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语篇”结构:西方新媒介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的新路径

2014-03-31 06:05
关键词:超文本互文互文性

周 萍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241)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形象修辞近年来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胡范铸(2013)指出:“国家形象修辞和机构形象修辞研究不但需要分析(我们)怎么说,更要研究(你们)(目标听话者)和(他们)(非目标听话者)怎么听,是否有兴趣听,是否听见;不但需要研究怎么听,更要研究听后会怎么说,还要研究听者为什么会这样听,为什么会这样理解,为什么听后会这样说;此外,也要研究说者是否听到听者的回声对于(说)的意义。”①胡范铸、陈佳璇、甘莅豪、周萍:《“海量接受”下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研究的方法设计》,《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4期;胡范铸、刘毓民、胡玉华:《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核心理念——基于“情感地缘政治”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新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这段话的意义在于指出了国家形象修辞不但有表达,也要有接受。也就是说,中国在构建和宣传自身形象之外,还要关注国外社会是否能听见我们的“声音”;他们听见我们的“声音”之后又是如何报道和转述我们的国家形象呢?

外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研究成果颇丰。这些媒体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主流媒体上。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是当今世界传媒业的霸主,西方媒体已经渗透到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媒体产品遍布全世界,对世界事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所以要关注国外社会是否听见和如何转述我们的“声音”,首先要分析西方媒体中的涉华报道。

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各国报业逐渐萎缩,报纸总量减少,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降低。对于报业逐渐衰落的原因,有一点原因是共同的,那就是互联网对报业的挑战。一般人们把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时代的媒介称为传统媒介,而把数字媒介时代的新型媒介称为新媒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有规模的新闻媒体都开办了自己的网站,而媒体办的网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互联网新闻免费、快速、海量、互动以及多方面链接,这些优点都是传统报纸所不具备的。

据PewInternetl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调查显示,在美国的宽带用户中有43%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随着宽带的普及,大约有34%的人称他们把绝大多数的时间花在了互联网上。在欧洲,人们从互联网获取的重要新闻和信息已经超过了报纸和杂志。市场调研机构Jupiter Research公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尽管在许多欧洲人的生活中电视仍然是占有统治地位的媒介,但在他们获取重要新闻和信息时,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是观看电视的3倍。①何辉:《新传媒环境中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外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页。

在网络时代,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大大增强。一篇关于他国的报道往往立刻会引发网络言语社区的一个“评论群”。这种国家形象传播可以称之为“群体性言语活动”,也就是群体性的“接受-评论-讨论”行为。互联网的这些特点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在互联网这个媒介中,中国国家形象如何传播?

如何有效分析网络媒体对我们不同事件报道的关注度?

网络媒体报道后他们的受众如何反应?

受众的态度是一致还是冲突的?如果是冲突的,如何加以描写?

迄今为止,上述问题在语言学和传播学领域几乎没有人加以关注,更缺乏有效的理论工具。如何分析网络中的这种言语活动,这给国家形象修辞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现有理论的可能与局限

1.语篇分析的可能性

网络报道中群体性“接受-评论-讨论”的言语活动在文本上表现为一篇报道及其之后的网友评论。那么,这样的文本可以用语篇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分析吗?

黄国文(1988)对语篇的定义是“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它可以是独白、对话,也可以是众人交谈;它可以是诗歌小说,也可以是杂文议论文;它可以是讲话,也可以是文章;短者一、二句可成篇,长者可以洋洋万言以上。②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而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包括与外界在语义和语用上的连贯,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语篇应有一个论题结构或逻辑结构,句子之间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语篇中的话段或句子都是在这一结构基础上组合起来的。一般认为,语篇分析的界限不应小于单句,所以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语篇分析应该是超句法分析。

