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词命名文化初探*

2014-03-31 08:18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命名中药药物

周 文

(五邑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

中药即中医药物的总称,它的产生源远流长,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们在采摘野果、采集种籽和挖取植物根茎的过程中,开始对接触到的这些植物的药性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就是这样产生的。因此,中药名词由来己久,一些中药在文字记载之前就可能已经在先民中广为流传和使用。据说是最早的东汉时期的医书《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名词(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就多达365种,到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所记载的药物达1892种,这些药物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药名词命名的来源

中药名词命名来源有很多,但常见的主要有四种,即来源于药物的物理特征、药用特征、产地特征和故事传说。

1.来源于药物的物理特征,这类名词最多。所谓物理特征就是药物的形、色、气味或入药部位。根据形命名者,如牛膝,南朝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云:“其茎有节,似牛膝,故以为名也。”据形、色命名者,如狗脊,唐代《新修本草》云:“根长多歧,状如狗脊。”以味命名的,如五味子,《新修本草》云:“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又如草药“金牛胆”,色金黄,形似牛胆,味甚苦,故兼以形、色、味三者命名。根据入药部位命名。例如肉豆寇,它对草豆寇而言,其果实无核,去壳只用肉,故名。用根的药名有:甘根、茹根、葛根、菅根(地筋)、筋根、彭根、朱砂根、山豆根、白茅根、麻黄根、伏鸡子根等;用花的药名有:苦花(贝母)、红花、芫花、旋花、金银花、洋金花等;用子的有:天仙子、覆盆子、五味子、益智子、悬钩子等。

2.来源于药物的药用特征。所谓药用特征主要是突出药物的疗效或作用。如骨碎補,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云:“骨碎補本名猴薑,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讹矣。”再如益母,清张秉成《本草便读》:“益母草消疥化水,是其所长。以产妇必有癖浊停留,此物能消之化之,邪去则母受益,故有益母之名。”以药物功能命名的中药还有如防风(治诸风头痛)、泽泻(泽利水湿)、散血草、疗毒草、调经草、益智仁、定心散、胃友、扭筋草、止泻木皮等。

3.来源于产地特征。药因其产地不同,疗效和作用也有较大差别。如产于四川的川大黄、川贝母、川桂枝、川黄柏;产于广东的广陈皮、广郁金、广木香;产于河南的“四大怀药” 怀牛膝、怀地黄、怀菊花、怀山药;产于湖南的湘莲肉;产于福建的建泽泻;产于江苏的苏薄荷;产于浙江的浙贝母等。此类药名还有如燕脂、蜀葵、高良姜、荆三棱、杭麦冬、杭白芷、藏红花等等。

4.来源于故事传说的。有些中药名是由传说故事而得名的。如吉利草,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卷上:“吉利草,其茎如金钗股,形类石斛,根类芍药。交广俚俗多畜,蛊毒惟此草解之极验。吴黄武中,江夏李俣以罪徙合浦,始入境遇毒,其奴吉利者,偶得是草与俣服,遂解。吉利即遁去,不知所之。俣因此济人不知其数,遂以吉利为名。”刘寄奴:据《南史·宋本纪》载: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首先发现这种药,每遇生疮,敷之即愈,因而得名。蛇衔草:南朝刘敬叔《异苑》:“昔有田父耕地,值见创蛇在焉。有一蛇,衔草著疮上,经日创蛇走。田父取其草余叶以治疮,皆验。本不知草名,因以‘蛇衔’为名。”刘愐草:据《异苑》记载,传说青州刘愐打猎射獐,剖其五脏后用一种草塞之,獐居然能活过来,刘愐用此草种之,此草主折伤,后人因以他的名字命名。又如何首乌,是唐代一个姓何的老人常以一种不知名的药物来充饥,一百三十岁须发仍然黑润,所以后人称这种中药为何首乌。此外,徐长卿、使君子、牵牛子、杜仲等的命名,也都来源于故事传说。

二、中药名词与文化

中药名词作为词汇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文化密不可分。

(一)中药名词所蕴含的社会意识文化

社会意识涉及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几个方面,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药名词里面所折射出的反映社会意识文化的主要有:

