技传播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对于个体来说,经济在每个人身边展示它的魅力。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利用科技传播资源环境作为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民俗习惯、价值取向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这会渗透到整个传播过程之中。

经济在每个人身边展示着它的魅力,当科技使生产力升华到神奇境界,创造出的新物品使人享受,追求科学便成为人类的自觉意识,因此诞生了手机、相机、智能电视、卫星、波音飞机、微波炉等。每一种高级物品的产生,都是经济推动传统产品制造出新产品得到逐步改进而走向完美的结果。由此,人类不断的创造科技信息,最大程度满足人们更高的生活要求。

4.科技传播的政治障碍

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立场不同,相应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不同,由此对科技传播形成某种障碍。政治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区域科技传播发展速度、规模、质量与方向的重要因素,科技传播的质量、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环境。如果政策制定不妥,与实际相脱离,会造成科技传播资源的浪费,如科技传播的渠道受阻、信息利用和接收不够精确、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有效性都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当政治环境有利于科技传播时,就会推动、促进其发展,反之,科技传播受到政策压制,就会导致其枯萎、衰败。

5.科技传播受众障碍

20世纪70年代,科技传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参与到科技传播的实体中。美国哲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认为“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创造物。出生时人就具有了一系列潜在可能性,他通过自己形成的习惯,自由选择地发展了那些潜在可能并成为他自己塑造成的那种人。”受众作为主体的人,其天生就有潜在的能动性,而参与科技传播实践,正是体现了其受动性与能动性的辨证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媒体、科学共同体都有可能充当传播主体与受传者的角色,在传播过程中,角色会存在互换,大众一般以受传者的身份出现,其传播主体、受传者自身都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科技传播形成障碍。例如,科技传播的不同阶段,受传者存在群体、阅历、成长、文化程度不同,由此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判断力、个人素养。这些因素会阻碍科技传播的质量或持反对或推动的态度。

三、推进我国科技传播的基本对策

科技传播是连接科技与社会的纽带。目前,我国的科技传播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机制不健全,功能不完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建立合理的科技传播体系,就要不断的完善科技传播的各项功能和事项,才能够更好的推动我国科技传播的速度与质量。

1.加强科技教育范围

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使原来为少数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在较短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所掌握,是科学知识得到普及,提高工作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不只是针对某些专业领域的学生,而是面向社会大众。通过科技传播的特定渠道展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实用技术、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等,让社会大众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和应用技能。科技知识接受方式多种多样,纸质类如报纸、杂志、宣传栏;电子类如广播、电视、电脑;实体类如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推动我国科技教育迈进一个新阶段。

2.完善科技传播渠道

当今,我国科技传播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传播渠道单一化、浅层化。要解决科技传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动员社会大众积极主动参与。要打破单一的、传统的传播机制,推动多渠道、科学的传播体系,鼓励民间组织、社会组织、团体与个体投资,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科技传播实体中,缓减经济压力。

3.协调科技与传媒的关系

科技离不开传播的媒介,两者相辅相成。由于二者性质、规范、特征不同造成彼此之间的隔阂,要加速科技与传媒的整合。首先,完善科技与传媒的合作机制。新闻媒体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影响着公众的日常生活。要健全科技传播的新闻报道程序,需要聘请资深的成员担任新闻的编辑与专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保证报道的内容准确、及时、科学与真实。科技要尊重、了解传媒传播的操作流程、传播方式、渠道、规律,尽量避免科学对媒介的隔阂,媒体报道要遵从科学的科学性、严谨性,防止在媒体报道时出现意外的错误。完善科技与传媒的有效合作机制,推动我国科技传播在媒介的影响力,满足公众生活需求。其次,加强科技传播专业建设,重视科技传播的人才建设。如高校要设立相关专业,对科技传播者的写作水平、知识阅历、传播能力、基础知识理论、社会实践等方面加以拓展、延伸,提高科技传播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质。

4.加速科技传播的国际间交流

21世纪,是知识共享的时代,“闭国锁国”的现象只能使国家滞后。我国要借鉴、科学的吸收外来文化,国际间要加强文化交流,推进文化交流迈向一个新台阶。诚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它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猜你喜欢
障碍科技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笔中“黑科技”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跨越障碍
科技在线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