徐赳赳(2010)认为“篇章、话语”这两个概念没有本质的区别,既指书面语,也指口语。从语言的结构来看,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超句结构。具体说来,大于两个单句的语言单位,如多重复句、段落一直到整个篇章,都是篇章研究的对象。徐赳赳从两个方面来介绍篇章的概念和特征,一是Mann和Thompson提出的修辞结构理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RST)中篇章的“三特征”;另一个是De Beaugrande和Dressler总结的篇章的“七要素”。①徐赳赳:《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10页。

李杰(2009)指出“语篇”概念的界定尚有分歧,他采用一般的诠释,将其定义为:一段有意义,前后衔接、语义连贯,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能传达一个完整信息的言语作品。“语篇”一般应该拥有一个句组、一个语段、一篇文章等,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一句话。②李杰:《媒体新闻语言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6页。

我们发现“语篇”、“篇章”、“话语”这几个概念在历来的研究中常常是混淆的,没有明确的界限,而“语篇”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界定。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语言学研究中“超句”的研究就不是传统语法研究的范围,而是属于语用或者修辞的范围。语篇分析往往与语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更增加了“语篇”的灵活性,让人难以界定。但是,从以上三位学者的表述来看,我们认为一个篇章的制作者总是围绕着特定的目的去安排整个篇章以达到他的目的,在同一语篇中,作者的意图往往是有效有序地呈现的。而语篇之所以成为语篇的共同特点是“前后衔接”,“语义连贯”,“同一论题”,“完整信息”。

那么,一篇报道及其网友评论这样的文本是否可以归于一个“语篇结构”呢?我们认为,报道与网友评论也是围绕着一个论题展开,并且往往具有前后衔接、语义连贯的特点,但是报道制作者和网友并非抱有相同的目的,也就是说这样的文本不是一个“统一”的结构,它超出了语篇的范围。

2.超文本分析的可能性

报道与网友评论这样的文本既然超过了语篇的范围,那么可否用网络造就的“超文本”概念对它进行定义呢?

超文本思想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计算机时代中的杰出人物范纳瓦·布希的奇想中产生,他称之为“Memex”;另一位英语和文学专家特德·尼尔逊把“Memex”这个术语重新命名为“超文本”(hypertext),并定义它为“非顺序性文字”;一直到1989年,Tim Berners-Lee实现了超文本思想,它在CERN的互联网上以“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形式出现。从此,在万维网上从可激活任何一点进入另一个点;一个信息单位可以连接到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

费多益(2006)文中定义超文本(hypertext)是这样一种电子文档,其中设置的文字(或图片等)包含有可以链接到本文档内的文字段落或者其他文档的链接,允许从当前阅读位置直接切换到超文本链接所指向的文字段落(即文档内部的跳转)或其他文档(即文档外部的跳转)。这些字、符号或短语起着“热链”(hotlink)的作用,通常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书写。③费多益:《超文本:文本的解构与重构》,《哲学动态》2006年第3期。

胡壮麟(2004)把超文本的语篇特征归于以下五点:(1)没有起点与终点的流动性;(2)不分读者与作者的融合性;(3)没有中心与边缘的无中心论;(4)在政治和伦理决策中的协作性、民主性;(5)口述与读写并重的电子话语。④胡壮麟:《超文本及其语篇特征》,《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第5期。

根据这五项特点,我们发现超文本完全颠覆了传统印刷文本,是一种活的、开放的文本,文本的边界消除了,每一个文本都向所有其他文本开放。甫玉龙等(2008)指出“超文本”是借助于互联网的技术衔接手段中的“关键词、句”,使得网络新闻在纵向单个篇章线性语段内外的信息关联基础上,又有了横向网状或树状的篇章之间的信息关联。⑤甫玉龙、陈定家:《超文本与互文性》,《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读者可以自由地穿梭于文本网络之间,可以随意地在某个地方停下来,从一个页面进入另一个页面,从一个语境进入另一个语境,不断改变、调整和确定自己的阅读中心,获得属于自己的意义。同时,电子媒介让普通人民在超文本中拥有改变超文本以及和文本对话的权力。