1.宗教思想

(1)佛教文化的影响

佛教文化对中药名词影响表现为,中药命名时经常会借用佛教中的人物或者名词,如长生草,也称观音莲、观音座莲、佛座莲。观音菩萨是我国民间佛教中影响比较大的神,其形象表现为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背后有圆圆的光环。长生草因为花中蕊颜色金黄,形状如圆环般散开,与观音像类似,所以把长生草又称观音莲。

再比如王瓜草又叫铁菱角、金刚根,“金刚”即金刚石,因其极坚利,佛家视为希世之宝。王瓜草因为根部比较硬,就借用佛教中金刚这一概念来给这种草来命名。佛手:果实长形,分裂如拳或张七如指。裂纹如拳者又称拳佛手,张开如指者,叫做开佛手。佛耳草:《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取鼠曲汁蜜和为粉,谓之龙舌,以厌时气。山南人呼为香茅。取花杂樟皮染褐,至破犹鲜。江西人呼为鼠耳草。”此外还有佛甲草等中药也与佛教有关。

(2)道教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是中华传统的文化瑰宝,它与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关系十分密切。”道教追求得道成仙,长生不死,迎合了人们对于生的渴望。因此,道教和医学都在讨论生死问题,出于对生的渴望而求助于医药,出于对死的恐惧而信奉道教,可见医药和道教的关系紧密。在药名上主要表现为:

其一,借用道教中的一些概念来给中药命名。由于道教崇拜鬼神,道教中有很多诸如“神、仙、鬼、精”之类的称谓。同样,在中草药的命名中,出现了很多以“神、仙、鬼、精”为语素的中草药。如以“鬼”命名的有如鬼臼,《本草经》:“此药主治杀蛊毒鬼痉,辟恶气不祥、逐邪,解百毒,疗风邪烦惑等,又称为鬼药。”又如鬼盖,又名地盖,鬼伞、朝生,鬼屋,鬼菌。道家把它列为芝草之类,认为其得大地之精粹,故谓之黄精。这类草药还有土精(人参)、谷精草、日精、地精等;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草药中就有长生草、不死草之名。

其二,有的是借用道教中人物来中药命名,如道教中的天庭有王母娘娘、织女和托塔天王等人物,草药中就有天王铁塔草、织女菀、仙女篙、王母珠、西王母替、洛神珠等草药。

2.龙凤文化的影响

龙凤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象征。中国的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神异动物,它结合了鱼、鳄、蛇、猪、马、牛等多种动物的特征,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我们也称为龙的子孙,龙的传人。“方术之家,故弄虚言,示其药物之名贵,往往称龙道凤,如‘龙须’、‘凤尾’之类,比比皆是。”中药以“龙”为名的,有的以似传说中龙身体的某个部位或与龙有关事物命名的,如龙骨,本是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等的骨骼化石,并非真正的龙骨;马鞭草又名龙牙草,因为其穗类似鞭梢,有点像龙牙因而得名;水莴苣又叫龙爪草、龙舌草,因其根生水底,开着白花,根茎露出水面,类似龙爪或龙舌;草续断又名龙须、龙珠,生长于水田中及潮湿地区,可以当作马的食料,所有又叫龙刍。这类草药还有龙胆、白龙须、五爪龙、伏龙肝、地龙藤、过山龙、龙眼肉、石龙芮等等。

凤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在中华图腾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说文解字》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砒柱,灌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所以凤常用来象征祥瑞。凤色彩斑斓,五色俱全,充满美丽吉祥之兆。故又有龙凤呈祥之说。中草药在命名的时候也经常采用“凤”来命名,表达一种美好的心理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马鞭草又叫凤颈草,因其穗形细长,像凤的颈部;凤翼,因其叶子左右丛生,像两扇展开的翅膀,故名。金凤花,因其开花的时候,有凤头、翅和尾巴,与凤的形态类似;这类中草药还有如凤尾草、五凤草、凤仙花、凤凰衣等。

3.中药名词与禁忌文化

社会禁忌在中药名词上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在封建社会里,凡遇到与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同音,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避讳大约起源于周代,据《周礼·春官·小史》载:“则诏王之忌讳。”郑玄注:“先王死曰为忌,名篇讳。”故“诏王之忌讳”是告诉臣民知道忌日,不能作乐;知道名讳,不能称说。避称流行于秦汉,盛行于隋唐,而两宋时期最为严格。直至民国废除。这种避称在药名上也有所反映。比如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序》:“讳避而易名者,原之以存其名。如山药避本朝讳及唐避代宗讳。”李时珍《本草纲目·薯蓣》引“宗奭曰”进一步指出:“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又比如截瘧的良药恒山,因为历史上先后有三个皇帝(汉文帝、唐穆宗、宋真宗)名字中都有“恒”,所以恒山经常改名为常山。健胃药罗勒,因犯十六国时后汉赵高祖石勒之名讳,遂改名为兰香草。又如宋本《伤寒论》有“真武汤”一方,而《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均作“玄武汤”,这显然是宋人为避宋始祖赵玄朗之讳,改“玄”为“真”之故。

(2)因避俗雅化而命名。在语言表达中,人们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将词与其所表示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直接表达,但有时候口语中的这些词在进入书面形式的时候,又往往给读者以低俗或者污秽的感觉,于是人们就会采用别的称谓,或改换为另一种委婉的说法加以装饰美化,这就是讳饰修辞。中药多为天然物品,取材范围甚广,一些日常废秽之物亦常取之入药。如人粪,经加工后是救治温病高熟神昏的要药,便据其色、依其形,而美其名曰金汁;鸽粪,因其屎皆向左盘曲,而称作左盘龙;人乳,因道经久服可以成仙,故名仙人酒、蟠桃酒;他如灶心土称伏龙肝,鼯鼠屎唤五灵脂,鹅蛋膜谓凰凰衣,人尿曰轮回酒、还元汤等,皆属此类。

4.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金银文化

民间有句熟语:“物以稀为贵”。金和银是自然界中的稀有金属,金有华贵的黄色光泽,银有端庄的白色光泽。金银不仅仅是财富与地位的象征,它也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在很早的时候,中药就与金银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有以金银的光泽形象作比给中草药命名,如金灯,其开花的形状如一盏金黄色的灯笼;海金沙,其干燥成熟的孢子成粉状,棕黄色,质轻滑润,着火燃烧发爆鸣和闪光;滴滴金,因其花蕊呈舌状,金黄色,故名。此类中药还有紫金牛、金星草、金草、金莲子、金沸花、金钱花、金线草、草金铃、金凤花、金丝草、紫背金盘、金蕊、金盏花、剪金花、金银藤、金钗股、金盏银台、银杏、金银花、银柴胡、银朱等。

有以金银的贵重给中草药命名的,如紫金藤,生长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西康一带的深山绝壑之中。在当地老百姓当中流传着“一截紫金一截藤”的说法,意义是说一根紫金藤,和同样长短的紫金价值相等,而紫金的价值,是黄金的十倍以上,由此可知这种紫金藤的名贵。其他的还有如续随子又称千金子、千两金,牡丹又叫百两金,马兜铃别名三百两金药等等。

(二)中药名词所蕴含地域文化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曰“药所生皆有境界。”所谓的“境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区域(地区)性,所有的药用植物,生活或生长都有一定的区域性;二是环境,他们生活或生长都要求适当的生态环境。明陈嘉谟《本草蒙签》越:“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殊。”正是由于这一点,即使是相同的药材,因为产地不同,其药名称也不一样,具体表现为:

1.在药名之前添加地名,如“巴”、“蜀”、“秦”、“吴”、“川”、“荆”等都是中草药产地简称,用它们来表明药物的出处,如蜀葵:原产中国四川,多年生草本。茎直立而高。叶互生,心脏形。花呈总状花序顶生单瓣或生瓣,有紫、粉、红、白等色。荆三棱:叶有三棱,生荆楚地,故名荆三棱。巴戟天:其根呈扁圆柱形,略弯曲,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其他的还有川芍、川乌头、川断、蜀椒、蜀漆、蜀桑、巴豆、吴茱英、党参、象贝、荆芥等,都具有产地的标记。