本文讨论的报道与其后的评论所形成的“文本”有别于传统印刷媒体中的新闻报道,一篇网络新闻在其报道后,不断地有网友加以评论,与报道形成了“对话”,这具有电子媒体环境造就的“超文本”的特点。但是由于新闻的时效性,评论往往具有相对封闭的时间节点。同时,网友评论基本上围绕主篇报道展开,相对“超文本”完全开放与灵活的阅读路径来说,它们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性。所以相对于常态的“超文本”这样随机的、动态的、非线性的自由文本来说,本文研究的报道及其后评论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非随机的、相对固态的文本结构,它的范围要远远小于“超文本”,不能简单地用“超文本”加以定义与分析。

3.互文研究的可能性

有关文本间相互联系、相互呼应的研究讨论最多的是“互文”。那么是否可以采用互文来分析我们提出的这样一种特殊的文本呢?

“互文”在中国最早是训诂学上的术语,其理论的核心概念为“参互成文,合而见义”。近代,随着西方修辞学的引入,训诂学意义上的“互文”又进一步被理解为一个辞格,它要求“两个语言结构间结构形式上有对称性,意义内容上有互补性。”①甘莅豪:《中西互文概念的理论渊源与整合》,《修辞学习》2006年第5期。

但在当代中国学术界“互文”这一词运用最为频繁的并不是作为辞格,而是来自于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中的一个概念,中文对此有不同的译法,有译为“互文”、“互文性”、“文本间性”等等。

在文学言论中,互文是一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它高频率地被使用、被定义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互文性”思想始于巴赫金(Bakhtin)的关于文体的研究,作为作家和学者的巴赫金最早提出文学结构不仅存在,而且是在与其它结构的关系中生成的,从而开始了他对文本结构以及文本之间对话性的动态研究。“表述”是巴赫金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谈到“表述”的属性“对话性”时,巴赫金(1998)指出,“每一个表述首先应视为是对该领域中此前表述的应答;它或反驳此前的表述,或肯定它,或补充它,或依靠它,或以它为已知的前提,或以某种方式考虑它”,“任何一个表述就其本质而言都是对话(交际和斗争)中的一个对语,言语本质上具有对话性。”②巴赫金著、白春仁等译:《对话、文本与人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 177、194页。

巴赫金的对话主义对互文性理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巴赫金理论的基础上,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符号学:解析符号学》一书中创造和引入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é)这个术语,她认为互文是“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③Kristeva J.Semiotics:Researches for a Semiotic Analysis.Paris:Seuil,1969,P.115.之后,她又详细论述了“互文性”概念的内容,她指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转化。”④Kristeva,J.The Kristeva Reader.Toril Moi(ed.).Oxford:Blackwell,1986.P.37.这里的另一文本,就是通常所说的“互文本”,可用来指涉历时层面上的前人或后人的文学作品,也可指共时层面上的社会历史文本。而“吸收”和“转化”则可以在文本中通过戏拟、引用、拼贴等互文写作手法来加以确立,也可以在文本阅读过程中通过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或通过研究者的实证分析、互文阅读等得以实现。

互文性理论的真正成形期无疑要追溯到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一方面,他大力宣传和阐释“互文性”概念,他曾在法国《通用大百科全书》中撰写新词条“文本理论”,这个词条里他介绍了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和在这一概念上形成的文本理论,“文本与作品不应互相混淆。作品是一件完成了的、可以计量的、占据一定物理空间的物品。文本是一个方法论的场域。因此,我们无法对它进行计量,至少传统的方法无法奏效。我们全部能说的只是某部作品中有或者没有文本。作品可以握在手中,而文本存在于语言中。”另一方面,巴特把互文性理论的研究重心偏移到读者一边,注重读者参与文本的“表意实践”。⑤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结构主义阵营中的热奈特称“互文性”为“跨文本性”(transtextuality),他的理论使得广义互文向狭义互文过渡。狭义互文认为广义互文概括的范围太泛,互文应该被看作文本写作的技巧,他给互文性定义是“一篇文本在另一篇文本中切实地出现”,并提出了跨文本性的五个主要类型:一是,互文性,这一类包括了引语、典故及抄袭;二是,副文本性,指一部作品的序、跋、插图及护封上的文字;三是,元文本性,指与“评论”的关系,这种评论把一个文本与此文本所谈论的另一个文本联系起来;四是,承文本性,指把文本B同一个前文本A联系起来,文本B在前文本A的基础上进行了“嫁接”,其“嫁接”的方式与评论的方式迥然不同;五是,广义文本性(原文本),指为了充分理解一个文本及其互文本,读者需要了解组成文学领域的种种类型的等级体系。①热拉尔·热奈特著,史忠义译:《热奈特论文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9页。

长期以来,“互文”作为后现代主义广义文化研究的一种理论与批评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批评概念,但是互文性研究过于局限于文学批评。随着话语理论特别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兴起,“互文性”在语言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在话语秩序的建构和重新建构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互文概念传入中国后,在文学批评、翻译等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用于语言学领域研究,国内学者辛斌(1998)、罗婷(2001)、秦海鹰(2004)等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互文理论并加以应用。辛斌(2000)、武建国、秦秀白(2006)、祝克懿(2007)等撰文分析了篇际间的互文性。辛斌(2000)指出,互文的语篇分析理论,特别是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用来分析新闻语篇中各种形式的直接和间接引语,揭示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权利关系以及语言对社会过程的介入作用。②辛斌:《语篇互文性的语用分析》,《外语研究》2000年第3期。

关于互文性在新闻语篇中的应用,近年来这方面的硕士论文研究较多。如霍清清(2007)的《英语新闻的互文性阐释》,庆凌(2010)的《互文性视角下甲型H1N1流感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蒋红(2010)的《从互文性角度分析新闻话语》、肖雪(2012)的《新闻报道中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语言资源和策略——以<人民日报>金融危机报道中的互文性为例》。相关学者的研究有娄开阳、徐赳赳(2010)的《新闻语体中连续报道的互文分析》、周珣(2012)的《文本互文:社会类新闻报道的一种叙事策略》等。

黄敏(2006)文中指出“互文性分为参考性(Reference)和参照性(Referentialite),前者指文本参考文本的方式,后者指文本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新闻文本作为一种报道现实中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件的文体,则不仅具有参考性,而且一定具有参照性,否则就是虚假新闻。……对于系列新闻报道而言,前后文本之间的相互参考更是显著而紧密。因此,可以说新闻文本是一种互文性极强的文体,新闻话语是进行互文性研究的极好领域。”③黄敏:《新闻话语的互文性研究——以凤凰网中朝边境驻军换防的系列报道为例》,《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2期。邓隽在《解读性新闻中的互文关系——兼论互文概念的语言学化》一文中提出“解读性新闻语篇”,这是一种由主报道语篇、若干能对主报道进行阐释的解读语篇、能在这两种语篇之间起联系作用的功能标签组成的组合性语篇。文章着重分析了其中解读语篇所提供的不同类型信息以及相应的功能标签,提出了心理联想互文、文本印迹互文、语言形式互文这样三种依次包孕的互文类型,作者认为解读性新闻是一种外接式的互文,它的功能标签依靠标签词语的指称作用和配价空位的指向作用充任了接引标记,将作为互文本的解读语篇引入到主报道文本的总观位置或插入位置上,使解读得以实现。④邓隽:《解读性新闻中的互文关系——兼论互文概念的语言学化》,《当代修辞学》2011年第5期。黄敏与邓隽二人都成功地在语言学层面将互文这一复杂的概念与方法加以具体地阐释与应用。

互文性理论在新闻话语分析中开辟了一席之地,但是对于本文的报道及其网友评论的文本来说它有自身局限。互文是作为一种理论和方法来运用的,它指的是文本与文本以及文本内部的结构关系,而不是结构本身。而网络群体性言语行为是一个围绕着中心话题展开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性结构来进行研究。我们前文分析的“超文本”,它因为链接可以随意跳跃至其他文本,所以文本与文本之间都互为文本。超文本可以说是比传统文本更为清晰地体现了“互文性”,也就是说电子超文本将理论形态的“互文性”现实化。“超文本”尚不能适合这样的整体形结构的研究,更不说庞杂而又带有哲学思辨色彩的互文理论了。

4.修辞结构(RST)研究

那么,用于描写篇章功能和结构的修辞结构理论是否能对报道及其网友评论这样的文本分析提供帮助呢?