2.用药材产地的简称来说明此产地所产中草药药性优良。比如金铃子又名川楝子,中药材,为楝科落叶乔木川楝树的成熟果实。主要产于中国的南方各地,以四川的产者最为上乘,故又名川楝子。羌活,独活以羌中出产的最好,故名羌活;秦艽,李时珍《本草纲目》:“秦艽出秦中,以根作螺纹交纠者佳,故名秦艽、秦糺。”

3.某地特有的中草药。高良畺,陶弘景云:“此畺始出高良郡,故得此名。”李时珍进一步考证:“按高良即今高州也,汉为高凉县……则高良当作高凉也。”甘松香:产于川西松州,故名中有松。再如代赭石,《名医别录》曰:“出代郡者,名代赭。”

4.不同药物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不同地方对于同种药物的命名角度不一样,同样具有地域色彩,例如火烧草(火焰草)岭南人称之为禾雀舌(《岭南采药录》),或者禾雀蜊(《广州植物志》),福建人称之为万年草、午时花、小叶刀掀草(《福建民间草药》),江西则称之为金枪药、猪牙齿(《江西民间草药》),贵州人称之为狗牙瓣、小佛指甲(《贵阳民间药草》),广西人则称之为土三七、养鸡草(《广西中草药》)。

(三)中药名词与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自古汉族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春秋时期周围的少数民族就有北狄、南蛮、东夷、西戎等。对于来自中心之外的药物,常常会加上“胡、戎、羌、蛮”等来标明这些药物的来源。

从历史上来看,一般药名前有“胡”字的中草药,多为两汉、两晋时由西北丝绸之路传入,例如胡黄连、胡韭子、胡荆芥、胡麻、胡卢巴、胡巢等。有些“胡+”式的外来植物,其“胡”字与北方少数民族无关,而是指其他域外地方。如胡椒,来自印度。胡干姜,即“天竺(印度)干姜”,产于婆罗门国。胡薄荷,江浙人俗呼“新罗薄荷”,新罗即sinra,在朝鲜。有的“胡+”命名的药物中“胡”义为“像胡人”,如胡面莽,此草生长在岭南(广东),样子很象地黄。名字之义可能是“象胡人面孔的莽”。胡孙姜,即骨碎补,又名猴姜。猴,别名胡孙,其眉弓突出、眼睛凹陷象古代北方的胡人,体小故名孙。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骨碎补》《释名》曰:“骨碎补本名猴姜。……江西人呼为胡孙姜,象形也。”其他的来自兄弟民族的药物还有如羌活、蛮姜、戎葵等。

从外域传来的药物,药名前面一般有“番”、“海”、 “洋”等,比如,南北朝以后,东南海路开通,由海路引进的一些药物,如“海棠”、“海芋”、“海桐皮”、“海枣”、“海藤”等;南宋至元明引进的如“番椒”、“番茄”、“番薯”、番红花、“番木鳖”、“番泻叶”、番萝卜子。有的直接表明药物的出产国,如安息香,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龟兹国、漕国、阿拉伯半岛及伊朗高原,“安息”,又作“安石”,“安石”是古波斯的属国,“安石”即“安息”。

三、结语

洪堡特曾指出:“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本文从语言本身——中药名词入手,除了分析其命名来源,主要分析中药名词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因为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相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我们分析这些文化特征,发现中药名词的命名与社会意识、地域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探寻中药身上留下的鲜明的传统文化印记,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增进对中药的了解,另一个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我国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进而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更具体的感性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卿希泰. 中国道教思想史纲[M].成都:四川林文书局,1999.

[2]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3]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的影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谭宏姣.古汉语植物命名研究[D].浙江大学,2004.

[5]李婵婷.张仲景医籍药物名词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07.

[6]杨艳庆.中草药命名管窥[D] .辽宁师范大学,2005.

[7]李春兰.中草药命名及文化内涵研究[D] .河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命名中药药物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