修辞结构理论是William C Mann和Sandra A Thompson在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发展起来的。修辞结构理论用于描写篇章的功能和结构,这些功能和结构使得篇章成为人类交际的有效的和可理解的工具。Mann和Thompson仔细观察篇章后认为,篇章结构的研究需考虑在篇章范围内的、以某种方式相联系的篇章的各个部分。修辞结构理论描写的是自然篇章,“找出篇章结构的各部分之间的特征”。①William C Mann,SandraA Thompson:RhetoricalStructure Theory:A Theory of Text Organization.ISI Reprint Series(ISI/RS-87-190),1987,P.1.下面是修辞结构理论的一些主要的假设:

(1)组织(organization):篇章是由功能明显的各个部分组成的。

(2)整体性和连续性(unity and coherence):整体性是指其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必不可少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产生于其内部的各个功能成分。人们通常认为,篇章是有整体性和连接性的,因为篇章中所有的部分都是为作者的某个目的(想要得到某一结果)服务的。

(3)等级(hierarchy):某个篇章的一些基本部分组成了某个较大的部分,这个较大的部分又组成更大的部分,这样,整个篇章便形成了等级。

(4) 等级的均衡性 (homogeneity of hierarchy):同样的功能描写适合于各个层次。

(5)相关的组成部分(relational composition):一套小的、有限的、循环率很高的、存在于篇章中各个对子之间的各种关系,把各个部分组织起来,形成更大的部分。

(6)关系的不对称性 (asymmetryof relations):最常见的篇章结构关系的类型是不对称的,称为核心-卫星关系。这对关系中其中一方占居较为中心的地位,称为核心语句,另一方居于外围的地位,称为卫星语句。

在这整个等级中,最底层的是小句,最上层的是整个篇章。功能语句与功能语句之间的各种关系组成了篇章。Mann和Thompson(1987)在RST中提出了一套数量有限的关系:如证据关系、证明关系、对照关系、让步关系、环境关系、解答关系、阐述关系、背景关系、使能关系、动机关系、原因关系等等。②同上,PP.10-77.

修辞结构理论引入中国后,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在语言学领域,许多学者把该理论应用于英文教学中,如朱昆仑(2004)的《修辞结构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蒋联江(2006)的《基于RST的英语四级作文连贯性分析》,欧阳婷(2007)的硕士论文《基于修辞结构理论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语篇关系分析》,董敏、高文睿(2013)的运用RST Tool分析科技英语长句等。还有学者将之用于超句法结构的研究,如徐纠纠(1999)的《复句研究与修辞结构理论》,陈莉萍(2008)的《修辞结构理论与句群研究》,胡苑艳、陈莉萍(2011)的《修辞结构理论与汉语篇章结构》等。

RST理论认为语篇的连贯性来源于关系结构而不是表层的词汇或语法标记,我们认为网络群体性言语活动之间的联系也主要不是语法关系,语法与词汇手段不是主要的衔接手段,修辞结构关系在各言语行为之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RST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本文的研究,主要在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语言单位不同。RST理论的研究从小句的连接关系开始,逐步过渡到各种长度的自然段落和完整的语篇,它的最大单位是语篇。在前文我们已经讨论过语篇的特点并且明确了网络群体性言语活动是大于语篇的单位,其中,每个说话者的言语行为相当于独立的语篇,它们之间是语篇之间的关系。

二是,内部关系不同。通过考查一定的语料,我们发现,语篇之间存在着修辞结构中的各种关系,如联合关系、证据关系、证明关系、对照关系、让步关系、环境关系、解答关系等等,但是还有语篇修辞结构中不曾出现的关系。RST理论认为语篇具有“整体性”,因为篇章中所有的部分都是为作者的某个目的(想要得到某一结果)服务的。但是,在网络群体性言语行为中,不同的说话者由于目的不同而导致态度的分裂,这必定会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以上几种现有理论有其可借鉴之处,但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我们只能寻求新的研究路径。

三、“超语篇”结构的设想

针对新媒介环境下的报道及其网友评论这种文本,我们提出“超语篇”结构的概念。

有网友评论的文本存在这样的问题:一篇报道后的网友评论是不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如果它是一个完全开放可以源源不断追加补充的文本,那么这种具有不稳定性的文本就不能称之为结构。据此,我们对德国《明镜》周刊网上的涉华报道进行了一年的跟踪分析,发现所有报道的网友评论都是在新闻报道的4天内进行,其中99%的评论集中在新闻报道的当天,在这一年的语料中,新闻报道最多的跟帖有786条,最长持续了4天。新闻的时效性决定,读者不会对一个过时新闻太过关注并加以评论。同时,我们在分析德国《明镜》网以及其他西方网络媒体的新闻时发现,网络新闻报道在一段时间以后该报道网页就会关闭,读者只能阅读新闻简介而不能打开新闻并进行评论。综合以上两个特点,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网络媒体中新闻报道及其之后的网友评论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我们称之为“超语篇”结构。

语言具有层级性,我们在语篇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媒体文本来对“超语篇”加以界定。典型的“超语篇”是:“说话者发布的有关同一论题,具有一定交际目的和功能的多个语篇单位,并在空间上具有紧密相连特点的言语结构。”这里的说话者可以是不同身份也可以是同一身份;同一论题这一要素是让不同语篇形成一个上下连贯的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超语篇还具备了空间上的紧密联系,如传统印刷报纸中在一个版面里针对同一论题的排列的不同观点的文章可以称之为一个超语篇,这相当于本文讨论的报道及其网友评论的印刷版形式。而网络中这样的“超语篇”规模更为庞大,但其在空间排列上也遵循紧密相连的特点,往往是在主要报道之后网友展开有序的线性评论。而“超文本”则不具备我们提出的“有关同一论题”以及“空间上紧密相连”的特点。

与语篇内修辞结构相似的是,超语篇中也能够把语篇分为核心语篇和卫星语篇;关系结构本身也可以像小句结构和词语一样表达意义和信息。所以,我们也建立了6点假设:

(1)组织:“超语篇”是由功能明显的各个部分组成的。

(2)连续性:在“超语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是不同的,有些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有些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超语篇”的整体性相对较弱。但其所有组成部分都是有关同一论题并且有空间上的紧密性,所以具备连续性。

(3)等级:“超语篇”的一些基本部分组成了某个较大的部分,这个较大的部分又组成更大的部分,这样,整个“超语篇”便形成了等级。

(4)等级的均衡性:同样的功能描写适合于各个层次。

(5)相关的组成部分:篇章内功能语句之间的一套小的、有限的、循环率很高的各种关系同样存在于“超语篇”中各个语篇之间,把语篇连接成“超语篇”。

(6)关系的不对称性:语篇之间的结构关系也是不对称的,我们把新闻报道称为核心语篇或主要语篇,而网友评论则居于外围的地位,称为卫星语篇或次要语篇。

通过对RST理论的改造利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来分析网络媒体的“超语篇结构”。

超语篇的分析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超语篇层面和非超语篇层面。两个层面运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

在超语篇层面,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一是,语篇规模分析。国外网络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网络、军事、体育等方方面面。在报道及其网友评论这样的“超语篇”中,一篇报道是长篇大论还是简短报道,网友评论数量是零条还是上百条,可以看出媒体与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度的不同。

二是,修辞结构分析。前文谈到,超语篇之间存在着语篇内修辞结构中的各种关系,如联合关系、证据关系、证明关系等等,还有一些语篇内修辞结构中不曾出现的关系,如“叙述-评论”、“评论-质疑”、“评论-补充”等修辞结构关系。运用修辞结构的方法可以分析语篇之间的语义关系,探究语篇是如何展开、连贯与深入的。

三是,互文性分析。互文性分析是一个庞杂的系统。辛斌(1998)在文中分析两篇海外新闻报道,并运用了具体互文性的方法:追溯消息来源,分析转述动词,以及转述方式。①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黄敏(2006)在论文中也运用互文的研究方法对系列新闻报道的分析作了很好的尝试。她对费尔克拉夫的两类互文“明确的互文性”和“建构的互文性”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明确的互文性”中主要采用“预设”和“合并-粘贴”的研究方法,“建构的互文性”方面主要考察的是不同文本在建构意识形态过程中所形成的话语性,主要采用了“消息来源”以及引述消息来源的动词的语力分析。②黄敏:《新闻话语的互文性研究——以凤凰网中朝边境驻军换防的系列报道为例》,《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2期。我们在分析报道与其后网友评论的“超语篇”时可以采用这些具体的互文分析方法。

在非超语篇层面,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研究方法:

一是,目标词共现分析。胡范铸(2013)首先提出了在国家形象修辞中可以运用“目标词共现分析”。他指出“在国家形象修辞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短语的特质加以统计和分析。……从修辞的角度看,联合短语的构成成分不但在语法性质上是相当的,在语义价值上也更应该是相当的——除非是在叙述敌对状态、冲突状态等情况下,如有‘地富反坏’,有‘地富反坏右’,却没有‘地富反坏商’,因为‘商人’的语用价值与‘地富反坏’不能并列。”③胡范铸、陈佳璇、甘莅豪、周萍:《“海量接受”下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研究的方法设计》,《当代修辞学》2013年第4期。由此,我们也许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测量某国家、某机构在一种言语社区中的基本形象。如一个国家到底通常是与什么国家一起出现,与其共现的国家都是什么类型?如与之共现的常常是‘无赖国家’,则这一国家形象修辞在那一言语社区中一定相当糟糕;如与之共现的常常是‘发达国家’、‘民主国家’,则这一国家的形象修辞在那一言语社区中就比较成功。”

二是,态度分裂度分析。这主要来考察不同言语行为主体的话语态度分裂度。任何语篇都有一定的目的,并且语篇内的各分部分都围绕着这个目的进行展开、叙述。那么,在具体的“超语篇”中,由于报道的制作者和网友是不同的言语行为发出者,可能有不同的目的,在具体的言语行为中也就表现为不同的态度。所以,不同的跟帖会有不同的倾向性,我们可以进一步考察其内部的分裂程度。我们关心的问题是:论题是统一的,态度是分裂的,如针对一个事件是一边倒的态度还是有强烈对抗性意见的态度,其态度分裂程度并不相同,那么整个“超语篇”的倾向性如何判断?第一条跟帖与之后的跟帖的影响是否不同?跟帖中什么情况下网友的态度会发生变化甚至转折?最后一条跟帖一般结束在哪里,它与第一条跟帖的一致性有多大,能否根据这样的一致性来判断整个超语篇的倾向性?这些我们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关键词的语义分析、语句的组织、概念限定成分分析等方面加以分析。

本文希望通过建立“超语篇”结构,综合运用多种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能真正有效地对中国在西方话语社会网络媒体中的国家形象进行科学地分析,进而对如何有效地运用语言维护一个国家的形象作出指导,同时希望在实践的基础上可以让其他研究者重复将这一理论模型运用于任何网络媒体的报道分析,而能得出合理的或者相同的结论。

猜你喜欢
超文本互文互文性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基于HTML5静态网页设计
基于新闻翻译试析翻译中的超文本成分
对超文本版《喧哗与骚动》的解析
思维的模拟外化:概念超文本建构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征圣”、“宗经”和传统艺文互文刍议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